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行。
是名喪失大利益事。
如是惡人。
貪食心故受持禁戒非為法心。
如是癡人以多聞力。
及以國王大臣力故。
受如是物。
即便當得大惡業果。
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出家之人受如是物得如是果。
在家人受其罪雲何。
佛言大王。
汝今不應問如是事。
王言世尊,我修聖行終不受取如是等物。
為未來世諸惡王等問如是事耳。
佛言大王。
我若宣說未來惡王所得果業。
有不信者得大罪報。
是故我今置之不說。
王言世尊,惟願如來為未來世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有信敬者,奉持佛法守護法師及财物者,具分别說。
佛言:善哉善哉!大王。
若未來世諸惡王等。
侵奪法師如是等物。
當知是王現世獲得二十種惡。
一者天不衛護。
二者惡名遠聞。
三者親友遠離。
四者怨敵增長。
五者财物損耗。
六者心多散亂。
七者身不具足。
八者不得睡眠。
九者常患饑馑。
十者所服飲食變成惡毒。
十一者民不愛敬。
十二者鄰國數侵。
十三者所有眷屬不受其教。
十四者秘密之事謀臣顯露。
十五者所有财物水火侵奪。
十六者常有重玻十七者湯藥不行。
十八者醫藥不療。
十九者漿水不下。
二十者常念不淨。
是名二十。
舍是身已尋複當生阿鼻地獄一劫受苦。
過是劫已得餓鬼身處大空野。
不聞漿水飲食之名。
諸根殘缺身不具足。
無量歲中受大苦惱。
受是果已生大海中受大獸身。
無量由旬如大肉團。
常為衆生之所唼食受大苦惱。
若得人身生無佛處五滓之世。
耳目不具。
大王。
未來惡王得如是等諸大惡報。
王言世尊,我今甯受地獄之身。
終不受是惡王身也。
佛言大王。
今以是法法師财物付囑汝等有信諸王。
何以故?夫法師者,即是如來法身之藏。
王言世尊,若諸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有能護持如是法财。
其人當得何等功德。
佛言大王。
如是人者勝於一切聲聞緣覺。
大王。
譬如有人能斷一切十方衆生所有壽命奪其眼目截其手足。
大王。
如是人者所得罪報為多少耶。
頻婆娑羅王默然不答。
佛言大王。
何故默然。
王言世尊,是人所得惡業果報。
不可稱量不可計數。
世尊,若於一人造此惡業罪尚難計。
況一切人。
大王。
若佛在世及滅度後。
若有惡王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
侵奪法師如是等物。
所得罪報分為百分。
上所得罪不及其一。
頻婆娑羅王言:世尊,如法治國是王難得。
若不放逸則能護法。
若放逸者則不能護。
世尊,能護法者得何功德。
大王。
譬如有人能與如上衆生壽命眼目手足。
是人得福甯為多不。
世尊,能與一人命目手足。
其福尚多。
況爾所人。
大王。
若有護法所得功德分為百分。
先所得福不及其一。
王言世尊,若有受取一法師物。
是得罪不。
若有擁護一法師者,複得福不。
大王。
若有受取一法師物至五法師。
護一法師及五法師。
所得罪福正等無别。
大王。
若一廟寺若一村落。
若一樹林住五法師。
若鳴揵搥集四方僧。
客僧集已次第賦給房舍飲食卧具醫藥。
無吝惜心。
初夜後夜讀誦講論。
厭患生死專樂涅槃。
不自贊身不訟彼短。
少欲知足常樂贊歎。
少欲知足勤心精進。
志樂寂靜修於念定。
憐愍衆生。
大王。
是名衆僧如法而祝護戒精進持佛密藏。
讀誦書寫分别教诏。
是名衆僧憐愍衆生利益衆生。
能持如來十二部經。
亦能奉持寂靜禁戒。
具足慚愧賢聖功德。
大王。
是名衆僧大功德海。
為天人師能大利益無量衆生。
能斷一切衆生苦惱。
能施一切衆生解脫。
是五比丘猶名衆僧。
何況無量。
大王。
若無量僧悉破禁戒。
但令五人清淨如法。
若有施者得福無量。
不可稱量不可計數。
何以故?以有護持佛法者故。
愍愍一切諸衆生故。
其心平等無二相故。
王言世尊,破戒比丘可得處衆受信施不。
大王。
如王國内有一罪人未及擯驅。
王若給施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
是人頗得受樂不耶。
不也世尊,大王。
破戒比丘亦複如是,雖在衆中受取信施不得安樂。
何以故?破禁戒故。
不如法故。
大王。
如是人者一切十方無量諸佛所不護念。
雖名比丘不在僧數。
何以故?入魔界故。
持禁戒者即佛弟子。
毀禁戒者即魔弟子。
又持戒者即出世道。
破禁戒者即入世道。
我都不聽毀戒之人受人信施如葶苈子。
何以故?是人遠離如來法故。
王言世尊,言破戒者有何等相。
可得知不。
大王。
有智能知。
大王。
若有不能恭敬三寶。
不生信心無有慚愧。
於師和尚耆老長宿同師同學不生恭敬。
摧滅聖幢不修梵行。
增長慳貪樂在居家。
不能清淨口四種業。
常修食心遠離法心。
樂說世間無益之事。
是名比丘初破戒相。
未名具足毀禁戒也。
若如是等受畜奴婢象馬牛羊駝驢雞豬乃至八種不淨之物。
是名具足毀禁戒也。
如是名為沙門中滓。
沙門中曲。
沙門中幻。
沙門中賊。
沙門中醉。
沙門中旃陀羅也。
如是比丘不應共住不共和合。
不應共作九十九羯磨。
是名喪失比丘事業堕在貪處。
大王。
甯與旃陀羅人而共同止。
不與如是惡比丘祝何以故?如是比丘燒滅善根。
斷三世善慈愍之心。
是惡比丘。
即是圊廁增生死法。
即是人天諸惡種子。
何以故?是人欺诳自他人天。
如是比丘滅解脫燈能摧法幢。
能涸法海破說法者,能诳施主破和合僧。
若有惡王若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
擁護如是諸惡比丘。
是王便當增三惡道。
種殖天人諸惡種子。
大王。
若惡比丘呵罵責數如法住者,敬信諸王應當擯驅。
若驅擯者王多得福。
若王無信如法比丘不應與彼惡比丘祝如法比丘有智慧者,應先往王所作如是言:大
是名喪失大利益事。
如是惡人。
貪食心故受持禁戒非為法心。
如是癡人以多聞力。
及以國王大臣力故。
受如是物。
即便當得大惡業果。
爾時頻婆娑羅王白佛言:世尊,出家之人受如是物得如是果。
在家人受其罪雲何。
佛言大王。
汝今不應問如是事。
王言世尊,我修聖行終不受取如是等物。
為未來世諸惡王等問如是事耳。
佛言大王。
我若宣說未來惡王所得果業。
有不信者得大罪報。
是故我今置之不說。
王言世尊,惟願如來為未來世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有信敬者,奉持佛法守護法師及财物者,具分别說。
佛言:善哉善哉!大王。
若未來世諸惡王等。
侵奪法師如是等物。
當知是王現世獲得二十種惡。
一者天不衛護。
二者惡名遠聞。
三者親友遠離。
四者怨敵增長。
五者财物損耗。
六者心多散亂。
七者身不具足。
八者不得睡眠。
九者常患饑馑。
十者所服飲食變成惡毒。
十一者民不愛敬。
十二者鄰國數侵。
十三者所有眷屬不受其教。
十四者秘密之事謀臣顯露。
十五者所有财物水火侵奪。
十六者常有重玻十七者湯藥不行。
十八者醫藥不療。
十九者漿水不下。
二十者常念不淨。
是名二十。
舍是身已尋複當生阿鼻地獄一劫受苦。
過是劫已得餓鬼身處大空野。
不聞漿水飲食之名。
諸根殘缺身不具足。
無量歲中受大苦惱。
受是果已生大海中受大獸身。
無量由旬如大肉團。
常為衆生之所唼食受大苦惱。
若得人身生無佛處五滓之世。
耳目不具。
大王。
未來惡王得如是等諸大惡報。
王言世尊,我今甯受地獄之身。
終不受是惡王身也。
佛言大王。
今以是法法師财物付囑汝等有信諸王。
何以故?夫法師者,即是如來法身之藏。
王言世尊,若諸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有能護持如是法财。
其人當得何等功德。
佛言大王。
如是人者勝於一切聲聞緣覺。
大王。
譬如有人能斷一切十方衆生所有壽命奪其眼目截其手足。
大王。
如是人者所得罪報為多少耶。
頻婆娑羅王默然不答。
佛言大王。
何故默然。
王言世尊,是人所得惡業果報。
不可稱量不可計數。
世尊,若於一人造此惡業罪尚難計。
況一切人。
大王。
若佛在世及滅度後。
若有惡王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
侵奪法師如是等物。
所得罪報分為百分。
上所得罪不及其一。
頻婆娑羅王言:世尊,如法治國是王難得。
若不放逸則能護法。
若放逸者則不能護。
世尊,能護法者得何功德。
大王。
譬如有人能與如上衆生壽命眼目手足。
是人得福甯為多不。
世尊,能與一人命目手足。
其福尚多。
況爾所人。
大王。
若有護法所得功德分為百分。
先所得福不及其一。
王言世尊,若有受取一法師物。
是得罪不。
若有擁護一法師者,複得福不。
大王。
若有受取一法師物至五法師。
護一法師及五法師。
所得罪福正等無别。
大王。
若一廟寺若一村落。
若一樹林住五法師。
若鳴揵搥集四方僧。
客僧集已次第賦給房舍飲食卧具醫藥。
無吝惜心。
初夜後夜讀誦講論。
厭患生死專樂涅槃。
不自贊身不訟彼短。
少欲知足常樂贊歎。
少欲知足勤心精進。
志樂寂靜修於念定。
憐愍衆生。
大王。
是名衆僧如法而祝護戒精進持佛密藏。
讀誦書寫分别教诏。
是名衆僧憐愍衆生利益衆生。
能持如來十二部經。
亦能奉持寂靜禁戒。
具足慚愧賢聖功德。
大王。
是名衆僧大功德海。
為天人師能大利益無量衆生。
能斷一切衆生苦惱。
能施一切衆生解脫。
是五比丘猶名衆僧。
何況無量。
大王。
若無量僧悉破禁戒。
但令五人清淨如法。
若有施者得福無量。
不可稱量不可計數。
何以故?以有護持佛法者故。
愍愍一切諸衆生故。
其心平等無二相故。
王言世尊,破戒比丘可得處衆受信施不。
大王。
如王國内有一罪人未及擯驅。
王若給施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
是人頗得受樂不耶。
不也世尊,大王。
破戒比丘亦複如是,雖在衆中受取信施不得安樂。
何以故?破禁戒故。
不如法故。
大王。
如是人者一切十方無量諸佛所不護念。
雖名比丘不在僧數。
何以故?入魔界故。
持禁戒者即佛弟子。
毀禁戒者即魔弟子。
又持戒者即出世道。
破禁戒者即入世道。
我都不聽毀戒之人受人信施如葶苈子。
何以故?是人遠離如來法故。
王言世尊,言破戒者有何等相。
可得知不。
大王。
有智能知。
大王。
若有不能恭敬三寶。
不生信心無有慚愧。
於師和尚耆老長宿同師同學不生恭敬。
摧滅聖幢不修梵行。
增長慳貪樂在居家。
不能清淨口四種業。
常修食心遠離法心。
樂說世間無益之事。
是名比丘初破戒相。
未名具足毀禁戒也。
若如是等受畜奴婢象馬牛羊駝驢雞豬乃至八種不淨之物。
是名具足毀禁戒也。
如是名為沙門中滓。
沙門中曲。
沙門中幻。
沙門中賊。
沙門中醉。
沙門中旃陀羅也。
如是比丘不應共住不共和合。
不應共作九十九羯磨。
是名喪失比丘事業堕在貪處。
大王。
甯與旃陀羅人而共同止。
不與如是惡比丘祝何以故?如是比丘燒滅善根。
斷三世善慈愍之心。
是惡比丘。
即是圊廁增生死法。
即是人天諸惡種子。
何以故?是人欺诳自他人天。
如是比丘滅解脫燈能摧法幢。
能涸法海破說法者,能诳施主破和合僧。
若有惡王若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
擁護如是諸惡比丘。
是王便當增三惡道。
種殖天人諸惡種子。
大王。
若惡比丘呵罵責數如法住者,敬信諸王應當擯驅。
若驅擯者王多得福。
若王無信如法比丘不應與彼惡比丘祝如法比丘有智慧者,應先往王所作如是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