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關燈
不了知非不了知。

    亦不觀法有增有減。

    不觀智慧及以無明。

    即是佛智。

    爾時衆中有一菩薩。

    名曰樂欲。

    語文殊師利言:善男子,如來世尊以何因緣。

    說如是等甚深之義。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為令衆生遠離邪見得正見故。

    得正見已不生染著無有慳吝。

    不近惡友正命自活。

    不著三結憐愍衆生。

    不著三寶不诳一切。

    於諸衆生不舍不著。

    不著财物不著三界。

    衆生怖畏能為救護。

    能壞惡道開示正路。

    不著忍辱離一切想。

    滅一切垢除一切闇。

    不求果報。

    善男子,以是因緣求一切智。

    得是智已,於聲字句不生覺觀。

    佛語邪語佛行馀行。

    佛法馀法陰界諸入。

    功德莊嚴智慧莊嚴。

    十波羅蜜三解脫門。

    業之與果世智佛智。

    於如是法不生分别。

    是故如來說如是等甚深之義。

    樂欲菩薩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

    實如所言:甚深義者即是佛智。

    何以故?無所覺故。

    若無所覺故不可說。

    不可說者即是佛智。

    若有能知是不可說。

    當知是人即得佛智。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分别宣說佛智。

    何以故?不著諸法不生不滅。

    即是佛智。

    善男子,不著諸法。

    即不出邊不破壞邊。

    無明涅槃真無出邊虛空涅槃。

    一切諸法一切衆生不可說邊。

    是虛空邊無罣礙邊。

    無有物邊無有陰邊。

    三行空邊法陰業陰。

    果非果陰。

    聚陰無物。

    無物邊虛空邊。

    一切諸法不可說邊。

    菩薩摩诃薩若能具足如是等邊。

    即得佛智。

    說是佛智不可說時。

    一切魔衆得無生法忍。

    舍於粗身獲得細身。

    随心意身法化之身。

    複有二萬八千衆生。

    於諸法中得無生忍。

    九萬二千菩薩得無量陀羅尼。

    一切衆魔以妙香華伎樂供養。

    贊誦如來。

    作如是言:世尊,善知識者,即是一切善法根本。

    我今遇佛善知識故。

    得大利益。

    佛告善男子,汝當至心觀於諸業。

    爾時世尊,即為衆會說過去業。

    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祇劫。

    劫名電持。

    時世衆生壽命滿足六萬八千。

    世界名曰妙香光明。

    是中有佛。

    号香功德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爾時彼世具足五滓。

    有轉輪王名曰華目。

    王四天下。

    與諸眷屬大臣人民至於佛所。

    以妙香華幡蓋伎樂。

    供養於佛及比丘僧。

    敬意禮拜右繞三匝。

    以偈贊佛,佛為人天所贊歎,遠離諸惡樂寂靜,具足七财破貧窮,雲何令衆得深智,修集三種解脫門,已得離生老病死,能度三惡道諸生,雲何令衆過魔業。

     佛言大王。

    具足三法得甚深智。

    何等為三。

    一者至心緣念一切衆生。

    二者修集大悲破衆生苦。

    三者見一切法無有衆生壽命士夫。

    不生分别。

    又有三法能過魔業。

    一者於諸衆生不生惡心。

    二者修行施時不觀福田及非福田。

    三者觀一切法平等無二猶如虛空。

    不生不滅無行無物。

    無有相貌不可宣說。

    菩薩具足如是等法。

    得甚深智能過魔業。

    爾時聖王有一夫人。

    名曰善見。

    與八萬四千諸采女俱共供養佛。

    既供養已,即說偈言,大千世界無勝者,常樂寂靜修子想,善行遠離諸塵垢,雲何令我離女身,已得遠離一切怨,真實見生老病死,唯願為我演說道,令我具足男子身,離諸有得無上有,能施歡喜增善法,具足十力四無畏,雲何令我離女身,摧滅四魔修四梵,實語具足巧方便,三十二相八十好,雲何令我離女身。

     佛言:善女人。

    有巧方便。

    得離女身能壞女業。

    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終不複受女人之身。

    除其誓願巧方便者,所謂寶幢陀羅尼門。

    若有能修是陀羅尼。

    得離女身。

    淨身口意。

    遠離三障。

    若有聞是陀羅尼名。

    即離女身受男子身。

    得具足身微妙智慧。

    淨身口意。

    樂於善行。

    具足多聞。

    遠離惡業及受苦報。

    能滅五逆無間重罪。

    何以故?如是寶幢陀羅尼者,即是過去無量諸佛之所演說。

    為破惡業增長善法故。

    十方現在無量諸佛亦共說之。

    為破惡業增善法故。

    未來之世十方諸佛亦共說之。

    為破惡業增善法故。

    我今現在亦複宣說如是寶幢陀羅尼門。

    十方現在無量諸佛。

    悉共贊歎是陀羅尼。

    善女人。

    若刹利王所領國土。

    若有如是陀羅尼名。

    贊歎受持讀誦書寫。

    其王則為十方現在諸佛世尊護念贊歎。

    乃至阿迦尼吒諸天。

    亦複護念而贊歎之。

    是王行住坐卧之處。

    亦有無量天龍夜叉悉共護念。

    令其國土和安無诤。

    無有疫玻兵革不起。

    無惡風雨。

    不寒不熱。

    穀米豐熟。

    諸惡鬼神及惡禽獸。

    悉懷喜心不生惡想。

    随是經典所住國土。

    其土若有惡星不祥惡想惡玻皆悉除滅。

    若刹利王興兵攻伐。

    專念是經能伏強敵。

    令已得勝二王俱念,則二兵和同不相侵害。

    若有國土城邑村落人。

    若畜生有疫病者,當寫是持安著幢頭。

    其土不祥疾疫悉皆除滅。

    若有法師持戒精進。

    月十五日淨自洗裕以妙香華供養三寶。

    昇師子座贊陀羅尼。

    是人能護所住國土。

    所有惡相尋即消滅。

    亦能調伏教化衆生。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女人。

    若有人能讀誦此經乃至一偈。

    如是之人終不複更受女人身。

    亦得不退菩提之心。

     爾時香功德佛。

    說是陀羅尼已,足指按地。

    即時大地六種震動。

    乃至十方亦複如是,其中所有天龍夜叉。

    以佛如來功德力故心生歡喜。

    亦見亦聞說陀羅尼。

    爾時如來。

    說寶幢陀羅尼曰: 阇落翅,阇落翅目翅阇隸,阇羅阇憐泥阇羅跋賴帝,阇醯隸波羅, 富婁沙,三摩奢阿摩彌沈,摩彌摩诃彌阇摩彌,婆羅彌婆婆毗, 婆婆毗,婆婆毗,婆阇毗,婆羅诃。

     婆隸蓰,阇诃彌,婆羅诃,婆隸蓰, 阿羅阇醯,阇鬥目呿,婆沛羅,婆沛羅, 私陀,跋賴坻,檀帝隸,檀帝羅, 檀帝隸。

    修隸毗诃伽,旃陀毗,诃伽旃陀毗诃伽,斫啾, 樹提沙毗呵伽,薩婆叉裔帝多凡,修羅毗诃迦,阇羅阇羅迦奢彌隸呵, 奢彌隸呵,奢彌隸呵,奢彌隸呵,奢彌隸呵, 奢彌隸呵,毗婆車陀羯摩,豆甯,豆甯, 豆甯,溫摩,渥毗婆車提,阇那吃栗多, 阿讷婆陀隸,奴鴦崛隸,多崛隸。

    毗婆崛隸, 究羅呵,因陀婆隸,婆诃那毗婆車陀羯婆,遮婆坻, 遮婆坻,遮婆坻,呵暮阿陀舍尼,婆隸跋坻, 婆師久摩羯,摩樹坻,羯阇醯阇醯樹坻膩迦毗羅娑,毗羅娑毗羅娑毗羅娑,毗賴阇, 毗賴阇,劫婆摩诃劫婆醯,利嘻隸嘻隸阿,那婆坻那婆坻昙摩檀那阇那阿婆羅彌隸絁阿羅軍陀羅, 波食毗婆坻那,帝隸婆凡羯摩叉裔婆羅咄頗婆,富婁沙多凡阿三摩,三摩三摩, 毗坻,若多陀,阿竭陀莎诃, 爾時世尊,即為大衆說陀羅尼。

    五百采女聞已即得男子之身。

    複有無量人天諸女。

    亦受男子身。

    及得不退菩提之心。

    永斷一切決定女業。

    善男子,爾時夫人聞是持已,所将八萬四千女人亦轉女身得男子身。

    複有無量人天婦女。

    亦轉女身得男子身。

    爾時聖王。

    以四天下委付千子。

    與無量人出家修道。

    爾時複有無量諸天。

    各作是念。

    轉輪聖王以何因緣舍國出家。

    複相謂言:此界如來演說妙法。

    以法力故女轉為男。

    有人出家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