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不舍空。

    亦非身見空。

    空彼一切有為自性。

     佛告迦葉。

    汝更問大衆。

    鹹欲得聞此大法鼓方廣一乘。

    所謂大乘難信經不。

    如是至三。

    迦葉白佛言:善哉世尊,即從坐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頂禮佛足。

    右繞三匝已,告諸大衆。

    鹹欲聞此大法鼓經不。

    如來今當普為汝等演說一乘。

    所謂大乘。

    過一切聲聞緣覺境界。

    如是三說。

    彼悉答言:願樂欲聞。

    唯大迦葉。

    我等悉為聞法故來。

    善哉哀愍。

    當為我說大法鼓經。

    迦葉複言:汝等雲何信。

    彼即答言:譬如士夫年甫二十有百歲子。

    若佛如是說者,我等亦當如是随信。

    況說正法。

    而不信受。

    所以者何。

    如來如說而行。

    如來淨眼圓照無閡。

    以佛眼觀知我等心。

    迦葉歎言:善哉善哉!諸賢汝等。

    堪任聽大法鼓經。

    若持若說。

    佛告迦葉。

    譬如士夫年甫二十有百歲子。

    大法鼓經亦複如是,所以者何。

    如來涅槃而複常祝一切無我而複說我。

    彼即白言:唯佛能知。

    如世尊所說,我等如是受持。

     迦葉白佛。

    唯願世尊,說大法鼓經。

    擊大法鼓吹大法蠡。

    佛言:善哉善哉!迦葉。

    汝今聽說大法鼓經。

    迦葉白佛言:唯然受教。

    何以故?是我境界故。

    是故如來大見敬待。

    雲何為敬。

    曾告。

    我言:汝來共坐。

    以是因緣我應知恩。

    佛言:善哉迦葉。

    以是義故。

    我敬待汝。

    迦葉。

    譬如波斯匿王。

    善養四兵。

    若鬥戰時。

    擊大戰鼓。

    吹大戰蠡。

    對敵堅祝緣斯恩養。

    戰無遺力。

    能勝怨敵。

    國境安甯。

    如是比丘。

    我般涅槃後。

    摩诃迦葉。

    當護持此大法鼓經。

    以是義故。

    我分半坐。

    是故彼當行我所行。

    於我滅後。

    堪任廣宣大法鼓經。

    迦葉白佛言:我是世尊口生長子。

    佛告比丘。

    譬如波斯匿王。

    教諸王子。

    學諸明處。

    彼於後世。

    堪紹王種。

    如是比丘。

    於我滅後。

    迦葉比丘。

    護持此經亦複如是, 複次迦葉。

    如波斯匿王。

    多與諸王。

    共為怨敵。

    更相攻伐。

    於彼彼時。

    其諸戰士。

    象馬車步。

    四種兵衆。

    聞大鼓聲。

    心不恐怖堅持甲仗。

    時王恩恤。

    多所賜赉。

    及當戰時。

    加賜珍寶。

    及以城邑。

    若能克敵。

    冠以素缯。

    封以為王。

    如是迦葉。

    我諸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如戒随學波羅提木叉成就善住律儀。

    如來則與人天安樂。

    其有大功降四魔者,以四真谛解脫素缯。

    而冠其首。

    若有增上信解。

    求佛藏大我常住法身者,如來爾時以薩婆若。

    水而灌其頂。

    以大乘素缯。

    而冠其首。

    大迦葉。

    我今亦複如是,以大乘素缯用冠汝首。

    汝於未來無量佛所。

    當護持此經。

    迦葉當知。

    汝於我滅後。

    堪任護持如是經典。

    迦葉白佛言:當如尊教。

    複白佛言:我從今日及滅度後。

    常當護持廣說此經。

     佛告迦葉。

    善哉善哉!今當為汝說大法鼓經。

    時虛空中。

    諸天龍衆。

    同聲歎言:善哉善哉迦葉。

    今日諸天。

    大雨天華。

    諸龍王衆。

    雨甘露水。

    及細末香。

    安慰悅樂一切衆生。

    應為世尊之所建立為法長子。

    時天龍衆。

    同聲說偈。

     王於舍衛城,伐鼓吹戰蠡。

    法王祇洹林,擊于大法鼓。

     佛告迦葉。

    汝今當以問難之桴擊大法鼓。

    如來法王。

    當為汝說天中之天。

    當決汝疑爾時世尊告大迦葉。

    有比丘名信大方廣。

    若有四衆。

    聞其名者,貪恚癡箭悉皆拔出。

    所以者何。

    迦葉。

    譬如波斯匿王。

    有耆婆子。

    名曰上藥。

    若波斯匿王。

    與敵國戰時。

    告上藥言:汝今速持能為衆生拔箭藥來。

    爾時上藥。

    即持消毒藥。

    王以塗戰鼓。

    若塗若熏若打。

    若彼衆生。

    被毒箭者,聞其鼓聲。

    若一由旬。

    若二由旬。

    箭悉拔出。

    如是迦葉。

    若有聞信方廣比丘名者,貪恚癡箭悉皆拔出。

    所以者何。

    彼因此經增廣正法以彼現法成就故。

    得此大果。

    大迦葉。

    汝當觀彼無心凡鼓。

    以無心藥。

    若塗若熏若打。

    有如是力饒益衆生。

    況複聞彼菩薩摩诃薩信方廣比丘名。

    而不能除衆生三毒。

    迦葉白佛言:若聞菩薩名者,能除衆生三種毒箭。

    況稱世尊名号功德。

    言南無釋迦牟尼。

    若稱歎釋迦牟尼名号功德。

    能拔衆生三種毒箭。

    況複聞此大法鼓經。

    安慰演說若偈若句。

    況複廣說。

    而不能拔三種毒箭。

     佛告迦葉。

    如我先說。

    淨戒比丘。

    随心所欲。

    以本願故。

    一切諸佛。

    皆有是法。

    所謂不作不起不滅。

    大法鼓經。

    是故迦葉。

    汝於來世。

    亦當如我。

    所以者何。

    若有四衆。

    聞汝名者,三種毒箭悉得拔出。

    是故迦葉。

    汝今當問。

    大法鼓經。

    於我滅後。

    久於世間。

    護持宣布。

    迦葉白佛言:善哉世尊,今當為我說大法鼓經。

    佛告迦葉。

    汝於大法鼓經。

    應少谘問。

    爾時迦葉。

    即白佛言:善哉世尊,當請所疑。

    如世尊所說,若有有則有苦樂。

    無有則無苦樂。

    此有何義。

    佛告迦葉。

    若無有者,謂般涅槃第一之樂。

    是故離苦樂。

    得般涅槃第一之樂。

    若苦若樂。

    彼則是有。

    若無有者,則無苦樂。

    是故欲得般涅槃者,當求斷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一切有無常,亦無不變異。

    彼有有苦樂,無有無苦樂。

    不為無苦樂,為則有苦樂。

    莫樂諸有為,亦勿更習近。

     若人得安樂,還複墜於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