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回 圖解勤參 寸心通妙谛 飛雲可捉 咫尺誤仙緣

關燈
鳳自從戴家場遇救,到此已有一天多時間未進飲食,這時心裡一寬,方覺腹饑。

    走向壁角置釜之處,一面先剝了松子入口。

    猛又想起仙人點化,往往示意于不知不覺之中。

    前洞盡有光明方便所在,這鍋竈偏生安置在後洞最黑暗的地方,看似無關,定非尋常,說不定又含有深意,且莫去動它。

    一面随手取了一根黃精,咬了一口,覺着苦澀。

    見其中還雜有許多山芋,打算煮熟了吃,釜旁柴禾頗多,也有火種,隻是無從尋水,出洞又畏罡風。

    隻得用身帶的一把小刀削些胡亂生吃了一頓。

    吃完起身,又向壁間尋視,除看得比前清楚外,仍無所得。

    一心苦練,洞中又無床榻被蓋,索性不睡,徑去石墩上二次打起坐來。

    做完一次功課,異常舒散。

    或是吃些山芋、黃精、松子之類,又去打坐入定。

    似這樣做過了十幾次功課,始終未曾離開後洞。

    洞中黑暗,不分晝夜,算計時候,約有三天光景。

    因是潛心一意,勤苦參修,再加天資穎異,夙根深厚,進境極快。

    但雲鳳本人尚不知道,隻覺心智空明,耳目分外靈敏而已。

     有一次,剛剛入定醒來,偶看壁間圖解,格外比前清晰,知是打坐之功。

    自忖:"再有數日,隻要按着曾祖母所傳坐功,能在一次中将氣機運用純熟,通行逆關,過了十二周天,做到她老人家所說境界,便可照着壁間圖解,不問悟出門徑與否,一一試練了。

    "正自尋思,微聞水聲滴石,靜中聽去,分外清楚。

    細一留神,聽那水聲竟出自那塊打坐的石墩之下。

     雲鳳連日用功,除吃些山糧外未進滴水,也未行動過一次,忽然聽得水聲,不禁思飲。

    心想:"洞中靈迹甚多,除壁間圖解外,也曾仔細搜索,并無所見。

    石墩下面是實是虛,怎未想到移開一看?這水聲好似時近時遠,石墩又大,莫非下面還蓋有洞穴不成?"想到這裡,走近前去,兩手搬着石墩往前一拉,竟能移動,連忙運足平生之力,一陣搬移,移開二尺來遠近,漸漸發現穴口,心中大喜。

    等到石墩移向一旁,再看全穴口,比石墩隻稍小一圈。

    低頭往穴裡一看,水聲已住。

    那穴道由前往後,斜行下去,看去雖然很深,不過斜徑陡些,并非直落無際。

    有了着身之處,自信從小練就一身輕功,還可提氣貼壁上下。

    略微歇了歇,振起精神,将真氣往上一提,身坐穴口,伸足入穴,背貼着那滑削陡險的穴壁,緩緩往下溜去。

     快要到底,才将氣一舒,放快了勢子。

    等到腳踏實地一看,地方不大,石筍林立,均甚粗大。

    石壁沒有上面平整,到處都是孔竅洞穴,仍有不少發掘過的痕迹。

    再一細尋那水聲之處,隻在一聲形如槎丫的奇石上面洞竅裡有一線流泉,涓涓下滴。

    想是年代深遠,水滴石穿,已成了一個尺許方圓的水坑。

    水與地平,也不溢出。

    用劍一探,不能到底,仿佛很深。

    張口就着泉流一嘗,竟是甘冽異常。

    心想汲些上去,又沒盛水的東西。

    如若上去,将那口鐵釜搬下來盛,又恐拿着東西,走這樣滑削的穴壁,下來容易,上去卻難。

    想了想,無計可施。

    一心想吃點熟東西,隻得取下身披的肩中,先放在水坑裡洗了個淨,就着那涓涓細流,将它浸濕。

    再脫去上身衣服,放在石上,以免弄濕了沒有換的。

    一切準備停當,口含濕衣,走向穴壁。

    仍是背貼着壁,将頭往上略伸,手足向壁,施展輕身功夫,一提氣飛也似往上遊去,一會到頂。

    出了穴口,奔向釜前,将中一陣擰絞,居然有一碗多水。

    左右閑着無事,穴底溫暖如春,也不嫌麻煩,一連上下三次,才湊了有半釜子水。

    就石上晾起肩中,将脫去的衣服着好。

    一面生火,一面削芋放入釜中去煮。

    不消片刻,水開芋熟,香味撲鼻。

    取出一嘗,不但那芋甘芳酥滑,連湯也是清香甜美,益覺适口異常。

    盡情大嚼之餘,不覺吃多了些。

     雲鳳連日吃了許多冷東西,在前又服了崔五姑的湔洗腸胃的靈藥,藥力早已發作,又幾天沒有行動,被熱湯熱食一沖,不一會,忽然腹痛如絞。

    恐污穢了洞府,洞外罡風厲害,強忍着跑出洞去,擇一僻靜山石後面,剛一蹲下,便如奔流奪門,不可遏止。

    等到站起身來,積滞全消,頓覺身子一輕,五内空靈。

    細看當前景物,置身已在白雲之上。

    四外高峰微露角尖,俱在腳底。

    正當中午時分,天風冷冷,仿佛甚勁,但是一毫也不覺冷。

    偶一低頭,見崖下面長着許多奇木異卉。

    向陽一面,有一處黑沉沉的,似有洞穴,當時未有意去看。

    閑眺了片時,徑回洞中,去做功課。

    坐時覺着一縷熱氣由丹田起來,緩緩通過十二玄關,直達命門,然後又順行下去,與崔五姑傳授時手按命門的情況相似。

    知道第一層功夫業已圓滿。

    坐罷睜眼一看,全洞光明,無微不矚,不禁狂喜。

    壁上圖解,連日來已是越看越顯。

    雲鳳打定主意,隻是練五姑所傳功課,一直未去理它。

     這次做完功課,見四壁人物鱗介飛潛動躍之形,不特神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