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日密分中分别品第四之二 爾時阿若憍陳如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蓮華陀羅尼。

    如日密菩薩之所宣說。

    智者受持讀誦書寫得大利益。

    不樂三界得無相解脫門者,皆能斷諸煩惱。

    七返常受人天之身。

    雖在欲界不為欲污。

    諸天世人常所恭敬。

    佛言:憍陳如。

    所問蓮華陀羅尼者,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是陀羅尼乃是十八不共法行。

    憍陳如。

    假使我於無量劫中。

    宣說是持終不可荊亦令聞者生迷悶心。

    是陀羅尼唯佛能說唯佛能聽。

    何以故?是陀羅尼難知難解馀三亦爾。

    世尊,唯願如來當說如空空行陀羅尼。

    憍陳如。

    至心谛聽當為汝說。

    憍陳如。

    若有衆生放逸因緣生觸欲心。

    是人不知解脫之處。

    流轉生死無量世中。

    在三惡道受大苦惱。

    菩薩摩诃薩見諸衆生受如是等無量苦惱。

    生憐愍心勤行不息遍修諸道。

    作是行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菩提已說苦解脫。

    衆生聞已即得脫苦。

    苦解脫者,即是初果乃至阿羅漢果。

    憍陳如。

    雲何觸欲。

    言觸欲者二身共合。

    因身合故則生於觸。

    因觸生樂因樂生苦。

    苦因緣故。

    生死苦惱從是而生。

    憍陳如。

    如四毒蛇以四因緣能害衆生。

    見噓齧觸。

    欲亦如是,有見因緣。

    有聞因緣。

    有念因緣。

    有觸因緣。

    因是四緣令諸衆生遠離一切諸善根本。

    於生死中受大苦惱。

    憍陳如。

    雲何名為觸欲解脫。

    若有比丘能觀白骨作是思惟。

    色者即是四大所造。

    四大所造即是無常性無堅牢。

    離散之法皮毛肉血。

    智者雲何。

    於是身中生淨好相。

    作是觀已,悉於一切十方淨色。

    即時獲得不可樂相。

    是比丘複作是念。

    我於是相樂修集者,則得斷除一切煩惱生老病死。

    是名舍摩他。

    若觀足骨乃至頭骨。

    是名毗婆舍那。

    既得如是毗婆舍那舍摩他已,觀息出入。

    見息出時即作是念。

    如是風者從何處來去至何處。

    如是觀時遠離身相。

    生於空相不見内法。

    是名内空。

    不見我所及外色相。

    是名外空。

    觀内外色空。

    複作是念。

    我今修集入息相已作大利益。

    能壞一切内外諸色。

    我壞如是内外色相。

    皆是入息觀因緣也。

    以是因緣令我不見内外諸色。

    我無色相即是空力。

    我今定知一切諸法。

    無有去處無有來處。

    作是觀已,所有覺觀一切永斷。

    複觀是識。

    知是一切覺觀因緣。

    我當遠離心意識行。

    何以故?若有生者當知定滅。

    作是觀時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或有獲得如法忍者或得菩提。

    若觀覺觀是滅相者即得滅定。

    是名不共凡夫如空陀羅尼。

    是持成就無量功德。

    永斷無量諸大苦惱。

    說是法時。

    九萬二千衆生得須陀洹果。

    六萬衆生得阿羅漢果。

    九萬九千衆生得如空陀羅尼。

    八萬衆生得辟支佛果。

    八千億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量衆生得不退心。

    爾時阿若憍陳如白佛言:世尊,高貴德王佛。

    所持來欲随無願陀羅尼。

    唯願如來分别解說。

    憍陳如。

    我今當說至心谛聽。

    憍陳如。

    有諸衆生觸欲系縛不知解脫。

    是人應觀無願解脫。

    作如是念。

    欲欲色欲及無色欲。

    觸欲解欲。

    知是諸欲因覺觀生諸行因緣。

    如是諸行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因風而生。

    我身口行亦複如是因風而生。

    因是風故身得增長。

    因是風故口得增長。

    如我觀風即入出息。

    谛觀一切身諸毛孔從風因緣。

    複觀一切不淨之物。

    複觀是身命終之時,是屍更無風息入出。

    複作是念我身口行因緣於風。

    若無風者無身口行因緣。

    是故爾時得空三昧修集增長。

    因修集故能斷欲貪乃至觸欲。

    作是觀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或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善意覺觀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若聲聞人修不淨相。

    得成相已有何等相。

    善男子,若為破壞欲貪之結。

    修不淨相。

    系心眉間自觀身骨。

    是名一相。

    若觀自身及以他身。

    是名二相。

    又觀一切悉是不淨。

    是名三相。

    是人能觀苦集盡淨。

    名舍摩他得暖法相。

    是人如是觀白骨時見智如燈。

    觀身四行乃至微塵。

    是名頂法。

    觀四真谛。

    是名聲聞不淨觀。

    成就獲得舍摩他定。

    是名白骨觀相。

    觀是相時得八正道。

    因八正道。

    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善男子,光明佛土聲聞之人。

    觀如是法即得道果。

    說是法時。

    無量衆生得如法忍。

    無量衆生得如實忍。

    爾時世尊複告憍陳如。

    若四真谛可一念證者,如來應為一切衆生。

    演說一行一法一事。

    若一人證時。

    一切衆生亦應同證。

    何以故?煩惱同故亦不應有八萬法聚差别之異。

    憍陳如。

    是故衆生。

    應以種種因緣調伏。

    不以一緣。

    憍陳如。

    一切衆生非實一乘一行一貪一念一欲一解一信。

    是故如來宣說種種句偈名字種種法門。

    以是義故。

    如來具足十種神力。

    憍陳如。

    一切衆生具有種種颠倒之相。

    是故如來為淨颠倒。

    說無常相苦相無我相。

    脹相爛相青相壞相離散等相。

    世尊,雲何名為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雲何複名食不淨想。

    佛言:憍陳如。

    汝今不應問如是事。

    何以故?彼界得道此界得道。

    其相各異。

    憍陳如。

    我若具說衆生聞者或生迷悶。

    世尊,唯願憐愍為諸菩薩能信解者,分别宣說。

    世尊,是諸衆生若聞宣說如是二相。

    能種善子增長善根能破無明。

    世尊,一切衆生癡愛因緣樂於生死。

    是故生死無始無終。

    世尊,一切衆生以食因緣增長貪欲。

    世尊,一切衆生初未得聞如是二相。

    是故流轉生死五道受大苦惱。

    如來世尊大慈大悲無量世中常念衆生。

    唯願如來憐愍故說。

    不可樂想食不淨想。

    若佛宣說不可樂想食不淨想。

    衆生聞者不生欲貪不生食貪。

    世尊,若有衆生能苦呵責欲心食心。

    當知是人速到彼岸。

    佛言憍陳如。

    至心谛聽。

    我今當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食不淨想。

    憍陳如。

    世有二種。

    一衆生世。

    二者器世。

    衆生世者,所謂五道衆生。

    器世者,欲界之中有二十處。

    色界十六。

    無色四處。

    雲何欲界有二十處。

    八大地獄。

    一一地獄有十六圍繞。

    一者等活。

    二者黑繩。

    三者衆合。

    四者叫喚。

    五者大喚。

    六者熱。

    七者大熱。

    八者阿鼻地獄。

    若有衆生身口意惡。

    悉生如是大地獄中受大苦惱。

    是諸衆生雖見妙色。

    不生樂想。

    以是因緣複生大苦。

    聲香味觸亦複如是,有智之人觀是事已,生不樂想。

    憍陳如。

    若觀畜生其身細小,猶如微塵十分之一。

    有如微塵乃至如棗。

    有一由旬乃至百千萬由旬等。

    是諸衆生或有壽命。

    如一念頃至七念頃。

    或有一劫至千萬劫頃。

    是諸衆生無有法行。

    智慧慚愧憐愍之心。

    當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