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無用人,不說其短。
我住聖種,頭陀護戒,處定習慧。
常勤修行,離世愦鬧,樂處閑靜。
無著如鹿,善調知足,若至聚落。
攝根少語,見說法者,共論正法。
愛語利益,以化衆生,又與說法。
令斷惡行,我為正法,極遠當往。
為彼說法,利益衆故,若見凡愚。
有缺失者,但當自護,住法行忍。
毀辱恭敬,當如須彌,不染世法。
為世導師,毀禁比丘,若來呵責。
自省己行,将是業報,當為是等。
嫉惡衆生,先意善言,現為恭敬。
彼即生念,我亦沙門,成就是德。
無若幹惡,諸毀禁等,如失志人。
聞是經憂,如劓照鏡,其作方便。
不欲聞之,複教馀人,言非正法。
又教國王,壞臣民心,诽謗正法。
言非佛說,我等於時,以佛力故。
為持正法,不惜身命,世尊知我。
言無有二,當堅護持,住是正法。
作誠實語,如說而行,悅可諸佛。
乃成菩提。
爾時虛空藏菩薩贊諸菩薩言:善哉善哉諸大士。
汝等乃能發誠實願。
受持如來甚深微妙無上大法。
甚為快也。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其有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讀誦此經典者,得幾所福。
佛告虛空藏言:賢士。
譬如東方十三千大千世界。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各十三千大千世界。
盡末為微塵。
以爾所塵集為一聚。
設有一人成就神足無量威德。
壽命長遠。
此人持諸微塵。
過東方爾所塵數世界。
乃下一塵。
如是展轉東行。
盡此塵聚。
而諸世界猶不可荊如東方世界。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亦過爾所佛土乃下一塵。
如是展轉諸方世界。
盡此塵聚而諸世界猶不可荊虛空藏。
於汝意雲何。
是諸世界甯為多不。
虛空藏白佛言:甚多甚多。
世尊,無量無邊不可計知。
佛言賢士。
是諸世界微塵所著處及不著處盡此微塵所及世界已,還為一大城。
縱廣高下悉皆同等。
於其城中滿葶苈子。
賢士。
是諸葶苈子。
可數知不。
虛空藏白佛言:世尊,假設譬喻猶不能了況可數知。
唯除如來無能數者,佛告虛空藏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唯如來能知是諸葶苈子。
若百數千數百千萬數。
佛言賢士。
設有一人成就神足無量威德。
能以口吹是諸葶苈布散十方。
一葶苈子堕一佛世界。
終不過一。
賢士。
於汝意雲何。
是諸葶苈所及世界。
甯為多不。
虛空藏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
乃非心力所能分别。
說分别者,令人心迷錯亂。
賢士。
我今告汝。
若有行菩薩道善男子善女人。
日日以滿爾所等世界。
無量珍寶持用布施。
無有休廢不營馀事。
若複有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讀誦書寫此甚深經典。
不求利養為菩提故。
乃至為一人說。
使其人聞已,勸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乃至發一善念。
欲令正法久住世故。
此人功德複過於彼布施者上。
百倍千倍百千萬倍。
乃至非算數譬喻所及。
何況能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何以故?賢士。
以能說如是無量善根。
成就諸菩薩。
為護持正法故。
賢士。
我不見菩薩更有馀法能過於是。
堅固正行攝諸善法。
教化衆生者也。
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希有如來不可思議。
如來大法亦不可思議。
如如來大法不可思議。
其受持此經典者,所得功德亦不可思議。
唯願世尊,護持此經為當來世。
令受持此正法。
諸善男子善女人手得是經。
執在胸懷不離是經。
若應離生死者,不從他聞。
自然得悟菩提。
悟菩提已,廣為他說。
佛言賢士。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吾當為護此經故。
當說章句召護世四天王天。
帝釋梵天王等諸神。
以此章句召故。
護世四天王天。
帝釋梵天王,皆當擁護諸說法師持此經者,說此世所難信甚深經典時。
使無能作留難。
所謂若王大臣驅遣出國。
若得重玻若鬥诤時起。
若國土疾疫。
如是等事起時。
以咒術力故。
即令消滅不得成就。
何等為咒術章句。
所謂。
頭頭麗(一)提提麗(二)陀夜簸帝(三)陀夜羅伽羅(四)泥帝提(五)毗婆知(六)賒咩(七)賒彌多毗(八)目屳(九)膻帝低(十)尼耆弩祢(十一)阿?多麗(十二)鳴多羅尼(十三)婆簸斯(十四)缽他輸陀尼(十五)缽陀?枳(十六)缽陀散提(十七)般若牟麗(十八)阿娑究麗(十九)浮陀勒差(二十)伊那薩枝(二十一)多婆薩枝(二十二)多婆缽低(二十三)。
随佛意。
順法性。
恭敬僧。
世主信。
護世四王。
為諸佛子。
受持此咒。
護說法者爾時四天王即從座起。
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當護此諸佛子受持經者,即說咒曰: 首鞞(一)首婆缽低(二)首提帝(三)因哆擁(四)陀梨擁(五)陀羅尼(六)頗耽麋(七)阿丘擁怯卑(八)阿目屳(九)阿羅尼陀擁(十)薮首曬婆醯那(十一)脾提脾陀賴散提(十二)三咩(十三)婆夜咩(十四)三摩賴彌(十五)波扇多?第(十六)休休(十七)醯醯(十八)丘樓丘麗(十九)於時四大天王自在者,說此不可犯咒已爾時天帝釋即從座起心淨悅豫。
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末世饑馑時,大稱諸賢士。
受持說此經,我當為給侍於是帝釋說此偈已,即說咒曰: 彌低(一)首脾(二)摩诃彌低(三)達摩彌低(
我住聖種,頭陀護戒,處定習慧。
常勤修行,離世愦鬧,樂處閑靜。
無著如鹿,善調知足,若至聚落。
攝根少語,見說法者,共論正法。
愛語利益,以化衆生,又與說法。
令斷惡行,我為正法,極遠當往。
為彼說法,利益衆故,若見凡愚。
有缺失者,但當自護,住法行忍。
毀辱恭敬,當如須彌,不染世法。
為世導師,毀禁比丘,若來呵責。
自省己行,将是業報,當為是等。
嫉惡衆生,先意善言,現為恭敬。
彼即生念,我亦沙門,成就是德。
無若幹惡,諸毀禁等,如失志人。
聞是經憂,如劓照鏡,其作方便。
不欲聞之,複教馀人,言非正法。
又教國王,壞臣民心,诽謗正法。
言非佛說,我等於時,以佛力故。
為持正法,不惜身命,世尊知我。
言無有二,當堅護持,住是正法。
作誠實語,如說而行,悅可諸佛。
乃成菩提。
爾時虛空藏菩薩贊諸菩薩言:善哉善哉諸大士。
汝等乃能發誠實願。
受持如來甚深微妙無上大法。
甚為快也。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其有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讀誦此經典者,得幾所福。
佛告虛空藏言:賢士。
譬如東方十三千大千世界。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各十三千大千世界。
盡末為微塵。
以爾所塵集為一聚。
設有一人成就神足無量威德。
壽命長遠。
此人持諸微塵。
過東方爾所塵數世界。
乃下一塵。
如是展轉東行。
盡此塵聚。
而諸世界猶不可荊如東方世界。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亦過爾所佛土乃下一塵。
如是展轉諸方世界。
盡此塵聚而諸世界猶不可荊虛空藏。
於汝意雲何。
是諸世界甯為多不。
虛空藏白佛言:甚多甚多。
世尊,無量無邊不可計知。
佛言賢士。
是諸世界微塵所著處及不著處盡此微塵所及世界已,還為一大城。
縱廣高下悉皆同等。
於其城中滿葶苈子。
賢士。
是諸葶苈子。
可數知不。
虛空藏白佛言:世尊,假設譬喻猶不能了況可數知。
唯除如來無能數者,佛告虛空藏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唯如來能知是諸葶苈子。
若百數千數百千萬數。
佛言賢士。
設有一人成就神足無量威德。
能以口吹是諸葶苈布散十方。
一葶苈子堕一佛世界。
終不過一。
賢士。
於汝意雲何。
是諸葶苈所及世界。
甯為多不。
虛空藏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
乃非心力所能分别。
說分别者,令人心迷錯亂。
賢士。
我今告汝。
若有行菩薩道善男子善女人。
日日以滿爾所等世界。
無量珍寶持用布施。
無有休廢不營馀事。
若複有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讀誦書寫此甚深經典。
不求利養為菩提故。
乃至為一人說。
使其人聞已,勸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乃至發一善念。
欲令正法久住世故。
此人功德複過於彼布施者上。
百倍千倍百千萬倍。
乃至非算數譬喻所及。
何況能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何以故?賢士。
以能說如是無量善根。
成就諸菩薩。
為護持正法故。
賢士。
我不見菩薩更有馀法能過於是。
堅固正行攝諸善法。
教化衆生者也。
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希有如來不可思議。
如來大法亦不可思議。
如如來大法不可思議。
其受持此經典者,所得功德亦不可思議。
唯願世尊,護持此經為當來世。
令受持此正法。
諸善男子善女人手得是經。
執在胸懷不離是經。
若應離生死者,不從他聞。
自然得悟菩提。
悟菩提已,廣為他說。
佛言賢士。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吾當為護此經故。
當說章句召護世四天王天。
帝釋梵天王等諸神。
以此章句召故。
護世四天王天。
帝釋梵天王,皆當擁護諸說法師持此經者,說此世所難信甚深經典時。
使無能作留難。
所謂若王大臣驅遣出國。
若得重玻若鬥诤時起。
若國土疾疫。
如是等事起時。
以咒術力故。
即令消滅不得成就。
何等為咒術章句。
所謂。
頭頭麗(一)提提麗(二)陀夜簸帝(三)陀夜羅伽羅(四)泥帝提(五)毗婆知(六)賒咩(七)賒彌多毗(八)目屳(九)膻帝低(十)尼耆弩祢(十一)阿?多麗(十二)鳴多羅尼(十三)婆簸斯(十四)缽他輸陀尼(十五)缽陀?枳(十六)缽陀散提(十七)般若牟麗(十八)阿娑究麗(十九)浮陀勒差(二十)伊那薩枝(二十一)多婆薩枝(二十二)多婆缽低(二十三)。
随佛意。
順法性。
恭敬僧。
世主信。
護世四王。
為諸佛子。
受持此咒。
護說法者爾時四天王即從座起。
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當護此諸佛子受持經者,即說咒曰: 首鞞(一)首婆缽低(二)首提帝(三)因哆擁(四)陀梨擁(五)陀羅尼(六)頗耽麋(七)阿丘擁怯卑(八)阿目屳(九)阿羅尼陀擁(十)薮首曬婆醯那(十一)脾提脾陀賴散提(十二)三咩(十三)婆夜咩(十四)三摩賴彌(十五)波扇多?第(十六)休休(十七)醯醯(十八)丘樓丘麗(十九)於時四大天王自在者,說此不可犯咒已爾時天帝釋即從座起心淨悅豫。
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末世饑馑時,大稱諸賢士。
受持說此經,我當為給侍於是帝釋說此偈已,即說咒曰: 彌低(一)首脾(二)摩诃彌低(三)達摩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