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等。

    一切諸念亂想覺觀。

    如是舍諸虛空色等虛妄覺觀一切心已,心不複生。

    離諸念故心得寂滅。

    得寂滅已更不複生。

    何以故?心緣滅故是心便滅。

    身心釋悅悉皆舍離。

    以舍離故身得安隐。

    舍覺觀故口離語言:心安一緣修習滅定。

    是人爾時一日一夜。

    入於如是寂滅三昧。

    如意自在經無量億百千萬歲。

    於是三昧堪忍不散。

    從滅定起舍有漏法及其壽命。

    入於涅槃。

    此名無漏不共凡夫四谛順陀羅尼第一解脫門。

    佛複告憍陳如。

    雲何名為共凡夫人四谛順陀羅尼。

    若有人能作如是念。

    我随覺觀觀如是色觀如是我。

    我心即色色即我心。

    若我遠離一切色相觀虛空相。

    是人爾時修虛空相。

    即入無量空處三昧。

    此則名為共凡夫人順四谛陀羅尼義。

    若有人能作如是念。

    色即是空我以此色因緣空故。

    得見虛空。

    何者境界是虛空相。

    虛空之性名無障礙。

    是風住處。

    如是風者是四大相我色亦爾是四大攝。

    此二法者無有差别。

    心亦如是猶如虛空。

    複作是念。

    此四大者以何為體。

    一切諸法性自空寂。

    自他等性亦皆空寂。

    夫虛空者即無所有。

    不生不滅無處無家。

    作是觀時系念諸佛。

    既系念已,見虛空中有無量佛。

    一心念已得阿那含果。

    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谛順陀羅尼第二解脫門。

     複次行者作如是念。

    何者境界是虛空相。

    複何因緣名為我相。

    行者自念。

    言虛空者即是我也。

    即是淨我即是我心。

    我者無色如虛空無邊。

    我亦如是此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若有能觀一切法空無我我所。

    言空處者即是無我色亦無我。

    若觀如來即是我也。

    我見佛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乃至一切有漏法盡得阿羅漢果。

    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谛順陀羅尼第三解脫門複次行者,若觀於我清淨不濁。

    即是空處空即我心。

    若能永斷一切煩惱即是淨心。

    若能修習八直正道是名淨心。

    作如是學。

    即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證得阿羅漢果。

    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谛順陀羅尼第四解脫門。

     複次行者,若有欲觀於色相者即分别相。

    分别相者即是瞋相。

    瞋恚相者即生死相。

    我今為斷生死相故觀心相空。

    此則名為共凡夫人四谛順陀羅尼。

    行者若觀於我即是寂靜。

    我今亦未斷於覺觀。

    若觀於我及我我所如觀虛空。

    我我所者即是苦也。

    苦所從生即名為集。

    如是苦集是可斷法是名為滅。

    觀苦集滅是名為道。

    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乃至獲得阿羅漢果。

    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谛順陀羅尼第五解脫門。

     複次行者作如是念。

    何以故?我今已觀此虛空相。

    夫虛空者即是於我。

    我若遠離虛空觀者,次觀識處。

    如虛空觀識觀亦爾。

    如虛空處無量無邊。

    識亦如是無量無邊。

    此則名為共凡夫人四谛順陀羅尼。

    行者若念識名為想。

    亦名覺觀。

    識即是苦。

    知苦所從名之為集。

    苦集可斷是名為滅。

    觀苦集滅是名為道。

    得須陀洹果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

    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谛順陀羅尼第六解脫門。

     複次行者若觀識處即是覺觀。

    如刺入身如瘡如玻如我前時遠離空處。

    離空處已亦離識處。

    離識處已修無想處。

    是人爾時得無想已不緣一法。

    即得住於無想三摩跋提。

    此則名為共凡夫人三摩跋提。

    若觀識處即是瘡痍苦惱之法。

    如病如癰。

    如我遠離觀於識相。

    次觀無想。

    言無想者即是無我。

    無我我所想。

    觀念清淨大般涅槃。

    作是觀時。

    即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乃至得於阿羅漢果。

    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谛順陀羅尼第七解脫門。

     複次行者若有能觀無想處者,即是細想。

    如我遠離是無想處觀。

    非有想非無想處亦複如是,此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若觀非想非非想處即是大苦。

    是處可斷可得解脫。

    作是觀時。

    彼人即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乃至得於阿羅漢果。

    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谛順陀羅尼第八解脫門。

     憍陳如。

    此陀羅尼有如是等不可思議種種利益。

    又能除斷一切欲貪一切色貪一切非色貪。

    離凡夫位得聖人法。

    永斷一切三惡道因。

    於當來世不更受於地獄畜生及以餓鬼。

    是名四谛順陀羅尼。

    汝今當知。

    此即是彼瞻波迦華色如來所遣。

    日行藏菩薩所赍持欲。

    我今在此說大集經。

    是故彼佛送此欲來。

    此陀羅尼能斷一切諸結煩惱。

    又能永盡一切結恨諸增上慢及我慢等一切嫉妒。

    能卻世間一切家業一切戲笑。

    能斷一切我見一切疑見及婆羅多觸。

    能斷一切常見斷見壽命見逋沙見富伽羅見作見知見一切色見乃至觸見一切生見一切四大見。

    能斷如是一切諸見。

    能知一切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

    能令受者得涅槃樂。

    能壞衆魔調伏惡龍。

    能令一切諸天及諸夜叉皆生歡喜。

    能怖阿修羅及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能壞一切惡邪外道。

    能悅一切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羅。

    能令一切多貪婦女念於少欲。

    能令多聞人心生歡喜。

    能令坐禅人樂阿蘭若。

    能療一切諸惡重病能卻一切鬥诤饑馑疾疫兇衰及諸橫死。

    能除外賊惡風惡雨惡水瀑河非時寒熱。

    種種苦辛粗澀惡味。

    能光法母建立法幢。

    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又能安慰生死流轉恐怖衆生。

    令其快樂。

    能生盡智證無生智。

    能裂無明破諸闇聚。

    能舍苦擔入於涅槃。

    佛說此四谛順陀羅尼忍時。

    無量無邊阿僧祇衆諸天及人。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九十六億那由他衆生。

    舍諸煩惱心得解脫。

    八十億百千那由他衆生。

    得此四谛順陀羅尼。

    無量無數阿僧祇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亦複得於不退轉道。

    四萬二千衆生得無生法忍。

    一切天龍夜叉羅刹阿修羅迦樓羅乾闼婆緊陀羅摩睺羅伽。

    薜荔多鸠槃茶。

    毗舍遮人非人等皆悉贊言:善哉善哉無上世尊,言音微妙不可思議。

    最勝難量不可稱說。

    無慧眼者為出智光。

    苦擔衆生能為除卻。

    於流轉海作大船筏。

    如是善巧無礙智說。

    誰有聞者不樂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長老阿若憍陳如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日眼蓮華陀羅尼。

    如日行藏菩薩摩诃薩之所宣說。

    智者受持讀誦書寫得大利益。

    於三界獄不生樂想。

    得無相三摩提解脫門。

    得無所有處三昧。

    得雙頭滅結。

    若有聞者能薄煩惱。

    七返常受人天之身。

    於人天中能得聖道。

    不為貪欲之所染污。

    諸天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