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言:我等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哉世尊,願救我等離此恐怖得無畏樂。
爾時世尊,告侍者阿難言:如向此諸魔子所說言:我等當於來世於此經典作留難者,必當稱其本誓而作留難如斯經典。
唯當以佛神力及諸菩薩受持故。
當得流布於世。
而無有多人受持讀誦分别解說。
佛複告阿難。
汝見此諸魔子為脫恐怖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
阿難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
佛複告阿難言:此語即為諸魔子。
當作離魔事因。
以不深心發菩提故。
佛複告阿難。
於未來世。
當有佛出現於世。
名無垢相如來應正遍知。
此魔波旬。
於彼佛所乃當不退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難。
彼無垢相如來。
知其深心成就故。
當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當于爾時,亦當作魔王。
深心敬信於如來正法。
如彌勒出時。
有魔王名曰導師。
深心敬信佛法聖衆。
此諸五百魔子。
亦當於彼生於魔中。
當於彼佛所為菩提故種諸善根。
乃至波旬成佛之時,當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佛告阿難言:此魔波旬。
今雖發菩提心。
猶豫不定。
如少疊毳。
雖爾當漸漸成就無量功德。
為世之尊如今我身爾時衆中有無量無邊諸天世人釋梵護世。
聞授魔波旬記當得成佛。
歡喜踴躍怪未曾有。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甚奇希有。
其見佛者必得成就無量功德法寶之聚。
所以然者,或有不信衆生。
為欲撓亂如來故。
而得見佛。
或有遇會得見佛者,即為彼衆生作因。
乃至令得涅槃。
又白佛言:世尊,自除如來應正遍知。
誰能如是分别。
知衆生根。
佛告諸天人言:如汝等所言:其有得見如來者,無不蒙益。
汝等當知。
或有衆生善根都荊於無量阿僧祇那由他劫。
無人身分者,如是衆生見如來故。
即便得作善因乃至涅槃。
如來乃能如是,作無量不可思議無上福田。
佛複告諸天人言:心性常淨。
而凡愚衆生不能如實知見。
以不能如實知見故。
言是垢。
能正知見故。
便言是淨。
而第一實義中。
無有一法可淨可污。
汝等當知。
諸煩惱者,無方無處非内非外。
以不善順思惟故便生煩惱。
善順思惟故則無煩惱。
增減不等則生煩惱。
無增減者則無煩惱。
虛僞妄想便是煩惱。
無有妄想則無煩惱。
是故我言:如實知邪見則是正見。
而邪見亦不即是正見。
能如實知者,則無虛妄增減取著。
是故名為正見。
佛複告諸天人言:喻如大地依水界祝大水依風界祝大風依虛空祝虛空無所依祝如是大地無所依祝而假有依住之名。
是故汝等當如是知之。
苦依於業業依於結。
而苦業結都無所依。
以心性常淨故。
如是當知。
一切諸法無有根本。
都無所祝以假言說故。
言有而實無也。
是故說一切法本性常淨。
究竟無生無起。
佛複告諸天人言:是故汝等當知。
此法門名為性常淨法門。
菩薩通達此門者,不為一切煩惱之所染污。
而亦不恃此清淨門。
以舍一切諸恃動故。
便得平等道。
能過魔界入於佛界。
亦能得入諸衆生界。
而不動法界知一切法無界無非界。
而能速生一切智界。
當說此法時。
有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申越長者在於衆中。
從座而起頂禮佛足。
白佛言世尊,為我故說如是等甚深經典。
我先為觸惱世尊故。
作大火坑及設毒飯。
而大聖如來是不可害者,故我於佛生信敬心。
自爾以來。
疑悔心結常未能除滅。
今者從佛聞此甚深微妙經典。
疑悔即除心無障礙得安樂行。
世尊,是故我信敬心轉複增長。
今我家中多諸财寶。
當以供佛法僧及諸沙門婆羅門貧窮孤獨下賤乞兒。
世尊,誰當聞是斷一切縛甚深經典。
而於一切諸物生貪著者乎。
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無上菩提。
甚為甚深難可測知。
若有菩薩於未來世。
舍己身命及利養名譽。
而能侍佛菩提者,甚為難有。
爾時衆中有六十八億菩薩。
從座而起合掌向佛。
一時同聲而說偈言: 世尊滅後,我等能忍,舍身壽命。
為護正法,舍利名譽,離諸貪著。
願護正法,為佛智故,罵詈呵責。
及譏刺語,護正法故,當忍受之。
輕賤毀弄,唱說惡名,當以慈忍。
為護此經,來世比丘,計著諸有。
與魔為黨,诽謗正法,毀禁行惡。
樂著俗累,為利所覆,不樂正法。
恃玩俗典,憍慢放逸,高歎己利。
蔑正行者,常舍閑靜,樂處愦鬧。
習世文辭,計著吾我,不營教化。
不業智慧,舍離坐禅,不親三寶。
無有智慧,群黨求利,動與結俱。
樂受他供,他慈心施,惜猶己有。
數往到彼,說諸世事,田宅居業。
及販賣事,勤求息利,猶言沙門。
骜慢著有,依邪崄見,聞性空法。
當大驚怖,言後長遠,但求現報。
當虛妄說,非法言法,如是大災。
弊惡比丘,魔及魔子,複當佐助。
經文是一,說義各異,各是己論。
愚者當爾,諸深妙經,能與解脫。
當擁遏之,及說淺事,我勝汝劣。
由勝得果,於佛法中,當如是競。
如是競時,衆生數壞,為非法王。
之所惱逼,於是末世,壞甚可畏。
我持正法,救世所說,我常慈心。
不舍法律,生正大悲,為世作護。
毀禁作惡,不住正法,墜堕何道。
我常憂愍,見故作惡,謗毀正者,我終不共,與為親黨,常任我力。
善護口過,見
善哉世尊,願救我等離此恐怖得無畏樂。
爾時世尊,告侍者阿難言:如向此諸魔子所說言:我等當於來世於此經典作留難者,必當稱其本誓而作留難如斯經典。
唯當以佛神力及諸菩薩受持故。
當得流布於世。
而無有多人受持讀誦分别解說。
佛複告阿難。
汝見此諸魔子為脫恐怖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
阿難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
佛複告阿難言:此語即為諸魔子。
當作離魔事因。
以不深心發菩提故。
佛複告阿難。
於未來世。
當有佛出現於世。
名無垢相如來應正遍知。
此魔波旬。
於彼佛所乃當不退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難。
彼無垢相如來。
知其深心成就故。
當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當于爾時,亦當作魔王。
深心敬信於如來正法。
如彌勒出時。
有魔王名曰導師。
深心敬信佛法聖衆。
此諸五百魔子。
亦當於彼生於魔中。
當於彼佛所為菩提故種諸善根。
乃至波旬成佛之時,當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佛告阿難言:此魔波旬。
今雖發菩提心。
猶豫不定。
如少疊毳。
雖爾當漸漸成就無量功德。
為世之尊如今我身爾時衆中有無量無邊諸天世人釋梵護世。
聞授魔波旬記當得成佛。
歡喜踴躍怪未曾有。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甚奇希有。
其見佛者必得成就無量功德法寶之聚。
所以然者,或有不信衆生。
為欲撓亂如來故。
而得見佛。
或有遇會得見佛者,即為彼衆生作因。
乃至令得涅槃。
又白佛言:世尊,自除如來應正遍知。
誰能如是分别。
知衆生根。
佛告諸天人言:如汝等所言:其有得見如來者,無不蒙益。
汝等當知。
或有衆生善根都荊於無量阿僧祇那由他劫。
無人身分者,如是衆生見如來故。
即便得作善因乃至涅槃。
如來乃能如是,作無量不可思議無上福田。
佛複告諸天人言:心性常淨。
而凡愚衆生不能如實知見。
以不能如實知見故。
言是垢。
能正知見故。
便言是淨。
而第一實義中。
無有一法可淨可污。
汝等當知。
諸煩惱者,無方無處非内非外。
以不善順思惟故便生煩惱。
善順思惟故則無煩惱。
增減不等則生煩惱。
無增減者則無煩惱。
虛僞妄想便是煩惱。
無有妄想則無煩惱。
是故我言:如實知邪見則是正見。
而邪見亦不即是正見。
能如實知者,則無虛妄增減取著。
是故名為正見。
佛複告諸天人言:喻如大地依水界祝大水依風界祝大風依虛空祝虛空無所依祝如是大地無所依祝而假有依住之名。
是故汝等當如是知之。
苦依於業業依於結。
而苦業結都無所依。
以心性常淨故。
如是當知。
一切諸法無有根本。
都無所祝以假言說故。
言有而實無也。
是故說一切法本性常淨。
究竟無生無起。
佛複告諸天人言:是故汝等當知。
此法門名為性常淨法門。
菩薩通達此門者,不為一切煩惱之所染污。
而亦不恃此清淨門。
以舍一切諸恃動故。
便得平等道。
能過魔界入於佛界。
亦能得入諸衆生界。
而不動法界知一切法無界無非界。
而能速生一切智界。
當說此法時。
有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申越長者在於衆中。
從座而起頂禮佛足。
白佛言世尊,為我故說如是等甚深經典。
我先為觸惱世尊故。
作大火坑及設毒飯。
而大聖如來是不可害者,故我於佛生信敬心。
自爾以來。
疑悔心結常未能除滅。
今者從佛聞此甚深微妙經典。
疑悔即除心無障礙得安樂行。
世尊,是故我信敬心轉複增長。
今我家中多諸财寶。
當以供佛法僧及諸沙門婆羅門貧窮孤獨下賤乞兒。
世尊,誰當聞是斷一切縛甚深經典。
而於一切諸物生貪著者乎。
爾時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無上菩提。
甚為甚深難可測知。
若有菩薩於未來世。
舍己身命及利養名譽。
而能侍佛菩提者,甚為難有。
爾時衆中有六十八億菩薩。
從座而起合掌向佛。
一時同聲而說偈言: 世尊滅後,我等能忍,舍身壽命。
為護正法,舍利名譽,離諸貪著。
願護正法,為佛智故,罵詈呵責。
及譏刺語,護正法故,當忍受之。
輕賤毀弄,唱說惡名,當以慈忍。
為護此經,來世比丘,計著諸有。
與魔為黨,诽謗正法,毀禁行惡。
樂著俗累,為利所覆,不樂正法。
恃玩俗典,憍慢放逸,高歎己利。
蔑正行者,常舍閑靜,樂處愦鬧。
習世文辭,計著吾我,不營教化。
不業智慧,舍離坐禅,不親三寶。
無有智慧,群黨求利,動與結俱。
樂受他供,他慈心施,惜猶己有。
數往到彼,說諸世事,田宅居業。
及販賣事,勤求息利,猶言沙門。
骜慢著有,依邪崄見,聞性空法。
當大驚怖,言後長遠,但求現報。
當虛妄說,非法言法,如是大災。
弊惡比丘,魔及魔子,複當佐助。
經文是一,說義各異,各是己論。
愚者當爾,諸深妙經,能與解脫。
當擁遏之,及說淺事,我勝汝劣。
由勝得果,於佛法中,當如是競。
如是競時,衆生數壞,為非法王。
之所惱逼,於是末世,壞甚可畏。
我持正法,救世所說,我常慈心。
不舍法律,生正大悲,為世作護。
毀禁作惡,不住正法,墜堕何道。
我常憂愍,見故作惡,謗毀正者,我終不共,與為親黨,常任我力。
善護口過,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