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關燈
△虛空藏菩薩品第八之三 爾時衆中有一菩薩。

    名曰速辯。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此虛空藏菩薩。

    何因緣故名虛空藏。

    佛告速辯菩薩。

    善男子,譬如大富長者多諸民衆。

    無量庫藏财寶充滿。

    能行布施心無慳吝。

    若行施時。

    貧窮往者随意所須。

    開大寶藏悉能給與。

    彼諸衆生皆得適意。

    長者施已心喜無悔。

    善男子,虛空藏菩薩亦複如是,常行功德成就方便力回向故。

    戒身善清淨故。

    得成就神足力故。

    純至究竟善清淨故。

    所願增益成就故。

    知一切法如幻化故。

    得如來神足力故。

    於虛空中随衆生所須。

    若法施若财施。

    盡能施與皆令歡喜。

    以是故善男子,是賢士以此方便智故名虛空藏。

    複次善男子,過去無量阿僧祇劫。

    複過無量阿僧祇劫。

    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不可算數。

    爾時有佛出世。

    号普光明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曰大雲清淨。

    劫名虛空淨。

    是大雲清淨世界。

    豐足熾盛安隐快樂多諸天人。

    地平如掌無諸沙礫荊棘。

    寶繩界道。

    雜寶莊嚴軟如天衣。

    閻浮檀金華遍布其地。

    衆寶間錯。

    世界衆生無上中下。

    人天同等如兜率天。

    彼世界無有村營城邑聚落。

    是諸天人各有寶樓台觀。

    人宮在地天處虛空。

    以此為異。

    是普光明王如來壽命十六中劫。

    純以菩薩為僧有六十那由他。

    皆得神通遊戲。

    於菩薩行悉得自在。

    爾時於三千大千世界處中有一四天下。

    名曰日明。

    如來於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三千大千世界而作佛事。

    彼日明四天下中。

    有轉輪聖王名功德莊嚴。

    於四天下而得自在七寶成就。

    是大聖王。

    於四天下中起七寶台。

    東西八由旬南北四由旬。

    周匝有五百園觀。

    是功德莊嚴聖王。

    有三十三萬六千宮人采女。

    端正殊妙如天玉女。

    有四萬童子端正勇劍各與半那羅延力等。

    爾時功德莊嚴王與童子采女及諸眷屬俱。

    出詣大樂莊嚴園遊觀。

    作樂歌舞以自娛樂。

    爾時衆中有二大夫人。

    一名德威。

    二名德光。

    離本坐處詣一樹下。

    思惟諸行無常。

    當作是思惟時。

    各有一子化生抱上。

    端正殊妙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相好嚴身觀者無厭。

    身放大光普照園觀。

    於上空中諸天唱言:此二童子,一名師子。

    二名師子進。

    從是以來常名師子師子進。

    爾時二子適生不久說諸妙偈。

    贊功德莊嚴王言: 昔造善惡不敗忘,供養諸佛亦不失。

    純至不舍菩提心,堅持所聞不忘智。

    調伏自守不失戒,忍辱軟和善防護。

    能報恩者造善業,能勤精進不失道。

     善能專心定諸根,心能分别思惟慧。

    以智能造不濁業,以此淨法證菩提。

    不為煩惱所染著,善能分别諸義趣。

    是故能舍受胎形,化生清淨蓮華中。

     我等從上醫王佛,聞此普光明如來。

    智慧無等叵思議,故來至此為法故。

    願共父王到佛所,禮拜供養大法王。

    諸佛世尊甚難值,亦如優昙波羅華。

     王聞是語甚適意,時會大衆皆歡喜。

    百千萬種導從王,俱共發進向佛所。

    到已璎珞及雜華,塗香伎樂諸供具。

    供養圍繞七匝已,合掌敬禮在前立。

     爾時師子師子進,頂禮兩足天人尊。

    以口嗚足而贊歎,言辭妙巧順法義。

    世尊是舍依止護,為世盲冥開大明。

    體衆心行到彼岸,随所信樂能悅可。

     今此大王恃王位,貪著色聲香味法。

    是故不來至佛所,失供養佛不聞法。

    快哉世尊生大悲,願說無上菩提法。

    令此大王發道心,堅固不退於佛智。

     佛踴八十多羅樹,處在虛空告王言:人王汝今至心聽,聞已如法而奉行。

    五欲無常喻如夢,命喻草木如霜露。

    王及國邑如幻化,是故智者不足貪。

     習行欲者無厭足,習欲渴愛更增心。

    習猶未足而命終,唯得聖智者乃足。

    汝當善順觀己身,諸陰如幻不堅固。

    四大其猶如毒蛇,六情無實如空聚。

     妻子珍寶及王位,臨命終時無随者,唯戒及施不放逸,今世後世為伴侶。

    觀我神足力無畏,以諸相好莊嚴身。

    辭應弟子徒衆等,是故王宜發道心。

     大王即時聞法已,妻子眷屬皆歡喜。

    七十六千億衆俱,皆發無上菩提心。

    皆言我已發道心,誓度一切諸衆生。

    我等涉行為衆生,成正覺已度脫之。

     爾時功德莊嚴王從佛聞說如斯等偈。

    及見神變已,複增益堅固菩提之心。

    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及菩薩弟子大衆。

    受我八萬四千歲請願。

    以衣服飲食卧具醫藥。

    給侍所須。

     爾時世尊及諸大衆。

    為憐愍王故即便受請。

    於是功德莊嚴王。

    知佛受其請已,歡喜踴躍頂禮佛足。

    繞已便去。

    時王子師子師子進。

    及二萬王子舍世王位。

    於佛法中剃除須發出家修道。

    勤行精進樂求善法。

    師子及師子進出家未久。

    得五神通堅固不退。

    彼佛知此二人得神通已,加其威神。

    常為衆生演說妙法。

    彼二比丘。

    即於彼三千大千世界。

    從國至國。

    從四天下至四天下。

    施作佛事而為說法。

    彼二比丘。

    以如是因緣。

    化度無量阿僧祇衆生。

    令堅固不退於無上大乘。

    爾時功德莊嚴王於八萬四千歲中。

    以諸樂具供養世尊及大衆已,與一切群臣前後侍從。

    為聽法故往至佛所。

    而作是念。

    我諸子等剃除須發出家修道。

    常受供養自不行施。

    亦未見得過人之法。

    甯可還家舍财布施修諸功德。

    如我所種善根耶。

    爾時普光明王如來即知功德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