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便專精三業。

    以是因緣爾乃得我。

     迦葉複白佛言:世尊,若有我者何故不見。

    佛告迦葉。

    今當說譬。

    譬如初學。

    學五字句。

    界成句偈。

    欲先知義。

    然後乃學。

    當得知不。

    要當先學。

    然後乃知。

    彼善學已,然後師教。

    界成句義。

    引譬示之。

    彼能聽受。

    緣師得解界成句義故,則能信樂。

    如是我今。

    為煩惱藏所覆。

    衆生說言善男子,如來藏如是如是,彼便欲見。

    當得見不。

    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告迦葉。

    如彼不知界成句義。

    當緣師信如是,迦葉當知。

    如來是誠實語者,以誠實語說有衆生。

    汝後當知。

    如彼學成。

    今當為汝更說譬喻。

    如四種衆生界隐覆譬喻。

    所謂。

    膚翳覆眼。

    重雲隐月。

    如人穿井。

    瓶中燈焰。

    當知此四有佛藏因緣。

    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無量相好莊嚴照明。

    以彼性故。

    一切衆生得般涅槃。

    如彼眼翳是可治玻未遇良醫。

    其目常冥。

    既遇良醫。

    疾得見色。

    如是無量煩惱藏。

    翳障如來性。

    乃至未遇諸佛聲聞緣覺。

    計我非我我所為我。

    若遇諸佛聲聞緣覺。

    乃知真我。

    如治病愈。

    其目開明。

    翳者謂諸煩惱。

    眼者謂如來性。

    如雲覆月。

    月不明淨。

    諸煩惱藏覆如來性。

    性不明淨。

    若離一切煩惱雲覆。

    如來之性淨如滿月。

    如人穿井。

    若得乾土知水尚遠。

    得濕土泥知水漸近。

    若得水者,則為究竟。

    如是值遇諸佛聲聞緣覺。

    修習善行掘煩惱土。

    得如來性水。

    如瓶中燈焰。

    其明不現。

    於衆生無用。

    若壞去瓶。

    其光普炤。

    如是諸煩惱瓶。

    覆如來藏燈。

    相好莊嚴則不明淨。

    於衆生無用。

    若離一切諸煩惱藏。

    彼如來性煩惱永荊相好照明施作佛事。

    如破瓶燈衆生受用。

    如此四種譬喻因緣。

    如我有衆生界。

    當知一切衆生。

    皆亦如是,彼衆生界無邊明淨。

     迦葉白佛言:世尊,若一切衆生。

    有如來藏一性一乘者,如來何故。

    說有三乘聲聞乘緣覺乘佛乘。

    佛告迦葉。

    今當說譬。

    如巨富長者,唯有一子。

    随乳母行。

    於大衆中亡失所在。

    長者臨終作是思惟。

    我唯一子久已亡失。

    更無馀子。

    父母親屬。

    若我一旦終沒之後。

    一切财物王悉取去。

    於思惟頃。

    本所失子。

    遊行乞求。

    到其本家。

    而不自知是其父舍。

    所以者何。

    幼少失故。

    父見識之。

    而不言子。

    所以者何。

    慮怖走故多與财物。

    而語之言:我無子息。

    為我作子。

    勿複馀行。

    彼子答言:不堪住此。

    所以者何。

    住此常苦如被系縛。

    長者謂言:汝欲何作。

    子複答言:甯除衆穢放牧田作。

    長者念言:此子薄福。

    我當知時。

    且随彼意。

    即令除糞。

    其子久後。

    見大長者五欲自娛。

    心生欣樂。

    作是思惟。

    願大長者,時見哀納多賜财寶。

    以我為子。

    作是念已,不勤作務。

    長者見已,作是思惟。

    如是不久。

    必為我子。

    是時長者,尋告之曰:汝今雲何起異心想。

    不勤作務。

    彼即答言:願欲作子生如是心。

    長者言善。

    我是汝父。

    汝是我子。

    我實汝父。

    而汝不知。

    所有庫藏悉以付汝。

    於大衆中唱如是言:此是我子。

    我失來久。

    今遇還家。

    而不自知。

    我命為子。

    而複不肯。

    今日自求為我作子。

    迦葉。

    如彼長者,方便誘引志意下劣子。

    先令除糞。

    然後付财。

    於大衆中唱如是言:此本我子。

    亡失來久。

    今幸自來。

    為我作子。

    迦葉。

    如是不樂一乘者,為說三乘。

    所以者何。

    此是如來善巧方便。

    是諸聲聞悉是我子。

    如除糞者今始自知。

    迦葉白佛言:嗚呼異哉。

    是聲聞乘。

    何鄙之甚。

    實是佛子。

    而不識父。

     佛告迦葉。

    應如是學。

    若汝不堪诃責毀罵,則應舍離。

    彼後熟時。

    汝當知之。

    複次迦葉。

    聲聞大乘常相違反。

    世俗無漏愚癡黠慧。

    複次迦葉。

    若謗此經者,應當攝齲所以者何。

    彼以謗故。

    舍身當堕無邊黑闇。

    哀愍彼故。

    當設方便以大乘法而成熟之。

    若不可治者,當堕地獄。

    若有信者彼自當信。

    其馀衆生。

    應以攝事攝令解脫。

    複次迦葉。

    若有士夫。

    初得熱玻不應與藥及馀衆治。

    所以者何。

    時未至故。

    要待時至然後乃治。

    二處不知是則敗醫。

    是故病熟然後應治。

    若未熟者要待時至。

    如是衆生謗此經者,過患熟時深自悔責。

    嗚呼苦哉。

    我之所作。

    今始覺知。

    至於爾時,應以攝事而救攝之。

     複次迦葉。

    如有士夫。

    度大曠野。

    聞合群鳥鳴。

    時彼士夫思是鳥聲。

    謂有劫賊。

    異道而去。

    入空澤中。

    至虎狼處。

    為虎所食。

    如是迦葉。

    彼當來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於有我無我聲。

    畏有我聲。

    入於大空斷見。

    修習無我。

    於如是如來藏。

    諸佛常住甚深經典。

    不生信樂。

    複次迦葉。

    汝所問我。

    為阿難說。

    有有有苦樂。

    無有無苦樂。

    汝今谛聽。

    迦葉。

    如來者,非有非衆生亦不壞。

    迦葉白佛言:雲何世尊,佛告迦葉。

    如雪山下有出淨光摩尼寶性。

    有人善知摩尼寶相。

    見相則知。

    即取持去。

    如煉金法。

    消除滓穢離垢清淨。

    随所著處。

    本垢不污。

    所以者何。

    譬如士夫持燈而行。

    随所至處。

    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