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關燈
愛聲愛。

    香愛味愛。

    觸愛法愛。

    是名為愛。

    諸長者,受若是有則有假愛。

    受若是無則無假愛。

    雲何為受。

    所謂眼觸所生受。

    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所生受。

    是名為受諸長者,觸若是有則有假受。

    觸若是無則無假受。

    雲何為觸。

    所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是名為觸。

    諸長者,六處若有則有假觸。

    六處若無則無假觸。

    雲何為六處。

    所謂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

    是為六處。

    諸長者,名色若有有假六處。

    名色若無無假六處。

    雲何為名色。

    所謂受想思觸作意。

    四大界及四大界之所造色是名名色。

    諸長者,識若是有有假名色。

    識若是無無假名色。

    雲何為識。

    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名為識。

    諸長者,行若是有則有假識。

    行若是無則無假識。

    雲何為行。

    所謂色思聲思香思味思所觸思法思。

    是名為行。

    諸長者,無明若有則有假行。

    無明若無則無假行。

    雲何為無明。

    所謂前際無知後際無知。

    前後際無知。

    内無知外無知。

    内外無知。

    苦無知集無知。

    滅無知道無知。

    緣無知緣起無知。

    於緣生法。

    若黑若白。

    有緣無緣。

    有光影無光影。

    有罪無罪。

    可親近不可親近。

    無知無見。

    無對觀無達解。

    如是等相是名無明。

    諸長者,不正作意若有,則有假立無明。

    若無不正作意,則無假立無明。

    雲何名為不正作意。

    所謂我於過去。

    是何等性。

    是何等處。

    是何等類。

    我往未來。

    是何等性。

    是何等處。

    是何等類。

    複於内身多起疑惑。

    雲何名我。

    我為是誰。

    為有為無為虛為實。

    是何等性。

    是何等處。

    是何等類。

    我昔何處住於彼處。

    起如是等不正作意。

    從六見中随生一見。

    執有我見執無我見。

    或依我故而觀我見。

    或不依我而觀我見。

    又複虛妄起如是見。

    我即世間或當緣起。

    為常為恒不轉不變。

    永正住止。

    如是諸見。

    是名不正作意。

    諸長者,不實分别。

    若有則有假立不正作意。

    不實分别若無,則無假立不正作意。

    雲何名為不實分别。

    謂我。

    有情。

    命者,丈夫。

    數齲生者,意生。

    摩納婆。

    作者,受者,是名不實。

    而諸無聞凡夫。

    妄起如是我分别。

    有情分别。

    命者分别。

    丈夫分别。

    數取分别。

    生者分别。

    意生分别。

    摩納婆分别。

    作者分别。

    受者分别等分别故。

    是為不實分别。

    諸長者,如是不實分别。

    若有則有假立不正作意。

    不實分别。

    若無則無假立不正作意。

    諸長者,不正作意若有,則有假立無明。

    不正作意若無,則無假立無明。

    無明若有則有假立諸行。

    無明若無則無假立諸行。

    如是乃至生若是有,則有假立老死。

    生若是無,則無假立老死。

    爾時佛告諸長者,汝今當知。

    一切諸法不實分别所起。

    依於衆緣。

    羸劣無力。

    從衆緣轉。

    衆緣若有則有假法。

    衆緣若無則無假法。

    諸長者,一切諸法唯是假立。

    此中都無生者老者死者盡者及以起者,唯有永斷諸趣清淨寂滅。

    可以歸依。

    諸長者,於意雲何。

    譬如大池所生諸魚水族之屬。

    依何力祝長者白言:世尊,此諸魚等依水力祝佛言:如是如是,諸長者,此水頗有思念為有力不。

    長者白言:世尊,此水無力無能。

    何所思念。

    佛言:如是如是,諸長者,不實分别所起諸法亦複如是,但假施設無力無能。

    從衆緣轉。

    衆緣若有則有假法。

    衆緣若無則無假法。

    諸長者,一切諸法唯是假立。

    此中都無生者老者死者盡者起者,唯有永斷諸趣清淨寂滅。

    可以歸依。

    是故諸長者,汝等應正觀察如是衆緣。

    非安隐處難可保持。

    深生怖懼逃走遠避。

    複應觀察此是何法。

    因怖何法而來至此。

    汝等如是正觀察時。

    無法可得無怖無舍。

    何以故?一切諸法皆不可得。

    一切種求不可得故。

    諸法無我離塵垢故。

    諸法無衆生遠離我故。

    諸法無命出過生老病死愁憂苦惱逼迫等故。

    諸法無數取三世斷故。

    諸法無字一切言音不可說故。

    諸法無著無所緣故。

    諸法寂靜寂滅相故。

    諸法普遍虛空性故。

    諸法性空無定屬故。

    諸法無動無所依故。

    諸法依實際祝善住無動相應故。

    諸法不可開闡。

    離相波浪故。

    諸法不可顯示。

    無相無形。

    無有光影。

    離諸行故。

    諸法非我所有。

    離我所故。

    諸法不可分别。

    離心意識故。

    諸法無有愛藏。

    超過眼耳鼻舌身意道故。

    諸法不可舉移。

    離生住壞故。

    諸法無作無用。

    離心意識故。

    諸法屬緣性羸劣故。

    諸長者,我說是眼四大所造。

    無常無祝無恒不堅之法。

    羸弱速朽難可保信。

    衆苦所集多病多害。

    汝諸長者,眼為如是不應依止。

    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不應依止。

    當如是觀。

    複次諸長者,眼如聚沫不可撮摩眼如浮泡不得久祝眼如陽焰業惑愛生。

    眼如芭蕉性不堅固。

    眼如幻術從颠倒起。

    是眼如夢唯虛妄見。

    是眼如響系屬衆緣。

    眼如光影業光影現。

    眼如浮雲聚亂散相。

    眼如流電刹那便滅。

    是眼無主猶如地。

    是眼無我猶如水。

    眼非有情猶如火。

    眼非壽命猶如風。

    眼非數取猶如空。

    眼為不實依藏諸大。

    是眼為空離我我所。

    是眼無知如草木土石。

    是眼無作機關風轉。

    是眼虛假朽穢所聚。

    是眼浮僞摧散破壞滅盡之法。

    眼如丘井常為老逼。

    眼無住際終歸磨滅。

    諸長者,眼為多過應如是觀。

    乃至於意一切諸法亦複如是,複次諸長者,一切諸法唯有妄欲。

    異生愚夫不知妄欲故。

    妄謂是眼。

    妄謂是耳。

    乃至妄謂是意。

    諸長者,但有妄欲。

    異生愚夫不知妄欲故。

    謂此是色。

    謂此是聲。

    香味觸法亦複如是,諸長者,但有妄欲異生愚夫不知妄欲故。

    謂此色蘊。

    謂此受蘊。

    想行識蘊亦複如是,諸長者,但有妄欲。

    異生愚夫不知妄欲故。

    謂此地界。

    謂此水界。

    火風空識亦複如是,諸長者,一切諸法唯有妄欲。

    異生愚夫不知妄欲故。

    謂此有為。

    謂此無為。

    乃至一切諸法亦複如是,諸長者,汝等今者應舍妄欲趣於無欲。

    於諸妻子家宅财物。

    深知虛妄不應執著。

    不執著故。

    以淨信心舍離家法。

    趣於非家當得無欲。

    諸長者,何等名為出家無欲。

    謂住屍羅别解脫戒。

    具足攝持威儀行處。

    見於小犯生大怖畏。

    受學律儀成就戒蘊。

    諸長者,汝等若能奉持戒已,於是六根六境五蘊六界。

    深知虛假皆不執著。

    以不著故是名出家無欲之法。

    諸長者,若不著眼乃至識界。

    以不著故則不保護。

    何者不保護。

    眼不保護。

    耳鼻舌身意不保護。

    色不保護。

    聲香味觸法不保護。

    色蘊不保護。

    受想行識蘊不保護。

    地界不保護。

    水火風空識界不保護。

    以不保護則無煩惱。

    若無煩惱則名為輕。

    雲何為輕。

    謂無所見。

    若無所見則不依物起瞋害心。

    由無瞋害則不自害。

    不思害他。

    不思俱害。

    以無害故,則於無馀大涅槃界而便入證。

    諸長者,汝等應知。

    誰於寂滅而便入證。

    諸長者,眼不入寂滅。

    耳鼻舌身意不入寂滅。

    然因於眼起諸妄執。

    或計為我。

    或計我所。

    若遠離者即是寂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