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回 毒霧網中看 岩壑幽深逢醜怪 罡風天外立 關山迢遙走征人
關燈
小
中
大
雲鳳見玄兒已蒙收錄,便跪請二寶用法。
韓仙子道:"我那玉石案上所列諸寶,在上層的皆我當年降魔奇珍和前古仙人所遺至寶,經我苦心搜羅而來。
這也是你仙緣湊巧,才得有此奇遇。
你取的那面形似令牌之寶,乃洪都故物,名為潛龍符,又名神禹令,為洪荒前地海中獨角潛龍之角所制,專能避水防火,降魔誅怪。
夏禹治水,曾仗它驅妖除怪,開山通谷,妙用甚多。
自夏以來,僅在漢季一現。
我在此洞晶壁之中尋到,雖然用法隻知大概,未能深悉微奧,即此已非尋常怪物所能抵禦了。
那兩柄古戈頭,名為鈎大戈,又名太皓戈,按劍法練習,便和飛劍一樣,可以運用自如。
尚有一樣妙處,如使雙戈并用,無論敵人多厲害的法寶,即或你自身功力不濟,不能将它收為己有,也可将它架住,不緻傷你分毫。
你眼力真好,那下層衆寶也非凡物,俱都光華燦爛,你卻一件不取,單取這兩件稀世奇珍,大非我始料所及。
你功候尚差,難免啟人觊觎。
回山以後,速請芬陀道友為你略施法力;你再擇一靜地,按着煉劍之法,使其與身相合,免被外人奪去要緊。
"雲鳳一一敬謹拜命,謝了傳授。
韓仙子道:"你此間事完,芬陀道友現已為兩個小人行法助長,或許還有用你之處。
路上難免有小耽擱,俱不妨事,回去吧。
"雲鳳拜别起身,玄兒意欲送至上面。
行至洞口,雲鳳命他回去。
玄兒還未答言,便聽洞内呼喚玄兒,雲鳳又正色忙催速回,隻得忍淚拜别回洞。
不提。
雲鳳走過洞前玉柱之下,見水路通明無阻,與來時一樣。
使命已完,又得了兩件仙家至寶,好生興高采烈。
适才急于進谒,未暇觀賞,趁着歸途無事,滿心想看一看水底奇景。
方欲緩緩飛行,沿途看去,忽聽身後水響。
回頭一看,玉柱前邊的水竟似雪山飛崩,倒了下來。
接着兩壁連頂的水牆,也都相繼散落,洪濤暴卷,駭浪奔騰,從身後猛襲過來。
料知仙人不願她在下面久停,連忙催動遁光,由水晶衖内加緊飛駛。
面前道路雖仍堅瑩如冰,可是身子才一飛過,水勢立時便合。
劍光迅速,不消半盞茶時,便飛出了潭面,始終也沒看見守洞神鼍是甚形狀。
想起行前韓仙子有途中多阻之言,又這樣催促快走,必有原故。
離開仙府,越發不敢延遲,上到穴口,立駕劍光朝回路飛去。
剛出崖洞,轉上石梁,見夜月明輝,藤蔭匝地,清風拂袂,時聞異香。
上面危崖交覆,月光隻能照到中間石梁之上。
一眼望過去,兩邊漆黑,當中卻如銀龍也似,婉蜒着好幾裡長的一道白練,點綴得空山夜月十分幽靜。
除了深壑底下的飛瀑流泉琤瓊遙應外,更不見一點異狀。
方在尋思:"仙人說這裡潛伏着幾個怪物要和我為難,怎不見動靜?"遙見前面兩邊崖壁之上,月光交互組成一條條的白影,遠遠望過去,仿佛張了一片回紋錦在上面,甚是美觀。
正飛得起勁,眼前倏地一暗,擡頭一看,上邊兩崖業已合攏,形成兩頭相通的一座洞穴,橫在當路,正是來時遇神鼍攔路的所在。
月光被洞頂遮住,照将下來,隻前面兩壁間的白光越發明亮,光影整齊,細密已極。
暗忖:"這一段峽谷既不透光,這月光哪裡來的?又有這般繁細的條紋。
難道前面洞頂有天生就的這等裂縫不成?"方在奇怪,偶一回望來路有甚動靜無有,一眼看到身後通口兩邊壁上,照樣也有類似回紋的白光,猛然醒悟:"月光無論居中或在側,也隻照一面,決無三面都照到之理。
看前後光影,直似懸了一面網子在那裡。
洞頂縱有天生奇景,哪會這等繁細整齊?況且來路口上明明未見,身一走過,便即添上。
仙人料無戲言,定是潭底逃出來的怪物在此作怪為祟。
它見全峽谷隻這一段不透夭光,人困其中,不能破穴飛逃,特地來此埋伏,等自己入了谷洞,又将來路遮斷。
仙人尚且說難制,真個小心些好。
"想到這裡,便把劍光略停,緩緩前進。
一面觀察洞頂有無出路,一面還得留意石梁之下有無怪物沖出狙擊,懸心已極。
這時相隔前面出口不過半裡多路,漸漸認明那些白條紋并非月光,竟是一面灰白色的光網,将出口籠了個又密又緊,也不見怪物影子。
雲鳳有心禦劍穿行出去。
繼一想:"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怪物不是沒有看見飛劍,仍然如此施為,必是有恃無恐。
自己功力淺薄,隻憑飛劍、飛針,萬一失陷,如何是好?"想了又想,不敢冒昧。
先将飛針取出,大喝道:"大膽妖物,擅自脫禁私逃,還敢來此阻路!急速回潭待罪,免遭大劫,永堕泥潭。
"言還未了,耳聽洞外異聲雜起,格格磔磔,似在嗤笑,聲甚凄厲,聽了毛發皆豎,說不出的一種難過。
有的頗與白陽古墓所聞怪聲相似。
知道厲害,恐顯出膽怯,更長妖魅之威,強自鎮靜心神,大喝:"無知妖孽,死到臨頭,尚還不知悔悟,看我法寶誅你!"一擡手,飛針化成一道紅光,帶起一溜火焰,直朝那面光網上飛去。
原意此針神妙,定和以前斬蟒相似。
誰知火光快要挨近,光網上面忽然拱起一團其亮如銀的圓球,竟将那飛針吸住。
雲鳳方在驚駭,一晃眼的工夫,對面光網上倏地現出一個奇形怪狀,身有六條臂膀,似人非人的怪物,指着雲鳳吱吱怒吼。
雲鳳知道厲害,不敢怠慢,忙将飛劍放出,一道光華直飛過去。
那怪物見了飛劍,全不畏懼,身仍懸貼在光網中間,隻是把上身六條毛茸茸的長臂搖着,便發出數十丈的火焰圍繞全身。
那六條長臂也暴伸長了數丈,就在火焰中迎着雲鳳的飛劍,撐格攔架,飛舞攫拿,鬥将起來。
雲鳳見飛劍不能取勝,不由大驚。
又見妖焰濃烈,時有綠煙往外抛射,雖被劍光阻住,但奇腥之氣,老遠便能聞到。
料知此物必有奇毒,暫時雖不覺怎樣,時候久了,一個劍光擋不周密,要是射到身上,決非小可。
自己孤身遇險,别無援救,聽韓仙子口氣,好似不會出洞相助,不可不早作準備。
忙将來時楊瑾所贈靈丹服了一粒,先防毒氣侵害;一面運用玄功,指揮劍光,上前抵禦。
那怪物鬥了一陣,身上連放了無數火焰毒霧,兀自被飛劍擋住,不能上前害人,急得在網上厲聲怒吼不已。
雲鳳自然也是焦急,百忙中竟忘了施展新得的兩件寶物。
兩家相持了個把時辰,雲鳳定睛查看,那怪物生就一頭細短金發,塌鼻闊口,目光如電,血唇掀張,潦牙密布;通體色似烏金,閃閃發亮;頭大如鬥,頸子極細,肩胸高拱,蜂腰鶴膝,腹大如甕;自肩以下,一邊生着三條細長多毛的臂和一條長腳爪。
乍看略具人形。
這上下八條臂爪一舞動,真如一個放火的蜘蛛相似,身子又懸在網上,料是蜘蛛精怪無疑。
正愁急間,那怪物突地發威,臂爪一齊亂動,飛舞越急,肚腹也凸起了好幾倍大小。
噗的一聲,從口裡噴出白光閃閃一蓬銀絲,直朝雲鳳身前飛來。
雲鳳先見它肚腹凸起,便料噴毒,仍想運用飛劍抵擋。
不料怪物也料到此,口裡噴出銀線,同時八條臂一齊飛舞,向劍光抓去。
雖然雲鳳飛劍神妙,沒被抓住,可是劍光吃怪物這猛力一格,略微往側一偏,那蓬毒絲便從空隙裡直噴過來。
幸而雲鳳見機得快,一看妖物所噴毒絲由劍光隙裡鑽出,便知不妙,一面慌不疊将身縱退,手一招将飛劍收回。
總算雲鳳近來功行精進,那劍又是仙傳至寶,運用神速,一收即回,疾如電掣,比妖物毒絲略快一些,居然趕在頭裡飛到,擋住毒絲,将身子護住,沒有受傷。
即便如此快法,劍光和毒絲已是首尾相銜,稍遲瞬息,便無幸了。
雲鳳驚魂乍定,猛想起:"這條谷洞前後出口雖然俱被光網封住,但是妖物似乎隻有一個,前路有妖物攔阻,定難通過,何不假裝朝前沖進,出其不意,改向回路,身劍合一,沖開後路光網出去?隻要得見天光,即可脫身飛去。
長此相持,兇多吉少,終以能早逃走為是。
"念頭一轉,奮力運用玄功,劍光飛轉越急,先使身劍相合,朝前面毒絲沖去,不過有些吃力,居然蕩開了一些。
更料妖物伎倆止此,所噴的毒并難近身。
忙将真氣運足,倏地撥回劍光,便往來路洞口沖去,劍光迅速。
就在這晃眼到達之間,猛一眼看見後路洞口光網外,懸空站着一個身着褴樓的道姑,左脅下夾着一個圓形的包袱,手掌上現出"神禹令"三個紅字,右手不住連搖,周身紅光圍繞。
洞外景物原被妖物光網遮住,甚麼也不看見,這個道婆卻看得逼真。
雲鳳心方一動,道姑忽然隐去,光網中又現出一個怪物,和前洞口所見一般無二,阻住去路,不等雲鳳近前,口張處,噴出亮晶晶一團毒絲飛來。
這次力量更大,幾乎連人帶劍被網住,不由吓了一身冷汗。
不敢硬往前沖,強自掙脫,重又撥回劍光,朝前飛去。
準備退遠一些,暫避毒鋒,再打主意。
誰知妖物性已激發,久不見韓仙子出來幹涉,已無忌憚。
雲鳳剛一回身,便見前洞曾遇的毒絲迎面追來。
百忙中再回頭一看,身後毒絲銀光閃閃,蓬蓬勃勃,似開了鍋的熱氣,潮水一般湧到。
因洞口光網上的妖物到了後面,斷定妖物仍隻一個,加以後面勢盛,不敢再回,隻得拼命運用劍光,朝前沖去。
前面毒絲沒有妖物主持,好容易沖開一些。
剛在忖度适見道姑是何用意,意未容她思索取決,妖物竟比飛劍還快,又在前面洞口出現。
一到,依舊數十丈一蓬的毒絲,血口開張,連連噴出。
身後毒絲也将追上網來,兩下裡夾攻,危機瞬息。
一時情急,也不暇尋思那道姑是人是怪,是敵是友,忙将韓仙子所賜令牌取将出來,試照所傳施展。
那神禹令乃前古至寶,上有水、火、風、雷、龍、雲、鳥、獸八竅。
用時隻須口誦所傳真言,手掐靈訣,一按那八竅,便可随心依次發生妙用。
在取寶俄頃之間,雲鳳連人帶劍,已被前後千百丈毒絲包圍在内,漸覺壓力驟增,如束重繭。
危急中還得拼命運用飛劍抵禦,急不暇擇,手往令牌上一按,恰巧開動風竅。
手指才一按上,便見令牌上嗖的一聲微響,射出一條青蒙蒙的微光。
手上立覺奇重異常,幾乎把握不住。
緊接着身上和前面又是一輕,如釋重負,隻身後壓力依然。
忙即握緊令牌。
再看前面那條青氣,又勁又直,才一出現,也沒見甚麼出奇之處,前面毒絲便似飓風穿雲,紛紛折斷,沖蕩開來。
耳聽一聲怪吼,光網破處,怪物恰似風筝斷線,手腳亂舞,往上飛去。
雲鳳知道寶物已生奇效,心中大喜。
忙駕劍光,飛身出洞一看,怪物已經不知去向,面前卻是沙石驚飛,兩邊壁上的古藤草樹如朽了一般,紛紛下落。
心正驚奇,忽聽身後有人低語道:"妖物業已就擒,還不收你的法寶,要闖大禍嗎?"雲鳳聞聲駭顧,正是适見的道姑,手上捧着一個朱紅盒子,雖然穿着破爛,卻是骨相清奇,目光炯炯;适才又由她現身指點,才得脫難,知非凡人。
一施收訣,牌上青氣立時隐去。
隻回顧時,令牌微歪了一歪,青氣正射到近側壁上。
方要朝道姑道謝請教,耳聽吱喳連響,又聽丁零丁零,夾着獸嘯之聲,由遠而近。
道姑面容倏地微變,低喊一聲: "還不随我快走,有話前邊說去。
"随說不容答話,走将過來,一手拉了雲鳳,将足一頓,便是一道金光,破空升起。
身才離地,又伸出一隻右手,朝右邊崖壁虛按了兩按。
雲鳳上升時,仿佛看見右側崖壁搖搖欲倒,似要坍塌之狀。
吃道姑這一按,連晃了兩晃,方行停止。
先見道姑來得突兀,還不敢十分拿定。
這時見她劍光路數,一舉手間,身不由己,随了就起,益發斷定是位前輩高人,心中頓起敬意,任其攜了飛行,不敢再生妄念了。
那道姑飛行了一會,才行按住遁光。
雲鳳落地一看,那存身的所在,乃是一個山腰的竹林裡面,竹子都有碗口粗細,勁節淩雲,幹霄蔽日。
又當天色甫明,朝墩初上之際,人行其中,更覺濃翠欲滴,眉宇皆青。
耳聽江流浩浩,似在臨近,也不知是甚麼所在。
見道姑一手捧定那圓盒般的東西,面有喜容,循着林中小徑,面山而行。
知洞府必在林外不遠,隻得随到地頭,再行請問。
正在尋思,前進沒有幾步,忽聽林外有男女問答之聲。
女的說話甚低,雖沒有聽清楚,已經覺得有些耳熟。
那男的滿口鄉音,竟似自己以前經常相處的熟人。
不禁心中怦怦跳動,又驚又喜,欲卻忽前,也沒聽清來人說的是些甚話。
就這一遲疑的工夫,忽又聽女的喜叫道:"我說鄭師叔說的熟人,是她不是?你還不快些接去。
"一言甫畢,聲随人至,從林外跑進兩人,先各自向道姑施禮,叫了一聲"師叔",便雙雙走近前來。
當頭一個青衣女子和雲鳳一見,便互相抱在一起,親熱非常。
另一個是英俊少年,站在一旁,隻喊了聲"妹妹",便撲簌簌落下淚來。
三人俱都是你看我,我看你,呆在那裡,做聲不得。
道姑見狀,微笑道:"你三人久别重逢,林外便是荒庵,怎不到庵中叙闊,呆在這裡作甚?"三人聞言,方覺出還有前輩仙人在旁,這才一同舉步,往林外走去。
來的這兩人,正是雲鳳在戴家場中邪遇救以後,便不曾見面的俞允中和戴湘英。
湘英和雲鳳,不過異性骨肉,劫後重逢,知己情濃,欣喜過度,還不甚覺出怎樣。
允中和雲鳳,本是未過門的恩愛夫妻。
允中更為雲鳳棄家投師,出死入生,備曆災劫。
近來到處訪問,得知雲鳳已得師母崔五姑傳授。
自己是淩真人弟子,本來一家,偏她不久又要歸入峨眉門下。
雖然對方師長俱是至交,聲息相通,到底隔門隔派。
自從拜師學道以來,雖無兒女燕婉之求,滿心總想和雲鳳長此相聚,似師父師母一樣,雙修合籍,同注長生。
峨眉教規素嚴,洞天仙府,外人不得妄人。
雖聽說開府盛會在即,到時各派仙人多帶門下前往赴會觀光,但是師父性情古怪,門人又多,不知能否随去,與雲鳳見上一面。
況且為期匪遙,尚有使命未完,更不知屆期能否趕上。
連日想起,方在發愁,萬不料會在此地相見,苦樂悲歡,齊上心頭,一肚皮的話,也不知說哪句好。
不見想見,見了倒鬧得一句話也說不出。
雲鳳看出他面有道氣,神采奕奕,料定是為了自己棄家遠出,才能到此與仙人往還。
這等癡情,固是可感,但又恐他仍和從前一樣,萬一糾纏不舍,豈不又是學道之梗?又想起老父暮年,雖聽師尊說隐居戴家場,人甚安健,畢竟膝前無人侍奉,連他一個心愛的女婿,也因自己出走,老懷其何以堪?不孝之罪,實所難免。
想到這裡,對于允中,也不知是愛是恨,是感激是不過意。
也是難過非常,一句話說不出來。
隻管由湘英拉着手,低了頭往前走,連道旁景物都沒心看了。
末了還是湘英先發話道:"雲姊,我們一别多時,想不到會在這裡相會。
聽玉清大師說,你業已得了白發龍女崔五姑的真傳,中間還有不少奇遇,比小妹強得多了。
"雲鳳忙說: "愚姊雖承家曾祖母垂憐,死裡逃生,幸遇仙緣,惜乎資質本差,根基未固,道行還談不到呢。
湘妹想必功行精進,勝似愚姊。
适才聽你稱前行那位仙長叫師叔,令師是哪一位仙人呢?"湘英道:"我和俞大哥此來為奉師命,合辦一件要事,約在明日成功。
這裡是雲南元江江邊大熊嶺苦竹庵。
前行那位鄭師叔法号颠仙,便是庵中主人。
你和俞大哥的事說起來話長,好在還有一日耽擱,你也須我們事完才能回去,且待進庵再說吧。
" 說到這裡,允中方始屏去一切雜念,把心神一定,喊聲"雲妹",說道:"我二人久别重逢,真乃幸會。
前日因鄭師叔要往白犀潭去收金蛛,我往南疆去采五毒草,又僥幸早日趕回,有一二日閑空,欲往看望嶽父。
無奈相隔好幾千裡,道力不濟,多蒙鄭師叔借我至寶靈光馭,才得成行。
我到家祭掃了一回先茔,便去戴家場與嶽父和戴大哥暢聚了一整天。
剛趕回來,還沒一個時辰,你就來了。
嶽父自服了崔五姑靈丹,如今精神身體比前勝強得多。
先還有些想你,自從經過五姑親自勸解之後,談起來隻有代我們高興的,一點也不難過了。
來時囑我,如與雲妹相遇,可請示仙師回家見上一次,别的沒說。
你能設法回去麼?"雲鳳見允中竟未忘卻老父,短短時機,尚要在百忙中抽空歸省;自己尚未歸省一次,反不如他這半子,又是感愧,又是傷心。
不禁含淚答道:"妹子隻為向道心堅,不特對不住你,而且子職久虧。
"還要往下說時,允中已接口道:"如非雲妹此别,我怎能夠到仙人門牆呢,這還不是因禍得福麼?好在你我現已各拜仙師,同修仙業,非但你我後望無窮,異日若幸有成,連嶽父他老人家也可因此得享長生,豈不比人世庸福強多麼?隻可惜你我異日不同門戶,雖然仙業有望,仍不能如葛鮑雙修,常在一起,終嫌美中不足,是件憾事罷了。
"說時,已經行近苦竹庵門前,忽見颠仙回顧二人笑道:"你二人如能勉力前修,怎能預定呢?"二人方想起尊長在前,怎可随便說話?雲鳳初見,尚未拜谒,尤覺冒昧。
因聽出允中心意,隻不過想自己一同學道,已無室家之想,心甚喜慰,便沒有再言語。
一看那庵,位置在半山腰上,有百十畝平地,滿是竹林。
前面竹林盡處,卻是危崖如斬,壁立千仞,下面便是元江。
其他三面都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庵址較高,站在庵前,正望長江,波浪千裡,濤聲盈耳,山勢僻險,人迹不到,端的景物雅秀,清曠絕俗。
全庵俱是竹椽竹瓦。
進門是一片畝許院落子,淺草如茵,奇花雜植。
當中是大殿,兩旁各有配殿雲房,紙窗竹屋,甚是幽雅。
器用設備,無不整潔異常。
殿中卻未供有仙佛之像,隻有藥竈丹爐、道書琴劍和一些修道人用的東西。
進殿之後,雲鳳忙上前禮拜,并謝解救之德。
颠仙喚起,說道:"你三人久别重逢,自有許多話說。
我也還有些事,要在今晚做完。
徒兒江邊守望未歸,各雲房備有飲食果子,如若饑渴,自去取用好了。
"說完,手向中壁間一指,一道光華閃過,壁上便現出一個丈許大小的圓洞。
颠仙手持圓盒,走了進去。
雲鳳一問,才知颠仙清修之所尚在内洞,外殿乃是兩個門人修為練劍之所。
大家略問答了幾句,便各自叙說别後之事。
原來俞允中自從淩雲鳳在戴家場打擂,被白發龍女崔五姑救走,事前又吃雲鳳用言語一激勸,知道愛妻心志已定,不特燕婉之求已經無望,此後連見面都是遙遙無期,一時情急,也引動了向道之心。
托詞回家,料理完了家務,将家财施舍善舉,又給嶽父淩操準備下養老之需,決計冒着百難,棄家學道。
因嵩山二老中的追雲叟是前輩長親,比較有望,先去衡山尋訪。
誰知追雲叟别有一番用意,不肯收入門牆,連面都不與他相見。
多虧窮神淩渾見他可憐,又和追雲叟賭氣,将他救上衡山,指引明路,命往青螺魔宮,取六魔厲吼的首級,試他的向道之心堅誠與否,以定去留。
允中明知自己不會劍術道法,兇險異常,但仍秉着毅力,冒死前往。
一到青螺境内,便吃蠻僧梵拿伽音二拿住,用計誘逼,命至雪山一座正對青螺峪的孤峰之上,代為主持天魔解體大法,以報八魔奪寺之仇。
允中雖在峰上備曆諸般苦厄,受了九十九日磨難,卻因此得了淩渾激賞,在破青螺峪的那一天,将他從峰頂上救出,又賜了一口煉魔至寶玉龍劍,命允中随同陸地金龍魏青前往魔宮,盜取天書。
允中盜書時,又巧斬了六魔厲吼。
等到一切事完,淩渾來到魔宮,俞、魏二人複命拜見之後,淩渾剛把天書玉匣打開,齊靈雲便已趕到,将九天元陽尺借去,又要去兩粒聚魄煉形丹,去救女殃神鄭八姑的大難,并助她複體回生。
峨眉二雲走後,淩渾新收弟子白水真人劉泉、七星真人趙光鬥,同了俠僧轶凡的弟子煙中神鹗趙心源,矮叟朱梅的弟子小孟嘗陶鈞,一同來到,各自行禮,複了使命。
淩渾便說,二蠻僧因毒龍尊者破了祖傳的妖幡,受了妖法感應,連同幾個相助行法的得力僧徒,俱為陰雷裂體而死。
他自己要就着這片基業,重建青螺峪,創雪山派。
此次來破青螺的小輩門人當中,隻陶鈞、趙心源根行道力最淺,又曾出過大力,已與二人師父說明,令其暫留些時,算是記名弟子,傳授一點禦邪防身的道法,就便相随創建洞府。
趙、陶二人自是求之不得,當下便随劉、趙、俞、魏四人,正式行了拜師之禮。
即日起始,由淩渾行法,派遣六丁,就原來藏天書的所在,先開辟了一座洞府。
又從身上取出一個圖樣,傳給六人法術,将魔宮所有宮殿房舍酌定取舍,改了樣式,按圖興工。
不消幾十天工夫,便即依式告成,仙山煥然一新。
那青螺峪本是雪山中一條大溫谷,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盡長春之樹。
再助以仙家法力,平添了無數仙景,益發成了洞天福地,仙靈窟宅了。
洞府修成之後,白發龍女崔五姑到來,師徒八人将各處景地,除谷名仍舊外,分别賜以佳名。
不久齊靈雲送還九天
韓仙子道:"我那玉石案上所列諸寶,在上層的皆我當年降魔奇珍和前古仙人所遺至寶,經我苦心搜羅而來。
這也是你仙緣湊巧,才得有此奇遇。
你取的那面形似令牌之寶,乃洪都故物,名為潛龍符,又名神禹令,為洪荒前地海中獨角潛龍之角所制,專能避水防火,降魔誅怪。
夏禹治水,曾仗它驅妖除怪,開山通谷,妙用甚多。
自夏以來,僅在漢季一現。
我在此洞晶壁之中尋到,雖然用法隻知大概,未能深悉微奧,即此已非尋常怪物所能抵禦了。
那兩柄古戈頭,名為鈎大戈,又名太皓戈,按劍法練習,便和飛劍一樣,可以運用自如。
尚有一樣妙處,如使雙戈并用,無論敵人多厲害的法寶,即或你自身功力不濟,不能将它收為己有,也可将它架住,不緻傷你分毫。
你眼力真好,那下層衆寶也非凡物,俱都光華燦爛,你卻一件不取,單取這兩件稀世奇珍,大非我始料所及。
你功候尚差,難免啟人觊觎。
回山以後,速請芬陀道友為你略施法力;你再擇一靜地,按着煉劍之法,使其與身相合,免被外人奪去要緊。
"雲鳳一一敬謹拜命,謝了傳授。
韓仙子道:"你此間事完,芬陀道友現已為兩個小人行法助長,或許還有用你之處。
路上難免有小耽擱,俱不妨事,回去吧。
"雲鳳拜别起身,玄兒意欲送至上面。
行至洞口,雲鳳命他回去。
玄兒還未答言,便聽洞内呼喚玄兒,雲鳳又正色忙催速回,隻得忍淚拜别回洞。
不提。
雲鳳走過洞前玉柱之下,見水路通明無阻,與來時一樣。
使命已完,又得了兩件仙家至寶,好生興高采烈。
适才急于進谒,未暇觀賞,趁着歸途無事,滿心想看一看水底奇景。
方欲緩緩飛行,沿途看去,忽聽身後水響。
回頭一看,玉柱前邊的水竟似雪山飛崩,倒了下來。
接着兩壁連頂的水牆,也都相繼散落,洪濤暴卷,駭浪奔騰,從身後猛襲過來。
料知仙人不願她在下面久停,連忙催動遁光,由水晶衖内加緊飛駛。
面前道路雖仍堅瑩如冰,可是身子才一飛過,水勢立時便合。
劍光迅速,不消半盞茶時,便飛出了潭面,始終也沒看見守洞神鼍是甚形狀。
想起行前韓仙子有途中多阻之言,又這樣催促快走,必有原故。
離開仙府,越發不敢延遲,上到穴口,立駕劍光朝回路飛去。
剛出崖洞,轉上石梁,見夜月明輝,藤蔭匝地,清風拂袂,時聞異香。
上面危崖交覆,月光隻能照到中間石梁之上。
一眼望過去,兩邊漆黑,當中卻如銀龍也似,婉蜒着好幾裡長的一道白練,點綴得空山夜月十分幽靜。
除了深壑底下的飛瀑流泉琤瓊遙應外,更不見一點異狀。
方在尋思:"仙人說這裡潛伏着幾個怪物要和我為難,怎不見動靜?"遙見前面兩邊崖壁之上,月光交互組成一條條的白影,遠遠望過去,仿佛張了一片回紋錦在上面,甚是美觀。
正飛得起勁,眼前倏地一暗,擡頭一看,上邊兩崖業已合攏,形成兩頭相通的一座洞穴,橫在當路,正是來時遇神鼍攔路的所在。
月光被洞頂遮住,照将下來,隻前面兩壁間的白光越發明亮,光影整齊,細密已極。
暗忖:"這一段峽谷既不透光,這月光哪裡來的?又有這般繁細的條紋。
難道前面洞頂有天生就的這等裂縫不成?"方在奇怪,偶一回望來路有甚動靜無有,一眼看到身後通口兩邊壁上,照樣也有類似回紋的白光,猛然醒悟:"月光無論居中或在側,也隻照一面,決無三面都照到之理。
看前後光影,直似懸了一面網子在那裡。
洞頂縱有天生奇景,哪會這等繁細整齊?況且來路口上明明未見,身一走過,便即添上。
仙人料無戲言,定是潭底逃出來的怪物在此作怪為祟。
它見全峽谷隻這一段不透夭光,人困其中,不能破穴飛逃,特地來此埋伏,等自己入了谷洞,又将來路遮斷。
仙人尚且說難制,真個小心些好。
"想到這裡,便把劍光略停,緩緩前進。
一面觀察洞頂有無出路,一面還得留意石梁之下有無怪物沖出狙擊,懸心已極。
這時相隔前面出口不過半裡多路,漸漸認明那些白條紋并非月光,竟是一面灰白色的光網,将出口籠了個又密又緊,也不見怪物影子。
雲鳳有心禦劍穿行出去。
繼一想:"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怪物不是沒有看見飛劍,仍然如此施為,必是有恃無恐。
自己功力淺薄,隻憑飛劍、飛針,萬一失陷,如何是好?"想了又想,不敢冒昧。
先将飛針取出,大喝道:"大膽妖物,擅自脫禁私逃,還敢來此阻路!急速回潭待罪,免遭大劫,永堕泥潭。
"言還未了,耳聽洞外異聲雜起,格格磔磔,似在嗤笑,聲甚凄厲,聽了毛發皆豎,說不出的一種難過。
有的頗與白陽古墓所聞怪聲相似。
知道厲害,恐顯出膽怯,更長妖魅之威,強自鎮靜心神,大喝:"無知妖孽,死到臨頭,尚還不知悔悟,看我法寶誅你!"一擡手,飛針化成一道紅光,帶起一溜火焰,直朝那面光網上飛去。
原意此針神妙,定和以前斬蟒相似。
誰知火光快要挨近,光網上面忽然拱起一團其亮如銀的圓球,竟将那飛針吸住。
雲鳳方在驚駭,一晃眼的工夫,對面光網上倏地現出一個奇形怪狀,身有六條臂膀,似人非人的怪物,指着雲鳳吱吱怒吼。
雲鳳知道厲害,不敢怠慢,忙将飛劍放出,一道光華直飛過去。
那怪物見了飛劍,全不畏懼,身仍懸貼在光網中間,隻是把上身六條毛茸茸的長臂搖着,便發出數十丈的火焰圍繞全身。
那六條長臂也暴伸長了數丈,就在火焰中迎着雲鳳的飛劍,撐格攔架,飛舞攫拿,鬥将起來。
雲鳳見飛劍不能取勝,不由大驚。
又見妖焰濃烈,時有綠煙往外抛射,雖被劍光阻住,但奇腥之氣,老遠便能聞到。
料知此物必有奇毒,暫時雖不覺怎樣,時候久了,一個劍光擋不周密,要是射到身上,決非小可。
自己孤身遇險,别無援救,聽韓仙子口氣,好似不會出洞相助,不可不早作準備。
忙将來時楊瑾所贈靈丹服了一粒,先防毒氣侵害;一面運用玄功,指揮劍光,上前抵禦。
那怪物鬥了一陣,身上連放了無數火焰毒霧,兀自被飛劍擋住,不能上前害人,急得在網上厲聲怒吼不已。
雲鳳自然也是焦急,百忙中竟忘了施展新得的兩件寶物。
兩家相持了個把時辰,雲鳳定睛查看,那怪物生就一頭細短金發,塌鼻闊口,目光如電,血唇掀張,潦牙密布;通體色似烏金,閃閃發亮;頭大如鬥,頸子極細,肩胸高拱,蜂腰鶴膝,腹大如甕;自肩以下,一邊生着三條細長多毛的臂和一條長腳爪。
乍看略具人形。
這上下八條臂爪一舞動,真如一個放火的蜘蛛相似,身子又懸在網上,料是蜘蛛精怪無疑。
正愁急間,那怪物突地發威,臂爪一齊亂動,飛舞越急,肚腹也凸起了好幾倍大小。
噗的一聲,從口裡噴出白光閃閃一蓬銀絲,直朝雲鳳身前飛來。
雲鳳先見它肚腹凸起,便料噴毒,仍想運用飛劍抵擋。
不料怪物也料到此,口裡噴出銀線,同時八條臂一齊飛舞,向劍光抓去。
雖然雲鳳飛劍神妙,沒被抓住,可是劍光吃怪物這猛力一格,略微往側一偏,那蓬毒絲便從空隙裡直噴過來。
幸而雲鳳見機得快,一看妖物所噴毒絲由劍光隙裡鑽出,便知不妙,一面慌不疊将身縱退,手一招将飛劍收回。
總算雲鳳近來功行精進,那劍又是仙傳至寶,運用神速,一收即回,疾如電掣,比妖物毒絲略快一些,居然趕在頭裡飛到,擋住毒絲,将身子護住,沒有受傷。
即便如此快法,劍光和毒絲已是首尾相銜,稍遲瞬息,便無幸了。
雲鳳驚魂乍定,猛想起:"這條谷洞前後出口雖然俱被光網封住,但是妖物似乎隻有一個,前路有妖物攔阻,定難通過,何不假裝朝前沖進,出其不意,改向回路,身劍合一,沖開後路光網出去?隻要得見天光,即可脫身飛去。
長此相持,兇多吉少,終以能早逃走為是。
"念頭一轉,奮力運用玄功,劍光飛轉越急,先使身劍相合,朝前面毒絲沖去,不過有些吃力,居然蕩開了一些。
更料妖物伎倆止此,所噴的毒并難近身。
忙将真氣運足,倏地撥回劍光,便往來路洞口沖去,劍光迅速。
就在這晃眼到達之間,猛一眼看見後路洞口光網外,懸空站着一個身着褴樓的道姑,左脅下夾着一個圓形的包袱,手掌上現出"神禹令"三個紅字,右手不住連搖,周身紅光圍繞。
洞外景物原被妖物光網遮住,甚麼也不看見,這個道婆卻看得逼真。
雲鳳心方一動,道姑忽然隐去,光網中又現出一個怪物,和前洞口所見一般無二,阻住去路,不等雲鳳近前,口張處,噴出亮晶晶一團毒絲飛來。
這次力量更大,幾乎連人帶劍被網住,不由吓了一身冷汗。
不敢硬往前沖,強自掙脫,重又撥回劍光,朝前飛去。
準備退遠一些,暫避毒鋒,再打主意。
誰知妖物性已激發,久不見韓仙子出來幹涉,已無忌憚。
雲鳳剛一回身,便見前洞曾遇的毒絲迎面追來。
百忙中再回頭一看,身後毒絲銀光閃閃,蓬蓬勃勃,似開了鍋的熱氣,潮水一般湧到。
因洞口光網上的妖物到了後面,斷定妖物仍隻一個,加以後面勢盛,不敢再回,隻得拼命運用劍光,朝前沖去。
前面毒絲沒有妖物主持,好容易沖開一些。
剛在忖度适見道姑是何用意,意未容她思索取決,妖物竟比飛劍還快,又在前面洞口出現。
一到,依舊數十丈一蓬的毒絲,血口開張,連連噴出。
身後毒絲也将追上網來,兩下裡夾攻,危機瞬息。
一時情急,也不暇尋思那道姑是人是怪,是敵是友,忙将韓仙子所賜令牌取将出來,試照所傳施展。
那神禹令乃前古至寶,上有水、火、風、雷、龍、雲、鳥、獸八竅。
用時隻須口誦所傳真言,手掐靈訣,一按那八竅,便可随心依次發生妙用。
在取寶俄頃之間,雲鳳連人帶劍,已被前後千百丈毒絲包圍在内,漸覺壓力驟增,如束重繭。
危急中還得拼命運用飛劍抵禦,急不暇擇,手往令牌上一按,恰巧開動風竅。
手指才一按上,便見令牌上嗖的一聲微響,射出一條青蒙蒙的微光。
手上立覺奇重異常,幾乎把握不住。
緊接着身上和前面又是一輕,如釋重負,隻身後壓力依然。
忙即握緊令牌。
再看前面那條青氣,又勁又直,才一出現,也沒見甚麼出奇之處,前面毒絲便似飓風穿雲,紛紛折斷,沖蕩開來。
耳聽一聲怪吼,光網破處,怪物恰似風筝斷線,手腳亂舞,往上飛去。
雲鳳知道寶物已生奇效,心中大喜。
忙駕劍光,飛身出洞一看,怪物已經不知去向,面前卻是沙石驚飛,兩邊壁上的古藤草樹如朽了一般,紛紛下落。
心正驚奇,忽聽身後有人低語道:"妖物業已就擒,還不收你的法寶,要闖大禍嗎?"雲鳳聞聲駭顧,正是适見的道姑,手上捧着一個朱紅盒子,雖然穿着破爛,卻是骨相清奇,目光炯炯;适才又由她現身指點,才得脫難,知非凡人。
一施收訣,牌上青氣立時隐去。
隻回顧時,令牌微歪了一歪,青氣正射到近側壁上。
方要朝道姑道謝請教,耳聽吱喳連響,又聽丁零丁零,夾着獸嘯之聲,由遠而近。
道姑面容倏地微變,低喊一聲: "還不随我快走,有話前邊說去。
"随說不容答話,走将過來,一手拉了雲鳳,将足一頓,便是一道金光,破空升起。
身才離地,又伸出一隻右手,朝右邊崖壁虛按了兩按。
雲鳳上升時,仿佛看見右側崖壁搖搖欲倒,似要坍塌之狀。
吃道姑這一按,連晃了兩晃,方行停止。
先見道姑來得突兀,還不敢十分拿定。
這時見她劍光路數,一舉手間,身不由己,随了就起,益發斷定是位前輩高人,心中頓起敬意,任其攜了飛行,不敢再生妄念了。
那道姑飛行了一會,才行按住遁光。
雲鳳落地一看,那存身的所在,乃是一個山腰的竹林裡面,竹子都有碗口粗細,勁節淩雲,幹霄蔽日。
又當天色甫明,朝墩初上之際,人行其中,更覺濃翠欲滴,眉宇皆青。
耳聽江流浩浩,似在臨近,也不知是甚麼所在。
見道姑一手捧定那圓盒般的東西,面有喜容,循着林中小徑,面山而行。
知洞府必在林外不遠,隻得随到地頭,再行請問。
正在尋思,前進沒有幾步,忽聽林外有男女問答之聲。
女的說話甚低,雖沒有聽清楚,已經覺得有些耳熟。
那男的滿口鄉音,竟似自己以前經常相處的熟人。
不禁心中怦怦跳動,又驚又喜,欲卻忽前,也沒聽清來人說的是些甚話。
就這一遲疑的工夫,忽又聽女的喜叫道:"我說鄭師叔說的熟人,是她不是?你還不快些接去。
"一言甫畢,聲随人至,從林外跑進兩人,先各自向道姑施禮,叫了一聲"師叔",便雙雙走近前來。
當頭一個青衣女子和雲鳳一見,便互相抱在一起,親熱非常。
另一個是英俊少年,站在一旁,隻喊了聲"妹妹",便撲簌簌落下淚來。
三人俱都是你看我,我看你,呆在那裡,做聲不得。
道姑見狀,微笑道:"你三人久别重逢,林外便是荒庵,怎不到庵中叙闊,呆在這裡作甚?"三人聞言,方覺出還有前輩仙人在旁,這才一同舉步,往林外走去。
來的這兩人,正是雲鳳在戴家場中邪遇救以後,便不曾見面的俞允中和戴湘英。
湘英和雲鳳,不過異性骨肉,劫後重逢,知己情濃,欣喜過度,還不甚覺出怎樣。
允中和雲鳳,本是未過門的恩愛夫妻。
允中更為雲鳳棄家投師,出死入生,備曆災劫。
近來到處訪問,得知雲鳳已得師母崔五姑傳授。
自己是淩真人弟子,本來一家,偏她不久又要歸入峨眉門下。
雖然對方師長俱是至交,聲息相通,到底隔門隔派。
自從拜師學道以來,雖無兒女燕婉之求,滿心總想和雲鳳長此相聚,似師父師母一樣,雙修合籍,同注長生。
峨眉教規素嚴,洞天仙府,外人不得妄人。
雖聽說開府盛會在即,到時各派仙人多帶門下前往赴會觀光,但是師父性情古怪,門人又多,不知能否随去,與雲鳳見上一面。
況且為期匪遙,尚有使命未完,更不知屆期能否趕上。
連日想起,方在發愁,萬不料會在此地相見,苦樂悲歡,齊上心頭,一肚皮的話,也不知說哪句好。
不見想見,見了倒鬧得一句話也說不出。
雲鳳看出他面有道氣,神采奕奕,料定是為了自己棄家遠出,才能到此與仙人往還。
這等癡情,固是可感,但又恐他仍和從前一樣,萬一糾纏不舍,豈不又是學道之梗?又想起老父暮年,雖聽師尊說隐居戴家場,人甚安健,畢竟膝前無人侍奉,連他一個心愛的女婿,也因自己出走,老懷其何以堪?不孝之罪,實所難免。
想到這裡,對于允中,也不知是愛是恨,是感激是不過意。
也是難過非常,一句話說不出來。
隻管由湘英拉着手,低了頭往前走,連道旁景物都沒心看了。
末了還是湘英先發話道:"雲姊,我們一别多時,想不到會在這裡相會。
聽玉清大師說,你業已得了白發龍女崔五姑的真傳,中間還有不少奇遇,比小妹強得多了。
"雲鳳忙說: "愚姊雖承家曾祖母垂憐,死裡逃生,幸遇仙緣,惜乎資質本差,根基未固,道行還談不到呢。
湘妹想必功行精進,勝似愚姊。
适才聽你稱前行那位仙長叫師叔,令師是哪一位仙人呢?"湘英道:"我和俞大哥此來為奉師命,合辦一件要事,約在明日成功。
這裡是雲南元江江邊大熊嶺苦竹庵。
前行那位鄭師叔法号颠仙,便是庵中主人。
你和俞大哥的事說起來話長,好在還有一日耽擱,你也須我們事完才能回去,且待進庵再說吧。
" 說到這裡,允中方始屏去一切雜念,把心神一定,喊聲"雲妹",說道:"我二人久别重逢,真乃幸會。
前日因鄭師叔要往白犀潭去收金蛛,我往南疆去采五毒草,又僥幸早日趕回,有一二日閑空,欲往看望嶽父。
無奈相隔好幾千裡,道力不濟,多蒙鄭師叔借我至寶靈光馭,才得成行。
我到家祭掃了一回先茔,便去戴家場與嶽父和戴大哥暢聚了一整天。
剛趕回來,還沒一個時辰,你就來了。
嶽父自服了崔五姑靈丹,如今精神身體比前勝強得多。
先還有些想你,自從經過五姑親自勸解之後,談起來隻有代我們高興的,一點也不難過了。
來時囑我,如與雲妹相遇,可請示仙師回家見上一次,别的沒說。
你能設法回去麼?"雲鳳見允中竟未忘卻老父,短短時機,尚要在百忙中抽空歸省;自己尚未歸省一次,反不如他這半子,又是感愧,又是傷心。
不禁含淚答道:"妹子隻為向道心堅,不特對不住你,而且子職久虧。
"還要往下說時,允中已接口道:"如非雲妹此别,我怎能夠到仙人門牆呢,這還不是因禍得福麼?好在你我現已各拜仙師,同修仙業,非但你我後望無窮,異日若幸有成,連嶽父他老人家也可因此得享長生,豈不比人世庸福強多麼?隻可惜你我異日不同門戶,雖然仙業有望,仍不能如葛鮑雙修,常在一起,終嫌美中不足,是件憾事罷了。
"說時,已經行近苦竹庵門前,忽見颠仙回顧二人笑道:"你二人如能勉力前修,怎能預定呢?"二人方想起尊長在前,怎可随便說話?雲鳳初見,尚未拜谒,尤覺冒昧。
因聽出允中心意,隻不過想自己一同學道,已無室家之想,心甚喜慰,便沒有再言語。
一看那庵,位置在半山腰上,有百十畝平地,滿是竹林。
前面竹林盡處,卻是危崖如斬,壁立千仞,下面便是元江。
其他三面都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庵址較高,站在庵前,正望長江,波浪千裡,濤聲盈耳,山勢僻險,人迹不到,端的景物雅秀,清曠絕俗。
全庵俱是竹椽竹瓦。
進門是一片畝許院落子,淺草如茵,奇花雜植。
當中是大殿,兩旁各有配殿雲房,紙窗竹屋,甚是幽雅。
器用設備,無不整潔異常。
殿中卻未供有仙佛之像,隻有藥竈丹爐、道書琴劍和一些修道人用的東西。
進殿之後,雲鳳忙上前禮拜,并謝解救之德。
颠仙喚起,說道:"你三人久别重逢,自有許多話說。
我也還有些事,要在今晚做完。
徒兒江邊守望未歸,各雲房備有飲食果子,如若饑渴,自去取用好了。
"說完,手向中壁間一指,一道光華閃過,壁上便現出一個丈許大小的圓洞。
颠仙手持圓盒,走了進去。
雲鳳一問,才知颠仙清修之所尚在内洞,外殿乃是兩個門人修為練劍之所。
大家略問答了幾句,便各自叙說别後之事。
原來俞允中自從淩雲鳳在戴家場打擂,被白發龍女崔五姑救走,事前又吃雲鳳用言語一激勸,知道愛妻心志已定,不特燕婉之求已經無望,此後連見面都是遙遙無期,一時情急,也引動了向道之心。
托詞回家,料理完了家務,将家财施舍善舉,又給嶽父淩操準備下養老之需,決計冒着百難,棄家學道。
因嵩山二老中的追雲叟是前輩長親,比較有望,先去衡山尋訪。
誰知追雲叟别有一番用意,不肯收入門牆,連面都不與他相見。
多虧窮神淩渾見他可憐,又和追雲叟賭氣,将他救上衡山,指引明路,命往青螺魔宮,取六魔厲吼的首級,試他的向道之心堅誠與否,以定去留。
允中明知自己不會劍術道法,兇險異常,但仍秉着毅力,冒死前往。
一到青螺境内,便吃蠻僧梵拿伽音二拿住,用計誘逼,命至雪山一座正對青螺峪的孤峰之上,代為主持天魔解體大法,以報八魔奪寺之仇。
允中雖在峰上備曆諸般苦厄,受了九十九日磨難,卻因此得了淩渾激賞,在破青螺峪的那一天,将他從峰頂上救出,又賜了一口煉魔至寶玉龍劍,命允中随同陸地金龍魏青前往魔宮,盜取天書。
允中盜書時,又巧斬了六魔厲吼。
等到一切事完,淩渾來到魔宮,俞、魏二人複命拜見之後,淩渾剛把天書玉匣打開,齊靈雲便已趕到,将九天元陽尺借去,又要去兩粒聚魄煉形丹,去救女殃神鄭八姑的大難,并助她複體回生。
峨眉二雲走後,淩渾新收弟子白水真人劉泉、七星真人趙光鬥,同了俠僧轶凡的弟子煙中神鹗趙心源,矮叟朱梅的弟子小孟嘗陶鈞,一同來到,各自行禮,複了使命。
淩渾便說,二蠻僧因毒龍尊者破了祖傳的妖幡,受了妖法感應,連同幾個相助行法的得力僧徒,俱為陰雷裂體而死。
他自己要就着這片基業,重建青螺峪,創雪山派。
此次來破青螺的小輩門人當中,隻陶鈞、趙心源根行道力最淺,又曾出過大力,已與二人師父說明,令其暫留些時,算是記名弟子,傳授一點禦邪防身的道法,就便相随創建洞府。
趙、陶二人自是求之不得,當下便随劉、趙、俞、魏四人,正式行了拜師之禮。
即日起始,由淩渾行法,派遣六丁,就原來藏天書的所在,先開辟了一座洞府。
又從身上取出一個圖樣,傳給六人法術,将魔宮所有宮殿房舍酌定取舍,改了樣式,按圖興工。
不消幾十天工夫,便即依式告成,仙山煥然一新。
那青螺峪本是雪山中一條大溫谷,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盡長春之樹。
再助以仙家法力,平添了無數仙景,益發成了洞天福地,仙靈窟宅了。
洞府修成之後,白發龍女崔五姑到來,師徒八人将各處景地,除谷名仍舊外,分别賜以佳名。
不久齊靈雲送還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