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屍。
已成骨巢。
血肉都荊馀筋所連。
見是事已自念我身。
有如是性具如是法。
未得解脫終歸如是。
誰有智者寶玩此身。
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往澹泊路觀所棄屍。
但馀衆骨。
其色皓白如雪珂貝。
諸筋糜爛。
支節分離。
見是事已自念我身。
有如是性具如是法。
未得解脫終歸如是。
誰有智者寶玩此身。
唯諸愚夫迷謬耽著善現,是為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往澹泊路觀所棄屍。
成白骨已,支節分散零落異方。
所謂足骨,腨骨膝骨,髀骨髋骨,脊骨脅骨,胸骨膊骨,臂骨手骨,項骨颔骨,頰骨髑髅,各在異處。
見是事已自念我身。
有如是性具如是法。
未得解脫終歸如是。
誰有智者寶玩此身。
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往澹泊路觀所棄屍。
骸骨狼藉。
風吹日曝雨灌霜封。
積有歲年色如珂雪。
見是事已自念我身。
有如是性具如是法。
未得解脫終歸如是。
誰有智者寶玩此身。
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往澹泊路觀所棄屍。
馀骨散地。
經多百歲或多千年。
其相變青狀猶鴿色。
或有腐朽碎末如塵。
與土相和不可分别。
見是事已自念我身。
有如是性具如是法。
未得解脫終歸如是。
誰有智者寶玩此身。
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如於内身如是差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於外身住循身觀。
於内外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随其所應亦複如是。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外俱受心法。
住循受心法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随其所應皆應廣說。
善現,如是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外俱身受心法。
住循身受心法觀時。
雖作是觀而無所得。
善現當知。
是為菩薩摩诃薩大乘相複次善現,菩薩摩诃薩大乘相者,謂四正斷。
何等為四。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
生欲策勵。
發起正勤。
策心持心。
是為第一。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永斷故。
生欲策勵。
發起正勤。
策心持心。
是為第二。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未生善法為令生故。
生欲策勵。
發起正勤。
策心持心。
是為第三。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已生善法為令安祝不忘增廣。
倍修滿故。
生欲策勵。
發起正勤。
策心持心。
是為第四。
善現當知。
是為菩薩摩诃薩大乘相。
複次善現,菩薩摩诃薩。
大乘相者,謂四神足。
何等為四。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修欲三摩地斷行。
成就神足。
依離。
依無染。
依滅。
回向舍。
是為第一。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修勤三摩地斷行。
成就神足。
依離。
依無染。
依滅。
回向舍。
是為第二。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修心三摩地斷行。
成就神足。
依離。
依無染。
依滅回向舍。
是為第三。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修觀三摩地斷行。
成就神足。
依離。
依無染。
依滅。
回向舍。
是為第四。
善現當知。
是為菩薩摩诃薩大乘相。
複次善現,菩薩摩诃薩大乘相者,謂五根。
何等為五。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所修信根。
精進根。
念根。
定根。
慧根。
善現當知。
是為菩薩摩诃薩大乘相。
複次善現,菩薩摩诃薩大乘相者,謂五力。
何等為五。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所修信力。
精進力。
念力。
定力。
慧力。
善現當知。
是為菩薩摩诃薩大乘相。
複次善現,菩薩摩诃薩大乘相者,謂七等覺支。
何等為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所修念等覺支。
擇法等覺支。
精進等覺支。
喜等覺支。
輕安等覺支。
已成骨巢。
血肉都荊馀筋所連。
見是事已自念我身。
有如是性具如是法。
未得解脫終歸如是。
誰有智者寶玩此身。
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往澹泊路觀所棄屍。
但馀衆骨。
其色皓白如雪珂貝。
諸筋糜爛。
支節分離。
見是事已自念我身。
有如是性具如是法。
未得解脫終歸如是。
誰有智者寶玩此身。
唯諸愚夫迷謬耽著善現,是為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往澹泊路觀所棄屍。
成白骨已,支節分散零落異方。
所謂足骨,腨骨膝骨,髀骨髋骨,脊骨脅骨,胸骨膊骨,臂骨手骨,項骨颔骨,頰骨髑髅,各在異處。
見是事已自念我身。
有如是性具如是法。
未得解脫終歸如是。
誰有智者寶玩此身。
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往澹泊路觀所棄屍。
骸骨狼藉。
風吹日曝雨灌霜封。
積有歲年色如珂雪。
見是事已自念我身。
有如是性具如是法。
未得解脫終歸如是。
誰有智者寶玩此身。
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往澹泊路觀所棄屍。
馀骨散地。
經多百歲或多千年。
其相變青狀猶鴿色。
或有腐朽碎末如塵。
與土相和不可分别。
見是事已自念我身。
有如是性具如是法。
未得解脫終歸如是。
誰有智者寶玩此身。
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如於内身如是差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於外身住循身觀。
於内外身住循身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随其所應亦複如是。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外俱受心法。
住循受心法觀。
熾然精進具念正知。
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随其所應皆應廣說。
善現,如是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内外俱身受心法。
住循身受心法觀時。
雖作是觀而無所得。
善現當知。
是為菩薩摩诃薩大乘相複次善現,菩薩摩诃薩大乘相者,謂四正斷。
何等為四。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
生欲策勵。
發起正勤。
策心持心。
是為第一。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永斷故。
生欲策勵。
發起正勤。
策心持心。
是為第二。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未生善法為令生故。
生欲策勵。
發起正勤。
策心持心。
是為第三。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已生善法為令安祝不忘增廣。
倍修滿故。
生欲策勵。
發起正勤。
策心持心。
是為第四。
善現當知。
是為菩薩摩诃薩大乘相。
複次善現,菩薩摩诃薩。
大乘相者,謂四神足。
何等為四。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修欲三摩地斷行。
成就神足。
依離。
依無染。
依滅。
回向舍。
是為第一。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修勤三摩地斷行。
成就神足。
依離。
依無染。
依滅。
回向舍。
是為第二。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修心三摩地斷行。
成就神足。
依離。
依無染。
依滅回向舍。
是為第三。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修觀三摩地斷行。
成就神足。
依離。
依無染。
依滅。
回向舍。
是為第四。
善現當知。
是為菩薩摩诃薩大乘相。
複次善現,菩薩摩诃薩大乘相者,謂五根。
何等為五。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所修信根。
精進根。
念根。
定根。
慧根。
善現當知。
是為菩薩摩诃薩大乘相。
複次善現,菩薩摩诃薩大乘相者,謂五力。
何等為五。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所修信力。
精進力。
念力。
定力。
慧力。
善現當知。
是為菩薩摩诃薩大乘相。
複次善現,菩薩摩诃薩大乘相者,謂七等覺支。
何等為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所修念等覺支。
擇法等覺支。
精進等覺支。
喜等覺支。
輕安等覺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