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關燈
轉。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山相擊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心有缺漏則是魔界。

    若菩薩戒無缺漏心無缺漏。

    成就一切諸空法行者,是為菩薩能過魔界爾時喜見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不見佛不聞法者,魔得其便。

    若有菩薩常見諸佛而不著色像。

    常聽諸法而不著文字。

    以見法故則為見佛。

    以無言說故能聽諸法。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帝網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恃有動則是魔界。

    若菩薩善相順精進。

    知一切法究竟。

    無成就相故不恃不動。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德明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行二法者,則魔得其便。

    若有菩薩知一切法同於法性,則不見魔界與法性有異解。

    知法性與魔界等。

    以不二相故。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爾時香象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性弱畏甚深法者,則魔得其便。

    若勇健菩薩善能通達三解脫門。

    於甚深法不驚不畏。

    以能現前證知諸法實性故。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喻如大海中水同一鹹味。

    佛法海中亦複如是,同一法味。

    所謂解脫味離欲味。

    若菩薩善解一味法者,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喻如虛空究竟無垢究竟明淨究竟不為一切煙塵雲霧之所幹繞。

    菩薩亦複如是,心如虛空。

    知一切法性常清淨。

    亦複不為客塵煩惱之所幹繞。

    得度般若波羅蜜彼岸離諸闇冥。

    於諸法得慧光明者,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言語則有滞礙。

    若有滞礙則是魔界。

    若法不為一切言說所表者,乃無滞礙。

    何謂法不可言說。

    所謂第一義。

    其第一義中亦無文字及義。

    若菩薩能行第一義谛。

    於一切法盡無所行。

    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無所過故爾時世尊告波旬言:汝聞說過魔界法不也。

    波旬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聞。

    佛言波旬。

    若有行如是等法者,一切諸魔無如之何。

    若有諸魔。

    欲於行人起魔事者,終不能辦。

    而更成就無量罪聚。

    是故波旬。

    汝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於如是過魔界法。

    應堅持奉行。

    汝若能如是行者,則能過一切諸魔國界。

    波旬。

    喻如百千年垢膩可於一日浣令鮮淨。

    如是於百千劫中所集諸不善業。

    以佛法力故善順思惟。

    於一日一時盡能消滅。

    波旬。

    如有乾草?大如須彌。

    以少火投中速能燒荊如是以少慧力故。

    能除滅無量諸闇冥聚。

    何以故?波旬慧明勇猛故。

    無明劣弱故。

    時魔波旬即作是念。

    大慈世尊今憐愍我。

    而能為我說菩提心法。

    我今宜應於如來所種少善根。

    於是波旬即化作八萬四千殊妙寶蓋及無量華鬘璎珞末香塗香而告己眷屬言:諸佛世尊出世甚難。

    卿等諸人鹹應共來至世尊所為供養故。

    爾時魔天眷屬中。

    有八萬四千衆及魔波旬。

    各共持殊妙寶蓋及無量華香璎珞末香塗香。

    至世尊所設供養已,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諸馀魔眷屬諸天不發菩提心者,形相嗤笑譏論。

    波旬複言:希有波旬。

    乃能於沙門瞿昙前。

    詐現如是笃信之相。

    狀如至親。

    所以然者,波旬或欲於沙門瞿昙所學咒幻方術。

    是故今於面前。

    現善贊譽耳。

    爾時魔子鬼面及馀魔子等。

    悉無信心各說是言:假使沙門瞿昙。

    以諸方術回轉魔王者,我等共當設諸方便令如是等經不得流布。

    設使流布者,亦當令少有護助。

    信受行者亦令甚少。

    當為多人之所薄賤輕弄。

    常堕邊方不令中國之所宣傳。

    唯使諸無威德貧窮衆生當得聞之。

    常為諸大威德豪富之人不信诽謗也。

     爾時世尊,告虛空藏菩薩言:賢士汝聞此諸魔子出是惡言不耶。

    虛空藏白佛言:唯然已聞。

    佛言:善男子,是故汝當安慰護助此妙經典。

    為降伏諸魔神故。

    於是虛空藏菩薩。

    即白佛言:諸佛世尊,皆已護持如是等經。

    我等亦當安慰受持。

    爾時虛空藏菩薩。

    即說咒曰:所謂。

     阿跋低(一)跋低(二)毗跋低(三)婆醯多?散提(四)頭樓陀羅尼(五)涅伽多涅伽多尼(六)缽伽多尼(七)迷羅育低(八)伽樓那涅耐提(九)薩遮跋低(十)浮多勒差(十一)達摩涅折低(十二)達摩勒差(十三)郁鸠離(十四)屍鸠離(十五)咻樓咻樓咻樓德迦摛(十六)多婆婆帝低(十七)屍羅?婆帝低(十八)阿叉夜涅涕池(十九)枳奢婆迦利拖(二十)佛駄遏提魅低(二十一)達摩蔚耆羅泥(二十二)僧伽?銅咩(二十三)阿?頭隸(二十四)不可濟度(二十五)壞魔眷屬(二十六)若犯此者(二十七)無諸刀杖(二十八)順已處行(二十九)聖衆所住(三十)吉吉等句(三十一)順流解脫(三十二)破諸外論(三十三)降伏魔衆(三十四)。

     四王常護,及天帝釋,梵王世主。

    奉佛諸天,護菩提者,如是等神。

    常當擁護,降伏諸魔,利衆生故。

    受持正法,護說法師,盡當擁護。

     虛空藏菩薩說此咒已,即時此妙寶莊嚴堂及三千大千世界六變振動。

    時諸魔子見上虛空中。

    有五百蜜迹執金剛杵。

    熾然如火甚可怖畏。

    時諸蜜迹。

    唱如是言:若有魔子及諸魔神。

    若聞此咒。

    其有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吾等當擊破其頭令作七分。

    爾時魔子及諸眷屬。

    驚怖戰悚身毛皆豎。

    即合掌禮佛而白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