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回 鳴鼓興戎 衆仙奮鬥蠻人祖 騰光護法 七矮欣逢枯竹仙
關燈
小
中
大
原來癞姑奉命下山時,除道書仙示與易、李二人同觀外,另還有一封密束。
在依還嶺靜瓊谷三人同居煉法時,因易、李二人同說:"無論柬帖上示甚仙機,反正決不違背,定遵師命行事,先看何妨?"癞姑不便不允,隻得取出同看。
哪知本來外面标明了開讀日期,竟變成了一通白柬,四外隻字皆無。
三人知是不到日期,擅自開閱所緻,好生悔懼,隻得同向峨眉通誠求恕,重将柬帖封好。
癞姑性喜滑稽,表面遊戲三昧,對于師長卻極虔敬。
這次迫于情面,擅自開閱,事後想起不應違背師命,悔恨之餘,每日均背人默祝一回,字迹終未再現。
癞姑認定柬帖關系極為重大,早晚總要現出字來,始終如一,迄未懈怠。
及至二次去往紅木嶺神宮窺探虛實,觑便盜取紫郢劍,心想:"此劍乃師祖留傳鎮山之寶,竟會失去,敵我強弱相差,事機已迫。
"重又遙向師父通誠求告,乞示仙機。
祝罷取柬一看,果然字迹複現,并還附有一道靈符。
大意是說:"南疆之行,應有多人遭劫,雖在衆弟子領命時先行囑咐,令其到時度德量力,不可輕往,但定數所限,也隻一些功力太差,本不在劫之人不往;在劫者仍是不免于難,不過命不該死,均有救星。
英瓊一時疏忽,雖然紫郢劍失去,但是神物通靈,敵人不能長久把握,終必飛回,無庸往盜。
倒是五雲桃花瘴厲害,弟子中将有六人中毒,非敵人千年蘘荷所煉的靈藥,不能解救。
隻要一個對時過去,中毒不救,便無生理。
即使日後敵人被迫悔禍,也難挽救。
此事實系重要。
恰好紅發老祖去年收一門人,乃昔日綠袍老祖門下妖徒随引,自為金蟬所救,亟思改邪歸正。
因前孽太重,恐各正教不肯收容,知道紅發老祖與白、朱二老交好,欲借以為進身之階,恰巧紅發老祖被洪長豹竊去的兩件法寶,雖為金蠶惡蠱所毀,殘餘之物被他收去,于是前往南疆,獻寶求進。
事前又有兩個與他交好的妖人為之先容,因得收錄。
近見紅發師徒因易、李、周三人無知冒犯細故,以緻成仇,認作要步以前妖師前轍,心中大不為然。
此人在綠袍老妖門下多年,精通邪法,僅比辛辰子、唐石稍次。
易、李二人入陣經過他的陣地,便吃警覺,故和同黨閑談洩機。
他一心畏禍,向往本門,恐與紅發老祖師徒同盡。
那藏靈藥的所在,他便知曉。
現在陣中第四十九峰坎宮上把守,可隐形往見,徑與明言,他必樂為相助。
紅發老祖法力頗高,不可輕敵。
又值新挫之後,戒備尤嚴。
如若遇上,務要遠避,不可自恃隐身神妙,擅自近前。
紅發老祖想将紫郢劍攫為己有,起了貪心,全神貫注劍上。
但盜藥一層,也極艱難,得手以後,速急出陣。
這時妙相巒谷外衆弟子,有的無心巧遇,有的受一異人指點,正與衆妖人所約的一幹妖邪異派鬥法大勝,連傷多人。
紅發老祖聞警出援,紫郢劍也自飛回,激憤之下,必放五雲桃花瘴傷人,乘他元神尚未飛落以前,速用佛光護身,手持六甲分光輪,沖破黑煞妖網入内。
一面向衆弟子等警告,并将靈符展動,發生妙用,先将敵人驚退;一面搶護中毒諸人,沖出陣外。
此符妙用威力隻一刹那間,敵人事後必然看破,加緊追來。
如若回身應敵,或被追上,救星到來相隔尚遠,傷人必多,務要速逃。
可令易鼎,易震用神梭開路,從地下遁走。
爾與易靜等精通地遁之人相助,前後呼應,便可無事。
當機貴速,并且前去盜藥,阻礙橫生,又忌和人動武。
須俟敵人傾巢出戰時方能得手,稍微延誤,便緻債事。
務須忍耐,絲毫大意不得。
以後到了危急之際,仍用法牌求救,自有人來相助。
此事前因後果,早在開府後三日,與玄真子大師伯默運玄機推算。
衆弟子法力雖非紅發老祖之敵,但比他門下妖人和各派妖邪卻強得多。
又各持有至寶仙劍之類,隻要應敵謹慎,多可無慮。
在劫諸弟子雖有六人之多,終能化險複原。
到時,當另有人來指示。
"末了,柬上又說三人前者不應違命,擅閱此柬,姑念初犯,知悔誠求,再犯重責不貸等語。
癞姑看完驚喜,拜謝師恩之後,立即依言行事。
自從先前由天狗坪陣地逃脫以後,敵人知道來人精通地遁之術,便将全地面另加禁制,也恐難阻來人闖入,故除戒備加嚴外,到處羅網密布,遠非昔比,人一出土,立有警兆。
縱使法力高不被擒住,敵人師徒也必全數驚動,下手不得。
全陣地方圓二三百裡,大小石峰何止千數。
那坎宮四十九峰,不知從何數起,随引又未見過,事機更須慎秘。
癞姑好容易費了好些時候心力,才由地底把坎宮四十九峰辨明,峰上把守的卻有兩個妖人。
雖看出内有一斷臂妖人,相貌神情與衆妖人嚣張兇野大不相同,料是随引無疑,但那同守妖人不走,也無法上去。
隻得手持寶鏡,隔着地面向上觀看。
心正不耐,那妖人忽然走去。
心想:"别處所見更不相似,隻此一人還差不多,坎宮陣位又對。
反正是撞,且上去試試。
" 事有湊巧,念頭才動,敵人又在演習妖陣,風雷四起,立即乘機裂土而出。
先還恐觀察不真,引動仇敵,特意避開峰後無人之處,一面上升,一面行法複原,以備萬一看錯,容易遮掩。
好在身形已隐,或者無害。
不料才一出土,迎面微風過處,現出所料那人,朝那剛複原的地穴低語道:"來者如是峨眉諸位上仙,此時最好回去。
否則,也請與我答話,幸勿見疑,免緻涉險。
"癞姑見他目光四注,似在觀察來人所在,知未看出自己一面,暗中戒備,低聲問道:"道友何人?如蒙見告,便當明言。
"那人喜答道: "我名随引,峨眉教祖之子金蟬上仙是我恩主。
上仙可是昨日來過,為了那口紫郢劍來的麼?暫時是無望了。
"癞姑便把來意說知。
随引聞言,好似喜出望外。
先飛身峰上,四顧無人,重又下來,跪地默禱了一陣,起來答道:"孽道久欲改邪歸正,日夜悔過虔求,想不到教祖宏恩,許我立功贖罪,真乃萬幸,百死不辭!不過此陣埋伏重重,又有從赤身教借來的幾件異寶,外人休想通地入内。
神宮四外,防備更嚴。
上仙如在那裡出土,早被發覺了。
如要深入,必須緊随我後五步以内,方可從容通行。
那藥藏處,我也知道。
一則我奉命鎮守,不能離開;二則藏處深居後洞丹室以内,須由中洞正門入内。
師父正在那間室内行法制劍,前後均有禁法。
不論隐身與否,人一走過,立時警覺發難。
上仙又說得如此緊迫,此時必須到手。
為今之計,隻好冒一點險,等那同伴領命回來,假說有話向師父禀告,陪同上山,直入神宮,假作請命,同進門去。
我再立遠一些,能騙得師父許我入内最好;否則再相機行事,設計将他調開,上仙照我所說,前往丹室,将藥盜到了手,然後遁去好了。
" 癞姑見他其意甚誠,雖與柬上不與紅發老祖對面之言少違,但是此外更無善策,已然半日光陰耗過,事不宜遲,便即允了。
先料同伴妖人少停即至,誰知候有個把時辰,終未見來,二人俱都愁急。
随引剛把心一橫,待要拼着相随同逃,棄了陣地前往盜取,忽聽銅鼓之聲。
随引急道:"谷外已有不少敵人到來,那厮想已随出應援,就此去吧。
" 癞姑聞言更為憂急,忙令随引前導,許以事若發覺,不能存身,必為設法引進到正教門下;如若無事,仍須暫留,以作内應。
随引原也想她吐口,聞言喜之不勝,立即趨前引導。
一會直入妖宮,路上遇到好幾撥告急妖人,随引隻作聞得鼓聲傳警,見師請命出戰。
衆妖人有的忙出,有的忙進,無一理會。
等趕到宮内,告急的人已是七次。
随引甚是機智,進門遇見秦玠,知他奸狡,對自己卻極降心結交,故意告以陣中空虛可慮,來向師父請求派人鎮守,勿令全出。
秦玠笑答:"無妨
在依還嶺靜瓊谷三人同居煉法時,因易、李二人同說:"無論柬帖上示甚仙機,反正決不違背,定遵師命行事,先看何妨?"癞姑不便不允,隻得取出同看。
哪知本來外面标明了開讀日期,竟變成了一通白柬,四外隻字皆無。
三人知是不到日期,擅自開閱所緻,好生悔懼,隻得同向峨眉通誠求恕,重将柬帖封好。
癞姑性喜滑稽,表面遊戲三昧,對于師長卻極虔敬。
這次迫于情面,擅自開閱,事後想起不應違背師命,悔恨之餘,每日均背人默祝一回,字迹終未再現。
癞姑認定柬帖關系極為重大,早晚總要現出字來,始終如一,迄未懈怠。
及至二次去往紅木嶺神宮窺探虛實,觑便盜取紫郢劍,心想:"此劍乃師祖留傳鎮山之寶,竟會失去,敵我強弱相差,事機已迫。
"重又遙向師父通誠求告,乞示仙機。
祝罷取柬一看,果然字迹複現,并還附有一道靈符。
大意是說:"南疆之行,應有多人遭劫,雖在衆弟子領命時先行囑咐,令其到時度德量力,不可輕往,但定數所限,也隻一些功力太差,本不在劫之人不往;在劫者仍是不免于難,不過命不該死,均有救星。
英瓊一時疏忽,雖然紫郢劍失去,但是神物通靈,敵人不能長久把握,終必飛回,無庸往盜。
倒是五雲桃花瘴厲害,弟子中将有六人中毒,非敵人千年蘘荷所煉的靈藥,不能解救。
隻要一個對時過去,中毒不救,便無生理。
即使日後敵人被迫悔禍,也難挽救。
此事實系重要。
恰好紅發老祖去年收一門人,乃昔日綠袍老祖門下妖徒随引,自為金蟬所救,亟思改邪歸正。
因前孽太重,恐各正教不肯收容,知道紅發老祖與白、朱二老交好,欲借以為進身之階,恰巧紅發老祖被洪長豹竊去的兩件法寶,雖為金蠶惡蠱所毀,殘餘之物被他收去,于是前往南疆,獻寶求進。
事前又有兩個與他交好的妖人為之先容,因得收錄。
近見紅發師徒因易、李、周三人無知冒犯細故,以緻成仇,認作要步以前妖師前轍,心中大不為然。
此人在綠袍老妖門下多年,精通邪法,僅比辛辰子、唐石稍次。
易、李二人入陣經過他的陣地,便吃警覺,故和同黨閑談洩機。
他一心畏禍,向往本門,恐與紅發老祖師徒同盡。
那藏靈藥的所在,他便知曉。
現在陣中第四十九峰坎宮上把守,可隐形往見,徑與明言,他必樂為相助。
紅發老祖法力頗高,不可輕敵。
又值新挫之後,戒備尤嚴。
如若遇上,務要遠避,不可自恃隐身神妙,擅自近前。
紅發老祖想将紫郢劍攫為己有,起了貪心,全神貫注劍上。
但盜藥一層,也極艱難,得手以後,速急出陣。
這時妙相巒谷外衆弟子,有的無心巧遇,有的受一異人指點,正與衆妖人所約的一幹妖邪異派鬥法大勝,連傷多人。
紅發老祖聞警出援,紫郢劍也自飛回,激憤之下,必放五雲桃花瘴傷人,乘他元神尚未飛落以前,速用佛光護身,手持六甲分光輪,沖破黑煞妖網入内。
一面向衆弟子等警告,并将靈符展動,發生妙用,先将敵人驚退;一面搶護中毒諸人,沖出陣外。
此符妙用威力隻一刹那間,敵人事後必然看破,加緊追來。
如若回身應敵,或被追上,救星到來相隔尚遠,傷人必多,務要速逃。
可令易鼎,易震用神梭開路,從地下遁走。
爾與易靜等精通地遁之人相助,前後呼應,便可無事。
當機貴速,并且前去盜藥,阻礙橫生,又忌和人動武。
須俟敵人傾巢出戰時方能得手,稍微延誤,便緻債事。
務須忍耐,絲毫大意不得。
以後到了危急之際,仍用法牌求救,自有人來相助。
此事前因後果,早在開府後三日,與玄真子大師伯默運玄機推算。
衆弟子法力雖非紅發老祖之敵,但比他門下妖人和各派妖邪卻強得多。
又各持有至寶仙劍之類,隻要應敵謹慎,多可無慮。
在劫諸弟子雖有六人之多,終能化險複原。
到時,當另有人來指示。
"末了,柬上又說三人前者不應違命,擅閱此柬,姑念初犯,知悔誠求,再犯重責不貸等語。
癞姑看完驚喜,拜謝師恩之後,立即依言行事。
自從先前由天狗坪陣地逃脫以後,敵人知道來人精通地遁之術,便将全地面另加禁制,也恐難阻來人闖入,故除戒備加嚴外,到處羅網密布,遠非昔比,人一出土,立有警兆。
縱使法力高不被擒住,敵人師徒也必全數驚動,下手不得。
全陣地方圓二三百裡,大小石峰何止千數。
那坎宮四十九峰,不知從何數起,随引又未見過,事機更須慎秘。
癞姑好容易費了好些時候心力,才由地底把坎宮四十九峰辨明,峰上把守的卻有兩個妖人。
雖看出内有一斷臂妖人,相貌神情與衆妖人嚣張兇野大不相同,料是随引無疑,但那同守妖人不走,也無法上去。
隻得手持寶鏡,隔着地面向上觀看。
心正不耐,那妖人忽然走去。
心想:"别處所見更不相似,隻此一人還差不多,坎宮陣位又對。
反正是撞,且上去試試。
" 事有湊巧,念頭才動,敵人又在演習妖陣,風雷四起,立即乘機裂土而出。
先還恐觀察不真,引動仇敵,特意避開峰後無人之處,一面上升,一面行法複原,以備萬一看錯,容易遮掩。
好在身形已隐,或者無害。
不料才一出土,迎面微風過處,現出所料那人,朝那剛複原的地穴低語道:"來者如是峨眉諸位上仙,此時最好回去。
否則,也請與我答話,幸勿見疑,免緻涉險。
"癞姑見他目光四注,似在觀察來人所在,知未看出自己一面,暗中戒備,低聲問道:"道友何人?如蒙見告,便當明言。
"那人喜答道: "我名随引,峨眉教祖之子金蟬上仙是我恩主。
上仙可是昨日來過,為了那口紫郢劍來的麼?暫時是無望了。
"癞姑便把來意說知。
随引聞言,好似喜出望外。
先飛身峰上,四顧無人,重又下來,跪地默禱了一陣,起來答道:"孽道久欲改邪歸正,日夜悔過虔求,想不到教祖宏恩,許我立功贖罪,真乃萬幸,百死不辭!不過此陣埋伏重重,又有從赤身教借來的幾件異寶,外人休想通地入内。
神宮四外,防備更嚴。
上仙如在那裡出土,早被發覺了。
如要深入,必須緊随我後五步以内,方可從容通行。
那藥藏處,我也知道。
一則我奉命鎮守,不能離開;二則藏處深居後洞丹室以内,須由中洞正門入内。
師父正在那間室内行法制劍,前後均有禁法。
不論隐身與否,人一走過,立時警覺發難。
上仙又說得如此緊迫,此時必須到手。
為今之計,隻好冒一點險,等那同伴領命回來,假說有話向師父禀告,陪同上山,直入神宮,假作請命,同進門去。
我再立遠一些,能騙得師父許我入内最好;否則再相機行事,設計将他調開,上仙照我所說,前往丹室,将藥盜到了手,然後遁去好了。
" 癞姑見他其意甚誠,雖與柬上不與紅發老祖對面之言少違,但是此外更無善策,已然半日光陰耗過,事不宜遲,便即允了。
先料同伴妖人少停即至,誰知候有個把時辰,終未見來,二人俱都愁急。
随引剛把心一橫,待要拼着相随同逃,棄了陣地前往盜取,忽聽銅鼓之聲。
随引急道:"谷外已有不少敵人到來,那厮想已随出應援,就此去吧。
" 癞姑聞言更為憂急,忙令随引前導,許以事若發覺,不能存身,必為設法引進到正教門下;如若無事,仍須暫留,以作内應。
随引原也想她吐口,聞言喜之不勝,立即趨前引導。
一會直入妖宮,路上遇到好幾撥告急妖人,随引隻作聞得鼓聲傳警,見師請命出戰。
衆妖人有的忙出,有的忙進,無一理會。
等趕到宮内,告急的人已是七次。
随引甚是機智,進門遇見秦玠,知他奸狡,對自己卻極降心結交,故意告以陣中空虛可慮,來向師父請求派人鎮守,勿令全出。
秦玠笑答:"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