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令汝得住十地位中。

    是人聞已得歡喜心。

    心歡喜故命終即得生佛淨土。

    生已速得住於十地。

    不久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此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

    有如是大力如是大利益。

    汝當受行。

    往彼世界不應怖畏。

    善男子,釋迦牟尼佛本所誓願。

    若有衆生造作五逆謗方等經毀呰聖人犯波羅夷。

    如是之人清淨佛刹所不容者,皆生我國我當教化。

    以是因緣諸惡衆生悉集其國。

    善男子,若彼世界諸惡衆生。

    聞此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

    能於七年常行慈心不動心憐愍心平等心。

    遠離兩舌不惡口不妄語不绮語。

    如是晝夜常念諸佛。

    當淨洗浴晝三夜三。

    整衣服右膝著地。

    合十指掌對十方佛前。

    念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

    一心誦者彼人經七年已,所有諸難極重罪業皆滅無馀。

    若有女人欲求自在。

    能於七月晝三夜三。

    如前念此無盡根大受記陀羅尼。

    一心誦者如是女人随所生處得大自在。

    於流轉中更不複受女人之身。

    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除自願。

    若有女人求好夫主。

    求好種姓。

    求大自在求不用男女。

    或願多有男女者,應當澡浴清淨著淨潔衣。

    獨處閑靜晝三夜三。

    右膝著地合掌向佛。

    一心誦念此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者,随心願樂皆得稱意。

    所求男女多少皆得。

    端正聰明無有疑難。

    善男子,此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

    如是大力如是大利益。

    汝從生死已來未曾得聞。

    爾時世尊即說咒曰: 哆侄他(一)舍啰娜毗夜也(二)式叉毗夜也(三)徙寐履帝毗夜也(四)缽啰河娜(奴可反)毗夜也(五)矣履地毗夜也(六)因地利夜毗夜也(七)?■毗夜也(八)蒱滕伽毗夜也(九)三摩地毗夜也(十)陀羅尼毗夜也(十一)羼帝(都利反)毗夜也(十二)毗梨耶毗夜也(十三)阇娜毗夜也(十四)缽邏若(女我反)阿霤(驢诟反)必也毗夜也(十五)阿紉(奴鄰反)社毗夜也(十六)摩伽毗摩也(十七)遏鼻娘毗夜也(十八)缽啰帝(都利反)三陛(蒲履反)爹毗夜也(十九)步寐(莫履反)毗夜也(二十)坒(父一反)绖?耶(餘歌反)毗夜也(二十一)摩诃梅怛利毗夜也(二十二)摩诃迦霤(驢诟反)那毗夜也(二十三)摩诃牟帝多毗夜也(二十四)摩呼卑叉毗夜也(二十五)必利洟鼻毗夜也(二十六)薩埵毗夜也(二十七)達摩毗夜也(二十八)答摸毗夜也(二十九)阿盧迦毗夜也(三十)缽啰帝(都利反)婆娜毗夜也(三十一)缽啰帝(都利反)輸盧得迦毗夜也(三十二)伽伽那毗夜也(三十三)摩霤╈毗夜也(三十四)缽啰帝(都利反)多三姥波爹毗夜也(三十五)輸娜(奴下反)多毗夜也(三十六)阿尼蜜多毗夜也(三十七)揜(烏合反)缽啰尼系毗夜也(三十八)侯喽╈毗夜也(三十九)瞿沙毗夜也(四十)緊(吉因反)柘那毗夜也(四十一)阿鼻三摩夜毗夜也(四十二)阿怒娜(四十三)阿怒娜(四十四)揜?呵者者(四十五)者遮啰(四十六)者遮啰毗姥(四十七)柘陛(蒱履反)斫刍者遮啰毗姥(四十八)毗夜也毗姥(四十九)察夜毗姥(五十)阿麼毗夜也毗姥(五十一)阿三姥陀遮啰毗姥(五十二)摀眵陀毗姥(五十三)阿迦舍毗姥(五十四)骠缽舍麼毗姥(五十五)阿那婆娑毗姥(五十六)呵呵呵毗姥(五十七)阿啰波啰毗姥(五十八)優波舍麼毗姥(五十九)薩利羅毗姥(六十)莎波呵(六十一)善男子,此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

    有大威德有大勢力。

    能大利益一切衆生。

    攝護衆生憐愍衆生。

    洗除衆生令得寂滅。

    善男子,持此陀羅尼往詣娑婆世界。

    如我所言問訊釋迦牟尼佛。

    爾時山帝釋王佛說此陀羅尼已,一切大衆皆大歡喜。

    贊言:不可思議大不可思議。

    得見離障第一智慧。

    說此大授記陀羅尼。

    一切衆生所有小罪中罪大罪最大罪輕重業障牢固難舍。

    能與善根作障礙者,此陀羅尼速能除盡得無漏道。

    爾時香象菩薩生大歡喜。

    而說偈言: 此無盡根陀羅尼,最勝第一無過者,能盡衆生諸惡業,亦斷一切罪駃河。

    生死流轉自所作,悉能遠離無有馀。

    以福德力因緣故,於一切苦得解脫。

     能竭生死三有海,速生清淨有佛國。

    於流轉中大怖畏,現見無量大障礙。

    悉能傾動諸煩惱,疾證無上勝菩提。

    一切衆生不能壞,若有聞此陀羅尼。

     速能受持常憶念,具足如是諸功德。

     爾時香象菩薩白山帝釋王佛言:我已持此無盡根授記陀羅尼竟。

    今欲往彼娑婆世界。

    是時衆中有無量阿僧祇菩薩摩诃薩。

    從無垢三昧起。

    異口同音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渴仰欲見釋迦牟尼佛及大集衆禮拜供養。

    我從昔來未曾得聞日藏法門。

    惟願聽我往彼世界。

    爾時世尊告諸菩薩言:善男子,随汝意去。

    鹹可一心作帝釋像。

    身色形貌長短威儀勢力自在往彼世界。

    爾時香象菩薩及無量阿僧祇菩薩。

    鹹共一心悉皆化作帝釋王身。

    形貌色像長短威儀勢力自在皆無有異。

    作此化已,三禮山帝釋王佛。

    右繞三匝繞已從彼界沒。

    如一念頃即到娑婆世界。

    入此刹已,放諸香雲雨種種末香。

    所謂牛頭栴檀香。

    龍身牢固香。

    多摩羅葉香。

    沈水香。

    多伽羅香。

    随六時變異香。

    為供養釋迦牟尼佛故放香雲已,次第漸向釋迦牟尼佛所。

    到佛所已,以帝釋身頂禮佛足。

    右繞三匝卻一面立。

    當爾之時釋迦如來猶共頻婆娑羅王。

    宣說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