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
譬如有王能行布施。
彼王國中多出伏藏。
所以者何。
以彼國王種種周給貧苦衆生。
是故伏藏自然發出。
如是迦葉。
大方便菩薩。
廣為衆生說甚深法寶故。
得此甚深離非法經。
謂空無相無作相應經。
複得如是如來常祝及有如來藏經。
迦葉。
如郁單越。
自然之食。
衆共取之。
無有損減。
所以者何。
以彼盡壽。
無我所想及慳貪想。
如是迦葉。
此閻浮提。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得此深經。
書持讀誦究竟通利廣為人說。
終不疲厭不疑不謗。
以佛神力。
常得自然如意供養。
乃至菩提無乏無荊除定報業。
如持戒比丘。
不緩持戒。
終身天神随侍供養。
若彼能於如是深經。
乃至不起一念謗想。
當得如來藏如來常祝常見諸佛親近供養。
如轉輪聖王。
凡所遊行七寶常随。
如是安慰說者所住之處。
如是比經常與彼俱。
如轉輪聖王所住之處。
七寶随住不住馀處。
其非真寶住於馀處。
如是安慰說者,現在所住如是比經。
悉從他方來至其所。
諸不了義空相應經於馀處祝如是安慰說者所住至方此經常随。
如轉輪聖王所遊之處。
諸馀衆生随順王者,作如是念。
彼王所祝我亦應去。
如是安慰說者所住之處。
如是比經亦複常随。
如轉輪聖王出於世時。
七寶随出。
如是安慰說者出于世間。
如是比經亦随出現。
如轉輪聖王所有七寶。
若失一寶。
彼王尋求。
必至寶所。
如是安慰說者,為聞此經處處尋求。
要至經所。
複次如轉輪聖王不出世時。
諸馀小王力轉輪王。
和合諸王各現於世。
如是諸方。
無人演說此深經處。
馀雜說者,說諸雜經。
所謂正不正雜經。
彼諸衆生。
亦如是随學。
彼随學時。
聞此如來藏如來常住究竟深經。
心生疑惑。
於安慰說者,生恚害心。
輕賤嗤笑。
不生愛念。
罵辱不忍。
作如是說。
此将文筆。
魔之所說,謂為毀法。
悉棄舍去各還本處。
更相破壞犯戒邪見。
終不能得如是比經。
所以者何。
安慰說者所住之處。
此經随住故。
爾時世間多有衆生。
見聞摩诃衍經。
而生诽謗。
莫生恐畏。
所以者何。
五濁世時。
正法損減。
多有衆生謗摩诃衍。
如七家村中必出茶夷尼鬼。
如是比經所行之處。
七人衆中必有謗者,迦葉。
譬如同戒之人。
相見歡喜。
彼亦如是,各各毀戒。
於說法衆中。
聞是經時。
更相瞻視。
作戲笑言:何者衆生界。
何者為常瞻彼顔色。
作是思惟。
彼是我伴。
更相慈愍。
如是作已,守性而祝守性而去。
如婆羅門長者種性。
生子習惡。
父母訓誡。
曾不改悔。
舍家而去。
随逐惡友。
鬥諸鳥獸。
以為戲樂。
如是展轉。
乃至他國。
要結同類。
共為非法。
是為同行。
不樂此經者亦複如是,見他誦說而反戲笑。
所以者何。
爾時衆生,并多懈擔持戒寬緩。
為法留難。
彼諸同行相随诽謗。
迦葉白佛言:嗚呼真是惡時。
佛告迦葉。
至於爾時安慰說者,當如之何。
迦葉。
譬如城邑邊近路之田。
為諸人衆象馬侵食。
彼時田主。
使一人監視。
監視之人不勤守護。
複更增足二三四五。
若十二十乃至百人。
守者逾多。
取者彌衆。
最後一人作是思惟。
如此守視非一切護。
當善方便令無侵害。
即取田苗手自惠施。
彼生感愧田苗得全。
迦葉。
若能如是,善方便者,於我滅後能護此經迦葉白佛言:世尊,我終不能攝彼惡人。
甯以兩肩荷負須彌至百千劫。
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戒滅法謗法污法。
如是諸惡非法音聲。
世尊,我甯屬他為其仆使。
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戒背法遠法壞法。
如是諸惡非法音聲。
世尊,我甯頂戴大地山海經百千劫。
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戒滅法自高毀他。
如是諸惡非法音聲。
世尊,我甯恒受聾盲瘖啞。
不能堪忍聽彼惡人毀犯淨戒。
為利出家受他信施。
如是諸惡非法音聲。
世尊,我甯舍身疾般涅槃。
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毀淨戒蠡聲之行。
而身行谄曲口言虛妄。
如是諸惡非法音聲。
佛告迦葉。
汝般涅槃。
是聲聞般涅槃。
非為究竟。
迦葉白佛。
言若聲聞緣覺般涅槃非究竟者,世尊何故。
說有三乘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
世尊雲何已般涅槃複般涅槃耶。
佛告迦葉。
聲聞以聲聞般涅槃。
而般涅槃非為究竟。
辟支佛以辟支佛般涅槃。
而般涅槃亦非究竟。
乃至得一切種功德。
一切種智大乘般涅槃。
然後究竟無異究竟。
迦葉白佛言:世尊,此義雲何。
佛告迦葉。
譬如從乳出酪。
酪出生酥。
生酥出熟酥。
熟酥出醍醐。
凡夫邪見如初生乳。
乳血共雜。
受三歸者猶如純乳。
随信行等。
及初發心菩薩。
住解行地,猶如成酪。
七種學人及七地住菩薩,猶如生酥。
意生身阿羅漢辟支佛得自在力。
及九住十住菩薩猶如熟酥。
如來應供等正覺,猶如醍醐。
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來雲何說有三乘。
佛告迦葉。
譬如導師。
勇猛雄傑。
将諸親屬及馀人衆。
從其所住欲至他方。
經由曠野崄難惡道。
作是思惟。
此衆疲
譬如有王能行布施。
彼王國中多出伏藏。
所以者何。
以彼國王種種周給貧苦衆生。
是故伏藏自然發出。
如是迦葉。
大方便菩薩。
廣為衆生說甚深法寶故。
得此甚深離非法經。
謂空無相無作相應經。
複得如是如來常祝及有如來藏經。
迦葉。
如郁單越。
自然之食。
衆共取之。
無有損減。
所以者何。
以彼盡壽。
無我所想及慳貪想。
如是迦葉。
此閻浮提。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得此深經。
書持讀誦究竟通利廣為人說。
終不疲厭不疑不謗。
以佛神力。
常得自然如意供養。
乃至菩提無乏無荊除定報業。
如持戒比丘。
不緩持戒。
終身天神随侍供養。
若彼能於如是深經。
乃至不起一念謗想。
當得如來藏如來常祝常見諸佛親近供養。
如轉輪聖王。
凡所遊行七寶常随。
如是安慰說者所住之處。
如是比經常與彼俱。
如轉輪聖王所住之處。
七寶随住不住馀處。
其非真寶住於馀處。
如是安慰說者,現在所住如是比經。
悉從他方來至其所。
諸不了義空相應經於馀處祝如是安慰說者所住至方此經常随。
如轉輪聖王所遊之處。
諸馀衆生随順王者,作如是念。
彼王所祝我亦應去。
如是安慰說者所住之處。
如是比經亦複常随。
如轉輪聖王出於世時。
七寶随出。
如是安慰說者出于世間。
如是比經亦随出現。
如轉輪聖王所有七寶。
若失一寶。
彼王尋求。
必至寶所。
如是安慰說者,為聞此經處處尋求。
要至經所。
複次如轉輪聖王不出世時。
諸馀小王力轉輪王。
和合諸王各現於世。
如是諸方。
無人演說此深經處。
馀雜說者,說諸雜經。
所謂正不正雜經。
彼諸衆生。
亦如是随學。
彼随學時。
聞此如來藏如來常住究竟深經。
心生疑惑。
於安慰說者,生恚害心。
輕賤嗤笑。
不生愛念。
罵辱不忍。
作如是說。
此将文筆。
魔之所說,謂為毀法。
悉棄舍去各還本處。
更相破壞犯戒邪見。
終不能得如是比經。
所以者何。
安慰說者所住之處。
此經随住故。
爾時世間多有衆生。
見聞摩诃衍經。
而生诽謗。
莫生恐畏。
所以者何。
五濁世時。
正法損減。
多有衆生謗摩诃衍。
如七家村中必出茶夷尼鬼。
如是比經所行之處。
七人衆中必有謗者,迦葉。
譬如同戒之人。
相見歡喜。
彼亦如是,各各毀戒。
於說法衆中。
聞是經時。
更相瞻視。
作戲笑言:何者衆生界。
何者為常瞻彼顔色。
作是思惟。
彼是我伴。
更相慈愍。
如是作已,守性而祝守性而去。
如婆羅門長者種性。
生子習惡。
父母訓誡。
曾不改悔。
舍家而去。
随逐惡友。
鬥諸鳥獸。
以為戲樂。
如是展轉。
乃至他國。
要結同類。
共為非法。
是為同行。
不樂此經者亦複如是,見他誦說而反戲笑。
所以者何。
爾時衆生,并多懈擔持戒寬緩。
為法留難。
彼諸同行相随诽謗。
迦葉白佛言:嗚呼真是惡時。
佛告迦葉。
至於爾時安慰說者,當如之何。
迦葉。
譬如城邑邊近路之田。
為諸人衆象馬侵食。
彼時田主。
使一人監視。
監視之人不勤守護。
複更增足二三四五。
若十二十乃至百人。
守者逾多。
取者彌衆。
最後一人作是思惟。
如此守視非一切護。
當善方便令無侵害。
即取田苗手自惠施。
彼生感愧田苗得全。
迦葉。
若能如是,善方便者,於我滅後能護此經迦葉白佛言:世尊,我終不能攝彼惡人。
甯以兩肩荷負須彌至百千劫。
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戒滅法謗法污法。
如是諸惡非法音聲。
世尊,我甯屬他為其仆使。
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戒背法遠法壞法。
如是諸惡非法音聲。
世尊,我甯頂戴大地山海經百千劫。
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戒滅法自高毀他。
如是諸惡非法音聲。
世尊,我甯恒受聾盲瘖啞。
不能堪忍聽彼惡人毀犯淨戒。
為利出家受他信施。
如是諸惡非法音聲。
世尊,我甯舍身疾般涅槃。
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毀淨戒蠡聲之行。
而身行谄曲口言虛妄。
如是諸惡非法音聲。
佛告迦葉。
汝般涅槃。
是聲聞般涅槃。
非為究竟。
迦葉白佛。
言若聲聞緣覺般涅槃非究竟者,世尊何故。
說有三乘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
世尊雲何已般涅槃複般涅槃耶。
佛告迦葉。
聲聞以聲聞般涅槃。
而般涅槃非為究竟。
辟支佛以辟支佛般涅槃。
而般涅槃亦非究竟。
乃至得一切種功德。
一切種智大乘般涅槃。
然後究竟無異究竟。
迦葉白佛言:世尊,此義雲何。
佛告迦葉。
譬如從乳出酪。
酪出生酥。
生酥出熟酥。
熟酥出醍醐。
凡夫邪見如初生乳。
乳血共雜。
受三歸者猶如純乳。
随信行等。
及初發心菩薩。
住解行地,猶如成酪。
七種學人及七地住菩薩,猶如生酥。
意生身阿羅漢辟支佛得自在力。
及九住十住菩薩猶如熟酥。
如來應供等正覺,猶如醍醐。
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來雲何說有三乘。
佛告迦葉。
譬如導師。
勇猛雄傑。
将諸親屬及馀人衆。
從其所住欲至他方。
經由曠野崄難惡道。
作是思惟。
此衆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