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關燈
△寶幢分第九魔苦品第一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

    與諸眷屬圍繞說法。

    告大衆言:我昔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住王舍城迦蘭陀長者竹林。

    爾時城中有二智人。

    一名優波提舍。

    二名拘律陀。

    具足成就十八種術。

    五百弟子常相随逐。

    是時二人各相謂言:若有先得甘露味者要當相惠。

    時有比丘名曰馬星。

    於其晨朝從禅定起。

    入王舍城次第乞食。

    憂波提舍。

    中路遙見馬星比丘。

    即作是念。

    我久住是王舍城中。

    初未曾見若人沙門婆羅門等威儀庠序。

    如此人者,我當往問所事何師從誰受法。

    時憂波提舍。

    即往趣彼馬星比丘。

    作如是言:比丘。

    汝師是誰從誰受法。

    馬星答言:善男子,有釋迦牟尼如來大士。

    勝諸出家無上之尊。

    已度生死獲得解脫。

    能度一切無量衆生。

    名之為佛。

    能悟衆生。

    善作諸行能乾苦河。

    具足成就如是等法。

    即是我師我從受法。

    憂波提舍言:汝師常說何等法義。

    善男子,汝今谛聽。

    我當為汝分别解說。

    法從緣生。

    通達是因。

    因緣滅故。

    即是寂靜。

    世間即苦。

    苦因名集。

    若修八正。

    世間集滅。

    若無苦集。

    我師說言:名為涅槃。

    善男子,我師唯說如是等法。

    憂波提舍聞是語已,得法眼淨名須陀洌即說偈言,我聞比丘說四谛,即得過於三惡道,昔來未聞今得聞,昔所未得今已得,我今已過三惡趣,真實了知道非道,我今誠心歸依佛,以能宣說是法故。

     說是偈已複語比丘。

    如是世尊今住何處。

    馬星答言:世尊,今在王舍大城迦蘭陀長者竹林之中。

    與迦葉等千比丘俱。

    菩薩十千汝可往彼。

    憂波提舍言:比丘。

    我今先當還問同學及我徒衆。

    時憂波提舍。

    敬意禮拜馬星比丘。

    右繞三匝還所住處。

    拘律陀梵志。

    遙見憂波提舍。

    即便問言:憂波提舍。

    汝今諸根清淨悅豫顔色光澤。

    将非獲得甘露味耶。

    善男子,我已得矣。

    谛聽谛聽當為汝說。

    法從緣生。

    通達是因。

    因緣滅故。

    即是寂靜。

    世間即苦。

    苦因名集。

    若修八正。

    世間集滅。

    若無苦集。

    我師說言:名為涅槃。

    拘律陀言:善男子,如是之言能盡諸苦。

    即是梵行。

    能斷邪見一切因緣。

    亦說一切有為皆空。

    善男子,唯願更說。

    憂波提舍複如本說。

    說已即得須陀洹果。

    拘律陀言:如是之言:能過四流度於生死。

    通達五陰永滅煩惱。

    是甘露味我今已得。

    不宜住此。

    善男子,如是師者住在何處。

    憂波提舍言:我聞住在王舍大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憂波提舍及拘律陀。

    告諸弟子。

    此間今有釋迦如來。

    我已谘受其所說法。

    汝等今者欲何所趣。

    爾時魔王告諸天衆。

    鴦伽摩伽陀國有二大人智慧最勝。

    一名憂波提舍。

    二名拘律陀。

    今欲為彼瞿昙弟子。

    若此二人從彼瞿昙沙門受法。

    我境則空。

    我今欲往轉彼二人出家之心。

    爾時魔王即化其身作馬星像。

    至憂波提舍拘律陀所。

    而作是言:善男子,我先所說試汝智耳。

    汝既無答。

    釋迦如來。

    真實不作如是之言:如來常說。

    無善業果無惡業果。

    若能親近五欲樂者,是人即得甘露法味。

    又言無有今世後世。

    是故無業。

    若無業者誰作誰受。

    既無種子雲何得果。

    釋迦如來唯作是說。

    爾時憂波提舍與拘律陀。

    各相謂言:如是語者即是魔說。

    非如來語。

    又非馬星比丘所說,魔知是已即便滅去。

    爾時二人複告弟子摩納。

    汝常谛觀生老病死世無免者,我今已能永滅諸苦。

    汝等今日欲何志求。

    爾時魔王複更化作馬星形像。

    而作是言:誰能破壞生老病死。

    譬如有人說言:我能壞彼虛空。

    無有是處。

    若言能壞生老病死。

    亦複如是,時拘律陀語魔王言:我欲通達清淨之法遠離諸苦。

    一切出家皆悉無有解脫如是煩惱苦者,是故我今欲詣如來。

    魔王如野狐鳴。

    而雲師子吼。

    色雖相似實非師子。

    魔王汝今雖作比丘形像。

    汝之所說非比丘說。

    夫比丘者破諸煩惱。

    破煩惱語即是清淨。

    言無善惡非比丘語。

    時虛空中一切諸天。

    各各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一切出家佛道最勝。

    夫佛道者即是涅槃。

    汝今不受魔之所說,善哉善哉!爾時魔王受大苦惱即便隐滅。

    時諸弟子白二師言:如師今受瞿昙沙門無上正法。

    我等亦爾。

    當往啟受。

    時二大師與五百弟子前後圍繞。

    往迦蘭陀長者竹林。

    爾時魔王複於其路化作大坑深百由旬。

    欲令諸人不得詣佛。

    如來知已即以神通。

    令彼二人所見平坦無有坑崄。

    魔複於前化作大山高廣千裡。

    如來神力令其不見。

    時魔複遣百千師子遮其道路。

    時諸師子見憂波提舍及拘律陀五百弟子。

    善心即生默然潛伏。

    諸人即得前至佛所。

    到已頭面禮敬佛足。

    卻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聽我出家。

    我欲修佛清淨梵行。

    佛言:善來諸善男子,恣意修集清淨梵行。

    作是言已具比丘戒。

    爾時魔王見是二人得出家已,即便化作自在天像。

    向於佛所而說偈言,世間若有智慧人,具足成就世方術,悉來禮敬供養我,我亦為彼說淨道,瞿昙若欲度生死,今當誠心見歸依,我今所說清淨道,如先佛說無有異。

     我時以偈答魔王言,我真實知八正道,能永遠離破諸苦,汝等真實不能知,無以狐身師子吼。

     爾時魔王隐自在天像。

    複現梵像而說偈言,真實遠離諸煩惱,能過三千大千界,莫為衆生受諸苦,應當默然受禅樂,世間乃至無一人,堪任盛受甘露味,我今憐愍故告汝,應當速入於涅槃。

     我時以偈複答魔言,我見世間多衆生,能度生死大崄河,如是上中下品類,先得度已我乃滅。

     爾時魔王受大憂惱。

    入於苦宅還其所止。

    其諸眷屬各作是言:我王何故受是大苦。

    雖作是語無能知者,時魔采女其數五百。

    身佩璎珞莊嚴飾好。

    為魔波旬作諸伎樂。

    歌舞嬉戲以相娛樂。

    波旬以手而遮止之。

    采女於是默然而祝從二至七。

    魔亦如是遮止至七。

    時有一女名曰電光。

    語波旬言:大王何故如是愁惱。

    如失天位火災起耶。

    将無有怨不能壞乎。

    波旬答言:我有大怨謂釋種子。

    是大惡人成就幻術。

    若不治者我界則空。

    諸采女言:彼釋種子。

    以何莊嚴。

    有何道力。

    誰為伴黨。

    能空王界。

    魔王答言:彼人以戒施忍莊嚴。

    無常苦空以為器甲。

    若壞衆生諸有受生。

    我莫能知其所住處。

    具足無上大神通力。

    大慈大悲而為伴黨。

    能度一切三有衆生。

    是故能令我界空虛。

    時諸采女聞佛功德。

    赍持香華及諸伎樂。

    來至佛所盡心供養。

    是大衆中唯佛見之。

    其馀衆生悉無睹者,爾時大衆鹹有疑心。

    即白佛言:世尊,如是香華伎樂供養。

    将非舍利弗目揵連等力所作耶。

    佛言不也。

    此是波旬五百聞女供養之具。

    魔王不久當來至此。

    時諸采女聞佛語已,心生歡喜即得不失菩提心定爾時采女長跪合掌。

    而說偈言,如來永斷諸煩惱,能施衆生淨法眼,令衆生度生死河,是故至心贊歎禮,一切人天贊供養,具足無量無邊智,願佛為我開方便,令我得解於女身,世尊修大空三昧,了了通達第一谛,具足法寶大商主,願壞魔力調我等。

     爾時采女說偈贊已,即還魔所而說偈言,王之自在非常我,亦未離生老病死,衆苦煩惱繞王身,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