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佛言憍陳如。

    若能觀察一切法界及有為界。

    是名自相。

    何以故?若能觀察色寂靜者,當知彼人能見如來。

    所以者何。

    若人觀骨。

    見骨如末為風所吹。

    見是事已,能深觀察色之實性。

    是人爾時見一切色悉皆空寂。

    乃至不見一切諸相。

    唯見虛空但念虛空。

    於彼虛空數數修習。

    見十方色一切皆空如淨琉璃。

    於中複見無量諸佛。

    乃至十方亦複如是,見佛身已,又見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乃至十方悉見諸佛色身具足。

    光照團圓如尼俱陀樹。

    彼人過去若曾習學涅槃之道。

    有善根者,即作是念我當問佛。

    如是虛空誰之所造。

    久近當滅。

    作是念已即便問佛。

    爾時如來即為宣說。

    夫虛空者,但有名字無有作者當何所滅。

    言虛空者,無有覺觀無物無數。

    無有相貌無出無滅。

    一切法相亦不可得。

    能想所想亦皆是無。

    了知是已,於諸想縛悉皆解脫。

    即便獲得阿那含果。

    能斷一切貪欲之心。

    唯有色愛無色愛結。

    及於掉慢諸無明在。

    彼人爾時見佛身已,作如是念。

    我今當知如來身相長短廣狹。

    作是念已,見所在處十方空中悉有如來。

    彼人爾時欲得觀少即便見少。

    欲得觀多随意見多。

    無量無邊亦複如是,複次彼人更作是念。

    如是諸佛從何而來。

    複作是念。

    如是如來無所從來去無所至。

    彼人爾時不見諸佛有去來已,又作是念。

    三界受身心但虛假。

    以是因緣我随覺觀。

    欲多見多欲少見少。

    諸佛如來即是我心。

    何以故?自心作佛自心見故。

    心即我身身即虛空。

    我因覺觀故見無量無邊諸佛。

    我以覺心見佛知佛。

    非心心知非心心見。

    見心相者則不可斷。

    我觀法界性無牢實。

    随念生故。

    是故一切所有性相。

    及心覺觀即是虛空。

    虛空之性亦複非有。

    若能如是見彼空者,已於過去發菩提心。

    彼人修習三昧因緣。

    即得諸佛現其前祝是人若發求聲聞心。

    即得一切無相三昧。

    既修習已,複得無著清淨智心遠離無明。

    亦複獲得随順空忍。

    不久得於四果真證。

    彼人若見空即是空。

    爾時即得身心寂靜。

    得寂靜已,是則名為空解脫門。

    入是門已,欲得取於阿羅漢果則為不難。

    是名第五修習空寂滅諸攀緣斷煩惱道真實法門。

    爾時世尊說此法已,彼大衆中有九十九百千萬億諸天及人。

    得奢摩他順忍。

    八萬四千人得空順忍。

    如是六萬天人得空三摩提解脫法門。

    二萬衆生皆得諸佛現在三昧。

    無量衆生得須陀洹果。

    八十四百千比丘得無漏道。

     爾時佛告憍陳如言:若複有人自觀頭骨心若不停及不樂者,是未調伏。

    既未調伏亦複不能得於解脫。

    彼人爾時應當更詣屍陀林所觀察死人。

    或見青瘀膖脹血塗。

    或見膿流處處淹漬。

    皮肉爛潰筋脈相交。

    禽獸往來争共唼食。

    或見白骨其色如珂。

    髅颔差移手足分散。

    見是相已,當熟察心樂住何處。

    知已即觀常念不舍。

    一切外色敗壞若斯。

    自揆我身亦應如是,始從青瘀臭處腥臊。

    終至白骨支離消散。

    心常專念勿使他緣。

    若住若行若坐若卧。

    勤修觀行滑利流通。

    晝夜相續不令馳散。

    閉目開目恒使分明。

    從少至多内外洞徹。

    如是展轉乃至山河草木叢林人畜等物。

    皆作骨相亦複如是,於四威儀常見自身骨具等事。

    未曾舍離。

    如是心住不動如山。

    於一緣中常定無亂。

    不淨念等悉具足滿。

    彼人爾時於此身中作是觀已,乃至命終不起染心。

    於現在時能離貪欲。

    他世未能。

    此人若得順虛空陀羅尼。

    即能觀骨作離散相。

    如是念已,四方俱時皆令風起吹此骨身。

    皆悉磨散使如微塵。

    如是自身風因緣故。

    皆作塵已一切諸色一切大地。

    亦各以風因緣力故散如微塵。

    如是作已,身及萬物悉皆随風。

    塵飛消散都無所見,猶如虛空離諸言說。

    如是觀已得虛空相。

    見一切物如青琉璃。

    數數修習。

    如是等念令不馳散。

    如是觀已,複觀虛空作於黃色系心憶想。

    亦令成就無分散意。

    如是觀已,複觀赤色想念赤色。

    觀赤色已,複作白色想念白色。

    觀白色已,複觀紫色紫色成已,觀頗梨色。

    於虛空中作如是念。

    如是萬法色及地等一切諸物。

    皆見青色及頗梨色令不馳散。

    作是觀已次作水想。

    亦見青色及頗梨等一切諸色。

    皆見於水更無馀想。

    唯見大地如四指許。

    馀皆為水。

    彼人見是四指地已便無增減。

    複作是念。

    我於今者當以足指動此大地。

    使令動轉随意久近。

    若欲令於少分動者即随所念。

    如是動已,乃至能令諸山大地大海江河。

    一切随動出大音聲。

    其聲遠徹聞於馀方。

    複觀諸水有種種色。

    或優缽羅華。

    拘物頭華。

    缽頭摩華。

    分陀利華。

    如是種種一切諸華皆随念見。

    複觀虛空皆作地想。

    於其地上行住坐卧俯仰屈伸。

    複觀一切土石諸山作種種色。

    事形細軟如兜羅綿。

    於其山上回轉去來經行宴坐。

    彼人爾時作如是等諸外觀已,悉皆放舍還更攝念。

    複自觀身作輕微想。

    更增修習令其成就。

    如兜羅綿随風飄散。

    作是觀已於虛空中行住坐卧。

    是人複入火光三昧。

    身現種種妙色光明。

    青黃赤白及頗梨色。

    又複遊入炎摩迦定。

    於身上下互出水火。

    乃至地中現於出沒。

    如鳥處空無諸障礙。

    日月威力有大光明。

    能以手摩不生驚畏。

    又複身上到於梵天。

    作如是等現神變已,複随所樂作如是念。

    於其身内或青或黃或赤或白。

    或複見紫及以頗梨。

    複作是念。

    我當雲何得見諸佛。

    随其方所皆悉睹見。

    彼人爾時若欲見小随念即見。

    若欲見大亦随念見。

    乃至充塞遍滿虛空。

    複作是念。

    是等諸佛。

    無所從來去無所至。

    唯我心作。

    於三界中。

    是身因緣唯是心作。

    我随覺觀。

    欲多見多欲少見少。

    諸佛如來即是我心。

    何以故?随心見故心即我身。

    即是虛空。

    我因覺觀見無量佛。

    我以覺心見佛知佛。

    心不見心心不知心。

    我觀法界性無牢固。

    一切諸法皆從覺觀因緣而生。

    是故法性即是虛空。

    虛空之性亦複是空。

    我因是心見種種色青黃赤白。

    一切雜色及以虛空。

    種種示現作神變已,所見如風無有真實。

    但妄想心依止於色。

    是則名為共凡夫人順四谛陀羅尼。

    佛言憍陳如。

    何者名為不共凡夫四谛順陀羅尼。

    若有人能作如是念。

    此虛空者不可捉持。

    無有覺觀不可宣說。

    心亦如是猶如虛空。

    不可捉持不可宣說。

    如是二種。

    皆悉虛妄憂愁惱亂,猶如火燒虛诳鬥诤。

    我今舍離是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