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爾。
若青色乃至如貝。
如晝夜亦如是,如夜晝亦如是,如去來亦如是,如來去亦如是,爾時若見外物樹木人畜雜物皆作骨想。
作是觀已乃至命終不生貪心。
是人現在能離於欲。
他世未能。
是人若能獲得修空陀羅尼者,即能觀骨作離散相如沙微塵。
若自若他不見色相如一微塵。
即時獲得虛空之相。
見一切色如青琉璃。
見已複觀虛空黃色。
能觀黃色赤色白色雜色琉璃色。
若見地水亦如琉璃。
是人能觀一切大地如四指許。
若欲動者,即以足指蹑之令動随意久近。
乃至大地樹木山河悉為之動。
若觀諸水作種種色。
或分陀利華優缽羅華。
拘物頭華波頭摩華。
於一切水行住坐卧。
觀一切山作種種色。
其形細軟如兜羅綿。
而於其中行住坐卧。
又自觀身輕漂如風。
作是觀已能遊虛空行住坐卧。
是人複入火光三昧。
身放種種妙色光明。
又複遊入焰摩迦定。
身上出水身下出火。
作如是等大神變已,複作是念。
我當雲何得見諸佛。
爾時随其所觀方面悉得見佛。
多觀多見少觀少見。
見已複念。
諸佛世尊無所從來去無所至。
我三界心是心因身。
我随覺觀欲多見多欲少見少。
諸佛如來即是我心。
何以故?随心見故。
心即我身我即虛空。
我因覺觀見無量佛。
我以覺心見佛知佛。
心不見心心不知心。
我觀法界性無堅牢。
一切諸法皆從覺觀因緣而生。
是故法性即是虛空。
虛空之性亦複是空。
我因是心見青黃赤白雜色虛空。
作神變已,所見如風無有真實。
是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是人複作是念。
若有虛空即是無齲無有覺觀不可宣說。
如我心離觀虛空相。
亦觀心相不作遠離。
離一切作不作發心。
設發尋滅以心緣滅故。
是心便滅。
淨身口意修集滅定。
是人長夜系心在定。
從滅定起舍其壽命入於涅槃。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雲何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若有能作如是思惟我随意觀。
色即是見。
色即是我心。
我心即色。
如我遠離一切色相。
觀虛空相是人爾時修虛空相。
是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若有能作如是觀。
色即是虛空。
我以如是色因緣故得觀虛空。
虛空之性名無障礙。
是風住處。
如是風者因四大生。
我是色相亦複如是因四大起。
虛空風色等無差别。
一切法性性自空寂。
觀自他性亦複如是,虛空者即是無生無滅。
作是觀時系念如來。
作是念已見虛空中有無量佛。
即時獲得阿那含果。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也。
複作是念。
言虛空者即是我也。
即是淨我即是我心。
我者無色如空無邊。
我亦如是,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若有能觀一切法中無我無我所。
言空處者即是無我色無有我。
若念如來若觀如來即是我也。
我見佛已,得沙門果乃至阿羅漢果。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也。
若觀淨我者即是空處空即我心。
若能永斷一切煩惱即是淨心。
若能修集八直正道是名淨心。
能如是修。
即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複有觀色。
觀色相者即分别相。
分别相者即是瞋相。
瞋恚相者即生死相。
我今為斷生死相故。
觀心相空。
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又複觀我即是寂靜。
我今亦未斷於覺觀。
若我觀我我如虛空。
我我者即是苦。
苦所從生即名為集。
如是苦集是可斷法是名為滅。
觀苦集滅是名為道。
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又複念言:我何以故觀於虛空。
空者即我我若遠離虛空觀者,次觀識處如虛空觀。
識觀亦爾。
如空無邊心亦如是,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若能觀識即是苦者,知苦所從名之為集。
若集可斷是名為滅。
觀苦集滅是名為道。
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若觀識處即是覺觀瘡疣煩惱。
如我遠離空處識處修無想處。
是人修無想已得無想定。
是名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若觀識處。
即是瘡疣苦惱之法。
如我遠離觀於識相。
次觀無想相。
言無想者即是無我無我所相。
作是觀已,即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若有能觀無想處者即是細想。
如我遠離是無想處。
觀非有想非無想處。
是名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若觀非想非非想處即是大苦。
是處可斷可得解脫。
作是觀時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永斷一切欲貪色貪。
離凡夫名得聖人号。
永斷一切三惡道因。
是名如實陀羅尼也。
是彼諸佛之所遣來。
日密菩薩所赍持。
欲能斷一切諸結煩惱。
一切惡見我見取見戒見常見斷見命見作見士夫見受見色見觸見出見四大見。
能斷如是等見。
是陀羅尼善能了達陰入界等。
能淨諸見能令受者永受安樂。
沮壞衆魔調伏惡龍令諸天喜。
壞阿修羅調迦樓羅。
能喜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
能斷惡欲。
令坐禅者貪樂寂靜。
能療一切諸惡重玻能防一切諸惡鬥訟。
能增法界能護三寶。
能得盡智及無生智壞無明聚。
如來說是陀羅尼時。
無量衆生得須陀洹果。
無量衆生得阿羅漢果。
無量衆生獲得是持。
無量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量衆生得無生忍。
若青色乃至如貝。
如晝夜亦如是,如夜晝亦如是,如去來亦如是,如來去亦如是,爾時若見外物樹木人畜雜物皆作骨想。
作是觀已乃至命終不生貪心。
是人現在能離於欲。
他世未能。
是人若能獲得修空陀羅尼者,即能觀骨作離散相如沙微塵。
若自若他不見色相如一微塵。
即時獲得虛空之相。
見一切色如青琉璃。
見已複觀虛空黃色。
能觀黃色赤色白色雜色琉璃色。
若見地水亦如琉璃。
是人能觀一切大地如四指許。
若欲動者,即以足指蹑之令動随意久近。
乃至大地樹木山河悉為之動。
若觀諸水作種種色。
或分陀利華優缽羅華。
拘物頭華波頭摩華。
於一切水行住坐卧。
觀一切山作種種色。
其形細軟如兜羅綿。
而於其中行住坐卧。
又自觀身輕漂如風。
作是觀已能遊虛空行住坐卧。
是人複入火光三昧。
身放種種妙色光明。
又複遊入焰摩迦定。
身上出水身下出火。
作如是等大神變已,複作是念。
我當雲何得見諸佛。
爾時随其所觀方面悉得見佛。
多觀多見少觀少見。
見已複念。
諸佛世尊無所從來去無所至。
我三界心是心因身。
我随覺觀欲多見多欲少見少。
諸佛如來即是我心。
何以故?随心見故。
心即我身我即虛空。
我因覺觀見無量佛。
我以覺心見佛知佛。
心不見心心不知心。
我觀法界性無堅牢。
一切諸法皆從覺觀因緣而生。
是故法性即是虛空。
虛空之性亦複是空。
我因是心見青黃赤白雜色虛空。
作神變已,所見如風無有真實。
是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是人複作是念。
若有虛空即是無齲無有覺觀不可宣說。
如我心離觀虛空相。
亦觀心相不作遠離。
離一切作不作發心。
設發尋滅以心緣滅故。
是心便滅。
淨身口意修集滅定。
是人長夜系心在定。
從滅定起舍其壽命入於涅槃。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雲何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若有能作如是思惟我随意觀。
色即是見。
色即是我心。
我心即色。
如我遠離一切色相。
觀虛空相是人爾時修虛空相。
是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若有能作如是觀。
色即是虛空。
我以如是色因緣故得觀虛空。
虛空之性名無障礙。
是風住處。
如是風者因四大生。
我是色相亦複如是因四大起。
虛空風色等無差别。
一切法性性自空寂。
觀自他性亦複如是,虛空者即是無生無滅。
作是觀時系念如來。
作是念已見虛空中有無量佛。
即時獲得阿那含果。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也。
複作是念。
言虛空者即是我也。
即是淨我即是我心。
我者無色如空無邊。
我亦如是,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若有能觀一切法中無我無我所。
言空處者即是無我色無有我。
若念如來若觀如來即是我也。
我見佛已,得沙門果乃至阿羅漢果。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也。
若觀淨我者即是空處空即我心。
若能永斷一切煩惱即是淨心。
若能修集八直正道是名淨心。
能如是修。
即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複有觀色。
觀色相者即分别相。
分别相者即是瞋相。
瞋恚相者即生死相。
我今為斷生死相故。
觀心相空。
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又複觀我即是寂靜。
我今亦未斷於覺觀。
若我觀我我如虛空。
我我者即是苦。
苦所從生即名為集。
如是苦集是可斷法是名為滅。
觀苦集滅是名為道。
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又複念言:我何以故觀於虛空。
空者即我我若遠離虛空觀者,次觀識處如虛空觀。
識觀亦爾。
如空無邊心亦如是,是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若能觀識即是苦者,知苦所從名之為集。
若集可斷是名為滅。
觀苦集滅是名為道。
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若觀識處即是覺觀瘡疣煩惱。
如我遠離空處識處修無想處。
是人修無想已得無想定。
是名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若觀識處。
即是瘡疣苦惱之法。
如我遠離觀於識相。
次觀無想相。
言無想者即是無我無我所相。
作是觀已,即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是名不共凡夫如實陀羅尼。
若有能觀無想處者即是細想。
如我遠離是無想處。
觀非有想非無想處。
是名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若觀非想非非想處即是大苦。
是處可斷可得解脫。
作是觀時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永斷一切欲貪色貪。
離凡夫名得聖人号。
永斷一切三惡道因。
是名如實陀羅尼也。
是彼諸佛之所遣來。
日密菩薩所赍持。
欲能斷一切諸結煩惱。
一切惡見我見取見戒見常見斷見命見作見士夫見受見色見觸見出見四大見。
能斷如是等見。
是陀羅尼善能了達陰入界等。
能淨諸見能令受者永受安樂。
沮壞衆魔調伏惡龍令諸天喜。
壞阿修羅調迦樓羅。
能喜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
能斷惡欲。
令坐禅者貪樂寂靜。
能療一切諸惡重玻能防一切諸惡鬥訟。
能增法界能護三寶。
能得盡智及無生智壞無明聚。
如來說是陀羅尼時。
無量衆生得須陀洹果。
無量衆生得阿羅漢果。
無量衆生獲得是持。
無量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量衆生得無生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