卷三百二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
不攝受十二支緣起順逆觀。
不攝受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不攝受預流果。
不攝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
不攝受獨覺菩提。
不攝受入菩薩正性離生位。
不攝受嚴淨佛土。
不攝受成熟有情。
不攝受菩薩神通。
不攝受一切智。
不攝受道相智一切相智。
不攝受斷一切煩惱相續習氣。
不攝受無忘失法。
不攝受恒住舍性。
不攝受圓滿壽量。
不攝受轉法輪。
不攝受正法祝何以故?善現,色不可攝受故。
若色不可攝受則非色。
受想行識不可攝受故。
若受想行識不可攝受則非受想行識。
善現,眼處不可攝受故。
若眼處不可攝受則非眼處。
耳鼻舌身意處不可攝受故。
若耳鼻舌身意處不可攝受則非耳鼻舌身意處。
善現,色處不可攝受故。
若色處不可攝受則非色處。
聲香味觸法處不可攝受故。
若聲香味觸法處不可攝受則非聲香味觸法處。
善現,眼界不可攝受故。
若眼界不可攝受則非眼界。
耳鼻舌身意界不可攝受故。
若耳鼻舌身意界不可攝受。
則非耳鼻舌身意界。
善現,色界不可攝受故。
若色界不可攝受則非色界。
聲香味觸法界不可攝受故。
若聲香味觸法界不可攝受則非聲香味觸法界。
善現,眼識界不可攝受故。
若眼識界不可攝受則非眼識界。
耳鼻舌身意識界不可攝受故。
若耳鼻舌身意識界不可攝受則非耳鼻舌身意識界。
善現眼觸不可攝受故。
若眼觸不可攝受則非眼觸。
耳鼻舌身意觸不可攝受故。
若耳鼻舌身意觸不可攝受則非耳鼻舌身意觸。
善現,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攝受故。
若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攝受則非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攝受故。
若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攝受則非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善現,地界不可攝受故。
若地界不可攝受則非地界。
水火風空識界不可攝受故。
若水火風空識界不可攝受則非水火風空識界。
善現,無明不可攝受故。
若無明不可攝受則非無明。
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不可攝受故。
若行乃至老死不可攝受則非行乃至老死。
善現,離害生命不可攝受故。
若離害生命不可攝受則非離害生命。
離不與取欲邪行不可攝受故。
若離不與取欲邪行不可攝受則非離不與取欲邪行。
善現,離虛诳語不可攝受故。
若離虛诳語不可攝受則非離虛诳語。
離粗惡語離間語雜穢語不可攝受故。
若離粗惡語離間語雜穢語不可攝受則非離粗惡語離間語雜穢語。
善現。
離貪欲不可攝受故。
若離貪欲不可攝受則非離貪欲。
離瞋恚邪見不可攝受故。
若離瞋恚邪見不可攝受則非離瞋恚邪見。
善現,初靜慮不可攝受故。
若初靜慮不可攝受則非初靜慮,第二第三第四靜慮不可攝受故。
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不可攝受則非第二第三第四靜慮。
善現,慈無量不可攝受故。
若慈無量不可攝受則非慈無量。
悲喜舍無量不可攝受故。
若悲喜舍無量不可攝受則非悲喜舍無量。
善現,空無邊處不可攝受故。
若空無邊處不可攝受則非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不可攝受故。
若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不可攝受則非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善現,布施波羅蜜多不可攝受故。
若布施波羅蜜多不可攝受則非布施波羅蜜多。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可攝受故。
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可攝受則非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内空不可攝受故。
若内空不可攝受則非内空。
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不可攝受故。
若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不可攝受則非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善現,真如不可攝受故。
若真如不可攝受則非真如。
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不可攝受故。
若法界乃至不思議界不可攝受則非法界乃至不思議界。
善現,四念住不可攝受故。
若四念住不可攝受則非四念祝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不可攝受故。
若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不可攝受則非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
善現,苦聖谛不可攝受故。
若苦聖谛不可攝受則非苦聖谛。
集滅道聖谛不可攝受故。
若集滅道聖谛不可攝受則非集滅道聖谛。
善現,八解脫不可攝受故。
若八解脫不可攝受則非八解脫。
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不可攝受故。
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不可攝受則非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善現,空解脫門不可攝受故。
若空解脫門不可攝受則非空解脫門。
無相無願解脫門不可攝受故。
若無相無願解脫門不可攝受則非無相無願解脫門。
善現,極喜地不可攝受故。
若極喜地不可攝受則非極喜地。
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不可攝受故。
若離垢地乃至法雲
不攝受十二支緣起順逆觀。
不攝受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不攝受預流果。
不攝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
不攝受獨覺菩提。
不攝受入菩薩正性離生位。
不攝受嚴淨佛土。
不攝受成熟有情。
不攝受菩薩神通。
不攝受一切智。
不攝受道相智一切相智。
不攝受斷一切煩惱相續習氣。
不攝受無忘失法。
不攝受恒住舍性。
不攝受圓滿壽量。
不攝受轉法輪。
不攝受正法祝何以故?善現,色不可攝受故。
若色不可攝受則非色。
受想行識不可攝受故。
若受想行識不可攝受則非受想行識。
善現,眼處不可攝受故。
若眼處不可攝受則非眼處。
耳鼻舌身意處不可攝受故。
若耳鼻舌身意處不可攝受則非耳鼻舌身意處。
善現,色處不可攝受故。
若色處不可攝受則非色處。
聲香味觸法處不可攝受故。
若聲香味觸法處不可攝受則非聲香味觸法處。
善現,眼界不可攝受故。
若眼界不可攝受則非眼界。
耳鼻舌身意界不可攝受故。
若耳鼻舌身意界不可攝受。
則非耳鼻舌身意界。
善現,色界不可攝受故。
若色界不可攝受則非色界。
聲香味觸法界不可攝受故。
若聲香味觸法界不可攝受則非聲香味觸法界。
善現,眼識界不可攝受故。
若眼識界不可攝受則非眼識界。
耳鼻舌身意識界不可攝受故。
若耳鼻舌身意識界不可攝受則非耳鼻舌身意識界。
善現眼觸不可攝受故。
若眼觸不可攝受則非眼觸。
耳鼻舌身意觸不可攝受故。
若耳鼻舌身意觸不可攝受則非耳鼻舌身意觸。
善現,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攝受故。
若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攝受則非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攝受故。
若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攝受則非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善現,地界不可攝受故。
若地界不可攝受則非地界。
水火風空識界不可攝受故。
若水火風空識界不可攝受則非水火風空識界。
善現,無明不可攝受故。
若無明不可攝受則非無明。
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不可攝受故。
若行乃至老死不可攝受則非行乃至老死。
善現,離害生命不可攝受故。
若離害生命不可攝受則非離害生命。
離不與取欲邪行不可攝受故。
若離不與取欲邪行不可攝受則非離不與取欲邪行。
善現,離虛诳語不可攝受故。
若離虛诳語不可攝受則非離虛诳語。
離粗惡語離間語雜穢語不可攝受故。
若離粗惡語離間語雜穢語不可攝受則非離粗惡語離間語雜穢語。
善現。
離貪欲不可攝受故。
若離貪欲不可攝受則非離貪欲。
離瞋恚邪見不可攝受故。
若離瞋恚邪見不可攝受則非離瞋恚邪見。
善現,初靜慮不可攝受故。
若初靜慮不可攝受則非初靜慮,第二第三第四靜慮不可攝受故。
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不可攝受則非第二第三第四靜慮。
善現,慈無量不可攝受故。
若慈無量不可攝受則非慈無量。
悲喜舍無量不可攝受故。
若悲喜舍無量不可攝受則非悲喜舍無量。
善現,空無邊處不可攝受故。
若空無邊處不可攝受則非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不可攝受故。
若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不可攝受則非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善現,布施波羅蜜多不可攝受故。
若布施波羅蜜多不可攝受則非布施波羅蜜多。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可攝受故。
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可攝受則非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内空不可攝受故。
若内空不可攝受則非内空。
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不可攝受故。
若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不可攝受則非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善現,真如不可攝受故。
若真如不可攝受則非真如。
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不可攝受故。
若法界乃至不思議界不可攝受則非法界乃至不思議界。
善現,四念住不可攝受故。
若四念住不可攝受則非四念祝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不可攝受故。
若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不可攝受則非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
善現,苦聖谛不可攝受故。
若苦聖谛不可攝受則非苦聖谛。
集滅道聖谛不可攝受故。
若集滅道聖谛不可攝受則非集滅道聖谛。
善現,八解脫不可攝受故。
若八解脫不可攝受則非八解脫。
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不可攝受故。
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不可攝受則非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善現,空解脫門不可攝受故。
若空解脫門不可攝受則非空解脫門。
無相無願解脫門不可攝受故。
若無相無願解脫門不可攝受則非無相無願解脫門。
善現,極喜地不可攝受故。
若極喜地不可攝受則非極喜地。
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不可攝受故。
若離垢地乃至法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