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小
中
大
△日藏分定品第四
爾時世尊,告四使菩薩及其眷屬諸菩薩等。
善男子,汝若樂住此娑婆界者,各各随意入所修學。
自福德善根。
三昧陀羅尼。
三摩提。
三摩跋提。
時四菩薩及其眷屬。
即便各各随意入定。
入禅定已身出光明。
有菩薩光如大炬火。
有菩薩光乃至如百千萬日月光者,爾時大德憍陳如。
承佛神力作如是念。
我今欲問如來一義。
如來因是。
或當分别廣說如來四陀羅尼文字及義。
如來若說。
此娑婆界十方之衆。
若得聞者壞疑網心。
於一切法得大光明速得四果。
未得須陀洹速得須陀洌未得斯陀含得斯陀含。
未得阿那含得阿那含。
未得阿羅漢得阿羅漢。
過三惡道得人天身。
一切悉得純善之法。
作是念已即從座起。
合掌向佛默然而祝爾時佛告阿若憍陳如。
汝将不欲問我義耶。
憍陳如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實欲問。
願佛聽許如我意說。
佛告憍陳如。
随汝意問。
我當廣說令汝心喜。
一切天人聞此語已皆生歡喜。
爾時憍陳如白佛言:世尊,如佛經中說有二種。
所謂愛及富伽羅。
行於生死。
雲何名愛。
雲何名富伽羅。
何故如來說此二種行於生死。
佛告憍陳如。
善哉善哉快發斯問。
憍陳如。
汝為憐愍一切衆生故作是問。
欲與一切衆生樂故作如是問。
如是問者是知時問。
憍陳如。
至心谛聽我今當說。
憍陳如言:如是如是,如佛所說我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
愛有三種。
所謂欲愛。
色愛。
無色愛。
複有三種。
所謂有愛。
離有愛。
法愛。
憍陳如。
何者欲愛。
欲名放逸。
放逸因緣則生貪觸。
以觸因緣,則生樂想。
如是等法衆生樂著。
欲心發動如火所燒。
欲因緣故。
樂造十惡舍離十善。
以是因緣。
堕於地獄畜生餓鬼。
生貧窮夜叉中。
欲因緣故於生死中。
受五陰身具種種苦。
雖受是苦不生怖畏。
心無慚愧不樂修善。
於流轉中難得人身。
設得人身以欲因緣身口不淨。
造作無量諸重惡業乃至五無間業。
以是因緣。
複於生死三惡道中受大重苦。
一切受苦皆因欲心。
欲集因緣猶如糞豬被於系縛。
趣三惡道受諸苦惱。
是故如來為斷貪欲。
宣說正法呵責欲法。
若有衆生得聞如是呵責欲已,能如實觀諸欲不淨。
如毒生果。
如大火聚。
如滿?瓦毒藥。
如滿瓶糞。
如利刀如賊。
如旃陀羅加絺那。
如熱鐵丸。
如大雹雨。
如惡毗岚婆風。
如惡毒蛇。
如惡野澤。
如羅刹洲。
如跋陀伽都。
如種種糞掃聚。
如屍陀林。
是人如是知欲過患。
於欲事中生大怖畏身大戰動。
愛法樂法學法欲。
剃除須發身被法服。
求於正法求法自在。
於正法中生清淨心。
於法道中行法救濟。
如是樂者,彼人臨終獲得正念。
以念法故。
樂法氣味故。
念法果報故。
見十方佛在大衆中宣說法要教化衆生。
既聞法已得歡喜心。
心歡喜故數數得見諸佛色身。
是人死已離三惡道生有佛刹。
常與善人遊止。
共俱能行布施忍辱精進樂於禅定。
修習五通樂涅槃道。
大慈悲心教化衆生。
能得諸佛璎珞莊嚴功德之身。
過去所有煩惱及習悉皆盡滅。
彼諸衆生得如是莊嚴身心。
譬如香箧盛種種衣衣服皆香。
而彼香華不失稱兩。
不損其色。
如是憍陳如。
若有衆生樂法因緣。
臨命終時得見諸佛。
因見佛緣得歡喜心。
心歡喜故生有佛刹。
共善衆生同其事業。
亦複如是自增善根。
得種種璎珞莊嚴身心。
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
而彼善不減。
是故憍陳如。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見自利益見他利益。
見彼此利益。
常應親近善友學善友法。
常聞善友呵責欲法種種過患。
如是聞已,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憍陳如。
所言善友者,謂諸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
又善友者即我身是。
何以故?我今出世憐愍衆生。
欲為斷除一切苦惱。
能說諸欲一切過患。
是故大衆應受我語我不妄語。
常真實語非無義語。
非粗惡語慈悲心語。
我今當說諸欲罪過。
汝等應當一心受持。
既受持已,於三惡道速得解脫。
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一切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一切大集。
諸來衆等同發聲言:唯願如來宣說欲過。
我等聞已,如佛所說至心受持。
佛言憍陳如。
谛聽谛聽。
四種因緣衆生生欲。
何者為四。
色貪。
長短赤白等貪。
觸貪。
樂貪。
樂歌舞種種莊嚴璎珞服飾等貪。
何者色貪。
色名四大和合。
生滅不祝無我無衆生。
如是四大。
無我無衆生。
一切凡夫無明颠倒。
橫於色中而生覺觀。
此是男此是女。
此好此惡。
此可樂此不可樂。
欲火入心猶如鬼著。
男見女身執相。
取著長短黑白。
以是因緣。
未生欲能令生。
已生欲能令增長。
是人如是念欲轉多常不舍離。
一切善根悉皆減少。
不複愛樂諸善知識。
不能善護身口意業。
與一切罪而共和合。
不見一切諸欲過患。
以不見故。
命終即入三惡道中。
或在地獄。
或在畜生。
或在餓鬼。
於彼惡道。
無量世中受諸大苦。
皆由貪欲。
貪欲因緣令欲增長。
諸有智者觀察女色念不淨想。
不念女身所有發毛皮肉筋血。
但念白骨專心不舍。
如女人身男子身亦如是,如見近身遠身亦如是,如他身自身亦如是,但念白骨不念發毛皮肉筋血。
如是念已數數思惟。
心常信念不忘失者,此名心順行道初斷欲法門。
是人複念彼骨中心三摩跋帝。
住於眉間如棗許處。
如是念已數數思惟心住不失。
彼人爾時心得寂靜。
氣息不出不入。
不見惡相不見惡事。
不樂不念乃至不緣一法。
是則名為奢摩他名心寂靜。
此名煩惱順行道第二斷欲法門。
雲何身寂靜。
是人如是念故。
能令身中出入息定。
不入不出。
彼智慧人波啰娑佛陀。
身心樂寂滅。
如是念故心速順奢摩他。
此名第三寂滅攀緣斷煩惱道法門。
是人複念頭骨頂中如一小棗處。
如是數數念已見彼中空。
如是數數念空。
見彼頂骨如一沙塵。
如是第二第三見骨末。
依此法用一切頭骨皆如塵末。
見彼骨末為風所吹。
如是見一切身骨。
皆悉如末為風所吹。
如是不見身骨乃至見虛空。
彼中身心波啰娑三跋帝。
此名第四順奢摩他寂滅攀緣斷煩惱道法門。
爾時長老阿若憍陳如白佛言:世尊,虛空相者,是有為相不。
佛言如是,善男子,虛空之相是有為相。
時憍陳如複白佛言:世尊,若虛空相是有為者,為是自相為他相耶。
善男子,汝若樂住此娑婆界者,各各随意入所修學。
自福德善根。
三昧陀羅尼。
三摩提。
三摩跋提。
時四菩薩及其眷屬。
即便各各随意入定。
入禅定已身出光明。
有菩薩光如大炬火。
有菩薩光乃至如百千萬日月光者,爾時大德憍陳如。
承佛神力作如是念。
我今欲問如來一義。
如來因是。
或當分别廣說如來四陀羅尼文字及義。
如來若說。
此娑婆界十方之衆。
若得聞者壞疑網心。
於一切法得大光明速得四果。
未得須陀洹速得須陀洌未得斯陀含得斯陀含。
未得阿那含得阿那含。
未得阿羅漢得阿羅漢。
過三惡道得人天身。
一切悉得純善之法。
作是念已即從座起。
合掌向佛默然而祝爾時佛告阿若憍陳如。
汝将不欲問我義耶。
憍陳如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實欲問。
願佛聽許如我意說。
佛告憍陳如。
随汝意問。
我當廣說令汝心喜。
一切天人聞此語已皆生歡喜。
爾時憍陳如白佛言:世尊,如佛經中說有二種。
所謂愛及富伽羅。
行於生死。
雲何名愛。
雲何名富伽羅。
何故如來說此二種行於生死。
佛告憍陳如。
善哉善哉快發斯問。
憍陳如。
汝為憐愍一切衆生故作是問。
欲與一切衆生樂故作如是問。
如是問者是知時問。
憍陳如。
至心谛聽我今當說。
憍陳如言:如是如是,如佛所說我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
愛有三種。
所謂欲愛。
色愛。
無色愛。
複有三種。
所謂有愛。
離有愛。
法愛。
憍陳如。
何者欲愛。
欲名放逸。
放逸因緣則生貪觸。
以觸因緣,則生樂想。
如是等法衆生樂著。
欲心發動如火所燒。
欲因緣故。
樂造十惡舍離十善。
以是因緣。
堕於地獄畜生餓鬼。
生貧窮夜叉中。
欲因緣故於生死中。
受五陰身具種種苦。
雖受是苦不生怖畏。
心無慚愧不樂修善。
於流轉中難得人身。
設得人身以欲因緣身口不淨。
造作無量諸重惡業乃至五無間業。
以是因緣。
複於生死三惡道中受大重苦。
一切受苦皆因欲心。
欲集因緣猶如糞豬被於系縛。
趣三惡道受諸苦惱。
是故如來為斷貪欲。
宣說正法呵責欲法。
若有衆生得聞如是呵責欲已,能如實觀諸欲不淨。
如毒生果。
如大火聚。
如滿?瓦毒藥。
如滿瓶糞。
如利刀如賊。
如旃陀羅加絺那。
如熱鐵丸。
如大雹雨。
如惡毗岚婆風。
如惡毒蛇。
如惡野澤。
如羅刹洲。
如跋陀伽都。
如種種糞掃聚。
如屍陀林。
是人如是知欲過患。
於欲事中生大怖畏身大戰動。
愛法樂法學法欲。
剃除須發身被法服。
求於正法求法自在。
於正法中生清淨心。
於法道中行法救濟。
如是樂者,彼人臨終獲得正念。
以念法故。
樂法氣味故。
念法果報故。
見十方佛在大衆中宣說法要教化衆生。
既聞法已得歡喜心。
心歡喜故數數得見諸佛色身。
是人死已離三惡道生有佛刹。
常與善人遊止。
共俱能行布施忍辱精進樂於禅定。
修習五通樂涅槃道。
大慈悲心教化衆生。
能得諸佛璎珞莊嚴功德之身。
過去所有煩惱及習悉皆盡滅。
彼諸衆生得如是莊嚴身心。
譬如香箧盛種種衣衣服皆香。
而彼香華不失稱兩。
不損其色。
如是憍陳如。
若有衆生樂法因緣。
臨命終時得見諸佛。
因見佛緣得歡喜心。
心歡喜故生有佛刹。
共善衆生同其事業。
亦複如是自增善根。
得種種璎珞莊嚴身心。
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
而彼善不減。
是故憍陳如。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見自利益見他利益。
見彼此利益。
常應親近善友學善友法。
常聞善友呵責欲法種種過患。
如是聞已,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憍陳如。
所言善友者,謂諸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
又善友者即我身是。
何以故?我今出世憐愍衆生。
欲為斷除一切苦惱。
能說諸欲一切過患。
是故大衆應受我語我不妄語。
常真實語非無義語。
非粗惡語慈悲心語。
我今當說諸欲罪過。
汝等應當一心受持。
既受持已,於三惡道速得解脫。
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一切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一切大集。
諸來衆等同發聲言:唯願如來宣說欲過。
我等聞已,如佛所說至心受持。
佛言憍陳如。
谛聽谛聽。
四種因緣衆生生欲。
何者為四。
色貪。
長短赤白等貪。
觸貪。
樂貪。
樂歌舞種種莊嚴璎珞服飾等貪。
何者色貪。
色名四大和合。
生滅不祝無我無衆生。
如是四大。
無我無衆生。
一切凡夫無明颠倒。
橫於色中而生覺觀。
此是男此是女。
此好此惡。
此可樂此不可樂。
欲火入心猶如鬼著。
男見女身執相。
取著長短黑白。
以是因緣。
未生欲能令生。
已生欲能令增長。
是人如是念欲轉多常不舍離。
一切善根悉皆減少。
不複愛樂諸善知識。
不能善護身口意業。
與一切罪而共和合。
不見一切諸欲過患。
以不見故。
命終即入三惡道中。
或在地獄。
或在畜生。
或在餓鬼。
於彼惡道。
無量世中受諸大苦。
皆由貪欲。
貪欲因緣令欲增長。
諸有智者觀察女色念不淨想。
不念女身所有發毛皮肉筋血。
但念白骨專心不舍。
如女人身男子身亦如是,如見近身遠身亦如是,如他身自身亦如是,但念白骨不念發毛皮肉筋血。
如是念已數數思惟。
心常信念不忘失者,此名心順行道初斷欲法門。
是人複念彼骨中心三摩跋帝。
住於眉間如棗許處。
如是念已數數思惟心住不失。
彼人爾時心得寂靜。
氣息不出不入。
不見惡相不見惡事。
不樂不念乃至不緣一法。
是則名為奢摩他名心寂靜。
此名煩惱順行道第二斷欲法門。
雲何身寂靜。
是人如是念故。
能令身中出入息定。
不入不出。
彼智慧人波啰娑佛陀。
身心樂寂滅。
如是念故心速順奢摩他。
此名第三寂滅攀緣斷煩惱道法門。
是人複念頭骨頂中如一小棗處。
如是數數念已見彼中空。
如是數數念空。
見彼頂骨如一沙塵。
如是第二第三見骨末。
依此法用一切頭骨皆如塵末。
見彼骨末為風所吹。
如是見一切身骨。
皆悉如末為風所吹。
如是不見身骨乃至見虛空。
彼中身心波啰娑三跋帝。
此名第四順奢摩他寂滅攀緣斷煩惱道法門。
爾時長老阿若憍陳如白佛言:世尊,虛空相者,是有為相不。
佛言如是,善男子,虛空之相是有為相。
時憍陳如複白佛言:世尊,若虛空相是有為者,為是自相為他相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