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關燈
窮荊蓮華菩薩言:世尊,唯願如來垂矜哀愍。

    增長衆生諸善法故。

    莊嚴無上大集經故。

    少為大衆開示如是慧燈三昧。

    若有智慧菩薩。

    聞已亦當獲得如是三昧。

    得已亦當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善男子,至心谛聽。

    吾當為汝少分别說。

    言慧燈者即是智燈。

    智燈者即是破闇。

    無闇者即是破疑。

    破疑者即是慧燈。

    慧燈者即是諸法無二相也。

    善男子,了了智。

    不疑智。

    不失智。

    不挽智。

    不随智。

    無闇智。

    聖智。

    猛利智。

    捷疾智。

    分别智。

    廣大智。

    純一智。

    種種智。

    過去智。

    未來智。

    現在智。

    三世平等智。

    三界智。

    三解脫門智。

    三慧智。

    三寶智。

    三乘智。

    三眼智。

    三垢智。

    三滓智。

    三聚智。

    心意識智。

    陰入界智。

    因緣和合智。

    見畢竟智。

    如法界智。

    自相智。

    第一義智。

    方便智。

    一切聲語智。

    一切字智。

    無礙智。

    不壞智。

    能說法智。

    知下中上根智。

    無作無受智。

    一切咒智。

    一切醫智。

    一切世事智。

    莊嚴陀羅尼智。

    日月三昧智。

    入三昧智。

    聖智。

    聖三昧智。

    金剛三昧智。

    無诤三昧智。

    心等三昧智。

    壞魔三昧智。

    日光三昧智。

    無想三昧智。

    寶幢三昧智。

    一切法門三昧智。

    一切法器三昧智。

    無邊光三昧智。

    福德三昧智。

    無住三昧智。

    樂見三昧智。

    善見三昧智。

    無盡器三昧智。

    畢竟盡智。

    一切智。

    無動智。

    那羅延三昧智。

    一切見智。

    如是等六萬三昧門智。

    我於往昔見燃燈佛。

    即得如是諸三昧門。

    如是諸三昧門。

    一切悉是慧燈三昧之所攝持。

    善男子,譬如日出能為四事。

    一者有大光明。

    二者除滅闇冥。

    三者示種種色。

    四者令諸衆生得造事業。

    菩薩摩诃薩住是三昧亦複如是能為四事。

    一者破壞一切煩惱闇冥。

    二者出大慧光。

    三者示諸衆生種種諸行。

    四者開示衆生道非道等。

    善男子,譬如淨寶之珠置之高幢。

    其明遍照四由延所。

    施諸衆生所須之物。

    而珠體相無有增減。

    慧燈三昧亦複如是,住是三昧菩薩摩诃薩。

    永斷一切煩惱習氣。

    淨戒淨定淨慧淨身心淨於方便淨陀羅尼。

    修集大悲放大光明。

    遍照無量諸佛世界。

    随衆生意而作事業。

    菩薩雖作如是諸事。

    而其相性無有增減。

    善男子,譬如虛空容受佛土無有障礙。

    亦不障礙一切雨渧風火水災。

    一切衆生無量無邊。

    善男子,慧燈三昧亦複如是,住是三昧諸菩薩等。

    為諸衆生說一切法無有障礙。

    方便教化一切衆生。

    為因力者演說方便。

    令其解脫調伏成熟。

    為邪定者方便演說令壞邪定。

    無善子者令種善子。

    無法器者令作法器。

    為法器者分别演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求聲聞人方便說法。

    令其獲得四沙門果。

    求緣覺人方便教誨。

    令其獲得辟支佛道。

    複為方便說法漸進。

    令其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住不退地。

    通達八萬四千法聚。

    為壞衆生疑網心故。

    種種開示分别解說。

    解說一事於無量劫不可窮荊雖作如是無量之事。

    而是三昧亦無增減。

    善男子,譬如一燈力能顯示種種諸色。

    慧燈三昧亦複如是,於一心中能於無量諸佛世界示種種色。

    而是三昧無有傾動。

    是故四念處中法念為頂。

    四正勤中未生善法能生善法名之為頂。

    四如意中身心寂靜名之為頂。

    五根五力中慧根慧力名之為頂。

    七覺分中擇法為頂。

    八正道中正見為頂。

    一切外道所有舍摩他毗婆舍那名之為頂。

    四真谛中滅谛為頂。

    四依之中依義為頂。

    四無礙智義無礙智名之為頂。

    六神通中漏盡為頂。

    四無量心悲心為頂。

    修梵行中智慧為頂。

    諸波羅蜜中般若為頂。

    一切方便知衆生心名之為頂。

    一切諸力處非處力名之為頂。

    諸無畏中初名為頂。

    不共法中無礙為頂。

    三十二相無見頂相名之為頂。

    八十種好不空說法名之為頂。

    莊嚴口中解一切語名之為頂。

    莊嚴心中破慢為頂。

    一切法中智慧為頂。

    是名慧燈三昧。

    說是經時。

    蓮華菩薩及萬菩薩得是三昧。

    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

    一切大衆以妙華香種種伎樂供養於佛尊重贊歎。

    時會菩薩各作是言:世尊,我等昔來未曾聞是三昧名字。

    況得聞其廣說分别。

    我今皆得如是三昧。

    是故報恩設此供養。

    若有聞是三昧名字。

    即能獲得大利益事。

    不失無上菩提之心。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若有衆生。

    已於無量無邊佛所。

    殖諸善本親近善友。

    然後乃得聞是三昧。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

    於其臍中出一菩薩身真金色。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

    除佛光明馀無及者,是時菩薩敬禮佛足右繞七匝。

    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慧憍如來緻意無量。

    問訊世尊起居輕利身無病患大衆安不。

    我今此界有六萬億諸菩薩等。

    欲往聽受大集妙典,并欲觐見無言菩薩。

    及以十方諸來菩薩,并複欲聞慧燈三昧。

    善哉善哉釋迦牟尼。

    幸為開示。

    令諸往者悉得慧燈三昧還來此土時舍利弗言:世尊,慧憍如來住何方面去此遠近世界何名。

    而是菩薩複名何等。

    是六萬億諸菩薩等住在何處。

    舍利弗。

    其佛世界去此東方過一恒河沙等恒河沙世界。

    世界名曰金剛堅根。

    佛号慧憍。

    舍利弗。

    何因緣故。

    世界名曰為金剛堅根。

    舍利弗。

    彼佛世界地悉金剛。

    其佛願力故緻如是,其佛身體衆生菩薩身悉金剛。

    是故世界得如是名。

    此菩薩者名金剛臍是人能於一念之頃。

    破壞一切金剛諸山。

    直至無量諸佛世界。

    示現諸佛臍中而出。

    以佛神力及已願力。

    是故名為金剛臍也。

    舍利弗。

    汝向所問如是菩薩住何處者,汝今當問彼金剛臍。

    自當答汝。

    爾時舍利弗。

    即問金剛臍言:善男子,汝言六萬億菩薩者住在何處。

    金剛臍言:如來說汝智慧第一。

    當以聖智觀是菩薩所住之處。

    時舍利弗。

    即以聖智觀之不見。

    語金剛臍。

    善男子,我盡聖智不見。

    大德。

    汝之同學阿尼樓陀。

    天眼第一。

    當令觀之住在何處。

    爾時阿尼樓陀。

    以天眼觀三千大千世界亦不能見。

    語舍利弗。

    我以天眼都不能見。

    金剛臍菩薩言:大德。

    汝之同學若不能見。

    不名天眼應名肉眼。

    舍利弗言:善男子,汝之天眼其義雲何。

    大德。

    我之天眼。

    汝諸聲聞所不見色我能見之。

    舍利弗言:善男子,何等色法我不能見而汝得見。

    大德。

    汝今得見金剛堅根世界。

    慧憍如來及菩薩不。

    不也善男子,我唯聞名不能得見。

    大德。

    如是佛土如來菩薩及諸衆生。

    我之天眼悉能得見。

    是名菩薩清淨天眼。

    如是天眼。

    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之所無有。

    說是法時。

    求聲聞者六萬衆生舍離本志。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各作是言:願我獲得無礙佛眼不用聲聞辟支佛等障礙之眼。

    爾時金剛臍菩薩即入三昧。

    以佛神通及己力故。

    令一切衆悉見六萬億諸菩薩等。

    在佛身内坐蓮華台。

    至心專念聽佛所說,然不逼觸如來之身而如來身無增無減無有障礙。

    時諸大衆見。

    是事已,供養禮敬歡喜贊歎如來之事不可思議。

    複作是言:如來之身智慧三昧。

    一切悉皆不可思議。

    何以故?是六萬億諸菩薩等。

    悉住身内無障礙故。

    金剛臍菩薩觀諸大衆作如是言:諸大衆汝等不知如來之身如虛空也。

    是無邊身。

    無障礙身。

    廣身法身。

    無相貌身。

    無量身耶。

    諸善男子,如來若欲内一切物所謂國土城邑村屯聚落山河樹木置身中者亦無障礙。

    是故如來不可思議。

    善男子,十方世界無量淨土無量菩薩來詣如來。

    聽大集經成就妙色。

    具二十八大人之相。

    如來亦内置其身内。

    何以故?此土衆生梵釋諸王。

    若其見者生愧恥故。

    是故不令得見一人。

    爾時世尊功德力故。

    及金剛臍菩薩力故。

    悉令大衆見如是等六萬億菩薩。

    悉從如來一毛孔出。

    出已禮佛右繞七匝卻坐一面。

    爾時金剛臍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無言菩薩名無言也。

    佛言:善男子,汝自谘問無言菩薩。

    自當答之。

    金剛臍菩薩。

    即問無言菩薩善男子,何因緣故字無言耶。

    無言菩薩默然而祝二問三問亦複如是,金剛臍言:善男子,何故不答。

    無言菩薩言:我求言辭都不可得。

    是故默然無所宣說。

    善男子,若求言辭不可得者,雲何有是不得之言:善男子,我答一切佛語世語。

    雲何名為答佛語耶。

    善男子,我以念力受持一切諸佛所說,不忘不失。

    然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