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舍離。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種種貧窮孤露根支殘缺疾病有情。
随其所須皆幻施與。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安住布施波羅蜜多。
或化世界如吠琉璃。
或化自身為輪王等。
随有情類所須施與。
及為宣說六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自住淨戒波羅蜜多。
為欲利樂諸有情故。
生轉輪王家紹轉輪王位。
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十善業道。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四靜慮若四無量四無色定。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四念住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空解脫門若無相無願解脫門。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布施波羅蜜多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五眼若六神通。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佛十力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令安住已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如是法常不舍離。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無量有情。
令住十善業道。
或複令住四靜慮乃至一切相智。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為有情故。
生轉輪王家紹轉輪王位。
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十善業道。
或複安立。
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四靜慮乃至一切相智。
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自住安忍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安忍波羅蜜多。
善現,雲何菩薩摩诃薩自住安忍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安忍波羅蜜多。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乃至證得一切智智擐安忍铠。
常自念言:假使一切有情持刀杖塊等來見加害。
我終不起一念忿心。
勸諸有情亦如是忍。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
如心所念境觸無違。
勸諸有情住如是忍。
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如是忍常不舍離。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種種諸有情類。
各各執持刀杖塊等。
加害幻師或彼弟子。
時幻師等於幻有情。
都不起心欲為怨報。
而勸彼住如是安忍。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擐安忍铠。
自住安忍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安忍波羅蜜多。
常不舍離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自住精進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精進波羅蜜多。
善現,雲何菩薩摩诃薩。
自住精進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精進波羅蜜多。
善現。
若菩薩摩诃薩。
以應一切智智心。
身心精進。
斷諸惡法修諸善法。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修習如是身心精進。
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如是精進常不舍離。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種種諸有情類。
而彼巧幻自現熾然身心精進。
亦勸所幻令修如是熾然精進。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
以應一切智智心。
身心精進。
斷諸惡法修諸善法。
亦勸有情修習如是身心精進。
常不舍離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自住靜慮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靜慮波羅蜜多。
善現,雲何菩薩摩诃薩自住靜慮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靜慮波羅蜜多。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於一切法住平等定。
不見諸法有定有亂。
而常修習如是靜慮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修習如是平等靜慮。
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如是定常不舍離。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種種諸有情類。
而彼巧幻自現於法住平等定。
亦勸所幻令修如是平等靜慮。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
於一切法住平等定。
亦勸有情修習如是平等靜慮。
常不舍離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自住般若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雲何菩薩摩诃薩自住般若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自住無戲論般若波羅蜜多。
不見諸法有生有滅。
有染有淨。
及不得此岸彼岸差别。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安住如是無戲論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種種貧窮孤露根支殘缺疾病有情。
随其所須皆幻施與。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安住布施波羅蜜多。
或化世界如吠琉璃。
或化自身為輪王等。
随有情類所須施與。
及為宣說六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自住淨戒波羅蜜多。
為欲利樂諸有情故。
生轉輪王家紹轉輪王位。
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十善業道。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四靜慮若四無量四無色定。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四念住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空解脫門若無相無願解脫門。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布施波羅蜜多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五眼若六神通。
或複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佛十力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令安住已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如是法常不舍離。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無量有情。
令住十善業道。
或複令住四靜慮乃至一切相智。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為有情故。
生轉輪王家紹轉輪王位。
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十善業道。
或複安立。
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於四靜慮乃至一切相智。
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自住安忍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安忍波羅蜜多。
善現,雲何菩薩摩诃薩自住安忍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安忍波羅蜜多。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乃至證得一切智智擐安忍铠。
常自念言:假使一切有情持刀杖塊等來見加害。
我終不起一念忿心。
勸諸有情亦如是忍。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
如心所念境觸無違。
勸諸有情住如是忍。
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如是忍常不舍離。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種種諸有情類。
各各執持刀杖塊等。
加害幻師或彼弟子。
時幻師等於幻有情。
都不起心欲為怨報。
而勸彼住如是安忍。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擐安忍铠。
自住安忍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安忍波羅蜜多。
常不舍離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自住精進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精進波羅蜜多。
善現,雲何菩薩摩诃薩。
自住精進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精進波羅蜜多。
善現。
若菩薩摩诃薩。
以應一切智智心。
身心精進。
斷諸惡法修諸善法。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修習如是身心精進。
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如是精進常不舍離。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種種諸有情類。
而彼巧幻自現熾然身心精進。
亦勸所幻令修如是熾然精進。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
以應一切智智心。
身心精進。
斷諸惡法修諸善法。
亦勸有情修習如是身心精進。
常不舍離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自住靜慮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靜慮波羅蜜多。
善現,雲何菩薩摩诃薩自住靜慮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靜慮波羅蜜多。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於一切法住平等定。
不見諸法有定有亂。
而常修習如是靜慮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修習如是平等靜慮。
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如是定常不舍離。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種種諸有情類。
而彼巧幻自現於法住平等定。
亦勸所幻令修如是平等靜慮。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
於一切法住平等定。
亦勸有情修習如是平等靜慮。
常不舍離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自住般若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雲何菩薩摩诃薩自住般若波羅蜜多。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令住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自住無戲論般若波羅蜜多。
不見諸法有生有滅。
有染有淨。
及不得此岸彼岸差别。
亦勸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
安住如是無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