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回 圖解勤參 寸心通妙谛 飛雲可捉 咫尺誤仙緣
關燈
小
中
大
祖母天高地厚之恩接引到此,九死難報!隻是爹爹年邁,并無子息,所生隻曾孫女一人,平時甚是鐘愛,今見曾孫女失蹤,必然悲痛不止。
還望曾祖母恩施格外,大發鴻慈,将他接引到此,即使修道無緣,也可朝夕侍奉,不知可否?"崔五姑笑道:"癡丫頭,你當修道成仙就這般容易嗎?此山已高出雲表,你此時人在洞中,又服我的靈丹,還不覺得洞外罡風何等凜冽。
常人到此,便即吹化。
便是你,也須修煉四十九日之後,始能出洞遊行。
他一個暮中衰叟,到此怎能禁受,洞中食用之物俱所不備,你在數年内還未必能服氣禁食。
這四十九日中,尚須我給你采辦黃精松子之類充饑。
自出取食,須待四九期滿,骨堅氣凝之後。
他來豈非受罪?至于憂思愛女,在所難免,但已有人為之分說,決可放心。
他此刻有俞、戴兩家留住款待,正好安樂。
你隻要有志向上,年餘光陰,便能見面。
你必将我的靈丹與他服食,縱難成仙,也可延年益壽。
一人得道,九祖升天。
圖這年餘之聚,反分道心則甚?"雲鳳不敢再說。
當下崔五姑便命雲鳳盤膝坐下,道:"你如此孝思,索性我再助你一臂之力,使你早日學成,父女重逢。
此舉省卻你苦功不少。
須知此等仙緣,曠世難逢,勿以得之太易,不自珍惜,淺嘗辄止。
"雲鳳聞言悚然,恭謹領命。
崔五姑伸出一手,按住她的命門。
雲鳳隻覺五姑的手微微在那裡顫動不止,漸覺一股熱氣由命門貫入,通行十二玄關,直達湧泉,再由七十二脈周行全身,遍體奇熱難耐。
雲鳳隻管凝神靜志,一意強忍。
先時五内如焚,似比火熱。
半個時辰過去,方覺渾身通泰,舒适無比。
忽聽五姑喜道:"想不到你定力根骨如此堅厚,真不枉我渡你一場了。
"接着又傳了雲鳳坐功,說道:"你此時百脈通暢,百病皆除。
日後運氣調元,可以毫無阻滞,後洞現有我适才采來的黃精,外有鐵釜一口,支石為竈,足供半月之糧,可照我法做去。
半月後,我再來傳你劍訣。
"說罷,取出一口長才二尺的寶劍和一根三棱鐵針,交與雲鳳,傳了針的用法,說得一聲:"好自修為,行再相見。
"雲鳳隻見滿洞之中金光耀眼,人已不知去向。
知道洞外罡風厲害,不敢追出去看,隻得望空拜倒,謝了大恩。
先将那口劍拔出,铮的一聲,電光閃處,劍已出匣,寒光射眼,冷氣侵肌。
仙家異寶,果自不凡。
神針無事不敢妄發,也知是件寶物無疑。
不由喜出望外。
心裡記着後洞壁間圖解和白陽真人靈迹,以為其中必多仙景,恭恭敬敬朝後洞叩了幾個頭,存着滿腔虔誠之心,往裡走去。
這洞共分前、中、後三層,隻前洞最為光明整潔,中洞深藏山腹,雖然高大宏深,已不如前洞明朗。
雲鳳見上下壁内到處都是殘破之痕,料是前人發掘遺迹。
走向洞壁盡頭,見有一塊高約兩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并無字迹。
轉過碑後,才是後洞門戶,高隻丈許。
進門一看,洞内異常黑暗陰森。
雲鳳原有内家武功,目力曾經練過,仔細定晴尋視,依稀略能辨出一絲痕影,還是看不清楚。
洞中仿佛比前、中二個洞還大得多,除當中一個石墩和零零落落豎着許多長短石柱外,并無甚出奇景物。
再走向壁間一看,那圖解也隻影影綽綽,有些人物痕迹,用盡目力搜查,不見一字。
僅在東南角尋到一堆黃精、松子和那一口鐵釜,心中未免覺着有些美中不足。
孤零零坐在當中石墩上,隻管出神尋思,也不想弄吃的。
暗忖:"曾祖母既說圖解為用甚大,必非虛語。
這一點點人物立坐飛躍淡影,不見一字,洞中如此黑暗,叫人怎生索解?如不從此中悟出一些妙理,休說自己汗顔,曾祖母必當自己不堪造就,負了期許,也許就此罷手,豈不誤了仙緣?"想了一陣,又往四壁注視一陣。
那飛躍屈伸之狀,還可照着内行功夫依式學樣,偏生坐像最多,十九一式,即使看得清楚,也無從下手學習。
似這樣起坐巡行,過了好些時候,老是尋不出一點線索,不由着起急來。
越着急,覺着洞中越更黑暗。
末後把氣沉下去,閉了雙目,略微定了定神,把心一橫,暗罵:"好容易遇上這等仙緣,偏又資質這等愚下。
如不悟出壁間圖解用意,誓以身殉!反正曾祖母要過了半月才來,無須急在這時,何不先照她所傳煉氣之法,勤加練習,緩些時再去參悟?"想到這裡,便将雙膝一盤,冥心用氣,打坐入定。
等到做完功課起身,也不知是甚時候,隻覺身輕骨健,神清氣爽。
睜眼一看,洞中也沒有初進來時黑暗,壁間圖解隔老遠便能稍稍辨認。
這才稍悟虛空生白之理。
适才是由明入暗,滿腔欲望,心盛氣浮,所以看不大見。
此時坐功之後,矜平躁釋,神清志甯,便好得多。
以後勤加練習,定能視暗如明。
隻要圖像能一目了然,無須尺尋寸視,縱無字迹注解,多少總要體會出一些道理。
不禁轉憂為喜,益發奮勉不置。
雲
還望曾祖母恩施格外,大發鴻慈,将他接引到此,即使修道無緣,也可朝夕侍奉,不知可否?"崔五姑笑道:"癡丫頭,你當修道成仙就這般容易嗎?此山已高出雲表,你此時人在洞中,又服我的靈丹,還不覺得洞外罡風何等凜冽。
常人到此,便即吹化。
便是你,也須修煉四十九日之後,始能出洞遊行。
他一個暮中衰叟,到此怎能禁受,洞中食用之物俱所不備,你在數年内還未必能服氣禁食。
這四十九日中,尚須我給你采辦黃精松子之類充饑。
自出取食,須待四九期滿,骨堅氣凝之後。
他來豈非受罪?至于憂思愛女,在所難免,但已有人為之分說,決可放心。
他此刻有俞、戴兩家留住款待,正好安樂。
你隻要有志向上,年餘光陰,便能見面。
你必将我的靈丹與他服食,縱難成仙,也可延年益壽。
一人得道,九祖升天。
圖這年餘之聚,反分道心則甚?"雲鳳不敢再說。
當下崔五姑便命雲鳳盤膝坐下,道:"你如此孝思,索性我再助你一臂之力,使你早日學成,父女重逢。
此舉省卻你苦功不少。
須知此等仙緣,曠世難逢,勿以得之太易,不自珍惜,淺嘗辄止。
"雲鳳聞言悚然,恭謹領命。
崔五姑伸出一手,按住她的命門。
雲鳳隻覺五姑的手微微在那裡顫動不止,漸覺一股熱氣由命門貫入,通行十二玄關,直達湧泉,再由七十二脈周行全身,遍體奇熱難耐。
雲鳳隻管凝神靜志,一意強忍。
先時五内如焚,似比火熱。
半個時辰過去,方覺渾身通泰,舒适無比。
忽聽五姑喜道:"想不到你定力根骨如此堅厚,真不枉我渡你一場了。
"接着又傳了雲鳳坐功,說道:"你此時百脈通暢,百病皆除。
日後運氣調元,可以毫無阻滞,後洞現有我适才采來的黃精,外有鐵釜一口,支石為竈,足供半月之糧,可照我法做去。
半月後,我再來傳你劍訣。
"說罷,取出一口長才二尺的寶劍和一根三棱鐵針,交與雲鳳,傳了針的用法,說得一聲:"好自修為,行再相見。
"雲鳳隻見滿洞之中金光耀眼,人已不知去向。
知道洞外罡風厲害,不敢追出去看,隻得望空拜倒,謝了大恩。
先将那口劍拔出,铮的一聲,電光閃處,劍已出匣,寒光射眼,冷氣侵肌。
仙家異寶,果自不凡。
神針無事不敢妄發,也知是件寶物無疑。
不由喜出望外。
心裡記着後洞壁間圖解和白陽真人靈迹,以為其中必多仙景,恭恭敬敬朝後洞叩了幾個頭,存着滿腔虔誠之心,往裡走去。
這洞共分前、中、後三層,隻前洞最為光明整潔,中洞深藏山腹,雖然高大宏深,已不如前洞明朗。
雲鳳見上下壁内到處都是殘破之痕,料是前人發掘遺迹。
走向洞壁盡頭,見有一塊高約兩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并無字迹。
轉過碑後,才是後洞門戶,高隻丈許。
進門一看,洞内異常黑暗陰森。
雲鳳原有内家武功,目力曾經練過,仔細定晴尋視,依稀略能辨出一絲痕影,還是看不清楚。
洞中仿佛比前、中二個洞還大得多,除當中一個石墩和零零落落豎着許多長短石柱外,并無甚出奇景物。
再走向壁間一看,那圖解也隻影影綽綽,有些人物痕迹,用盡目力搜查,不見一字。
僅在東南角尋到一堆黃精、松子和那一口鐵釜,心中未免覺着有些美中不足。
孤零零坐在當中石墩上,隻管出神尋思,也不想弄吃的。
暗忖:"曾祖母既說圖解為用甚大,必非虛語。
這一點點人物立坐飛躍淡影,不見一字,洞中如此黑暗,叫人怎生索解?如不從此中悟出一些妙理,休說自己汗顔,曾祖母必當自己不堪造就,負了期許,也許就此罷手,豈不誤了仙緣?"想了一陣,又往四壁注視一陣。
那飛躍屈伸之狀,還可照着内行功夫依式學樣,偏生坐像最多,十九一式,即使看得清楚,也無從下手學習。
似這樣起坐巡行,過了好些時候,老是尋不出一點線索,不由着起急來。
越着急,覺着洞中越更黑暗。
末後把氣沉下去,閉了雙目,略微定了定神,把心一橫,暗罵:"好容易遇上這等仙緣,偏又資質這等愚下。
如不悟出壁間圖解用意,誓以身殉!反正曾祖母要過了半月才來,無須急在這時,何不先照她所傳煉氣之法,勤加練習,緩些時再去參悟?"想到這裡,便将雙膝一盤,冥心用氣,打坐入定。
等到做完功課起身,也不知是甚時候,隻覺身輕骨健,神清氣爽。
睜眼一看,洞中也沒有初進來時黑暗,壁間圖解隔老遠便能稍稍辨認。
這才稍悟虛空生白之理。
适才是由明入暗,滿腔欲望,心盛氣浮,所以看不大見。
此時坐功之後,矜平躁釋,神清志甯,便好得多。
以後勤加練習,定能視暗如明。
隻要圖像能一目了然,無須尺尋寸視,縱無字迹注解,多少總要體會出一些道理。
不禁轉憂為喜,益發奮勉不置。
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