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已受寂靜樂。

    不樂聽法說法問疑。

    以寂靜故煩惱不起。

    以不起故不知知想。

    不離離想不證證想。

    不修修想不得實義是名魔業。

    複次世尊,菩薩若有修集多聞。

    好語樂語。

    微妙之語。

    軟語喜語。

    若為衣食卧具利養而演說法。

    若有信解能至心聽而不為說。

    若有放逸緻供養者便為說之。

    可為說者而不為說。

    不可說者反為說之是名魔業。

    複次世尊,若有菩薩說法之時祕藏深義。

    有諸天人得他心智。

    知已不悅即作是念。

    我為如來真正法來。

    不為世間淺近語來。

    是人欲毀如來正法不能增長。

    若人有毀佛正法者,我不樂見聞。

    其所說即便舍去是名魔業。

    複次世尊,若有菩薩於惡知識作善友想。

    惡知識者不以四攝攝取衆生。

    不修多聞不化衆生。

    不說出法樂說世語。

    不知法不知時不知義是名魔業。

    複次世尊,惡知識者,不能開示分别解說聲聞緣覺菩薩佛法。

    不化衆生令修慈悲遠離八難修行施戒。

    柔軟語言親近平等教忍無力。

    說言佛道甚為難得。

    無量世中勤苦乃獲。

    是名惡友名為魔業。

    複次世尊,菩薩若有憍慢之心。

    以憍慢故不能供養佛法衆僧師長和上父母長宿同學同師。

    若見勝己不能親近聽法問疑。

    是故雖聞聞已便失。

    見下己者親近愛念。

    是故惡法漸漸增長。

    惡法增故遠離善法。

    世尊,譬如大海漸漸深故一切諸流悉共歸之。

    菩薩壞慢亦複如是,漸漸增長一切善法。

    菩薩若不壞憍慢者是名魔業。

    世尊,譬如有人高原陸地種瞻波樹。

    水常行處複作坻塘。

    地既高燥又不得水。

    漸漸枯黃不能增長。

    世尊,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憍慢增故不親善友。

    不聞正法雖聞複失。

    複次世尊,菩薩摩诃薩身色具足端正自在。

    多有眷屬福德莊嚴。

    未能具足智慧莊嚴。

    以是因緣生於憍慢。

    以憍慢故。

    若有菩薩具智莊嚴。

    思惟正法身體羸瘠。

    見已輕慢不能供養。

    以是因緣複增憍慢。

    無明放逸不調魔業。

    如是菩薩為色生慢是名魔業。

    爾時世尊告海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分别宣說魔業。

    善男子,至心谛聽。

    吾今當說壞魔業道。

    善男子,一切諸法其性空寂。

    若知諸法其性空已,亦知一切衆生皆空。

    既知空已而修慈心調伏自身。

    是名菩薩破壞魔業。

    若觀諸法性是無相。

    而為衆生修集慈心。

    是名菩薩破壞魔業。

    若觀諸法性是無願。

    為諸衆生至心求有。

    既求有已随而調伏。

    是名菩薩能壞魔業。

    觀一切法性是無貪。

    衆生之性亦複無貪。

    為調伏貪而攝取之。

    是名菩薩能壞魔業。

    若觀諸法性是無恚。

    衆生之性亦複無恚。

    為調伏恚而攝取之。

    是名菩薩能壞魔業。

    若觀諸法性是無癡。

    衆生之性亦複無癡。

    為調伏癡而攝取之。

    是名菩薩能壞魔業。

    觀諸法性無生無滅。

    壞生滅故宣說正法。

    是名菩薩能壞魔業。

    觀一切法性是平等。

    雖說三乘不舍大乘。

    是名菩薩能壞魔業。

    若不貪著心意識等。

    亦能遠離一切因緣。

    為諸衆生得解脫故修法莊嚴。

    雖過諸行終不舍離菩薩所行。

    是名菩薩能壞魔業。

    說是法時。

    天魔波旬莊嚴四兵來趣寶坊。

    如先趣向菩提樹時。

    如來見已告海慧言:汝說魔業我說壞魔。

    以是因緣魔王波旬。

    莊嚴四兵而來至此。

    欲設何計以當禦之。

    海慧菩薩言:世尊,我今欲持魔王波旬及其眷屬置莊嚴國。

    我身當住魔所住處。

    爾時舍利弗言:善男子,莊嚴世界去此遠近佛号何等。

    舍利弗。

    在此東方過於十二恒河沙等世界。

    其土有佛号破疑淨光。

    今現在世為諸菩薩說淨菩薩行。

    彼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億魔。

    一一魔王有十千億人兵眷屬。

    其佛初坐菩提樹時。

    如是諸魔悉共莊嚴至菩薩所。

    爾時菩薩先為諸魔講宣正典。

    令其得住不退轉地。

    然後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正法輪。

    彼佛世尊,其大弟子及侍使者亦悉是魔。

    如是等魔悉能教化調伏衆生。

    是故我今取魔波旬安置彼土。

    為欲壞其所行魔業。

    莊嚴如來無上正法。

    時魔波旬聞是語已心生恐怖。

    四望顧視欲求退處。

    四方障礙不得從意。

    複欲滅身亦不能得。

    方計不立倍複生懅。

    白佛言:世尊,唯願大慈少見救護。

    佛言:波旬我於此事不得自在。

    汝當歸向海慧菩薩求哀忏悔。

    時魔波旬即向海慧合掌而言:善男子,我從今日不敢複作如是魔業。

    唯願仁者聽我忏悔。

    海慧菩薩言:我於汝所都無瞋心。

    菩薩之法常應忍辱一切衆生。

    波旬。

    汝可往彼禮觐彼佛。

    汝身當得無量利益。

    爾時菩薩即以右手摩其頂上作如是言:若諸菩薩於諸法中無貪吝者,以我神通令汝必至彼佛世界。

    言已波旬即至彼土。

    既至彼土見佛敬禮卻住一面。

    彼諸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國土有如是等不淨之人而來至此。

    佛言:善男子,西方過十二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彼有世界名曰娑婆。

    佛号釋迦牟尼。

    為過數量諸菩薩等說大集經。

    彼有菩薩名曰海慧。

    說魔業時。

    是魔莊嚴四種兵衆來至會所。

    海慧菩薩以神通力移來至此。

    彼世界中諸菩薩等語波旬言:善男子,汝今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遠離魔業。

    我當與汝共為同學。

    時魔波旬聞是語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諸菩薩即請波旬昇師子座。

    問波旬言:承彼如來為諸大衆說大集經。

    斯有何事惟仁說之時魔波旬。

    以海慧菩薩神通力故宣說所聞。

    乃至不失一句一字。

    彼諸菩薩即白佛言:我等願樂欲見彼佛釋迦牟尼及衆菩薩。

    彼佛即告諸菩薩言:且待須臾。

    自當得見此寶坊中。

    諸菩薩等複白佛言:世尊,我等欲見魔王波旬。

    於彼世界為何所作。

    爾時世尊觀此彼界衆生心已,告海慧菩薩言:善男子,汝今當以此佛世界示彼菩薩。

    爾時海慧菩薩即於十指放大光明。

    其光即過十二恒河沙等諸佛世界遍照彼土。

    此間大衆悉見彼土佛及菩薩魔王波旬處師子座說大集經。

    時諸菩薩即從座起。

    向彼如來頭面敬禮。

    散種種華而以供養。

    所散諸華當彼佛上變成華台。

    彼諸菩薩見是華台即白佛言:世尊,如是華台從何處來。

    佛言:善男子,娑婆世界諸菩薩衆所散供養。

    諸菩薩言:世尊,雲何令我得見彼土娑婆世界。

    佛言:善男子,汝等今當敬禮是光至心念持。

    自當得見彼佛世界。

    時彼菩薩如佛所言:敬禮光明至心念持。

    即得見此娑婆世界。

    見已即起禮釋迦牟尼佛。

    以諸香華遙供養之。

    又見三千大千世界。

    淨水澄滿猶如大海。

    彼所散華至此世界大寶坊中。

    當如來上變成寶蓋。

    時魔波旬白彼佛言:世尊,我當雲何還彼世界。

    佛言:善男子,若欲還者應當至心念於海慧。

    時魔波旬至心念於海慧菩薩。

    念已即得還此世界。

    時舍利弗見魔波旬即作是言:波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