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佛如來。

    曾於此刹作佛事已,而還本國今共加護。

    此諸菩薩摩诃薩等。

    令入禅定現神通力。

    為令現在及未來世三寶久住不斷絕故。

    以是菩薩神通光明因緣力故。

    令諸天龍、夜叉、羅刹、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未信者令信。

    已信者令增長。

    於正法中發大精進。

    如法修行自在無礙得不退轉。

    乃至修學涅槃正道具足滿故。

    是諸菩薩随所住處。

    於當來世是中皆應起立塔寺造作法堂。

    安置舍利經法形像。

    以種種七寶而修供養。

    所謂金銀琉璃車磲馬瑙頗梨真珠珂貝璧玉及上缯采。

    種種衣服床榻卧具。

    種種幡蓋袈裟法服。

    種種璎珞華香末香塗香燒香。

    作諸音樂禮拜供養。

    為令恐怖生死衆生求涅槃道修功德故。

    爾時世尊作如是言: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於三寶所如是布施我悉受之。

    令彼衆生於三乘中随其所樂得不退轉。

    若複有人為供養故。

    或造一舍一僧伽藍。

    經行之處布施園林。

    衣服飲食卧具床褥。

    種種湯藥而供養之。

    或有建立講讀論堂經行禅室。

    於中布施奴婢田宅。

    象馬車乘駝驢牛羊。

    種種諸物衣服卧具。

    及諸湯藥資生所須。

    令持法比丘身心安隐。

    坐禅修道講讀論義。

    如法修行具足莊嚴。

    得勝自在涅槃道故。

    欲令佛法久住於世故。

    舍如是等種種諸物。

    我於爾時與諸菩薩及聲聞衆皆悉受之。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

    為供養三寶故。

    能舍如是種種諸物。

    建立講讀論堂經行禅室。

    給其所須。

    我悉知見而生随喜。

    與諸菩薩及聲聞衆同共受用。

    何以故?為令是等得大果報。

    於三惡道得遠離故。

    随其所欲於三乘中得不退轉。

    乃至各於三乘而般涅槃故。

    又善男子善女人。

    以如是等種種諸物供養因緣故。

    於未來世當獲二利。

    何等為二。

    一者法利。

    二者财利。

    随所生處資财具足宿習因緣故。

    是諸物不生慳吝悉能舍施。

    為欲供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故。

    随其住處。

    或在山林樹下阿蘭若處無愦鬧聲。

    堪可坐禅系念之處。

    建立塔寺房堂靜室。

    随彼所須皆能給施。

    是比丘等受彼施已如法行故。

    天龍夜叉随其所在皆悉擁護。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等當知。

    十方諸佛已曾於此娑婆世界。

    入深禅定現大神通。

    破壞魔王及諸龍等。

    慈愍衆生故演說妙法。

    為令三寶久住世間。

    各於此土作佛事已歸還本國。

    爾時如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有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诃薩。

    欲見於我禮拜供養。

    聽聞正法及受持故。

    複為聞說虛空目修多羅四無礙法。

    各於他方來集此刹。

    慈悲憐愍諸衆生故。

    入於禅定現大威力。

    破壞魔王及諸龍等。

    欲令此土諸衆生輩供給供養施其所須修諸功德。

    於三乘中得解脫故。

    是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

    信心清淨為欲供養如法修行諸比丘故。

    或舍家宅園林田地奴婢乃至資生種種所須。

     爾時若有破戒比丘。

    受他所舍乃至一華一果。

    是惡比丘以愚癡故。

    受他淨心所施諸物獲大惡報。

    於現在世得四惡報。

    何等為四。

    一者惡名遠聞流布十方。

    二者父母師長兄弟眷屬。

    奴婢親戚皆悉離散。

    三者獲大重病卧糞穢中。

    惡報。

    相現痛苦而死。

    四者衣缽坐具所有資财。

    悉為五家之所分散。

    是名四種惡報。

    於未來世複獲四種大惡果報。

    何等為四。

    一者身壞命終堕大地獄。

    二者於地獄中久受勤苦。

    地獄終已複生畜生餓鬼道中。

    得無手足報。

    居在曠野無水之處。

    經百千萬歲具受辛苦。

    三者從彼命終生毒蛇中。

    得無眼報經無量歲唯食於土。

    四者於彼命終得生人中。

    堕五濁世不值諸佛。

    於彼世中雖得人身。

    常無眼目亦無手足。

    住在曠野唯食世間所棄穢食恒不充足。

    不得與人同共住止。

    從彼命終複堕地獄。

    於三惡道難得免出。

    何以故?彼善男子善女人。

    淨心舍施田舍園林衣服湯藥種種諸物。

    唯欲供養如法比丘。

    然破戒者受他所施唯欲供身。

    不與如法持戒比丘。

    以是因緣獲如是罪。

    又破戒者久處生死具受諸苦。

    雖得人身不值佛世。

    所以者何。

    諸佛如來不可思議難可值遇。

    彼破戒者,斷滅法母不求精進。

    不用見聞佛法僧故。

    以是因緣不值佛世。

    彼惡比丘於當來世得如是等大惡果報。

     爾時大德伽耶迦葉。

    聞此語已悲泣雨淚而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甯處地獄具受衆苦。

    終不受此破戒身也。

    所以者何。

    雖得此身而複出家。

    為衣食故具犯禁戒受他淨施。

    獲如是等種種苦惱。

    佛言迦葉。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甯處地獄受種種苦。

    不受人身起如是等破戒罪業。

    何以故?地獄罪畢更不造新故。

    業盡已便於苦報而得解脫。

    迦葉。

    諸身之中人身難得。

    得人身已值佛出世複難於是。

    雖值佛世出家受戒是最為難。

    所以者何。

    得受戒已如法修行能盡苦際。

    斷諸漏結而得解脫。

    是淨信心善男子善女人。

    若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

    欲供養淨行持戒比丘。

    以其具足福德善根故。

    或舍家宅園林靜室奴婢象馬牛羊等物種種資生。

    以為常住僧業。

    令彼比丘身心安隐集善根故。

    是愚癡比丘毀犯淨戒舍諸善根。

    遠離靜念專為非法。

    彼善男子等而不供養。

    以是因緣衣服卧具資生所須皆不充足。

    便作是言:我大智人堪可受彼所施諸物。

    或假檀越豪強勢力。

    奪他如法比丘所受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