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虛空藏菩薩品第八之五
說此偈已,時魔波旬嚴四種兵來詣佛所。
到已化作長者形。
前禮佛足。
在一面立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此諸大士。
乃能成就如是不可思議種種神變。
又能示現不可思議莊嚴之事。
世尊,於未來世有幾所衆生。
聞此不可思議神變而得開悟。
決定不疑者也。
佛告魔波旬言:於未來世中。
少有衆生若一若二。
聞此不可思議神變經典。
得信解者少耳。
波旬。
喻如一毛析為百分以一分毛於大海中取一渧水。
於汝意雲何。
取者多耶。
在者多耶。
波旬言:世尊,取者甚少。
在者甚多。
佛複告波旬言:如海中所取水甚少。
衆生聞是不可思議神變經典。
能信解者少亦如是,如大海中水在者甚多。
不信解不可思議神變經典者,多亦如是,佛複告波旬。
若有一人於恒河沙等劫。
日日以滿三千大千世界。
滿中珍寶持用布施。
不如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神變經典能信解者其福甚多。
所以者何。
波旬若有信解是經典者,則知其人親從釋迦牟尼如來。
聞是經典信解無疑。
何以故?波旬。
若未種善根衆生。
聞此世所難信經典。
能信解者無有是處。
波旬。
我般涅槃後法欲滅時。
多有憍慢衆生。
彼諸衆生著我所說文字。
不知方便故。
各各生於诤競。
舍思惟法舍已正行為利養名譽衣服飲食。
自纏縛故。
樂論世俗種種諸事及世典文辭。
而不論第一實義不樂玩習佛無上道反向他人譏論如是等真實深妙經典,則為诽謗諸佛。
積集無量大苦惱聚。
魔神諸天佐助彼人。
為利養恭敬及名聞故。
重增放逸骜慢。
彼諸人等以骜慢故。
若見有持戒賢行比丘受持讀誦此經典者,而輕慢憎嫉橫生謗毀。
彼諸愚人則為現世破犯禁戒。
其中或有畏不活者,或慚恥於人者,假被袈裟。
或有舍戒還附俗者,如是等人身壞命終。
堕阿鼻地獄受諸苦報。
佛複告波旬。
於未來世中若有求菩薩乘衆生。
著諸因緣善根微淺。
新發道意但著文字不能了義。
於如是等甚深經典。
受持讀誦為人說時,則為他人所見輕賤陵蔑。
以為他人所輕賤陵蔑故。
便舍如是等甚深經典。
讀誦聲聞辟支佛相應經典。
為利養名譽種種所須之所纏縛故。
反诽謗毀呰如是真實甚深經典。
又複輕賤受持讀誦此經典者,乃至不欲以眼觀之。
常樂卑行退失菩薩大乘之法。
所謂退失淳至心及深心。
魔神諸天得如是等人便故。
勤作方便壞亂其心。
乃至使令不聞如是等經。
設當聞者,生大诽謗無有信心。
此人亦複積集無量罪聚。
成就破法重業。
永離三寶不得見佛聞法及供養僧。
所以者何。
波旬。
以於如來所說法律中生疑猶豫故爾時魔波旬。
自見有過憂愁惶恐。
前禮佛足在一面立。
時虛空藏菩薩問魔波旬言:汝何以憂愁憔悸戰栗悚息。
狀如失志人。
在一面立耶。
魔波旬答言:善男子,我從如來聞說如是等可畏之事。
是故以為憂愁恐怖。
當堕何趣誰當救我。
我於如來所說法律之中。
數作無量諸留難事。
是故憂耳。
虛空藏言:波旬。
佛法之中有出罪法。
汝可來至世尊所。
可誠心忏悔所作諸惡。
更莫複作。
若能如是可獲善利。
為不空過。
爾時天魔波旬。
即前五體投地。
禮世尊足下。
仰視如來流淚涕泣而白佛言:世尊,我今誠心忏悔。
從昔以來於如來所說法律之中。
數作無量諸留難事。
唯願世尊起大悲心。
以慈愍故願受忏悔。
佛言善哉善哉!波旬。
汝乃能自見所作諸惡。
為上善哉!能如是悔過罪者,於佛法中則為弘廣如來法藏。
諸佛亦受其人悔過。
是故汝今勿更複作。
爾時世尊告衆菩薩言:諸賢士。
汝等各說過魔界行法。
為生憐愍魔波旬故。
爾時衆中有一菩薩名金山王。
在衆中坐即白佛言:世尊,若有防護内界者,則為未過魔界。
若複有菩薩見一切諸界同佛界者,知此佛界即是非界。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爾時寶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有依倚樔窟者,是為魔界。
若有菩薩不倚樔窟。
知一切法無得相者,則能為諸衆生。
說斷倚樔窟法。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寶手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取我我所者,是為魔界。
若有菩薩不取我我所者則無诤競。
以無诤競故則無心行。
況當有魔界耶。
是為菩薩能過諸魔界。
爾時無诤勇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觸有離則有诤訟。
有诤訟者魔得其便。
若無觸無離自不诤訟。
亦不令他诤訟。
以得無我故。
無惱行者能過魔界。
爾時寶思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妄想分别則是煩惱。
及有煩惱處則是魔界。
若有菩薩知一切諸法無相貌者,於諸煩惱則無妄想。
若内若外亦不别知。
去離一切妄想分别故。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樂作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樂不樂處,則有憎有愛。
若有憎有愛則是魔界。
若有菩薩去離憎愛平等行者,於諸法中則無二想。
得入不可思議界。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離诤菩薩白佛言:世尊,魔界由我而起。
若菩薩能知我者,得無我忍即知我淨。
知我淨故知一切法淨。
知一切法淨故。
知諸法性淨如虛空。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爾時,法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若順煩惱法為愛所使者,魔則得其便。
世尊,若有菩薩於諸法中最得自在自然開悟。
以為諸佛之所授記。
於菩提法終不退
到已化作長者形。
前禮佛足。
在一面立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此諸大士。
乃能成就如是不可思議種種神變。
又能示現不可思議莊嚴之事。
世尊,於未來世有幾所衆生。
聞此不可思議神變而得開悟。
決定不疑者也。
佛告魔波旬言:於未來世中。
少有衆生若一若二。
聞此不可思議神變經典。
得信解者少耳。
波旬。
喻如一毛析為百分以一分毛於大海中取一渧水。
於汝意雲何。
取者多耶。
在者多耶。
波旬言:世尊,取者甚少。
在者甚多。
佛複告波旬言:如海中所取水甚少。
衆生聞是不可思議神變經典。
能信解者少亦如是,如大海中水在者甚多。
不信解不可思議神變經典者,多亦如是,佛複告波旬。
若有一人於恒河沙等劫。
日日以滿三千大千世界。
滿中珍寶持用布施。
不如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神變經典能信解者其福甚多。
所以者何。
波旬若有信解是經典者,則知其人親從釋迦牟尼如來。
聞是經典信解無疑。
何以故?波旬。
若未種善根衆生。
聞此世所難信經典。
能信解者無有是處。
波旬。
我般涅槃後法欲滅時。
多有憍慢衆生。
彼諸衆生著我所說文字。
不知方便故。
各各生於诤競。
舍思惟法舍已正行為利養名譽衣服飲食。
自纏縛故。
樂論世俗種種諸事及世典文辭。
而不論第一實義不樂玩習佛無上道反向他人譏論如是等真實深妙經典,則為诽謗諸佛。
積集無量大苦惱聚。
魔神諸天佐助彼人。
為利養恭敬及名聞故。
重增放逸骜慢。
彼諸人等以骜慢故。
若見有持戒賢行比丘受持讀誦此經典者,而輕慢憎嫉橫生謗毀。
彼諸愚人則為現世破犯禁戒。
其中或有畏不活者,或慚恥於人者,假被袈裟。
或有舍戒還附俗者,如是等人身壞命終。
堕阿鼻地獄受諸苦報。
佛複告波旬。
於未來世中若有求菩薩乘衆生。
著諸因緣善根微淺。
新發道意但著文字不能了義。
於如是等甚深經典。
受持讀誦為人說時,則為他人所見輕賤陵蔑。
以為他人所輕賤陵蔑故。
便舍如是等甚深經典。
讀誦聲聞辟支佛相應經典。
為利養名譽種種所須之所纏縛故。
反诽謗毀呰如是真實甚深經典。
又複輕賤受持讀誦此經典者,乃至不欲以眼觀之。
常樂卑行退失菩薩大乘之法。
所謂退失淳至心及深心。
魔神諸天得如是等人便故。
勤作方便壞亂其心。
乃至使令不聞如是等經。
設當聞者,生大诽謗無有信心。
此人亦複積集無量罪聚。
成就破法重業。
永離三寶不得見佛聞法及供養僧。
所以者何。
波旬。
以於如來所說法律中生疑猶豫故爾時魔波旬。
自見有過憂愁惶恐。
前禮佛足在一面立。
時虛空藏菩薩問魔波旬言:汝何以憂愁憔悸戰栗悚息。
狀如失志人。
在一面立耶。
魔波旬答言:善男子,我從如來聞說如是等可畏之事。
是故以為憂愁恐怖。
當堕何趣誰當救我。
我於如來所說法律之中。
數作無量諸留難事。
是故憂耳。
虛空藏言:波旬。
佛法之中有出罪法。
汝可來至世尊所。
可誠心忏悔所作諸惡。
更莫複作。
若能如是可獲善利。
為不空過。
爾時天魔波旬。
即前五體投地。
禮世尊足下。
仰視如來流淚涕泣而白佛言:世尊,我今誠心忏悔。
從昔以來於如來所說法律之中。
數作無量諸留難事。
唯願世尊起大悲心。
以慈愍故願受忏悔。
佛言善哉善哉!波旬。
汝乃能自見所作諸惡。
為上善哉!能如是悔過罪者,於佛法中則為弘廣如來法藏。
諸佛亦受其人悔過。
是故汝今勿更複作。
爾時世尊告衆菩薩言:諸賢士。
汝等各說過魔界行法。
為生憐愍魔波旬故。
爾時衆中有一菩薩名金山王。
在衆中坐即白佛言:世尊,若有防護内界者,則為未過魔界。
若複有菩薩見一切諸界同佛界者,知此佛界即是非界。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爾時寶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有依倚樔窟者,是為魔界。
若有菩薩不倚樔窟。
知一切法無得相者,則能為諸衆生。
說斷倚樔窟法。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寶手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取我我所者,是為魔界。
若有菩薩不取我我所者則無诤競。
以無诤競故則無心行。
況當有魔界耶。
是為菩薩能過諸魔界。
爾時無诤勇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觸有離則有诤訟。
有诤訟者魔得其便。
若無觸無離自不诤訟。
亦不令他诤訟。
以得無我故。
無惱行者能過魔界。
爾時寶思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妄想分别則是煩惱。
及有煩惱處則是魔界。
若有菩薩知一切諸法無相貌者,於諸煩惱則無妄想。
若内若外亦不别知。
去離一切妄想分别故。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樂作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樂不樂處,則有憎有愛。
若有憎有愛則是魔界。
若有菩薩去離憎愛平等行者,於諸法中則無二想。
得入不可思議界。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離诤菩薩白佛言:世尊,魔界由我而起。
若菩薩能知我者,得無我忍即知我淨。
知我淨故知一切法淨。
知一切法淨故。
知諸法性淨如虛空。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爾時,法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若順煩惱法為愛所使者,魔則得其便。
世尊,若有菩薩於諸法中最得自在自然開悟。
以為諸佛之所授記。
於菩提法終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