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回 月夜挾飛仙 萬裡驚波明遠鏡 山雷攻異魅 千峰回雪蕩妖氛
關燈
小
中
大
珍貴得多,被害以後,知非二次修煉不可;這幾個和尚法力又甚厲害,設有不幸,堕入輪回,不得超生,豈非大錯?想到危險處,驚魂都顫,哪裡還敢口出不遜,自速其禍。
思來想去,比較還是苦苦哀求,或有幾許求生之望。
似這般時憂時喜,時怒時懼,哀樂七情,同時并集在心頭上,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
終于走了認罪服輸,以求免死的一條道上。
好話說了千千萬,真是無限悲鳴,不盡傷心,接連七日七夜,不曾停過。
好容易哭求到了末一天的子夜,才見禅師微啟二目,笑指他說道:"你這孽畜,還不去麼?"猿精隻當取笑,自然重訴前言,哭求寬免。
言還未了,禅師倏地喝道:"想來便來,想去便去,你自忘歸,有誰留你?"說完這四句話,眼又閉上。
猿精聞言,猛地吃了一驚。
方又要哭訴受制已曆七日,千乞老禅師恩釋,忽覺身已能動,忙試一縱遁光,果然無罣無礙,自在飛起。
萬想不到仇敵毫未加以傷害,放時這般容易。
魚兒脫網,絕處逢生,慌不疊地逃回山去,再不敢去向上方山生事了。
過有三年,猿精出外采藥,遇到兩個近年新結交的忘形之友:一是崆峒派小一輩中有名人物小髯客向善;一個便是昆侖門中名宿巫山風箱峽獅子洞遊龍子韋少少。
因猿精自知異類成道,喜與高人親近,訂交之始,曾助向、韋二人采覓到不少靈藥。
向、韋二人雖知他是個異類,不特道行甚深,仙根甚厚,精于玄功變化,法力修為,都不在自己以下,并且立身正而不邪,異日必成正果。
對人又複殷勤恭敬。
因此不惜折節下交,訂為忘形之友,常共往還。
這日無心中在缙雲山中路遇,自是欣然。
由研讨各人劍法起始,後來說高了興,便各将自己飛劍放起來,互相比鬥了一陣,又暢談了片時,向、韋二人才向猿精定訂了後約别去。
誰知這一比劍為戲,幾乎給猿精又惹殺身之禍。
彼時正值許飛娘從空中路過,先并不知是誰,因看出不是峨眉一派,生心網羅,遠遠落下遁光,隐了身形,往前窺探。
一見有遊龍子韋少少在内,知他為人正直,上次慈雲寺已非本願,見面準鬧個無趣,心中涼了半截,本想走去。
繼見韋少少等收劍同談,悄悄在旁一偷聽,正聽到猿精對向、韋二人談起前事。
韋少少見聞雖廣,也隻知獨指禅師生平大概,因無名禅師自來韬光,仍然不知底細。
向善行世未久,更無庸說了。
猿精便托向、韋二人,代為訪問各正派中高明之士,到底鏡波寺七個新來的和尚是甚麼來曆,上次吃的虧值與不值。
自知不敵,原無複仇之想,偏被許飛娘聽了去。
她也不知那師徒七人是誰,隻覺有機可乘。
當時因聽猿精口氣,輕易難受自己被愚弄,并沒露面,隻在暗中尾随,到了他的洞前,便自走去。
先找到五鬼天王尚和陽,問出前半根由,并知林寒日後也要歸峨眉門下。
又在各異派中連訪帶問,請教高人推算,居然被她弄了個一清二白。
隻不知林寒得了玉符,遊往何處。
自己名聲太大,怕猿精不肯合流,特意找了海南島山寨中一個專煉旁門道法的散仙,前往福建大姥山摩霄峰絕頂猿精修道的洞前,假作遊山采藥,去向猿精結納,乘間告知底細,慫恿他去尋林寒報仇。
那散仙名叫雲翼,原是黎人,隐居海南島五指山黎母嶺多年,先本在山寨中閉戶潛修,絕少與聞外事。
許飛娘因聽人說起他得過黎母真傳,精通許多異術,能咒水不流,咒火不燃,咒人随意生死,慕名相訪。
彼此談投了機,許飛娘便向他求教,學會驅遣六丁、假形禁制之術;并送他一口寶劍,傳了煉劍之法。
雲翼因自己出身黎教,與别的玄門宗法不同,深以不會飛劍為憾,得劍大喜。
由此兩人成了莫逆。
這日受了飛娘之托,趕到峰頂,正值猿精他出,洞門緊閉。
那大姥山在閩江北面,福鼎縣南,與洞宮山對峙,群峰林立,孤兀挺出,與南嶺諸山不相連屬。
猿精所居的摩霄峰,乃是山的絕頂,三面皆海,極擅洞壑之奇。
去時又當九秋天氣,據峰憑臨,下面是千山萬壑,齊湊眼底。
到處丹楓黃橘,映紫流金,經霜欲染。
上面是高雯雲淨,中天一碧,日邊紅霞,散為纨绮。
再往遠看出去,又是海闊天空,波瀾浩瀚,濤聲盈耳,一望無涯。
真個是秋光明麗,冷豔絕倫,氣象萬千,應接不暇。
雲翼賞玩了一陣,見暮霭蒼然,瞑色四合,以為猿精必是遠出,不會歸來,正欲走去。
忽聽遠遠一聲猿嘯,接着便見遙天空際,隐隐飛來一溜火光。
情知猿精歸洞,便停了步,負手望海,故作未覺。
不一會,便聽破空之聲,直落峰頂,洞門忽然開放。
回身一看,猿精已經進洞,隻見到一個背影,已聞洞内有猿猴呼嘯之聲。
雲翼見猿精沒來答理,無法交談,又不便做不速之客,直闖進去相見,引他啟疑。
隻得索性裝到底,再待一會,看他如何。
方在面海躊躇,也是合該有事。
猿精一到,便看出他不是正經路數,本想閉洞不理,由他自去。
偏生近年來收了兩個有根器的小猿,俱都好事,早從洞隙外望,看了個清楚。
争着和猿精說洞外那人,從午後便來,先向洞端詳了一陣,從身旁取出雞骨,像是排了一卦。
末後又掐指算了算,到處東張西望。
雖未入洞相犯,已在洞前逗留了好些時辰,神情甚是鬼祟,定非好人。
适見他意似要走,聞得嘯聲,又複停止等語。
猿精聞言,料知來人不是因見本峰景物雄奇,想奪洞府,便是有為而來。
如若閉戶不理,不特示弱于人,他也決不就此罷手。
想了想,還是先禮後兵,問明來意再說。
因想試試來人深淺,輕悄悄閃出洞去,正要行法相戲,雲翼已經覺察,回過身來。
猿精不及施為,隻得向前施禮問道:"道友日午便到荒山,至今未行,可是有甚見教嗎?"雲翼知它靈慧異常,笑答道:"貧道乃五指山黎人雲翼,因往洞宮采藥,望見此峰高出天表,偶然随興登臨,頗喜此峰清麗雄奇,以為沒有主人,一時貪玩景物,未舍遽去。
今見道友仙骨清異,豐榘夷沖,道行必然深厚,高出貧道十倍。
可能恕我愚昧,見教一二麼?" 猿精性傲,素喜奉承,來人一謙和,不由轉了好感。
雖明白他前半賞景登臨,是些假話。
心想:"這人雖非正派一流,倒也不甚讨厭。
許是無心到此,看出行藏,特地相待一談,并非有為,也說不定。
既無不利之心,與他談談何妨?"當下應允,就在峰頂磐石之上,相邀雲翼坐談。
又喚洞中兩小猿,将适從戴雲山溫谷中新采回來的大龍眼和柑袖之類佳果,取将出來待客。
猿精因以前遭劫,便是受妖人連累;此人今日無故至此,又從未聽說過他的姓名來曆,測不透他的心意,總覺有些可疑,并未揖客入洞。
雲翼知他意在防微,略談引導、吐納之言,便給他高帽子戴,譽如真仙一流。
猿精見他容止謙沖,言詞敏妙,所談黎家道法,也是别有玄妙,自成一家,漸漸由疑轉喜。
雲翼适可而止,并不久留,坐到月上中天,即告歸去。
行時,因猿精煩他一試奇術,還故意露了一手。
是夜雲霁風輕,清光如晝,照到廣闊無限的海面上,波翻浪湧,閃起千千萬萬的金鱗,一眼望不到邊際,奇景無邊,本就好看。
雲翼卻嫌海濤起伏讨厭,不如碧波無紋,澄明若鑒來得有趣。
難得這好明月,意欲步行回家,徑由海面,賞玩這上下天光,踏月回轉海南島去。
猿精因聽他說過善持禁咒之術,聞言知要咒海不流,疑是賣弄幻境,假裝要送他一程;就便觀賞,一飽眼福。
雲翼知旨,立時邀了猿精,由峰頂往海面上飛去。
将要到達,正值風起潮生,浪如山立,勢更洶湧。
雲翼口誦禁咒,将手一指,海浪立時但平不動,澄波停勻,靜止不流,萬裡海洋,彌望空明,再吃秋月一照,不特天光雲影,上下同清,海中大小遊魚往來,鳍鱗畢現。
人行其上,竟是又平又滑,毫不沾濡,倒影入水,毛發可數,宛然如在一片奇大無比的晶鏡上行走一般。
猿精再三運用慧眼谛視,除開離卻兩旁百裡和身後來路數十丈随行随複原狀外,前行二三百裡的海面,直似整片玻璃修成,絕非幻境。
心中好生贊服,不由傾倒。
雲翼想已覺出猿精慧眼,看出他不能咒遍全海,微笑說道:"旁門小術,無異班門弄斧。
重勞相送,已感盛情。
你我訂交恨晚,改日再造仙山求教,就此告别吧。
"猿精也因到了子夜用功之時,依言訂了後約,腳步一停,身剛告辭飛起,眼看海面,雲翼身子不動,人卻似射箭一般,在無盡晶波上,往前飛駛而去。
行過之處,海水随着飛起,波濤掀天比前愈猛,浪花起落之間,人已由大而小,由小而隐,逐漸消失。
猿精回峰隔了些日,雲翼又來相訪,才延款入洞。
由此常共往還,成了密友。
雲翼先将猿精身世同遭劫煉魂,與無名和尚結仇經過,探個清楚,轉告許飛娘。
飛娘本想網羅猿精,一聽他受過素因大師之害,益發心喜,以為可以同仇敵忾,引歸自己一黨。
便叫雲翼告知劫他玉符的人,名叫林寒,乃無名和尚勾來的峨眉派門下弟子,勸他報仇。
并勸他結納飛娘等異派中人,共尋素因大師和峨眉門下作對。
誰知欲速不達。
猿精當初求借玉符煉魂時,獨指禅師曾經力加告誡說:"念你苦修多年,遭劫可憐,借寶成全你容易。
但你要知劫數前定,如不經此一劫,不會哭嘯空山,便遇不到我,永遠是一異類,連鬼仙也修為不到。
況且神尼優昙是我同道至交,素因是她得意門人,道力深厚,劍術高強,你就成了氣候,也非對手,前往尋仇,無殊送死,豈不負我初心?"猿精再三矢口立誓,決不記仇,并多修外功,以報成全之德。
平日又習聞飛娘等人罪惡滔天,胸中早有成見,交友極慎,便是守着禅師誡言。
這一來,方知雲翼來意不善,恍然大悟,當時暴怒,雖然未能忘情玉符,對雲翼卻絕了交。
并令轉告飛娘等異派妖邪,速息妄想,自己不過想尋林寒取回已失之寶,并無害人之念,休說與峨眉門下無仇,就有也不願報。
兩下裡言語失和,就在摩霄峰上變友為敵,苦鬥了七天七夜。
雲翼雖然法術精奇,無奈猿精玄功變化,妙用非常,不特禁制不了他,初鬥時反因偶然疏忽,幾乎吃了猿精的大虧。
後來勉強打個平手。
到了末一天早上,向善和韋少少來訪,三下合力,将雲翼趕走。
由此雙方成了對頭。
饒是猿精這般機警明白,仍然上了飛娘的當。
他自末一次上方山挫敗歸來,見無名禅師師徒既然如此厲害,劫符的人定是同黨,也非弱者。
縱然尋了去,也未必能奪取回來,徒惹麻煩。
有時想起,難過一會,也就罷了。
及至得知林寒來曆,并非和尚徒弟。
雲翼說他本領尋常,不知真假,看他劫符以後匿迹銷聲,也許不是能手。
況且此符原是當初獨指禅師借與自己,原主不是凡人,如索還此寶,極為容易,直到坐化,并無相索之事。
此符又不是佛門法寶,可知憐念自己能守戒向善,有心賜與。
被人巧取豪奪,實不甘服。
無論仙佛,都不能不講道理。
無名和尚已将自己擒住,不加傷害,可知是他自己理虧之故。
否則自己連犯他七次,哪有如此便宜?彼以力來,我以力往,各憑道行本領高下,來決取舍,大家一樣。
況且自己理直,遇見能手,也有話說。
等尋着林寒,如不可為,索性死了這條心,省得時常惦念不忘。
貪嗔之念一起,又活了心,先和向、韋二人說起此事。
向、韋二人聞他不與飛娘等同流合污,甚是贊同。
惟因他要尋林寒奪寶,覺着不妥,力勸道:"如今峨眉正在昌明之期,便是後輩中的能人也甚多,你縱理直,這事也冒決不得。
不過昆侖、峨眉兩派,常有同道往還,以前慈雲寺雖有小隙,近來已經半邊老尼調解。
他們門下幾輩弟子,多半知名,并沒聽說有林寒其人。
他們正在廣積外功之際,為了玉符,便匿迹不出,直似笑談。
你又不知他師長名姓,本人居處,怎可妄動?飛娘等妖邪,心存叵測,莫要中她詭計。
最好不再貪
思來想去,比較還是苦苦哀求,或有幾許求生之望。
似這般時憂時喜,時怒時懼,哀樂七情,同時并集在心頭上,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
終于走了認罪服輸,以求免死的一條道上。
好話說了千千萬,真是無限悲鳴,不盡傷心,接連七日七夜,不曾停過。
好容易哭求到了末一天的子夜,才見禅師微啟二目,笑指他說道:"你這孽畜,還不去麼?"猿精隻當取笑,自然重訴前言,哭求寬免。
言還未了,禅師倏地喝道:"想來便來,想去便去,你自忘歸,有誰留你?"說完這四句話,眼又閉上。
猿精聞言,猛地吃了一驚。
方又要哭訴受制已曆七日,千乞老禅師恩釋,忽覺身已能動,忙試一縱遁光,果然無罣無礙,自在飛起。
萬想不到仇敵毫未加以傷害,放時這般容易。
魚兒脫網,絕處逢生,慌不疊地逃回山去,再不敢去向上方山生事了。
過有三年,猿精出外采藥,遇到兩個近年新結交的忘形之友:一是崆峒派小一輩中有名人物小髯客向善;一個便是昆侖門中名宿巫山風箱峽獅子洞遊龍子韋少少。
因猿精自知異類成道,喜與高人親近,訂交之始,曾助向、韋二人采覓到不少靈藥。
向、韋二人雖知他是個異類,不特道行甚深,仙根甚厚,精于玄功變化,法力修為,都不在自己以下,并且立身正而不邪,異日必成正果。
對人又複殷勤恭敬。
因此不惜折節下交,訂為忘形之友,常共往還。
這日無心中在缙雲山中路遇,自是欣然。
由研讨各人劍法起始,後來說高了興,便各将自己飛劍放起來,互相比鬥了一陣,又暢談了片時,向、韋二人才向猿精定訂了後約别去。
誰知這一比劍為戲,幾乎給猿精又惹殺身之禍。
彼時正值許飛娘從空中路過,先并不知是誰,因看出不是峨眉一派,生心網羅,遠遠落下遁光,隐了身形,往前窺探。
一見有遊龍子韋少少在内,知他為人正直,上次慈雲寺已非本願,見面準鬧個無趣,心中涼了半截,本想走去。
繼見韋少少等收劍同談,悄悄在旁一偷聽,正聽到猿精對向、韋二人談起前事。
韋少少見聞雖廣,也隻知獨指禅師生平大概,因無名禅師自來韬光,仍然不知底細。
向善行世未久,更無庸說了。
猿精便托向、韋二人,代為訪問各正派中高明之士,到底鏡波寺七個新來的和尚是甚麼來曆,上次吃的虧值與不值。
自知不敵,原無複仇之想,偏被許飛娘聽了去。
她也不知那師徒七人是誰,隻覺有機可乘。
當時因聽猿精口氣,輕易難受自己被愚弄,并沒露面,隻在暗中尾随,到了他的洞前,便自走去。
先找到五鬼天王尚和陽,問出前半根由,并知林寒日後也要歸峨眉門下。
又在各異派中連訪帶問,請教高人推算,居然被她弄了個一清二白。
隻不知林寒得了玉符,遊往何處。
自己名聲太大,怕猿精不肯合流,特意找了海南島山寨中一個專煉旁門道法的散仙,前往福建大姥山摩霄峰絕頂猿精修道的洞前,假作遊山采藥,去向猿精結納,乘間告知底細,慫恿他去尋林寒報仇。
那散仙名叫雲翼,原是黎人,隐居海南島五指山黎母嶺多年,先本在山寨中閉戶潛修,絕少與聞外事。
許飛娘因聽人說起他得過黎母真傳,精通許多異術,能咒水不流,咒火不燃,咒人随意生死,慕名相訪。
彼此談投了機,許飛娘便向他求教,學會驅遣六丁、假形禁制之術;并送他一口寶劍,傳了煉劍之法。
雲翼因自己出身黎教,與别的玄門宗法不同,深以不會飛劍為憾,得劍大喜。
由此兩人成了莫逆。
這日受了飛娘之托,趕到峰頂,正值猿精他出,洞門緊閉。
那大姥山在閩江北面,福鼎縣南,與洞宮山對峙,群峰林立,孤兀挺出,與南嶺諸山不相連屬。
猿精所居的摩霄峰,乃是山的絕頂,三面皆海,極擅洞壑之奇。
去時又當九秋天氣,據峰憑臨,下面是千山萬壑,齊湊眼底。
到處丹楓黃橘,映紫流金,經霜欲染。
上面是高雯雲淨,中天一碧,日邊紅霞,散為纨绮。
再往遠看出去,又是海闊天空,波瀾浩瀚,濤聲盈耳,一望無涯。
真個是秋光明麗,冷豔絕倫,氣象萬千,應接不暇。
雲翼賞玩了一陣,見暮霭蒼然,瞑色四合,以為猿精必是遠出,不會歸來,正欲走去。
忽聽遠遠一聲猿嘯,接着便見遙天空際,隐隐飛來一溜火光。
情知猿精歸洞,便停了步,負手望海,故作未覺。
不一會,便聽破空之聲,直落峰頂,洞門忽然開放。
回身一看,猿精已經進洞,隻見到一個背影,已聞洞内有猿猴呼嘯之聲。
雲翼見猿精沒來答理,無法交談,又不便做不速之客,直闖進去相見,引他啟疑。
隻得索性裝到底,再待一會,看他如何。
方在面海躊躇,也是合該有事。
猿精一到,便看出他不是正經路數,本想閉洞不理,由他自去。
偏生近年來收了兩個有根器的小猿,俱都好事,早從洞隙外望,看了個清楚。
争着和猿精說洞外那人,從午後便來,先向洞端詳了一陣,從身旁取出雞骨,像是排了一卦。
末後又掐指算了算,到處東張西望。
雖未入洞相犯,已在洞前逗留了好些時辰,神情甚是鬼祟,定非好人。
适見他意似要走,聞得嘯聲,又複停止等語。
猿精聞言,料知來人不是因見本峰景物雄奇,想奪洞府,便是有為而來。
如若閉戶不理,不特示弱于人,他也決不就此罷手。
想了想,還是先禮後兵,問明來意再說。
因想試試來人深淺,輕悄悄閃出洞去,正要行法相戲,雲翼已經覺察,回過身來。
猿精不及施為,隻得向前施禮問道:"道友日午便到荒山,至今未行,可是有甚見教嗎?"雲翼知它靈慧異常,笑答道:"貧道乃五指山黎人雲翼,因往洞宮采藥,望見此峰高出天表,偶然随興登臨,頗喜此峰清麗雄奇,以為沒有主人,一時貪玩景物,未舍遽去。
今見道友仙骨清異,豐榘夷沖,道行必然深厚,高出貧道十倍。
可能恕我愚昧,見教一二麼?" 猿精性傲,素喜奉承,來人一謙和,不由轉了好感。
雖明白他前半賞景登臨,是些假話。
心想:"這人雖非正派一流,倒也不甚讨厭。
許是無心到此,看出行藏,特地相待一談,并非有為,也說不定。
既無不利之心,與他談談何妨?"當下應允,就在峰頂磐石之上,相邀雲翼坐談。
又喚洞中兩小猿,将适從戴雲山溫谷中新采回來的大龍眼和柑袖之類佳果,取将出來待客。
猿精因以前遭劫,便是受妖人連累;此人今日無故至此,又從未聽說過他的姓名來曆,測不透他的心意,總覺有些可疑,并未揖客入洞。
雲翼知他意在防微,略談引導、吐納之言,便給他高帽子戴,譽如真仙一流。
猿精見他容止謙沖,言詞敏妙,所談黎家道法,也是别有玄妙,自成一家,漸漸由疑轉喜。
雲翼适可而止,并不久留,坐到月上中天,即告歸去。
行時,因猿精煩他一試奇術,還故意露了一手。
是夜雲霁風輕,清光如晝,照到廣闊無限的海面上,波翻浪湧,閃起千千萬萬的金鱗,一眼望不到邊際,奇景無邊,本就好看。
雲翼卻嫌海濤起伏讨厭,不如碧波無紋,澄明若鑒來得有趣。
難得這好明月,意欲步行回家,徑由海面,賞玩這上下天光,踏月回轉海南島去。
猿精因聽他說過善持禁咒之術,聞言知要咒海不流,疑是賣弄幻境,假裝要送他一程;就便觀賞,一飽眼福。
雲翼知旨,立時邀了猿精,由峰頂往海面上飛去。
将要到達,正值風起潮生,浪如山立,勢更洶湧。
雲翼口誦禁咒,将手一指,海浪立時但平不動,澄波停勻,靜止不流,萬裡海洋,彌望空明,再吃秋月一照,不特天光雲影,上下同清,海中大小遊魚往來,鳍鱗畢現。
人行其上,竟是又平又滑,毫不沾濡,倒影入水,毛發可數,宛然如在一片奇大無比的晶鏡上行走一般。
猿精再三運用慧眼谛視,除開離卻兩旁百裡和身後來路數十丈随行随複原狀外,前行二三百裡的海面,直似整片玻璃修成,絕非幻境。
心中好生贊服,不由傾倒。
雲翼想已覺出猿精慧眼,看出他不能咒遍全海,微笑說道:"旁門小術,無異班門弄斧。
重勞相送,已感盛情。
你我訂交恨晚,改日再造仙山求教,就此告别吧。
"猿精也因到了子夜用功之時,依言訂了後約,腳步一停,身剛告辭飛起,眼看海面,雲翼身子不動,人卻似射箭一般,在無盡晶波上,往前飛駛而去。
行過之處,海水随着飛起,波濤掀天比前愈猛,浪花起落之間,人已由大而小,由小而隐,逐漸消失。
猿精回峰隔了些日,雲翼又來相訪,才延款入洞。
由此常共往還,成了密友。
雲翼先将猿精身世同遭劫煉魂,與無名和尚結仇經過,探個清楚,轉告許飛娘。
飛娘本想網羅猿精,一聽他受過素因大師之害,益發心喜,以為可以同仇敵忾,引歸自己一黨。
便叫雲翼告知劫他玉符的人,名叫林寒,乃無名和尚勾來的峨眉派門下弟子,勸他報仇。
并勸他結納飛娘等異派中人,共尋素因大師和峨眉門下作對。
誰知欲速不達。
猿精當初求借玉符煉魂時,獨指禅師曾經力加告誡說:"念你苦修多年,遭劫可憐,借寶成全你容易。
但你要知劫數前定,如不經此一劫,不會哭嘯空山,便遇不到我,永遠是一異類,連鬼仙也修為不到。
況且神尼優昙是我同道至交,素因是她得意門人,道力深厚,劍術高強,你就成了氣候,也非對手,前往尋仇,無殊送死,豈不負我初心?"猿精再三矢口立誓,決不記仇,并多修外功,以報成全之德。
平日又習聞飛娘等人罪惡滔天,胸中早有成見,交友極慎,便是守着禅師誡言。
這一來,方知雲翼來意不善,恍然大悟,當時暴怒,雖然未能忘情玉符,對雲翼卻絕了交。
并令轉告飛娘等異派妖邪,速息妄想,自己不過想尋林寒取回已失之寶,并無害人之念,休說與峨眉門下無仇,就有也不願報。
兩下裡言語失和,就在摩霄峰上變友為敵,苦鬥了七天七夜。
雲翼雖然法術精奇,無奈猿精玄功變化,妙用非常,不特禁制不了他,初鬥時反因偶然疏忽,幾乎吃了猿精的大虧。
後來勉強打個平手。
到了末一天早上,向善和韋少少來訪,三下合力,将雲翼趕走。
由此雙方成了對頭。
饒是猿精這般機警明白,仍然上了飛娘的當。
他自末一次上方山挫敗歸來,見無名禅師師徒既然如此厲害,劫符的人定是同黨,也非弱者。
縱然尋了去,也未必能奪取回來,徒惹麻煩。
有時想起,難過一會,也就罷了。
及至得知林寒來曆,并非和尚徒弟。
雲翼說他本領尋常,不知真假,看他劫符以後匿迹銷聲,也許不是能手。
況且此符原是當初獨指禅師借與自己,原主不是凡人,如索還此寶,極為容易,直到坐化,并無相索之事。
此符又不是佛門法寶,可知憐念自己能守戒向善,有心賜與。
被人巧取豪奪,實不甘服。
無論仙佛,都不能不講道理。
無名和尚已将自己擒住,不加傷害,可知是他自己理虧之故。
否則自己連犯他七次,哪有如此便宜?彼以力來,我以力往,各憑道行本領高下,來決取舍,大家一樣。
況且自己理直,遇見能手,也有話說。
等尋着林寒,如不可為,索性死了這條心,省得時常惦念不忘。
貪嗔之念一起,又活了心,先和向、韋二人說起此事。
向、韋二人聞他不與飛娘等同流合污,甚是贊同。
惟因他要尋林寒奪寶,覺着不妥,力勸道:"如今峨眉正在昌明之期,便是後輩中的能人也甚多,你縱理直,這事也冒決不得。
不過昆侖、峨眉兩派,常有同道往還,以前慈雲寺雖有小隙,近來已經半邊老尼調解。
他們門下幾輩弟子,多半知名,并沒聽說有林寒其人。
他們正在廣積外功之際,為了玉符,便匿迹不出,直似笑談。
你又不知他師長名姓,本人居處,怎可妄動?飛娘等妖邪,心存叵測,莫要中她詭計。
最好不再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