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小
中
大
劍輪增,面目流淚憂悲苦。
蚊虻惡風及煙塵,斯等并來為觸惱。
地獄畜生與餓鬼,是等境界大苦海。
此非善行相應時,念念退失於正見。
白業之人惡事增,如是衆惡皆興盛。
是阿修羅盡時至,唯無等乘能遮止。
爾時波羅陀阿修羅王。
白羅睺羅阿修羅王說偈問言: 唯王為諸衆生故,常勤精進修諸法。
具大福德神通力,及以智慧莊嚴身。
此是何力誰所作,欲滅我等阿修羅。
誰能救護於我等,當禮敬彼而歸依。
爾時羅睺羅阿修羅王。
說偈答言:此非釋梵天王力,亦非自在那羅延。
又非夜叉及龍神,惟除魔王欲自在。
昔惱諸龍亦如是,大仙瞿昙為斷除。
我等禮彼瞿昙仙,能施我等安樂故。
爾時跋持毗盧遮那阿修羅王。
以偈問言:為是天人龍夜叉,能施一切安樂者,彼何神通精進力,為當方便造幻惑。
於何法中得自在,何誰能受彼教敕。
為於魔力得解脫,而得何力使其然。
爾時羅睺羅阿修羅王。
以偈答言:昔見端正大沙門,端坐菩提樹陰影。
魔将軍衆而詣彼,以慈悲力速降伏。
於彼得成勝菩提,超過一切諸天衆。
具大慈悲入涅槃,故能枯竭衆苦海。
此諸仙中最勝幢,具足十力衆生藥。
釋梵自在修羅仙,欲自在魔那羅延。
悉禮於彼作歸處,是人能示衆解脫。
於諸一切三界中,超勝所有諸天衆。
調伏寂靜降諸根,樂寂七聖财莊嚴。
安住涅槃到彼岸,悉能枯竭煩惱海。
是故我等一切衆,悉歸能滅諸苦者,皆持種種妙香花,各各合掌而求請。
爾時羅睺羅。
毗摩質多羅。
波羅陀。
跋持毗盧遮那。
四阿修羅王。
及男夫婦女童男童女。
所有一切阿修羅衆皆悉雲集。
有以燒香供養禮佛而求請者,有持種種雜色妙華。
有持種種摩尼寶珠。
有持種種幢幡寶蓋金縷真珠璎珞衣服。
以用奉佛而求請者,有持種種筝瑟箜篌箫笛鼓吹五音作樂。
供養禮拜求請佛者,羅睺羅阿修羅王。
以己神通境界之力。
大身遊戲兩手執持帝釋毗楞伽摩尼寶鬘。
頭面禮拜遙奉世尊,說偈贊曰: 佛為衆生樂,久修諸苦行。
憐愍一切衆,願亦愍我等。
忍辱如大地,悲愍諸衆生。
休息諸濁惡,愍覆於我等。
佛度諸畏訖,得於無上智。
等心於衆生,願愍阿修羅。
佛以八聖船,度脫苦衆生。
涅槃味充飽,慈念阿修羅。
佛於諸衆生,不恥惡種姓。
一切如赤子,是故歸依佛。
爾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
以兩手捧持一切諸天登祚所著摩尼寶鬘。
頭面作禮以偈贊曰:勝過天龍衆,修羅鸠槃茶。
盡除諸煩惱,心意所作惡。
降伏業苦道,而到於彼岸。
遠離於有想,及無想衆生。
悲念衆生故,不入於涅槃。
為諸衆生故,能忍一切苦。
視於諸衆生,如母念一子。
願愍於此等,苦處灑悲水。
休息苦惱觸,煩惱水所溺。
起發堅勇者,願救衆生苦。
念今苦苦至,為魔力所壞。
苦觸阿修羅,願灑大悲水。
衆生若於佛,起於瞋惡心。
而不能動佛,身心少分者, 若彼所有樂,境界身心事。
佛常等慈悲,於此更無異。
惟佛於天人,能施一切樂。
我等為魔惱,心孤無所依。
無有馀衆生,能滅於魔業。
惟佛速除遣,盡壞無有馀。
諸天龍證知,夜叉阿修羅。
如佛衆生最,能救一切苦。
魔欲速滅我,修羅諸宮殿。
願速放戒光,施我滿足樂。
爾時波羅陀阿修羅王。
兩手捧持梵天光幢摩尼寶珠和合天鬘。
頭面作禮說偈贊曰:流轉獄所縛,離諸一切樂。
極惡大巨海,沒溺無所依。
唯佛精勤行,於三阿僧祇。
自度到彼岸,悉竭煩惱海。
為諸衆生故,六年行苦行。
而得無上智,滅除彼煩惱。
我等為魔堯,無力受諸苦。
願除魔所加,洗浴我等宮。
此等僧祇衆,為諸苦所惱。
願救此諸苦,當往見世尊, 爾時跋持毗盧遮那阿修羅王。
兩手捧持梵天豔光摩尼寶鬘。
頭面作禮以偈贊曰:今禮牟尼尊,於法自在者,超過釋梵王,降魔及軍衆。
超過日月光,及與四天王,慈悲明日月,普照諸衆生。
五日并出時,海水悉枯竭。
若供佛功德,無能枯竭者, 超度於三界,而入無畏城。
大悲覆衆生,諸苦悉除滅。
等心諸衆生,如母視一子。
我等憂翳障,慈風願吹散。
更無馀歸依,可救我等苦。
如佛功德滿,莫舍修羅宮。
爾時世尊以佛耳聞。
以佛眼見諸阿修羅城邑宮殿。
魔力所加。
一切諸難皆悉周遍無有遺馀俱受熱惱。
願樂求我蔭覆救護。
為歸為趣。
我當救護諸阿修羅。
今正是時,于時世尊以大悲威勢現一切樂。
即入悲風光明三昧。
三昧力故。
令四阿修羅宮殿所有魔之神力所加苦事。
一念之頃皆悉休息還複如故。
亦如三十三天宮殿。
於中即現第一妙樂可樂之事。
彼諸阿修羅見已,踴躍心生歡喜。
口眼皆悅熙怡微笑皆作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
作是語已即以諸天勝妙寶鬘。
向佛方所遙擲奉獻。
其羅睺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即到佛所。
於佛頂上空中而祝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
亦到佛所於虛空中住右肩上。
波羅陀阿修羅王所擲寶鬘。
亦到佛所於虛空中住左肩上。
跋持毗盧遮那阿修羅王所擲寶寶。
亦到佛所住於佛前放光而照。
其馀所有諸阿修羅。
複持種種衆寶香華幢幡寶蓋。
及以金縷寶珠天鬘真珠璎珞種種衣服塗香末香。
彼等一切悉向世尊遙擲奉獻。
而以供養。
是時於此佉羅帝山牟尼諸仙所依住處。
雨種種華乃至末香如降暴雨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诃薩。
名求斷疑。
從座而起偏袒右肩。
合掌禮佛以偈問曰: 大仙世尊無量智,於先已雨如是雨。
現諸神通變化瑞,月藏菩薩來到此。
今複雨於種種寶,誰當複來到於此。
為是大德諸菩薩,為是他方諸佛使。
爾時佛告求斷疑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此是魔王波旬。
於四阿修羅城邑宮殿。
化作陰闇灰塵煙霧蚊虻毒蠅及以種種毒蛇蜂蠍。
於彼一切樹林草木華果泉池皆悉枯涸。
一切阿修羅苦困欲死。
彼等向我一心歸依合掌作禮。
以種種華乃至末香。
於彼阿修羅所住城邑。
向我遙擲而作供養。
羅睺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
今我頂上者是也。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
今我右肩者是
蚊虻惡風及煙塵,斯等并來為觸惱。
地獄畜生與餓鬼,是等境界大苦海。
此非善行相應時,念念退失於正見。
白業之人惡事增,如是衆惡皆興盛。
是阿修羅盡時至,唯無等乘能遮止。
爾時波羅陀阿修羅王。
白羅睺羅阿修羅王說偈問言: 唯王為諸衆生故,常勤精進修諸法。
具大福德神通力,及以智慧莊嚴身。
此是何力誰所作,欲滅我等阿修羅。
誰能救護於我等,當禮敬彼而歸依。
爾時羅睺羅阿修羅王。
說偈答言:此非釋梵天王力,亦非自在那羅延。
又非夜叉及龍神,惟除魔王欲自在。
昔惱諸龍亦如是,大仙瞿昙為斷除。
我等禮彼瞿昙仙,能施我等安樂故。
爾時跋持毗盧遮那阿修羅王。
以偈問言:為是天人龍夜叉,能施一切安樂者,彼何神通精進力,為當方便造幻惑。
於何法中得自在,何誰能受彼教敕。
為於魔力得解脫,而得何力使其然。
爾時羅睺羅阿修羅王。
以偈答言:昔見端正大沙門,端坐菩提樹陰影。
魔将軍衆而詣彼,以慈悲力速降伏。
於彼得成勝菩提,超過一切諸天衆。
具大慈悲入涅槃,故能枯竭衆苦海。
此諸仙中最勝幢,具足十力衆生藥。
釋梵自在修羅仙,欲自在魔那羅延。
悉禮於彼作歸處,是人能示衆解脫。
於諸一切三界中,超勝所有諸天衆。
調伏寂靜降諸根,樂寂七聖财莊嚴。
安住涅槃到彼岸,悉能枯竭煩惱海。
是故我等一切衆,悉歸能滅諸苦者,皆持種種妙香花,各各合掌而求請。
爾時羅睺羅。
毗摩質多羅。
波羅陀。
跋持毗盧遮那。
四阿修羅王。
及男夫婦女童男童女。
所有一切阿修羅衆皆悉雲集。
有以燒香供養禮佛而求請者,有持種種雜色妙華。
有持種種摩尼寶珠。
有持種種幢幡寶蓋金縷真珠璎珞衣服。
以用奉佛而求請者,有持種種筝瑟箜篌箫笛鼓吹五音作樂。
供養禮拜求請佛者,羅睺羅阿修羅王。
以己神通境界之力。
大身遊戲兩手執持帝釋毗楞伽摩尼寶鬘。
頭面禮拜遙奉世尊,說偈贊曰: 佛為衆生樂,久修諸苦行。
憐愍一切衆,願亦愍我等。
忍辱如大地,悲愍諸衆生。
休息諸濁惡,愍覆於我等。
佛度諸畏訖,得於無上智。
等心於衆生,願愍阿修羅。
佛以八聖船,度脫苦衆生。
涅槃味充飽,慈念阿修羅。
佛於諸衆生,不恥惡種姓。
一切如赤子,是故歸依佛。
爾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
以兩手捧持一切諸天登祚所著摩尼寶鬘。
頭面作禮以偈贊曰:勝過天龍衆,修羅鸠槃茶。
盡除諸煩惱,心意所作惡。
降伏業苦道,而到於彼岸。
遠離於有想,及無想衆生。
悲念衆生故,不入於涅槃。
為諸衆生故,能忍一切苦。
視於諸衆生,如母念一子。
願愍於此等,苦處灑悲水。
休息苦惱觸,煩惱水所溺。
起發堅勇者,願救衆生苦。
念今苦苦至,為魔力所壞。
苦觸阿修羅,願灑大悲水。
衆生若於佛,起於瞋惡心。
而不能動佛,身心少分者, 若彼所有樂,境界身心事。
佛常等慈悲,於此更無異。
惟佛於天人,能施一切樂。
我等為魔惱,心孤無所依。
無有馀衆生,能滅於魔業。
惟佛速除遣,盡壞無有馀。
諸天龍證知,夜叉阿修羅。
如佛衆生最,能救一切苦。
魔欲速滅我,修羅諸宮殿。
願速放戒光,施我滿足樂。
爾時波羅陀阿修羅王。
兩手捧持梵天光幢摩尼寶珠和合天鬘。
頭面作禮說偈贊曰:流轉獄所縛,離諸一切樂。
極惡大巨海,沒溺無所依。
唯佛精勤行,於三阿僧祇。
自度到彼岸,悉竭煩惱海。
為諸衆生故,六年行苦行。
而得無上智,滅除彼煩惱。
我等為魔堯,無力受諸苦。
願除魔所加,洗浴我等宮。
此等僧祇衆,為諸苦所惱。
願救此諸苦,當往見世尊, 爾時跋持毗盧遮那阿修羅王。
兩手捧持梵天豔光摩尼寶鬘。
頭面作禮以偈贊曰:今禮牟尼尊,於法自在者,超過釋梵王,降魔及軍衆。
超過日月光,及與四天王,慈悲明日月,普照諸衆生。
五日并出時,海水悉枯竭。
若供佛功德,無能枯竭者, 超度於三界,而入無畏城。
大悲覆衆生,諸苦悉除滅。
等心諸衆生,如母視一子。
我等憂翳障,慈風願吹散。
更無馀歸依,可救我等苦。
如佛功德滿,莫舍修羅宮。
爾時世尊以佛耳聞。
以佛眼見諸阿修羅城邑宮殿。
魔力所加。
一切諸難皆悉周遍無有遺馀俱受熱惱。
願樂求我蔭覆救護。
為歸為趣。
我當救護諸阿修羅。
今正是時,于時世尊以大悲威勢現一切樂。
即入悲風光明三昧。
三昧力故。
令四阿修羅宮殿所有魔之神力所加苦事。
一念之頃皆悉休息還複如故。
亦如三十三天宮殿。
於中即現第一妙樂可樂之事。
彼諸阿修羅見已,踴躍心生歡喜。
口眼皆悅熙怡微笑皆作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
作是語已即以諸天勝妙寶鬘。
向佛方所遙擲奉獻。
其羅睺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即到佛所。
於佛頂上空中而祝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
亦到佛所於虛空中住右肩上。
波羅陀阿修羅王所擲寶鬘。
亦到佛所於虛空中住左肩上。
跋持毗盧遮那阿修羅王所擲寶寶。
亦到佛所住於佛前放光而照。
其馀所有諸阿修羅。
複持種種衆寶香華幢幡寶蓋。
及以金縷寶珠天鬘真珠璎珞種種衣服塗香末香。
彼等一切悉向世尊遙擲奉獻。
而以供養。
是時於此佉羅帝山牟尼諸仙所依住處。
雨種種華乃至末香如降暴雨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诃薩。
名求斷疑。
從座而起偏袒右肩。
合掌禮佛以偈問曰: 大仙世尊無量智,於先已雨如是雨。
現諸神通變化瑞,月藏菩薩來到此。
今複雨於種種寶,誰當複來到於此。
為是大德諸菩薩,為是他方諸佛使。
爾時佛告求斷疑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此是魔王波旬。
於四阿修羅城邑宮殿。
化作陰闇灰塵煙霧蚊虻毒蠅及以種種毒蛇蜂蠍。
於彼一切樹林草木華果泉池皆悉枯涸。
一切阿修羅苦困欲死。
彼等向我一心歸依合掌作禮。
以種種華乃至末香。
於彼阿修羅所住城邑。
向我遙擲而作供養。
羅睺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
今我頂上者是也。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所擲寶鬘。
今我右肩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