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也。

    波羅陀阿修羅王所擲寶鬘。

    在我左肩者是也。

    跋持毗盧遮那阿修羅王所擲寶鬘。

    今在我前者是也。

    爾時魔王波旬從坐而起。

    向佛合掌恭敬禮拜而作是言:此諸阿修羅蒙佛恩福。

    我今亦令諸阿修羅還得具足饒益安樂佛告波旬。

    汝今不須作如是言:我已令其充足安樂。

    我諸阿修羅城邑宮殿。

    轉勝微妙樂具悉有還複如故。

    何以故?彼等四大阿修羅王是我親舊。

    如是其馀所有一切阿修羅等。

    於我得信敬仰尊重心生希有。

    今當不久來至於此為聽法故。

    魔王波旬複生惡心而作是念。

    我是一切欲界之中最勝自在。

    於諸衆生能作苦樂。

    沙門是人。

    何能狡猾幻惑異端妖邪多語。

    敢共我競而欲與我挍量比并。

    釋梵四王摩醯首羅那羅延天。

    轉輪聖王。

    一切衆生。

    無能與我挍量比并作相違者,今此瞿昙。

    作幻诳惑一切衆生。

    遍四天下地及虛空一切盈滿。

    皆悉欲見瞿昙故來。

    今此下賤畜生之類諸阿修羅亦複蒙攝。

    我今當作魔之境界神通勢力遊戲所加。

    更作幻惑惱亂於彼沙門瞿昙。

    及以降伏諸來會衆。

    時魔波旬觀其眷屬而說偈言: 諸魔各作念,我常降伏怨。

    及惱此會衆,并禁阿修羅。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汝等見我力,昔於菩提樹。

     天神為證明,我修真正法。

    随汝所有力,恣汝當現之。

    若能惱我者,我當作歸依。

     爾時魔王波旬複增第一極重瞋恨。

    以一切魔力境界神通遊戲所加。

    念於四方最熱之風。

    令其一切諸來大衆熱風觸惱而作降伏。

    于時世尊即入摧伏魔力三昧。

    其三昧力。

    即於四方複起第一妙香涼風。

    觸其身分皆受快樂。

    魔王波旬知是事已,複於佛前化大火聚。

    世尊即於彼處化作清涼大池。

    水湧上出。

    魔王見已,複於空中降雨大石。

    佛即變其所雨之石。

    悉令化作種種天華而雨其處。

    魔王波旬及與眷屬。

    複以兩手捉佉羅帝山。

    而欲速疾震動三千大千世界。

    佛複以此三千地界加作金剛。

    尚不能動乃至一塵。

    況能多也。

    魔王複以瞋怒之力。

    向阿修羅所住之方。

    放口噓氣成黑氣雲。

    令其城邑宮殿陰闇。

    使諸阿修羅重複迷惑不能去來。

    爾時世尊即複變其所吹氣雲。

    令作種種天妙華雲。

    爾時於彼四阿修羅城邑宮殿。

    複雨種種天華之雨。

    其華雨中演出百千微妙法門。

    所謂佛聲法聲僧聲。

    檀那波羅蜜聲乃至般若波羅蜜聲。

    三善行聲。

    三歸依聲。

    三律儀聲。

    三不護聲。

    三依止聲。

    三種菩提聲。

    三乘聲。

    三修聲。

    三種善根聲。

    越度三界聲。

    三受聲。

    三解脫聲。

    三示現聲。

    四念處聲。

    四正勤聲。

    四如意足聲。

    四不壞信聲。

    四禅聲。

    四梵住聲。

    四攝聲。

    四無礙智聲。

    四無色定三摩跋提聲。

    四聖谛聲。

    五根聲。

    五力聲。

    五支三昧聲。

    五解脫入聲。

    顯示六根聲。

    六和敬聲。

    六念聲。

    六通聲。

    七聖财聲。

    七識住聲。

    七覺分聲。

    八聖道聲。

    九次第定聲。

    十聖處聲。

    佛十力聲。

    大慈聲大悲聲。

    因緣生起聲。

    心不可壞聲。

    舍一切惡見聲。

    不忘菩提心聲。

    不退轉聲。

    忍聲。

    三昧聲。

    陀羅尼聲。

    授記登祚聲。

    無生忍聲。

    苦行聲。

    十地聲。

    十八不共佛法聲。

    到菩提聲。

    轉法輪聲。

    不可壞佛聲。

    舍聲。

    厭聲。

    解脫定聲。

    滅聲。

    成就衆生聲。

    攝受正法聲。

    辯才聲。

    無常聲。

    苦聲。

    無我聲。

    空聲。

    無所作聲。

    寂靜聲。

    無生聲。

    如聲。

    實際聲。

    入法界聲。

    無衆生無命無養育無受者如如。

    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去不來不住不行聲。

    大神通變化聲。

    加護三寶種聲。

    乃至大般涅槃聲。

    地獄畜生餓鬼人天苦五陰重擔聲。

    數數流轉生死與愛别離聲。

    一切有為流轉之獄如幻芭蕉水月響聲。

    信念精進忍及智慧十善業道護持聲。

    出彼流轉獄聲。

    於彼華雨出是無量百千種聲。

    彼諸音聲。

    能令無量阿僧祇等阿修羅。

    於三寶中深得敬信。

    尊重歸依生希有心。

    渴仰欲見釋迦牟尼。

    及欲聽法供奉衆僧。

    極甚驚怖。

    流轉生死與愛别離。

    悕望涅槃。

    彼諸一切阿修羅等俱發聲言:南無釋迦牟尼如來。

    南無釋迦牟尼如來我等今往見於釋迦牟尼如來。

    禮拜供養故。

    聽法故。

    及供奉衆僧故。

    為看大集故。

    為求無上菩提乘故。

    為退落魔幢故。

    為建立法幢故。

    為三寶種不斷絕故。

    為聽第一義聖谛法門故。

    為休息煩惱道苦道故。

    為斷截魔縛故。

    為枯竭愛河故。

    為滿法海故。

    為入智海故。

    為成熟衆生海故。

    為供養諸佛海故。

    是故我等及諸眷屬往詣佛所。

    不為惡魔於我等中更得自在。

    我等從今不複重遭如是之苦。

     爾時牟真鄰陀阿修羅王。

    複作是言:我今亦與婦妾宮人男女大校諸阿修羅婦女眷屬八萬四千。

    一切皆悉著青衣服青色莊嚴。

    青傘青蓋青幢青幡青車青華。

    青色摩尼琴瑟箜篌。

    青寶青鼓。

    我今将諸五音作樂歌舞調戲第一莊嚴。

    及将眷屬而往見佛。

    恭敬禮拜聽受妙法。

    供奉衆僧故往詣佛所。

     爾時須質多羅阿修羅王複作是言:我今亦與婦妾宮人男女眷屬九十九百千阿修羅婦女。

    一切皆著黃衣莊嚴。

    乃至供奉衆僧故往詣佛所。

     爾時睒婆羅阿修羅王複作是言:我今亦與婦妾宮人男女眷屬百千億阿修羅婦女。

    一切皆悉著绀色衣璎珞莊嚴。

    乃至供奉衆僧往詣佛所。

     爾時跋持毗盧遮那阿修羅王複作是言:我今亦與婦妾宮人男女眷屬九十九頻婆羅阿修羅婦女。

    一切悉著朱色衣服璎珞莊嚴。

    乃至往詣佛所。

     爾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複作是言:我今亦與婦妾宮人男女眷屬九十九惡初矣尼百千阿修羅婦女。

    一切悉著頗梨色衣璎珞莊嚴。

    乃至往詣佛所。

     爾時羅睺羅阿修羅王複作是言:我今亦與夫人采女男女眷屬及土田主附庸王并及長者臣将左右城邑聚落所有人衆。

    如恒河沙等阿修羅婦女。

    一切悉著馬瑙色衣璎珞莊嚴。

    複持馬瑙色衣。

    及與幢幡寶蓋金縷真珠璎珞摩尼寶珠香華塗香及所乘車。

    皆悉同是馬瑙之色,并以鼓角琴瑟箜篌箫笛伎樂。

    如是等事皆馬瑙色。

    相與作樂歌舞戲笑。

    最勝莊嚴在於虛空。

    為欲見佛禮拜供養。

    及為聽法供奉衆僧故。

    往詣佛所如前所說,皆悉嚴備彼諸色相。

    第一微妙希有未有。

    昔來未聞如是等大莊嚴事。

    從彼阿修羅所居處出住在空中。

     爾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

    及與眷屬五音作樂歌舞戲笑。

    詣羅睺羅阿修羅王於前而引。

     爾時波羅陀阿修羅王。

    及與眷屬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