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回 千裡傳真 一鑒芳塘窺萬象 衆仙鬥法 五雲毒瘴失仙機
關燈
小
中
大
這日癞姑同了易、李二人,路過妙相巒前,覺出山脈靈秀,林壑幽深。
和二人分手以後,估量為二人等接應,為時尚早。
反正無事,欲往左近遊覽,就便訪查有無異人在彼居住。
剛轉歸途,行沒多遠,忽覺景物愈妙,好似适未見過,這時方始逐漸出現。
天色清明,四山又無雲霧。
定睛細一查看,前面有一極整潔清幽的山徑徐徐現出,分明先有法力禁制隐蔽山形,現始撤去,但又不帶一絲邪氣。
料是相識之人有心要見,開路接引。
癞姑方想喝問:"哪位道友弄此玄虛,何不出見?"語聲才住,便聽對面一個少女口音答道:"癞姊姊,你想不到在這裡遇見我們吧?并非鬧甚麼玄虛,因後面這一帶山形隐藏變易,不是原形,并還有好幾層埋伏,今日才是撤禁的頭一天,有好些手腳。
因我急于和你相見,先把你來路一帶禁法撤去,所以你生了疑心。
請稍等一會,我們便出來了。
" 癞姑先聽口音甚熟,忙運法眼查看,卻不見人。
那語聲似由對面崖上傳來,等聽到未兩句,才聽出是方、元二人,不禁喜出望外,料知人隔還遠。
想起最後一次分手時節,正有許多妖邪向他二人尋仇,自己和眇姑還曾助他們一臂,由此失蹤。
屢向正邪各派訪查,并未受害,隻無人知道他們下落,不想會在此不期而遇。
癞姑看此情景,分明仇人厲害,來此隐伏,不特地方隐秘,防備極嚴,并連山形也都變易。
但照二人平日情形,并無這等法力。
并且他們的仇敵正是紅發師徒,便是苦苦尋仇的那些妖邪,也都由姚開江、洪長豹等妖人勾引而來。
因未占到上風,又欺二人無甚有力師友,以緻妖邪越多,仇也越深,不可開交。
如是避仇,這裡與紅木嶺仇人的巢穴鄰近,理應知道,怎又在此居住?好生奇怪。
因二人前世為患難同道之交,借體還生時偏巧又是兄妹,二人所借軀殼本質為好,并且衛氏兄妹也經佛法度化,仍向原來父母轉劫投生,所以索性改了兄妹稱謂,即以此身修道,不複再作别的打算。
元皓所借軀殼,恰是女身,人本來生得比方瑛活潑,這一轉成少女,益發天真。
癞姑比較和她最好,一聽出口音便接口喜應道:"是小妹麼?這些年來,想煞我哩!這些禁制撤起來也頗費事,卻難我不倒。
你把方向說出,我沖進去如何?你方大哥呢?"元皓忙應道:"那萬使不得,暫時許還要用它,你如沖破,我們沒法複原。
哥哥正在那裡移動禁制,沒法說話。
你便進來也說不上幾句話,便須和我們同走,沒工夫到裡面去。
等一會吧,這就快了。
"癞姑料有原因,二人要自己同行,事前必定有人指教,也許敵忾同仇都不一定。
此女天真,恐因好友重逢,喜極忘形,無心中洩露了機密,豈不誤事?笑答:"既然如此,我等好了。
這裡密迩仇敵,你把前面山形現出,不怕被妖人看破麼?"元皓笑答:"無妨。
這隻為引你前來,不特路已縮短了些,你一走過便相繼複原隐蔽,回看來路就知道了。
不過見面再說,謹慎些好。
" 癞姑回顧,果然來路已非原景,移形、縮地二法同時并用,自己被她引來竟未覺察。
就說一時疏忽,隻顧前行,不曾留意,而這等法力,也着實驚人了。
方尋思問,又聽元皓笑道:"姊姊你想甚麼?你當是我二人本身法力做到的麼?果然如此,又不怕人了。
" 癞姑忍不住道:"你兩兄妹在哪裡呢,怎看得見我?"元皓答道:"我們離你站處隻有百十裡,不過中間隔有一座危崖,一道橫嶺,所以姊姊法眼也被遮住了。
"癞姑聽他二人遠在百裡以外,中隔危崖大嶺,自己行動神情宛如對面目睹,益發驚佩不置。
正想贊美幾句,忽又聽元皓笑道:"哥哥停當了,你快來看,癞姊姊還是那個醜八怪的樣子。
" 癞姑笑罵道:"我是醜八怪,你是美人好看,我給你找個婆家如何?"随聽方瑛喝道: "癞姊姊久别重逢,妹子怎地出言侮漫?時已不早,還不快去,大家見面,豈不好些? 還看甚麼?"癞姑聞言,才知元皓持有隔遠照形之寶,所以舉動形态皆被看去。
方欲還言嘲笑,面前倏地煙岚雜沓,光影散亂,峰巒林木,幻燈一般一起變滅,連閃了幾十下,忽然停住,面前頓換了一片境地,景物越發清麗。
還未及細看,跟着一片青光飛堕,出現一男一女兩個小孩,正是方瑛、元皓借體重生的衛家兩小兄妹。
癞姑笑道:"你兩個見了我來,不即出見,隻管賣弄花樣作甚?"方瑛答道:"姊姊面前怎敢賣弄?說來話長。
此時必須随姊姊往紅木嶺去。
這裡有小弟初學道時所遇那位仙師來的手示,姊姊一看自知,我們路上有空再談。
荒居就在前面危崖之上,中隔高林和一片湖水,景還不惡,且等回來再請姊姊光降吧。
" 說時,癞姑已把那仙人手示接過。
那手示非帛非絹,也不是紙,白如霜雪,細滑柔韌,光潔異常,生平未見,不知何物所制。
上寫:"瑛、皓難期已滿。
汝舊友癞姑因師命已轉投峨眉門下。
現在同門師姊得罪紅發老怪,奉齊道友之命,前往負荊,但知定數難回,必起争殺,命癞姑随後接應,當于本日到達。
可在午初将我所設禁制如法轉動,略見真景,引她趁閑遊覽。
一入禁地,再用縮地、移形二法撤禁相見,不必在外等候。
方、元二人可速同往,由癞姑用縮地移行法,由谷口外入地,越過妙相巒,暗入天狗坪陣地。
陣中大小石峰、石筍分立如林,到處有妖人防守,到後務須慎秘。
先用天府晶鏡,照見上面隐僻偏遠無人之處,耐心候到妖徒演習陣法,風雷大作之際,裂地上升,以防覺察。
再繞陣左僻處隐身,空越過去。
陣中石峰俱都象形,七九為叢,數目不同,各有呼應。
陣法未發動前,隻留神避開爪牙相向的一面,便不緻觸動埋伏。
到了紅木嶺,暗中窺伺,從心所欲,相機接應。
"另外并把陣中幾處陣地,出時如何抵禦等情,逐一開示。
癞姑看完,因時辰将到,恐錯過妖徒演陣時機,立即約同起身。
當手示未看完時,方、元二人已在行法,四外山石林泉,重又明滅變幻。
等到看完說走,癞姑一看,已然回到适與易、李二人分手之處不遠。
當地景物仍和前見一樣,除覺泉石清幽而外,也未見有過分靈秀之處。
當即尋一僻地,入土飛行,到了地底,方始互問别況。
癞姑才知二人所居,地名碧雲塘,四山環抱,一湖深藏,境絕幽深,與紅發老祖所居紅木嶺天狗坪東西遙對,為南疆兩處最靈奇之境。
因地太幽僻,非由空中正對下面經過,不能看出。
四外大都是渾成危崖,内外隔絕,宛然另一世界。
更無可供人居的洞穴,所以自古未有人居。
隻傳授元皓道法的那位散仙,曾經到過。
散仙以法力削崖鑿壁,在危崖腰上興建成一座洞府,又把全境加了許多布置,越發成了仙境,住了百年,方始離去。
地名也是散仙所取,一直多年均在仙法禁閉之中,便由上空飛過,也難看出來了。
前些年,方、元二人吃諸妖邪尋仇,追迫太急,眼看危機四伏,遲早無幸。
那散仙忽然飛來,說是妖邪勢盛,二人雖有一二道友相助,但是強敵太多,防不勝防,久了仍為所算,其勢又不能代二人全數消滅。
何況所居相隔太遠,本身又有好些要事不能離開,特意抽空來此,将二人引往舊居,令其暫避,勤修道法,以待時機。
散仙除将當地環崖二百餘裡以内,用極大法力禁制隐蔽外,又賜了方瑛兩件法寶,方始飛去。
紅木嶺仇敵相隔雖近,因當地在多少年前便經仙法隐蔽,外觀隻癞姑适才所經之地,看去景物山水似乎靈秀,與别處南疆蠻區不同,真要窮幽探勝,走到盡頭,隻是亂山雜沓,綿延起伏,水惡山窮,寸草不生,任誰到此,也索然興盡而返。
二人又謹守仙示,一步不出,所以紅發師徒毫無知覺。
癞姑等三人由地底飛駛,到了天狗坪下面,看準上升之地,且談且等。
待了一會,正好易、李二人在上面隐形通過,到了紅木嶺下,一現身,表面上衆妖人好似各自來往,不曾理會,實則陣中已是大亂。
幾個主持陣法的妖人又驚又忿,斷定敵人不問與乃師翻臉與否,必還要由陣中通行退出,不等号令,便将陣法催動,倒轉門戶方向,誘令入伏。
妖人做夢也沒想到,地底還有三個能者。
上面風雷一動,三人立即乘機裂土而出。
匆匆行法,平了出口,便照仙示,穿陣而過,容容易易便到了紅木嶺下。
見易、李二人正在下面通名求見,守亭妖人全不理睬。
本來由下到上,設有金刀之禁,不能通過。
三人因得仙人指教,癞姑師傳隐身之法又功力甚深,十分神妙,容容易易便由側面繞行上去,因未停立,所以易、李二人均未看出。
三人暗人大殿探看,正值雷、秦二妖徒在彼密商,待施毒計,誘激乃師殘害來人;并還勾引外邪埋伏在妙相巒山口外面,必欲殺死二人,與峨眉結仇而後快。
三人聽出今日之事決無善罷,依了元皓,當時便要和妖徒作個惡劇。
癞姑因師命先禮後兵,不敢違背。
意欲仍令對方發難,隻先告知易、李二人不必過于自卑,可徑直赴殿前,傳聲求見,把敵人主腦引出,看是如何,再相機應付。
哪知三人在上面現形,打手勢,二人隻是搖頭不允。
癞姑暗想:"對方多不好,總算師父一輩,便少受屈辱無妨。
易、李二人明知不行,仍欲把禮盡到,這樣把理占足,異日無論對誰,均有話說。
妖徒立意屈辱,不為通報,紅發老怪深居洞内,正在入定,反正還得些時才出,何不乘此閑空,去往他洞内窺探虛實?"便把方、元二人一拉,同往神宮走進。
三人固是膽大包身,行險如夷。
湊巧紅發者祖也實自恃,大意一些。
以前為防妖屍與七指神魔暗算,神宮内外設有極厲害的埋伏禁制。
自從天狗坪設下魔陣以後,不欲門下妖徒看己有怯敵行徑,便将神宮埋伏撤去。
除洞口金門外立有兩名手持金戈的侍衛妖人外,隻是後層洞門,因值入定緊閉。
故三人也沒費甚事,便到洞口。
見裡面洞室既高大宏深,房數又多,一切陳設用具,俱是金珠美玉之類,到處金碧輝煌,光耀如晝,端的豪華富麗,遠勝帝王之居。
三人暗笑: "畢竟是左道旁門。
峨眉仙府何嘗不是富麗堂皇,但是霞光潋滟,氣象萬千。
哪似這裡盡是金銀珠玉堆砌,俗不可耐。
"又見洞室千間,人卻極少。
連深入了好幾進,隻每進通路正門有一執戈侍衛侍立,不言不動,宛如石像一般,看着好笑。
餘室空設卧榻,俱無人居。
最後走到一處,見有兩扇金門緊閉,方、元二人商量進去。
癞姑細看門上銀釘,暗合九宮、五行之秘,隐有紅光浮泛。
一想不妥,如要入内,勢必破門而進。
紅發老祖并非好惹,此時在内入定,門尚緊閉,豈能無備?尤其外面如此空虛,内裡根本重地,深入虎穴,終須謹慎,何況還有接應易、李二人的重任。
凡事适可而止,得意不宜再往。
便把二人攔住,退了出來。
因想老怪物還未出見,何不把這全洞仔細查看一回,以為反目成仇後,再來除他之計。
三人便不由原路退出,走向别室,繞到中進。
猛瞥見右側一間大室,門外邪霧迷漫,光焰如血。
門前二人侍衛面貌分外獰惡,情知有異。
試走近了一看,原來正是全陣法台所在,好生驚喜,正欲走近查看,忽聽易靜由外傳聲,與妖徒争論,詞鋒甚利。
話還未完,便見法台後面石壁忽裂,走出一個紅發老祖,滿面怒容。
到了台上,拔起當中一面小幡,上下左右一陣招展,立時全台妖幡一齊自行移動,血光騰湧,陰風四起,氣象甚是愁慘。
三人知道厲害,算計此台乃全陣中樞,與後洞通連。
紅發老祖已聞易靜傳聲譏刺,定必出見。
妖法十分厲害,身未走近,隻在門外遙為窺探,便覺陰冷之氣逼人。
雖說不怕,到底不到翻臉時候,何苦授人口舌?萬一被他走出識破,或為妖法所阻,急切間不能走出,豈不誤事?想到這裡,不敢冒昧。
剛往側一閃,待要走出,便見紅發老祖将幡插向原處,面帶得意之色,飛身走出。
如非識得前後方向,閃躲得快,縱不緻撞個迎面,人在丈許以内,也難保不被他警覺了。
三人沒想到對方出得這麼快,倒被吓了一跳,忙屏氣息,靜立于側,等對方出去再走。
紅發者祖雖然修道多年,到底出身山人,不脫粗豪氣息。
一聽宮外來人說話刺耳,心中有氣,不特未留意到别處,竟連法台外面門戶均未行法封鎖。
隻把袍袖一展,一道紅光一閃,便往外飛去。
三人等他走後,本要走出,二次走過門外,癞姑忽在無心中看出内裡陣法雖已發動,門戶卻未封禁,可以隐身從容走入。
暗忖:"魔陣中樞設在洞内,如非無心走來發現,怎得知道?法台不破,敵人随心運用,變化無窮,來人找不到中樞要地,休說破陣艱難,連出陣也非容易。
适在陣中查看,石峰千百,七九為叢,互相呼應,可分可合,看去變化極多。
自己從小投師,便得愛憐,出門總承師攜帶同行,極少離開,經曆既多,又常聽師父指點解說各異派妖陣邪法,竟會不知此陣來曆名稱,厲害可想,無意中探得機密,真乃幸事。
難得老怪隻顧開禁出去,忘了複原,門戶洞開,一無禁阻,正好下手。
此時出去接應易、李二人,在旁暗中戒備,老怪能夠臨時悔悟,不為妖徒所惑,自是絕妙。
一旦翻臉,便搶先暗入。
那時如将台上主幡毀去,那陣法至少也要減卻它一半妙用,脫身豈不就易了?"主意想好,便沒走進,到了洞外,和方、元二人偷偷一說。
元皓笑道:"無須。
我們各有一件法寶,名為六甲分光輪,專破妖焰魔火。
照仙示所說,出陣決可無阻,何必還費這事?"癞姑道:"我豈不知決能出陣,但能省點心力,卻給老怪添煩,不是好麼?"說時,忽聽妖徒在台上傳話,令易、李二人聽候召見
和二人分手以後,估量為二人等接應,為時尚早。
反正無事,欲往左近遊覽,就便訪查有無異人在彼居住。
剛轉歸途,行沒多遠,忽覺景物愈妙,好似适未見過,這時方始逐漸出現。
天色清明,四山又無雲霧。
定睛細一查看,前面有一極整潔清幽的山徑徐徐現出,分明先有法力禁制隐蔽山形,現始撤去,但又不帶一絲邪氣。
料是相識之人有心要見,開路接引。
癞姑方想喝問:"哪位道友弄此玄虛,何不出見?"語聲才住,便聽對面一個少女口音答道:"癞姊姊,你想不到在這裡遇見我們吧?并非鬧甚麼玄虛,因後面這一帶山形隐藏變易,不是原形,并還有好幾層埋伏,今日才是撤禁的頭一天,有好些手腳。
因我急于和你相見,先把你來路一帶禁法撤去,所以你生了疑心。
請稍等一會,我們便出來了。
" 癞姑先聽口音甚熟,忙運法眼查看,卻不見人。
那語聲似由對面崖上傳來,等聽到未兩句,才聽出是方、元二人,不禁喜出望外,料知人隔還遠。
想起最後一次分手時節,正有許多妖邪向他二人尋仇,自己和眇姑還曾助他們一臂,由此失蹤。
屢向正邪各派訪查,并未受害,隻無人知道他們下落,不想會在此不期而遇。
癞姑看此情景,分明仇人厲害,來此隐伏,不特地方隐秘,防備極嚴,并連山形也都變易。
但照二人平日情形,并無這等法力。
并且他們的仇敵正是紅發師徒,便是苦苦尋仇的那些妖邪,也都由姚開江、洪長豹等妖人勾引而來。
因未占到上風,又欺二人無甚有力師友,以緻妖邪越多,仇也越深,不可開交。
如是避仇,這裡與紅木嶺仇人的巢穴鄰近,理應知道,怎又在此居住?好生奇怪。
因二人前世為患難同道之交,借體還生時偏巧又是兄妹,二人所借軀殼本質為好,并且衛氏兄妹也經佛法度化,仍向原來父母轉劫投生,所以索性改了兄妹稱謂,即以此身修道,不複再作别的打算。
元皓所借軀殼,恰是女身,人本來生得比方瑛活潑,這一轉成少女,益發天真。
癞姑比較和她最好,一聽出口音便接口喜應道:"是小妹麼?這些年來,想煞我哩!這些禁制撤起來也頗費事,卻難我不倒。
你把方向說出,我沖進去如何?你方大哥呢?"元皓忙應道:"那萬使不得,暫時許還要用它,你如沖破,我們沒法複原。
哥哥正在那裡移動禁制,沒法說話。
你便進來也說不上幾句話,便須和我們同走,沒工夫到裡面去。
等一會吧,這就快了。
"癞姑料有原因,二人要自己同行,事前必定有人指教,也許敵忾同仇都不一定。
此女天真,恐因好友重逢,喜極忘形,無心中洩露了機密,豈不誤事?笑答:"既然如此,我等好了。
這裡密迩仇敵,你把前面山形現出,不怕被妖人看破麼?"元皓笑答:"無妨。
這隻為引你前來,不特路已縮短了些,你一走過便相繼複原隐蔽,回看來路就知道了。
不過見面再說,謹慎些好。
" 癞姑回顧,果然來路已非原景,移形、縮地二法同時并用,自己被她引來竟未覺察。
就說一時疏忽,隻顧前行,不曾留意,而這等法力,也着實驚人了。
方尋思問,又聽元皓笑道:"姊姊你想甚麼?你當是我二人本身法力做到的麼?果然如此,又不怕人了。
" 癞姑忍不住道:"你兩兄妹在哪裡呢,怎看得見我?"元皓答道:"我們離你站處隻有百十裡,不過中間隔有一座危崖,一道橫嶺,所以姊姊法眼也被遮住了。
"癞姑聽他二人遠在百裡以外,中隔危崖大嶺,自己行動神情宛如對面目睹,益發驚佩不置。
正想贊美幾句,忽又聽元皓笑道:"哥哥停當了,你快來看,癞姊姊還是那個醜八怪的樣子。
" 癞姑笑罵道:"我是醜八怪,你是美人好看,我給你找個婆家如何?"随聽方瑛喝道: "癞姊姊久别重逢,妹子怎地出言侮漫?時已不早,還不快去,大家見面,豈不好些? 還看甚麼?"癞姑聞言,才知元皓持有隔遠照形之寶,所以舉動形态皆被看去。
方欲還言嘲笑,面前倏地煙岚雜沓,光影散亂,峰巒林木,幻燈一般一起變滅,連閃了幾十下,忽然停住,面前頓換了一片境地,景物越發清麗。
還未及細看,跟着一片青光飛堕,出現一男一女兩個小孩,正是方瑛、元皓借體重生的衛家兩小兄妹。
癞姑笑道:"你兩個見了我來,不即出見,隻管賣弄花樣作甚?"方瑛答道:"姊姊面前怎敢賣弄?說來話長。
此時必須随姊姊往紅木嶺去。
這裡有小弟初學道時所遇那位仙師來的手示,姊姊一看自知,我們路上有空再談。
荒居就在前面危崖之上,中隔高林和一片湖水,景還不惡,且等回來再請姊姊光降吧。
" 說時,癞姑已把那仙人手示接過。
那手示非帛非絹,也不是紙,白如霜雪,細滑柔韌,光潔異常,生平未見,不知何物所制。
上寫:"瑛、皓難期已滿。
汝舊友癞姑因師命已轉投峨眉門下。
現在同門師姊得罪紅發老怪,奉齊道友之命,前往負荊,但知定數難回,必起争殺,命癞姑随後接應,當于本日到達。
可在午初将我所設禁制如法轉動,略見真景,引她趁閑遊覽。
一入禁地,再用縮地、移形二法撤禁相見,不必在外等候。
方、元二人可速同往,由癞姑用縮地移行法,由谷口外入地,越過妙相巒,暗入天狗坪陣地。
陣中大小石峰、石筍分立如林,到處有妖人防守,到後務須慎秘。
先用天府晶鏡,照見上面隐僻偏遠無人之處,耐心候到妖徒演習陣法,風雷大作之際,裂地上升,以防覺察。
再繞陣左僻處隐身,空越過去。
陣中石峰俱都象形,七九為叢,數目不同,各有呼應。
陣法未發動前,隻留神避開爪牙相向的一面,便不緻觸動埋伏。
到了紅木嶺,暗中窺伺,從心所欲,相機接應。
"另外并把陣中幾處陣地,出時如何抵禦等情,逐一開示。
癞姑看完,因時辰将到,恐錯過妖徒演陣時機,立即約同起身。
當手示未看完時,方、元二人已在行法,四外山石林泉,重又明滅變幻。
等到看完說走,癞姑一看,已然回到适與易、李二人分手之處不遠。
當地景物仍和前見一樣,除覺泉石清幽而外,也未見有過分靈秀之處。
當即尋一僻地,入土飛行,到了地底,方始互問别況。
癞姑才知二人所居,地名碧雲塘,四山環抱,一湖深藏,境絕幽深,與紅發老祖所居紅木嶺天狗坪東西遙對,為南疆兩處最靈奇之境。
因地太幽僻,非由空中正對下面經過,不能看出。
四外大都是渾成危崖,内外隔絕,宛然另一世界。
更無可供人居的洞穴,所以自古未有人居。
隻傳授元皓道法的那位散仙,曾經到過。
散仙以法力削崖鑿壁,在危崖腰上興建成一座洞府,又把全境加了許多布置,越發成了仙境,住了百年,方始離去。
地名也是散仙所取,一直多年均在仙法禁閉之中,便由上空飛過,也難看出來了。
前些年,方、元二人吃諸妖邪尋仇,追迫太急,眼看危機四伏,遲早無幸。
那散仙忽然飛來,說是妖邪勢盛,二人雖有一二道友相助,但是強敵太多,防不勝防,久了仍為所算,其勢又不能代二人全數消滅。
何況所居相隔太遠,本身又有好些要事不能離開,特意抽空來此,将二人引往舊居,令其暫避,勤修道法,以待時機。
散仙除将當地環崖二百餘裡以内,用極大法力禁制隐蔽外,又賜了方瑛兩件法寶,方始飛去。
紅木嶺仇敵相隔雖近,因當地在多少年前便經仙法隐蔽,外觀隻癞姑适才所經之地,看去景物山水似乎靈秀,與别處南疆蠻區不同,真要窮幽探勝,走到盡頭,隻是亂山雜沓,綿延起伏,水惡山窮,寸草不生,任誰到此,也索然興盡而返。
二人又謹守仙示,一步不出,所以紅發師徒毫無知覺。
癞姑等三人由地底飛駛,到了天狗坪下面,看準上升之地,且談且等。
待了一會,正好易、李二人在上面隐形通過,到了紅木嶺下,一現身,表面上衆妖人好似各自來往,不曾理會,實則陣中已是大亂。
幾個主持陣法的妖人又驚又忿,斷定敵人不問與乃師翻臉與否,必還要由陣中通行退出,不等号令,便将陣法催動,倒轉門戶方向,誘令入伏。
妖人做夢也沒想到,地底還有三個能者。
上面風雷一動,三人立即乘機裂土而出。
匆匆行法,平了出口,便照仙示,穿陣而過,容容易易便到了紅木嶺下。
見易、李二人正在下面通名求見,守亭妖人全不理睬。
本來由下到上,設有金刀之禁,不能通過。
三人因得仙人指教,癞姑師傳隐身之法又功力甚深,十分神妙,容容易易便由側面繞行上去,因未停立,所以易、李二人均未看出。
三人暗人大殿探看,正值雷、秦二妖徒在彼密商,待施毒計,誘激乃師殘害來人;并還勾引外邪埋伏在妙相巒山口外面,必欲殺死二人,與峨眉結仇而後快。
三人聽出今日之事決無善罷,依了元皓,當時便要和妖徒作個惡劇。
癞姑因師命先禮後兵,不敢違背。
意欲仍令對方發難,隻先告知易、李二人不必過于自卑,可徑直赴殿前,傳聲求見,把敵人主腦引出,看是如何,再相機應付。
哪知三人在上面現形,打手勢,二人隻是搖頭不允。
癞姑暗想:"對方多不好,總算師父一輩,便少受屈辱無妨。
易、李二人明知不行,仍欲把禮盡到,這樣把理占足,異日無論對誰,均有話說。
妖徒立意屈辱,不為通報,紅發老怪深居洞内,正在入定,反正還得些時才出,何不乘此閑空,去往他洞内窺探虛實?"便把方、元二人一拉,同往神宮走進。
三人固是膽大包身,行險如夷。
湊巧紅發者祖也實自恃,大意一些。
以前為防妖屍與七指神魔暗算,神宮内外設有極厲害的埋伏禁制。
自從天狗坪設下魔陣以後,不欲門下妖徒看己有怯敵行徑,便将神宮埋伏撤去。
除洞口金門外立有兩名手持金戈的侍衛妖人外,隻是後層洞門,因值入定緊閉。
故三人也沒費甚事,便到洞口。
見裡面洞室既高大宏深,房數又多,一切陳設用具,俱是金珠美玉之類,到處金碧輝煌,光耀如晝,端的豪華富麗,遠勝帝王之居。
三人暗笑: "畢竟是左道旁門。
峨眉仙府何嘗不是富麗堂皇,但是霞光潋滟,氣象萬千。
哪似這裡盡是金銀珠玉堆砌,俗不可耐。
"又見洞室千間,人卻極少。
連深入了好幾進,隻每進通路正門有一執戈侍衛侍立,不言不動,宛如石像一般,看着好笑。
餘室空設卧榻,俱無人居。
最後走到一處,見有兩扇金門緊閉,方、元二人商量進去。
癞姑細看門上銀釘,暗合九宮、五行之秘,隐有紅光浮泛。
一想不妥,如要入内,勢必破門而進。
紅發老祖并非好惹,此時在内入定,門尚緊閉,豈能無備?尤其外面如此空虛,内裡根本重地,深入虎穴,終須謹慎,何況還有接應易、李二人的重任。
凡事适可而止,得意不宜再往。
便把二人攔住,退了出來。
因想老怪物還未出見,何不把這全洞仔細查看一回,以為反目成仇後,再來除他之計。
三人便不由原路退出,走向别室,繞到中進。
猛瞥見右側一間大室,門外邪霧迷漫,光焰如血。
門前二人侍衛面貌分外獰惡,情知有異。
試走近了一看,原來正是全陣法台所在,好生驚喜,正欲走近查看,忽聽易靜由外傳聲,與妖徒争論,詞鋒甚利。
話還未完,便見法台後面石壁忽裂,走出一個紅發老祖,滿面怒容。
到了台上,拔起當中一面小幡,上下左右一陣招展,立時全台妖幡一齊自行移動,血光騰湧,陰風四起,氣象甚是愁慘。
三人知道厲害,算計此台乃全陣中樞,與後洞通連。
紅發老祖已聞易靜傳聲譏刺,定必出見。
妖法十分厲害,身未走近,隻在門外遙為窺探,便覺陰冷之氣逼人。
雖說不怕,到底不到翻臉時候,何苦授人口舌?萬一被他走出識破,或為妖法所阻,急切間不能走出,豈不誤事?想到這裡,不敢冒昧。
剛往側一閃,待要走出,便見紅發老祖将幡插向原處,面帶得意之色,飛身走出。
如非識得前後方向,閃躲得快,縱不緻撞個迎面,人在丈許以内,也難保不被他警覺了。
三人沒想到對方出得這麼快,倒被吓了一跳,忙屏氣息,靜立于側,等對方出去再走。
紅發者祖雖然修道多年,到底出身山人,不脫粗豪氣息。
一聽宮外來人說話刺耳,心中有氣,不特未留意到别處,竟連法台外面門戶均未行法封鎖。
隻把袍袖一展,一道紅光一閃,便往外飛去。
三人等他走後,本要走出,二次走過門外,癞姑忽在無心中看出内裡陣法雖已發動,門戶卻未封禁,可以隐身從容走入。
暗忖:"魔陣中樞設在洞内,如非無心走來發現,怎得知道?法台不破,敵人随心運用,變化無窮,來人找不到中樞要地,休說破陣艱難,連出陣也非容易。
适在陣中查看,石峰千百,七九為叢,互相呼應,可分可合,看去變化極多。
自己從小投師,便得愛憐,出門總承師攜帶同行,極少離開,經曆既多,又常聽師父指點解說各異派妖陣邪法,竟會不知此陣來曆名稱,厲害可想,無意中探得機密,真乃幸事。
難得老怪隻顧開禁出去,忘了複原,門戶洞開,一無禁阻,正好下手。
此時出去接應易、李二人,在旁暗中戒備,老怪能夠臨時悔悟,不為妖徒所惑,自是絕妙。
一旦翻臉,便搶先暗入。
那時如将台上主幡毀去,那陣法至少也要減卻它一半妙用,脫身豈不就易了?"主意想好,便沒走進,到了洞外,和方、元二人偷偷一說。
元皓笑道:"無須。
我們各有一件法寶,名為六甲分光輪,專破妖焰魔火。
照仙示所說,出陣決可無阻,何必還費這事?"癞姑道:"我豈不知決能出陣,但能省點心力,卻給老怪添煩,不是好麼?"說時,忽聽妖徒在台上傳話,令易、李二人聽候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