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小
中
大
月藏分第十四本事品第四。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
即從坐起。
偏袒右肩整理衣服。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既是釋迦貴種刹利大姓。
迦毗羅城淨飯王子。
此四阿修羅畜生種類極成卑下。
世尊,何故言與我親。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诃薩言:於過去世第三十一劫有佛出興。
号毗舍浮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常為四衆說法。
爾時有一大婆羅門。
名弗沙耶若。
已於過去無量佛所種諸善根。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
深信具足歸依三寶。
受持五戒離諸放逸。
時弗沙耶若有弟八人。
一名弗沙金剛。
二名弗沙那毗。
三名弗沙阇利。
四名弗沙跋摩。
五名弗沙車帝。
六名弗沙樹。
七名弗沙毗離。
八名弗沙那提。
時弗沙耶若婆羅門勸諸弟言:汝等賢首。
今可歸依佛法僧寶。
受持五戒離諸放逸。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彼諸弟皆悉不肯歸依三寶。
乃至不肯發菩提心。
時弗沙耶若數勸諸弟經於多年。
複問諸弟。
汝等。
何故皆悉不肯歸依三寶。
乃至不肯發菩提心。
竟有何意何所願求。
時彼八弟即作是言:兄能千年修二威儀。
惟行惟住不坐不卧。
經七日夜限食一揣。
修此難行足滿千年。
然後我當歸依三寶受持五戒離諸放逸發於無上菩提之心。
彌勒。
時弗沙耶若聞是語已,一心喜悅。
即為八弟而立誓言:汝等。
若能歸依三寶。
乃至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退轉者,我今必當千年之中不坐不卧七日七夜限食一揣。
我立誓已,於千年中若晝若夜。
乃至一刹那頃念於坐卧。
乃至於七日夜過食一揣。
永當使我違三世佛。
違六波羅蜜。
違十善業道。
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空中。
有百千億那由他無量諸天贊言:大士善哉善哉!堅固勇猛大力決定。
汝於來世盲冥衆中當得成佛。
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聲震於世。
時毗舍浮佛。
以弗沙耶若頭陀功德故贊言:善哉善哉大婆羅門。
汝今以此苦行威儀。
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故。
於未來世第三十一大賢劫中人壽百歲於彼成佛。
号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
聲震於世。
汝當爾時,與此八弟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彌勒。
彼弗沙耶若婆羅門。
足滿千年不坐不卧。
經七日夜限食一揣。
滿千年已,令彼八弟安住三歸受持五戒。
及發無上菩提之心。
善男子,是弗沙耶若化其八弟及馀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等。
諸婆羅門長者居士男子女人童男童女。
皆成熟已,即於毗舍浮如來法中出家學道。
爾時所有解說經論及諸外典。
誦持不忘為人解說。
然後至閑林中。
與第一義谛禅波羅蜜相應而住經五萬年。
於彼時中。
成熟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天龍夜叉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畜生餓鬼毗舍遮人非人等。
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不退轉。
彌勒。
彼弗沙耶若婆羅門者豈異人乎。
莫作異觀我身是也。
我於爾時為欲成熟彼八弟故。
於千年中不坐不卧。
但行但立經七日夜限食一揣。
我為成熟彼諸弟故。
乃至於閑林中住第一義谛經五萬年。
成熟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天龍夜叉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畜生餓鬼毗舍遮人非人等。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不退轉。
爾時弗沙金剛者今羅睺羅阿修羅王是。
弗沙那毗者今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是。
弗沙阇利者今波羅陀阿修羅王是。
弗沙跋摩者今婆稚毗盧遮那阿修羅王是。
弗沙車帝者今魔王波旬是。
弗沙樹者今汝彌勒是。
以是因緣得無礙智。
一生補處安住大乘。
弗沙毗離者今毗摩羅诘是也。
弗沙難提者今提婆達多是也。
當如是觀。
我昔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為欲成就魔波旬故。
作如是等無量苦惱毛豎驚怖難行之事。
是故今此魔王波旬。
以福德智慧二種莊嚴故。
有如是等神通威力。
有大功能。
於欲界中最勝自在。
此魔波旬及馀眷屬。
今於我所起勤害心。
於正法幢起推折心。
於僧寶所起破壞心。
於八聖道起斷除心。
於正法燈起毀滅心。
於諸衆生一切善法起隐沒心。
緻留難心。
作恐怖心。
不憐愍心。
違反之心。
令諸衆生退舍善道堕惡趣心。
於諸龍衆起驚怖心。
於阿修羅宮起破壞心。
於此說法大衆會所。
欲障礙故而來至此。
複起欲壞大衆集心。
興此惡意顧視而坐。
若有衆生為障礙他故。
堯亂他故。
降伏他故。
欺陵他故。
求稱譽故。
求名聞故。
依於五欲戲笑樂故。
求富貴故。
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不為解脫。
不為信敬。
不為離欲寂靜。
唯為自身五欲樂故。
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為如是等諸結所縛雜於愚癡。
於欲界中果報成熟。
為魔波旬如是苦惱。
此魔波旬以本障礙他故。
堯亂他故。
降伏他故。
欺陵他故。
求稱譽故。
求名聞故。
依於五欲戲笑樂故。
求富貴故。
於毗舍浮如來法中。
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以是因緣。
今於現在白法盡滅。
五濁惡世得作魔王。
於三寶所不生信敬無尊仰心。
如是波旬常於衆生而作諸惡。
不利益故。
令苦惱故。
令堕落故。
提婆達多亦複如是,此羅睺羅阿修羅王。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
波羅陀阿修羅王。
婆稚毗盧遮那阿修羅王。
牟真鄰陀阿修羅王。
及馀阿修羅等。
亦於毗舍浮如來法中。
憍逸自舉不勤修習。
複懷疑惑雜諸煩惱。
貪欲瞋恚愚癡邪見。
無明膽佞斷常之心。
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以是因緣。
今生下類苦惱畜生阿修羅道。
為諸結所縛疑惑愚癡。
是故彼等尚不能發世俗正見。
何況能發無上善根。
唯有彌勒菩薩摩诃薩毗摩羅诘及菩提鬘阿修羅仙等。
於毗舍浮如來法中。
不為障礙他故。
乃至不求富貴故。
但樂離欲化衆生故。
修六波羅蜜。
以是因緣。
此大丈夫彌勒菩薩毗摩羅诘及菩提鬘阿修羅仙等。
得無礙智。
以諸菩薩功德莊嚴。
巧成一切衆生智藥。
是故我今告於汝等。
若有欲求無上智者,是人應當深信清淨。
以第一義谛而求菩提。
莫以世谛。
譬如五大河水能滿大海。
不以小河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
即從坐起。
偏袒右肩整理衣服。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既是釋迦貴種刹利大姓。
迦毗羅城淨飯王子。
此四阿修羅畜生種類極成卑下。
世尊,何故言與我親。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诃薩言:於過去世第三十一劫有佛出興。
号毗舍浮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常為四衆說法。
爾時有一大婆羅門。
名弗沙耶若。
已於過去無量佛所種諸善根。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
深信具足歸依三寶。
受持五戒離諸放逸。
時弗沙耶若有弟八人。
一名弗沙金剛。
二名弗沙那毗。
三名弗沙阇利。
四名弗沙跋摩。
五名弗沙車帝。
六名弗沙樹。
七名弗沙毗離。
八名弗沙那提。
時弗沙耶若婆羅門勸諸弟言:汝等賢首。
今可歸依佛法僧寶。
受持五戒離諸放逸。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彼諸弟皆悉不肯歸依三寶。
乃至不肯發菩提心。
時弗沙耶若數勸諸弟經於多年。
複問諸弟。
汝等。
何故皆悉不肯歸依三寶。
乃至不肯發菩提心。
竟有何意何所願求。
時彼八弟即作是言:兄能千年修二威儀。
惟行惟住不坐不卧。
經七日夜限食一揣。
修此難行足滿千年。
然後我當歸依三寶受持五戒離諸放逸發於無上菩提之心。
彌勒。
時弗沙耶若聞是語已,一心喜悅。
即為八弟而立誓言:汝等。
若能歸依三寶。
乃至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退轉者,我今必當千年之中不坐不卧七日七夜限食一揣。
我立誓已,於千年中若晝若夜。
乃至一刹那頃念於坐卧。
乃至於七日夜過食一揣。
永當使我違三世佛。
違六波羅蜜。
違十善業道。
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空中。
有百千億那由他無量諸天贊言:大士善哉善哉!堅固勇猛大力決定。
汝於來世盲冥衆中當得成佛。
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聲震於世。
時毗舍浮佛。
以弗沙耶若頭陀功德故贊言:善哉善哉大婆羅門。
汝今以此苦行威儀。
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故。
於未來世第三十一大賢劫中人壽百歲於彼成佛。
号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
聲震於世。
汝當爾時,與此八弟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彌勒。
彼弗沙耶若婆羅門。
足滿千年不坐不卧。
經七日夜限食一揣。
滿千年已,令彼八弟安住三歸受持五戒。
及發無上菩提之心。
善男子,是弗沙耶若化其八弟及馀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等。
諸婆羅門長者居士男子女人童男童女。
皆成熟已,即於毗舍浮如來法中出家學道。
爾時所有解說經論及諸外典。
誦持不忘為人解說。
然後至閑林中。
與第一義谛禅波羅蜜相應而住經五萬年。
於彼時中。
成熟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天龍夜叉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畜生餓鬼毗舍遮人非人等。
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不退轉。
彌勒。
彼弗沙耶若婆羅門者豈異人乎。
莫作異觀我身是也。
我於爾時為欲成熟彼八弟故。
於千年中不坐不卧。
但行但立經七日夜限食一揣。
我為成熟彼諸弟故。
乃至於閑林中住第一義谛經五萬年。
成熟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天龍夜叉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畜生餓鬼毗舍遮人非人等。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不退轉。
爾時弗沙金剛者今羅睺羅阿修羅王是。
弗沙那毗者今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是。
弗沙阇利者今波羅陀阿修羅王是。
弗沙跋摩者今婆稚毗盧遮那阿修羅王是。
弗沙車帝者今魔王波旬是。
弗沙樹者今汝彌勒是。
以是因緣得無礙智。
一生補處安住大乘。
弗沙毗離者今毗摩羅诘是也。
弗沙難提者今提婆達多是也。
當如是觀。
我昔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為欲成就魔波旬故。
作如是等無量苦惱毛豎驚怖難行之事。
是故今此魔王波旬。
以福德智慧二種莊嚴故。
有如是等神通威力。
有大功能。
於欲界中最勝自在。
此魔波旬及馀眷屬。
今於我所起勤害心。
於正法幢起推折心。
於僧寶所起破壞心。
於八聖道起斷除心。
於正法燈起毀滅心。
於諸衆生一切善法起隐沒心。
緻留難心。
作恐怖心。
不憐愍心。
違反之心。
令諸衆生退舍善道堕惡趣心。
於諸龍衆起驚怖心。
於阿修羅宮起破壞心。
於此說法大衆會所。
欲障礙故而來至此。
複起欲壞大衆集心。
興此惡意顧視而坐。
若有衆生為障礙他故。
堯亂他故。
降伏他故。
欺陵他故。
求稱譽故。
求名聞故。
依於五欲戲笑樂故。
求富貴故。
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不為解脫。
不為信敬。
不為離欲寂靜。
唯為自身五欲樂故。
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為如是等諸結所縛雜於愚癡。
於欲界中果報成熟。
為魔波旬如是苦惱。
此魔波旬以本障礙他故。
堯亂他故。
降伏他故。
欺陵他故。
求稱譽故。
求名聞故。
依於五欲戲笑樂故。
求富貴故。
於毗舍浮如來法中。
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以是因緣。
今於現在白法盡滅。
五濁惡世得作魔王。
於三寶所不生信敬無尊仰心。
如是波旬常於衆生而作諸惡。
不利益故。
令苦惱故。
令堕落故。
提婆達多亦複如是,此羅睺羅阿修羅王。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
波羅陀阿修羅王。
婆稚毗盧遮那阿修羅王。
牟真鄰陀阿修羅王。
及馀阿修羅等。
亦於毗舍浮如來法中。
憍逸自舉不勤修習。
複懷疑惑雜諸煩惱。
貪欲瞋恚愚癡邪見。
無明膽佞斷常之心。
修行施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以是因緣。
今生下類苦惱畜生阿修羅道。
為諸結所縛疑惑愚癡。
是故彼等尚不能發世俗正見。
何況能發無上善根。
唯有彌勒菩薩摩诃薩毗摩羅诘及菩提鬘阿修羅仙等。
於毗舍浮如來法中。
不為障礙他故。
乃至不求富貴故。
但樂離欲化衆生故。
修六波羅蜜。
以是因緣。
此大丈夫彌勒菩薩毗摩羅诘及菩提鬘阿修羅仙等。
得無礙智。
以諸菩薩功德莊嚴。
巧成一切衆生智藥。
是故我今告於汝等。
若有欲求無上智者,是人應當深信清淨。
以第一義谛而求菩提。
莫以世谛。
譬如五大河水能滿大海。
不以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