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回 大地為洪爐 沸石熔沙 重開奇境 長橋橫聖水 虹飛電舞 再建仙山
關燈
小
中
大
,彩虹忽斷為二,各往兩頭縮退十多丈,懸在空中,當中空出一段水面。
朱梅照樣手托朱環,掐着靈訣,往下一指,彩霞又自環中飛瀉,落向水面,晃眼展布開來。
朱梅在空中直喊:"白矮子快幫點忙!我一人顧不過來,這東西一凝聚,再弄它就費事了。
"說時白谷逸已應聲飛起,到了湖心上空,一同行法施為。
不消頃刻,朱環收去,當中彩霞随手指處,先現出一片彩光燦爛的二三十丈方圓的平地。
跟着彩光湧處,地上又現出一座七層樓閣,四面各有三丈空地,兩邊彩虹随往下落,搭在上面。
朱、白二老分向兩面飛去,到了兩橋中心,用手一提,各拱出水面三丈高下。
然後分赴兩頭,各掐靈訣行法施為,對面馳去,仍到閣中會合,再同往衆人立處飛來。
這一來,一橋化而為二,每道長約四裡餘,寬約十丈,中間矗立着一所玲珑華美的樓閣,兩邊俱有二丈高的雕欄。
乍成時,遠望還似氣體。
等到二老飛回,便成了實質,直似長有十裡一條具備五彩奇光的整塊寶玉雕琢而成,通體光霞燦爛,富麗堂皇,無與倫比。
衆仙正紛紛贊美,意欲由橋上走将過去,觀賞一回,天靈子道:"後山靈木俱已結蕊,各處峰崖上的仙府琪花,還不成長,莫為矮子賣弄手法,誤了催花之責。
"淩渾笑道:"湖裡有的是水,誰都能夠運用,并非你不可。
"天靈子冷笑道:"淩花子,你知道甚麼?我那聖泉豈是這樣随便糟蹋的?湖中之水,雖也有少許聖泉在内,大體仍是飛雷崖上那道飛瀑,不過仙府泉脈隻此一條,借我聖泉引導來此罷了。
為想使湖水亘古長清,甘芳可用,日後養些水族在内,易于成長通靈,摻入了些。
如說全是,休說急切間沒有這麼多,便是灌滿全湖,聖泉比飛雷瀑布山泉重二十七倍,水中生物怎能在内生息遊動?靈翠峰奧妙我已盡知,少時自會用我聖泉為仙府添一小景,并備日後衆弟子煉丹之用足矣。
"淩渾笑道:"如此說來,你那點河水并沒舍得全數送人,不過帶了些來做樣子罷了。
怪不得,我剛才想你怎會有這麼大法力呢!"天靈子道:"你又說外行話了。
這萬年靈石玉乳與千載岩青,隻有輕重之分,一則遇風即化了,一則離了本原,日久便即堅凝成玉。
我起初原想竭澤而漁,全數相贈,隻不過主人要以法力養它,甚是費事,齊道友特意留下泉脈,使其兩地相通,不特省事,而且互有益處。
當我吝啬,就看錯了。
"淩渾笑道:"你當我真不知道嗎?再往下說,你非情急不可。
算我不懂,你自行法如何?"天靈子知他再說必無好話,便不再還言。
嗔道:"血兒,持我紅欲袋汲水灌花,不可遲緩。
"熊血兒随從身後走來。
朱梅笑道:"我聽你這法寶名字,準不是甚麼好東西。
莫要污了靈峤仙花,你沒辦法交還人家。
"天靈子方欲答話,神駝乙休已先接口說道:"你們三個欺負天矮子,我不服氣。
你們不知此寶來曆,就随便亂說。
"天靈子笑道:"到底駝子高明識貨,不像你們随口胡言亂說,全無是處。
"追雲叟笑道: "朱矮子成心怄你哩,誰還不知氤氲化育之理?此寶用以澆花,實是合用。
不過仙葩遭劫,多少沾點濁氣,比起人間用那豬血、油汁澆花,總強些罷了。
"乙休道:"你既明此理,還說甚麼?天靈子,彼衆口利,孤嘴難鳴,不要理他們,催完了花,白、朱二矮還有事呢。
" 那靈翠峰自從靈泉灌入,泉路開通之後,峰腰便挂起兩條瀑布,相隔兩三丈,下面各有一原生洞穴承住,并不外流。
乙休說時,血兒早走過去,由法寶囊内取出一個尺許長的血紅色皮袋,接住泉流。
約有半盞茶時,飛起空中,将袋往空中一擲,立即長大畝許,由下望上,絕似一朵紅色雲霞。
血兒緊跟在後,手掐靈訣一指,适接聖泉便化為濛濛細雨,四下飛落,沿着各處峰巒溪澗,遍地灑将過去。
雨雲飛駛甚速,頃刻之間,便将适才仙葩布種之處,一齊灑到,水也恰巧用完,血兒收寶歸來複命。
天靈子正要行法催花,赤杖仙童阮糾笑道:"這些小草琪花,得道友靈泉滋潤,當益茂盛,道友不必多勞吧。
"天靈子知道靈峤諸仙法力高強,照此說法,必早在暗中行法,便無滴水,也能花開頃刻,不便再為賣弄,便停了手。
易周笑道:"後山花木,已全結蕊綻開,遠望一片繁霞。
道友何不使仙府奇芳略現色相,使我們先飽眼福呢?"阮糾笑答得一聲:"遵命。
"晃眼之間,适才千百布種之處,突然一齊現出三尺許高的花枝,都是翠葉金莖,其大如拳,萬紫千紅,含芳欲吐。
有的地方還現出一叢叢的九葉靈芝。
除靈峰、平湖、甬道、通路、廣場外,一切峰巒岩石,溪澗坡陀,全被布滿,繁茂已極。
甯一子道:"貧道無多長物,隻帶了千本幽蘭來,不料仙府名葩開遍全境。
一則此間無處培植;二則幽谷小草,性本孤僻,也須另為覓地。
适見那溪谷滿布喬松,貧道所攜,有一半是寄生蘭,本該寄生老木古樹之上。
仙府将開,微禮尚未奉諸主人,乙道友煩往同行,了此小事如何?"阮糾笑道:"我适聞到幽蘭芬芳,由道友袖間飛出,我早已料到。
空谷孤芳,不同俗類,已暗命弟子留有一處幽谷,就在繡雲澗後。
諸位道友何妨同去,一賞芳華?"衆人俱稱願往。
甯一子遜謝了兩句,便由朱、白二老前導,往仙府左側橫嶺轉将過去。
一路之上,隻見洞壑靈奇,清溪映帶。
原有的瑤草奇花,本是四時不謝,八節如春,名目繁多,千形萬态。
又經仙法重新改建之後,景物越顯清麗。
衆仙順着繡雲澗,到了鳴玉峽盡頭。
循崖左行,面前忽現出一片松徑,松柏森森,大都數抱以上,疏疏森立,枝葉繁茂,一片蒼碧,宛如翠幕,連亘不斷。
左邊一片破塘,水由仙籁頂發源,中途與繡雲澗會合,到此平衍,廣而不深,溪流潺潺,澄清見底,水中蔓草牽引,綠發絲絲。
樹聲泉聲,備極清娛。
甯一子笑道:"這裡便好,且把寄生蘭植上吧。
"随說長袖舉處,便有細長如指的萬千翠帶一般,往沿途老松翠柏的枝丫之上飛去。
立時幽香芬馥,令人聞之心清意遠。
定睛一看,那寄生蘭葉,俱在二三丈之間,附生樹上,條條下垂。
每枝俱有三五花莖,蘭花大如酒杯,素馨紫瓣,藤花一般,每莖各有十餘朵,累如貫珠,香沁心脾。
乙休道:"仙蘭渚上奇蘭,異種名葩,何止千百,此是其中之一。
雖是人間嘉卉,但經過甯一道友仙法培植,休說常人無法覓得,隻恐各地名山仙府中,也未必能有這樣齊全呢。
"阮糾笑道:"丁師妹最喜蘭花,靈峤宮中還植有數十種,除朱蘭一種得諸靈空仙界外,餘者多是常種。
道友奇種甚多,不知還肯割愛數本麼?"甯一子道: "丁道友見賞,敢不拜命。
袖中尚剩五百餘本,約百餘種,真屬罕見的不過十之一二。
荒居所植,除朱蘭隻有一本,未舍送人外,稍可入目的,每種都分了些來。
請丁道友指示出來,不俟會畢,便可奉贈。
"丁嫦笑道:"阮師兄饒舌,重辱嘉惠,無以為報。
小徒籃中花種尚有少許,即當投桃之報如何?"陳文玑随取花種奉上。
甯一子喜謝收下。
話說衆仙走完松徑,轉入一個幽谷。
甯一子見左邊危崖排雲,右邊是一大壑,對岸又是一片連峰。
一條極雄壯的瀑布,由遠遠發源之處,像玉龍一般蜿蜒奔騰而來,到了上流半裡,突然一落數丈,水勢忽然展開,化為平緩。
遙聞水聲淙淙,山光如黛,時有好鳥嘤鳴于兩岸花樹之間,見人不驚,意甚恬适,襯得景物益發幽靜。
仙都二女笑問玉清大師道:"這麼多禽鳥,适才地震怎禁得起?莫不又是法力幻化的吧?"大師道: "這事還虧我呢。
仙府本無魚鳥,這些都是申、李、金、石等四人閑中無事搜羅了來。
瓊妹手下又有雕、猿門人,為讨師父好,每出一次門,便四處物色。
袁星格外巴結,竟騎了神雕,遠去莽蒼山中尋找異種,以緻越養越多,甚麼樣都有。
直到那日,由幻波池歸來,路遇賢姊妹回來,聞說地震之事,才着了慌,又不舍得放出去,一齊托我想法子。
我因數目太多,尤其水中魚類難弄,費了不少事,才把這些禽魚做為幾處,攝向空中,專心經管。
直到仙府重建,才把它們散放各處。
你是沒去魚樂潭和朱桐嶺兩處,不特小鳥小魚,連鳳凰、孔雀都有呢。
"正說之間,甯一子已将五百餘本幽蘭植向岩谷之間。
果然幽芳殊色,百态千形,俱是人間不見的異種,名貴非常。
甯一子請衆少待,行法施為,每種花上俱有三五果實墜落,一齊收集下來,交與丁嫦。
丁嫦笑命管青衣收入花籃。
乙休回顧,見嵩山二老和兩黃衣人不曾跟來。
笑道:"白、朱二矮,今日跑裡跑外,大賣力氣,不曾同來,想必又有花樣。
隻奇怪地缺、天殘兩個怪物自己不來,卻命他兩個門人出來現世。
适才見他們忽從後山遁回,我未留意觀看,料又和兩老怪物一樣,打算賣弄,吃哪一位道友給吓了回去呢。
"姜雪君笑道:"适才這兩人遁回時,曾見家師現了一現,定是不安好心。
家師不容他們作怪,總算見機,沒吃到苦。
家師又在作客,沒有窮追,虧他們老臉,不縮回賓館中去,還在場上旁觀。
不過這一來,家師和我又多兩個對頭了。
"淩渾道:"兩老怪還在令師和道友心上麼?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
兩小怪物竟生得一般相貌神氣,真讨人嫌!一樣孿生,便有天淵之别,我竟不曾見過,看去倒頗似有點門道。
如非乙駝子說,隻恐知他們來曆的還不多呢。
" 二女不知地缺、天殘是甚人物,武當五女卻所深悉,聽說黃衣人是他們弟子,不由大驚,好生代二女擔心。
正要向衆仙述說前事,丁嫦一眼瞥見二女憨憨地聽衆仙說話,好生愛憐,便從身畔解下兩枚玉玦,遞給二女道:"适才乙道友所說二人,異日在外行道,難免相遇。
他們有兩件奇怪法寶,此乃古地皇氏所佩辟魔符玦,帶在身上,就不怕他們了。
"二女本最慕靈峤諸仙,忙即拜謝。
也想述說前事,還未開口,忽聽撞鐘擊磐,金聲玉振,遠遠自仙府來路傳來。
衆仙說聲:"仙府開了!"紛紛飛起。
朱梅照樣手托朱環,掐着靈訣,往下一指,彩霞又自環中飛瀉,落向水面,晃眼展布開來。
朱梅在空中直喊:"白矮子快幫點忙!我一人顧不過來,這東西一凝聚,再弄它就費事了。
"說時白谷逸已應聲飛起,到了湖心上空,一同行法施為。
不消頃刻,朱環收去,當中彩霞随手指處,先現出一片彩光燦爛的二三十丈方圓的平地。
跟着彩光湧處,地上又現出一座七層樓閣,四面各有三丈空地,兩邊彩虹随往下落,搭在上面。
朱、白二老分向兩面飛去,到了兩橋中心,用手一提,各拱出水面三丈高下。
然後分赴兩頭,各掐靈訣行法施為,對面馳去,仍到閣中會合,再同往衆人立處飛來。
這一來,一橋化而為二,每道長約四裡餘,寬約十丈,中間矗立着一所玲珑華美的樓閣,兩邊俱有二丈高的雕欄。
乍成時,遠望還似氣體。
等到二老飛回,便成了實質,直似長有十裡一條具備五彩奇光的整塊寶玉雕琢而成,通體光霞燦爛,富麗堂皇,無與倫比。
衆仙正紛紛贊美,意欲由橋上走将過去,觀賞一回,天靈子道:"後山靈木俱已結蕊,各處峰崖上的仙府琪花,還不成長,莫為矮子賣弄手法,誤了催花之責。
"淩渾笑道:"湖裡有的是水,誰都能夠運用,并非你不可。
"天靈子冷笑道:"淩花子,你知道甚麼?我那聖泉豈是這樣随便糟蹋的?湖中之水,雖也有少許聖泉在内,大體仍是飛雷崖上那道飛瀑,不過仙府泉脈隻此一條,借我聖泉引導來此罷了。
為想使湖水亘古長清,甘芳可用,日後養些水族在内,易于成長通靈,摻入了些。
如說全是,休說急切間沒有這麼多,便是灌滿全湖,聖泉比飛雷瀑布山泉重二十七倍,水中生物怎能在内生息遊動?靈翠峰奧妙我已盡知,少時自會用我聖泉為仙府添一小景,并備日後衆弟子煉丹之用足矣。
"淩渾笑道:"如此說來,你那點河水并沒舍得全數送人,不過帶了些來做樣子罷了。
怪不得,我剛才想你怎會有這麼大法力呢!"天靈子道:"你又說外行話了。
這萬年靈石玉乳與千載岩青,隻有輕重之分,一則遇風即化了,一則離了本原,日久便即堅凝成玉。
我起初原想竭澤而漁,全數相贈,隻不過主人要以法力養它,甚是費事,齊道友特意留下泉脈,使其兩地相通,不特省事,而且互有益處。
當我吝啬,就看錯了。
"淩渾笑道:"你當我真不知道嗎?再往下說,你非情急不可。
算我不懂,你自行法如何?"天靈子知他再說必無好話,便不再還言。
嗔道:"血兒,持我紅欲袋汲水灌花,不可遲緩。
"熊血兒随從身後走來。
朱梅笑道:"我聽你這法寶名字,準不是甚麼好東西。
莫要污了靈峤仙花,你沒辦法交還人家。
"天靈子方欲答話,神駝乙休已先接口說道:"你們三個欺負天矮子,我不服氣。
你們不知此寶來曆,就随便亂說。
"天靈子笑道:"到底駝子高明識貨,不像你們随口胡言亂說,全無是處。
"追雲叟笑道: "朱矮子成心怄你哩,誰還不知氤氲化育之理?此寶用以澆花,實是合用。
不過仙葩遭劫,多少沾點濁氣,比起人間用那豬血、油汁澆花,總強些罷了。
"乙休道:"你既明此理,還說甚麼?天靈子,彼衆口利,孤嘴難鳴,不要理他們,催完了花,白、朱二矮還有事呢。
" 那靈翠峰自從靈泉灌入,泉路開通之後,峰腰便挂起兩條瀑布,相隔兩三丈,下面各有一原生洞穴承住,并不外流。
乙休說時,血兒早走過去,由法寶囊内取出一個尺許長的血紅色皮袋,接住泉流。
約有半盞茶時,飛起空中,将袋往空中一擲,立即長大畝許,由下望上,絕似一朵紅色雲霞。
血兒緊跟在後,手掐靈訣一指,适接聖泉便化為濛濛細雨,四下飛落,沿着各處峰巒溪澗,遍地灑将過去。
雨雲飛駛甚速,頃刻之間,便将适才仙葩布種之處,一齊灑到,水也恰巧用完,血兒收寶歸來複命。
天靈子正要行法催花,赤杖仙童阮糾笑道:"這些小草琪花,得道友靈泉滋潤,當益茂盛,道友不必多勞吧。
"天靈子知道靈峤諸仙法力高強,照此說法,必早在暗中行法,便無滴水,也能花開頃刻,不便再為賣弄,便停了手。
易周笑道:"後山花木,已全結蕊綻開,遠望一片繁霞。
道友何不使仙府奇芳略現色相,使我們先飽眼福呢?"阮糾笑答得一聲:"遵命。
"晃眼之間,适才千百布種之處,突然一齊現出三尺許高的花枝,都是翠葉金莖,其大如拳,萬紫千紅,含芳欲吐。
有的地方還現出一叢叢的九葉靈芝。
除靈峰、平湖、甬道、通路、廣場外,一切峰巒岩石,溪澗坡陀,全被布滿,繁茂已極。
甯一子道:"貧道無多長物,隻帶了千本幽蘭來,不料仙府名葩開遍全境。
一則此間無處培植;二則幽谷小草,性本孤僻,也須另為覓地。
适見那溪谷滿布喬松,貧道所攜,有一半是寄生蘭,本該寄生老木古樹之上。
仙府将開,微禮尚未奉諸主人,乙道友煩往同行,了此小事如何?"阮糾笑道:"我适聞到幽蘭芬芳,由道友袖間飛出,我早已料到。
空谷孤芳,不同俗類,已暗命弟子留有一處幽谷,就在繡雲澗後。
諸位道友何妨同去,一賞芳華?"衆人俱稱願往。
甯一子遜謝了兩句,便由朱、白二老前導,往仙府左側橫嶺轉将過去。
一路之上,隻見洞壑靈奇,清溪映帶。
原有的瑤草奇花,本是四時不謝,八節如春,名目繁多,千形萬态。
又經仙法重新改建之後,景物越顯清麗。
衆仙順着繡雲澗,到了鳴玉峽盡頭。
循崖左行,面前忽現出一片松徑,松柏森森,大都數抱以上,疏疏森立,枝葉繁茂,一片蒼碧,宛如翠幕,連亘不斷。
左邊一片破塘,水由仙籁頂發源,中途與繡雲澗會合,到此平衍,廣而不深,溪流潺潺,澄清見底,水中蔓草牽引,綠發絲絲。
樹聲泉聲,備極清娛。
甯一子笑道:"這裡便好,且把寄生蘭植上吧。
"随說長袖舉處,便有細長如指的萬千翠帶一般,往沿途老松翠柏的枝丫之上飛去。
立時幽香芬馥,令人聞之心清意遠。
定睛一看,那寄生蘭葉,俱在二三丈之間,附生樹上,條條下垂。
每枝俱有三五花莖,蘭花大如酒杯,素馨紫瓣,藤花一般,每莖各有十餘朵,累如貫珠,香沁心脾。
乙休道:"仙蘭渚上奇蘭,異種名葩,何止千百,此是其中之一。
雖是人間嘉卉,但經過甯一道友仙法培植,休說常人無法覓得,隻恐各地名山仙府中,也未必能有這樣齊全呢。
"阮糾笑道:"丁師妹最喜蘭花,靈峤宮中還植有數十種,除朱蘭一種得諸靈空仙界外,餘者多是常種。
道友奇種甚多,不知還肯割愛數本麼?"甯一子道: "丁道友見賞,敢不拜命。
袖中尚剩五百餘本,約百餘種,真屬罕見的不過十之一二。
荒居所植,除朱蘭隻有一本,未舍送人外,稍可入目的,每種都分了些來。
請丁道友指示出來,不俟會畢,便可奉贈。
"丁嫦笑道:"阮師兄饒舌,重辱嘉惠,無以為報。
小徒籃中花種尚有少許,即當投桃之報如何?"陳文玑随取花種奉上。
甯一子喜謝收下。
話說衆仙走完松徑,轉入一個幽谷。
甯一子見左邊危崖排雲,右邊是一大壑,對岸又是一片連峰。
一條極雄壯的瀑布,由遠遠發源之處,像玉龍一般蜿蜒奔騰而來,到了上流半裡,突然一落數丈,水勢忽然展開,化為平緩。
遙聞水聲淙淙,山光如黛,時有好鳥嘤鳴于兩岸花樹之間,見人不驚,意甚恬适,襯得景物益發幽靜。
仙都二女笑問玉清大師道:"這麼多禽鳥,适才地震怎禁得起?莫不又是法力幻化的吧?"大師道: "這事還虧我呢。
仙府本無魚鳥,這些都是申、李、金、石等四人閑中無事搜羅了來。
瓊妹手下又有雕、猿門人,為讨師父好,每出一次門,便四處物色。
袁星格外巴結,竟騎了神雕,遠去莽蒼山中尋找異種,以緻越養越多,甚麼樣都有。
直到那日,由幻波池歸來,路遇賢姊妹回來,聞說地震之事,才着了慌,又不舍得放出去,一齊托我想法子。
我因數目太多,尤其水中魚類難弄,費了不少事,才把這些禽魚做為幾處,攝向空中,專
直到仙府重建,才把它們散放各處。
你是沒去魚樂潭和朱桐嶺兩處,不特小鳥小魚,連鳳凰、孔雀都有呢。
"正說之間,甯一子已将五百餘本幽蘭植向岩谷之間。
果然幽芳殊色,百态千形,俱是人間不見的異種,名貴非常。
甯一子請衆少待,行法施為,每種花上俱有三五果實墜落,一齊收集下來,交與丁嫦。
丁嫦笑命管青衣收入花籃。
乙休回顧,見嵩山二老和兩黃衣人不曾跟來。
笑道:"白、朱二矮,今日跑裡跑外,大賣力氣,不曾同來,想必又有花樣。
隻奇怪地缺、天殘兩個怪物自己不來,卻命他兩個門人出來現世。
适才見他們忽從後山遁回,我未留意觀看,料又和兩老怪物一樣,打算賣弄,吃哪一位道友給吓了回去呢。
"姜雪君笑道:"适才這兩人遁回時,曾見家師現了一現,定是不安好心。
家師不容他們作怪,總算見機,沒吃到苦。
家師又在作客,沒有窮追,虧他們老臉,不縮回賓館中去,還在場上旁觀。
不過這一來,家師和我又多兩個對頭了。
"淩渾道:"兩老怪還在令師和道友心上麼?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
兩小怪物竟生得一般相貌神氣,真讨人嫌!一樣孿生,便有天淵之别,我竟不曾見過,看去倒頗似有點門道。
如非乙駝子說,隻恐知他們來曆的還不多呢。
" 二女不知地缺、天殘是甚人物,武當五女卻所深悉,聽說黃衣人是他們弟子,不由大驚,好生代二女擔心。
正要向衆仙述說前事,丁嫦一眼瞥見二女憨憨地聽衆仙說話,好生愛憐,便從身畔解下兩枚玉玦,遞給二女道:"适才乙道友所說二人,異日在外行道,難免相遇。
他們有兩件奇怪法寶,此乃古地皇氏所佩辟魔符玦,帶在身上,就不怕他們了。
"二女本最慕靈峤諸仙,忙即拜謝。
也想述說前事,還未開口,忽聽撞鐘擊磐,金聲玉振,遠遠自仙府來路傳來。
衆仙說聲:"仙府開了!"紛紛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