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是為菩薩摩诃薩為欲利樂諸有情故乘於大乘。
若菩薩摩诃薩。
以應一切智智心。
大悲為上首。
用無所得而為方便。
如實觀察。
無上正等菩提但有假名施設言說。
無上正等菩提不可得故。
無上正等覺者但有假名施設言說。
無上正等覺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為欲利樂諸有情故乘於大乘。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以應一切智智心。
大悲為上首。
用無所得而為方便。
從初發心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恒修圓滿不退神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從一佛國至一佛國。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諸佛世尊,於諸佛所聽受大乘相應之法。
既聽受已如理思惟精勤修學。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為欲利樂諸有情故乘於大乘。
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诃薩雖乘大乘。
從一佛國至一佛國。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諸佛世尊,於諸佛所聽受正法。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而心初無佛國等想。
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诃薩。
住不二地觀諸有情。
應以何身得義利者,即便現受令彼獲益。
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诃薩。
乃至證得一切智智。
随所生處不離大乘。
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诃薩。
不久當得一切智智。
為人天等轉正法輪。
如是法輪。
一切聲聞獨覺沙門婆羅門魔王梵王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
一切世間所不能轉。
舍利子,以諸菩薩由如是等方便善巧為欲利樂一切有情乘大乘故複名摩诃薩。
舍利子,如是為欲利樂諸有情故乘於大乘菩薩摩诃薩。
普為十方各如克伽沙等世界諸佛世尊於大衆中。
歡喜贊歎作如是言:某方某世界中有某名菩薩摩诃薩。
為欲利樂諸有情故乘於大乘不久當得一切智智。
為天人等轉正法輪。
其輪世間天人魔梵聲聞等衆皆不能轉。
如是展轉聲遍十方。
天人等衆聞皆歡喜。
鹹作是言:如是菩薩。
不久當得一切智智轉正法輪利安含識。
△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之一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說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者,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擐布施波羅蜜多铠。
擐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四靜慮铠。
擐四無量四無色定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四念住铠。
擐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内空铠。
擐外空。
内外空。
空空。
大空。
勝義空。
有為空。
無為空。
畢竟空。
無際空。
散空。
無變異空。
本性空。
自相空。
共相空。
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無性空。
自性空。
無性自性空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五眼铠。
擐六神通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佛十力铠。
擐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佛身相諸功德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擐如是等諸功德铠。
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亦令此界六三變動。
其中地獄火等苦具。
及彼有情身心痛惱皆得除滅。
菩薩知其既離衆苦。
便為稱贊三寶功德。
彼得聞已身心安樂。
從自趣沒生天人中。
即得奉觐諸佛菩薩。
親承供養禀正法音。
其中傍生互相殘害。
鞭撻驅逼無量種苦皆得除滅。
菩薩知其既離衆苦。
亦為稱贊三寶功德。
彼得聞已身心安樂。
從自趣沒生天人中。
即得奉觐諸佛菩薩。
親承供養禀正法音其中鬼界恐怖饑渴身心焦惱。
無量種苦皆得除滅。
菩薩知其既離衆苦。
亦為稱贊三寶功德。
彼得聞已身心安樂。
從自趣沒生天人中。
即得奉觐諸佛菩薩。
親承供養禀正法音。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如是等諸功德铠。
放大光明遍照十方各如克伽沙等諸佛世界。
亦令彼界六三變動。
其中地獄傍生鬼界所有衆苦皆得除滅。
菩薩知其既離衆苦。
亦為稱贊三寶功德。
彼得聞已身心安樂。
從自趣沒生天人中。
即得奉觐諸佛菩薩。
親承供養禀正法音。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地獄傍生鬼界無量有情各受衆苦。
亦複放光變動大地。
令彼有情衆苦皆息。
複為稱贊佛法僧寶。
令彼聞已身心安樂。
從自趣沒生天人中。
承事供養諸佛菩薩。
於諸佛所禀正法音。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擐如是等諸功德铠。
放大光明變動大地。
拔濟無量世界有情三惡趣苦。
令生天人見佛聞法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安住布施波羅蜜多。
普化三千大千世界如吠琉璃。
亦化自身為轉輪王。
七寶眷屬導從圍繞。
其中有情須食與食。
須飲與飲。
須衣與衣。
須乘與乘。
塗香未香。
燒香花鬘。
房舍卧具。
燈燭醫藥。
金銀真珠。
珊瑚璧玉。
及馀種種資生之具。
随其所須一切施與。
作是施已複為宣說六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令彼聞已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六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常不
若菩薩摩诃薩。
以應一切智智心。
大悲為上首。
用無所得而為方便。
如實觀察。
無上正等菩提但有假名施設言說。
無上正等菩提不可得故。
無上正等覺者但有假名施設言說。
無上正等覺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為欲利樂諸有情故乘於大乘。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以應一切智智心。
大悲為上首。
用無所得而為方便。
從初發心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恒修圓滿不退神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從一佛國至一佛國。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諸佛世尊,於諸佛所聽受大乘相應之法。
既聽受已如理思惟精勤修學。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為欲利樂諸有情故乘於大乘。
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诃薩雖乘大乘。
從一佛國至一佛國。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諸佛世尊,於諸佛所聽受正法。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而心初無佛國等想。
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诃薩。
住不二地觀諸有情。
應以何身得義利者,即便現受令彼獲益。
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诃薩。
乃至證得一切智智。
随所生處不離大乘。
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诃薩。
不久當得一切智智。
為人天等轉正法輪。
如是法輪。
一切聲聞獨覺沙門婆羅門魔王梵王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
一切世間所不能轉。
舍利子,以諸菩薩由如是等方便善巧為欲利樂一切有情乘大乘故複名摩诃薩。
舍利子,如是為欲利樂諸有情故乘於大乘菩薩摩诃薩。
普為十方各如克伽沙等世界諸佛世尊於大衆中。
歡喜贊歎作如是言:某方某世界中有某名菩薩摩诃薩。
為欲利樂諸有情故乘於大乘不久當得一切智智。
為天人等轉正法輪。
其輪世間天人魔梵聲聞等衆皆不能轉。
如是展轉聲遍十方。
天人等衆聞皆歡喜。
鹹作是言:如是菩薩。
不久當得一切智智轉正法輪利安含識。
△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之一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說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者,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擐布施波羅蜜多铠。
擐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四靜慮铠。
擐四無量四無色定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四念住铠。
擐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内空铠。
擐外空。
内外空。
空空。
大空。
勝義空。
有為空。
無為空。
畢竟空。
無際空。
散空。
無變異空。
本性空。
自相空。
共相空。
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無性空。
自性空。
無性自性空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五眼铠。
擐六神通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佛十力铠。
擐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佛身相諸功德铠。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擐如是等諸功德铠。
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亦令此界六三變動。
其中地獄火等苦具。
及彼有情身心痛惱皆得除滅。
菩薩知其既離衆苦。
便為稱贊三寶功德。
彼得聞已身心安樂。
從自趣沒生天人中。
即得奉觐諸佛菩薩。
親承供養禀正法音。
其中傍生互相殘害。
鞭撻驅逼無量種苦皆得除滅。
菩薩知其既離衆苦。
亦為稱贊三寶功德。
彼得聞已身心安樂。
從自趣沒生天人中。
即得奉觐諸佛菩薩。
親承供養禀正法音其中鬼界恐怖饑渴身心焦惱。
無量種苦皆得除滅。
菩薩知其既離衆苦。
亦為稱贊三寶功德。
彼得聞已身心安樂。
從自趣沒生天人中。
即得奉觐諸佛菩薩。
親承供養禀正法音。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若菩薩摩诃薩擐如是等諸功德铠。
放大光明遍照十方各如克伽沙等諸佛世界。
亦令彼界六三變動。
其中地獄傍生鬼界所有衆苦皆得除滅。
菩薩知其既離衆苦。
亦為稱贊三寶功德。
彼得聞已身心安樂。
從自趣沒生天人中。
即得奉觐諸佛菩薩。
親承供養禀正法音。
善現,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擐大乘铠。
善現,如巧幻師或彼弟子。
於四衢道在大衆前。
幻作地獄傍生鬼界無量有情各受衆苦。
亦複放光變動大地。
令彼有情衆苦皆息。
複為稱贊佛法僧寶。
令彼聞已身心安樂。
從自趣沒生天人中。
承事供養諸佛菩薩。
於諸佛所禀正法音。
善現,於汝意雲何。
如是幻事為有實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菩薩摩诃薩擐如是等諸功德铠。
放大光明變動大地。
拔濟無量世界有情三惡趣苦。
令生天人見佛聞法亦複如是。
雖有所為而無一實。
何以故?善現,諸法性空皆如幻故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安住布施波羅蜜多。
普化三千大千世界如吠琉璃。
亦化自身為轉輪王。
七寶眷屬導從圍繞。
其中有情須食與食。
須飲與飲。
須衣與衣。
須乘與乘。
塗香未香。
燒香花鬘。
房舍卧具。
燈燭醫藥。
金銀真珠。
珊瑚璧玉。
及馀種種資生之具。
随其所須一切施與。
作是施已複為宣說六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令彼聞已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六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