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不旬菩薩品第四
爾時世尊,故存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
與諸大衆圍繞說法。
爾時衆中有金色光。
其光明淨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悉蔽一切日月四天釋梵光明。
照已即滅。
一切大衆瞻睹如來目未曾旬。
當爾之時寂然無聲亦無聲欬。
出入氣息。
爾時大德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今何因緣有是光明。
一切大衆瞻睹如來目未曾旬。
爾時佛告須菩提言:東方過於無量世界。
彼有菩薩名曰不旬。
與萬菩薩俱共發來。
欲聽如來微妙方等大集經典。
是其光明所言未訖。
不旬菩薩已至佛所。
大寶坊中赍持種種香花伎樂供養於佛。
頭面禮足恭敬右繞。
卻坐一面寶蓮華上。
爾時須菩提。
複白佛言:世尊,不旬菩薩。
所來世界去此遠近。
國土何名佛号何等。
佛言:須菩提。
東方去此七萬二千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土名不旬。
佛号普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不旬菩薩從彼而來。
爾時不旬菩薩摩诃薩長跪合掌。
說偈贊佛。
如來世尊衆寶聚,具足一切波羅蜜。
無上法師天中天,為衆生故我敬禮。
寂靜戒定不可動,無上智慧調諸根。
為諸衆生說大集,故我歸依師子王。
樂施天人諸安樂,衆生喜見如滿月。
具足力勢破魔衆,我今歸依大藥樹。
成就善根施甘露,能度衆生生死海。
我今歸依無上尊,具足妙相三十二。
世尊莊嚴此大衆,猶如須彌顯四域。
名稱無礙遍十方,人中象王我敬禮。
如來智慧如虛空,通達三世無障礙。
随衆生根而說法,我今敬禮自在王。
過無量劫勤精進,超勝同業諸菩薩。
所得佛法如先佛,我今敬禮一切覺。
十方諸佛悉贊歎,精進殊勝無邊量。
無量衆生得聞已,悉皆同發菩提心。
於正法中無厭足,兼以勸化諸衆生。
能說清淨法之性,我今稽首大法王。
爾時不旬菩薩偈贊佛已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大集經中欲少發問。
唯願如來垂哀聽許。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随意發問。
吾當為汝分别宣說。
除卻汝等疑網之心。
不旬菩薩既蒙聽許。
心大歡喜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诃薩修何三昧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大念心大智大意。
慚愧勇健修施教戒。
被忍辱铠建精進幢。
遊戲神通莊嚴慈悲。
深樂法喜登陟舍山。
能說能答摧伏魔怨。
壞諸邪見不離諸佛。
菩薩善友常得化身。
不失念心深信大乘。
樂施衆生無上智光。
不為世法之所染污同於四大。
如地利益一切衆生。
如水能洗一切垢穢。
如火能熟衆生善根。
如風能於戒聞慧等無所障礙。
修集慈悲猶如虛空。
慧眼無量猶如帝釋。
心得自在如自在天。
正法化世如轉輪王。
聚大福德如須彌山。
於善無厭聚衆珍寶猶如大海。
思惟十二因緣深義亦複如是,無所畏懼如師子王。
具善法财猶如商主。
一切依止如大醫王。
能作光明猶如庭燎。
破闇如日清涼如月。
煩惱不污猶如蓮華。
具足一切諸佛妙法猶如滿月。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以此義谘啟如來。
至心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善男子,有三昧名一切法自在。
菩薩修集是三昧者,則能獲得如是等事。
亦得無量無邊福德。
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成佛之時世界所有一切具足。
善男子,一切法自在三昧者,所謂信佛法僧。
苦集滅道。
陰入界等空無相願。
出生滅沒十二因緣。
内外因果業及果報信於開塞觀一切法如幻如化如焰如響。
如水中月龜毛兔角。
空中之花石女之子。
如著影衣夢乘白象。
若有若無及以有無。
非有非無非常非斷。
非生非滅非内非外。
非見非斷信如是等,則能信佛菩薩大事而不自輕。
菩薩事業雖複廣大。
我亦能知心得自在。
能大惠施護持禁戒。
不妨外事憐愍衆生常修忍辱。
為不退故勤行精進。
為令衆生離煩惱故修集智慧。
為壞一切分别想故修集三昧。
得妙音聲一切樂聞。
修於念佛觀諸如來平等無二。
修於念法觀一切法同一性相。
修於念僧觀一切僧無有退轉。
修於念舍舍諸煩惱。
修於念戒常念佛戒。
修於念天念後邊身。
淨身口意不随他人。
戒定智慧清淨施已,能得具足三十二相。
施種種物具足成就八十種好。
為欲莊嚴出世智慧具四念處。
為欲遠離一切煩惱故具四正勤。
為令其心得自在故具四如意。
為欲壞破諸魔怨故修集信根。
為不颠倒一切法故修精進根。
勸令憶念諸罪過故修集念根。
為諸衆生心清淨故修集定根。
為於一切諸法頂故修集慧根。
為無壞故修集五力。
為真實知一切法故修七覺分。
為真實知道非道故修八正道。
樂於寂靜少欲知足遠離惡友。
雖複通達一切事業。
終不於中生獨師想。
於諸煩惱心不貪著。
不瞋衆生不疑諸見。
於我我所心不生著。
常修欲度衆生之心。
於師和上父母善友生念恩心。
常思報答往昔之恩。
見毀禁者不生譏刺。
舍棄重擔真觀陰故。
不競不诤護法持戒。
攝取持戒及護法者,聽法念法供養於法。
於正法中心無疑網。
凡所演說不為飲食。
至心演說說時不輕。
亦不自高。
為出善芽所聞不失。
瞻病所須供給走使。
供養法師不說其短。
不觀種姓戒與非戒。
常樂聞法至心不忘。
不失時節常請法師。
敷揚道化。
有所講說不生憍慢。
聞已解義亦不自大。
不觀他人所有過
與諸大衆圍繞說法。
爾時衆中有金色光。
其光明淨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悉蔽一切日月四天釋梵光明。
照已即滅。
一切大衆瞻睹如來目未曾旬。
當爾之時寂然無聲亦無聲欬。
出入氣息。
爾時大德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今何因緣有是光明。
一切大衆瞻睹如來目未曾旬。
爾時佛告須菩提言:東方過於無量世界。
彼有菩薩名曰不旬。
與萬菩薩俱共發來。
欲聽如來微妙方等大集經典。
是其光明所言未訖。
不旬菩薩已至佛所。
大寶坊中赍持種種香花伎樂供養於佛。
頭面禮足恭敬右繞。
卻坐一面寶蓮華上。
爾時須菩提。
複白佛言:世尊,不旬菩薩。
所來世界去此遠近。
國土何名佛号何等。
佛言:須菩提。
東方去此七萬二千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土名不旬。
佛号普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不旬菩薩從彼而來。
爾時不旬菩薩摩诃薩長跪合掌。
說偈贊佛。
如來世尊衆寶聚,具足一切波羅蜜。
無上法師天中天,為衆生故我敬禮。
寂靜戒定不可動,無上智慧調諸根。
為諸衆生說大集,故我歸依師子王。
樂施天人諸安樂,衆生喜見如滿月。
具足力勢破魔衆,我今歸依大藥樹。
成就善根施甘露,能度衆生生死海。
我今歸依無上尊,具足妙相三十二。
世尊莊嚴此大衆,猶如須彌顯四域。
名稱無礙遍十方,人中象王我敬禮。
如來智慧如虛空,通達三世無障礙。
随衆生根而說法,我今敬禮自在王。
過無量劫勤精進,超勝同業諸菩薩。
所得佛法如先佛,我今敬禮一切覺。
十方諸佛悉贊歎,精進殊勝無邊量。
無量衆生得聞已,悉皆同發菩提心。
於正法中無厭足,兼以勸化諸衆生。
能說清淨法之性,我今稽首大法王。
爾時不旬菩薩偈贊佛已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大集經中欲少發問。
唯願如來垂哀聽許。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随意發問。
吾當為汝分别宣說。
除卻汝等疑網之心。
不旬菩薩既蒙聽許。
心大歡喜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诃薩修何三昧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大念心大智大意。
慚愧勇健修施教戒。
被忍辱铠建精進幢。
遊戲神通莊嚴慈悲。
深樂法喜登陟舍山。
能說能答摧伏魔怨。
壞諸邪見不離諸佛。
菩薩善友常得化身。
不失念心深信大乘。
樂施衆生無上智光。
不為世法之所染污同於四大。
如地利益一切衆生。
如水能洗一切垢穢。
如火能熟衆生善根。
如風能於戒聞慧等無所障礙。
修集慈悲猶如虛空。
慧眼無量猶如帝釋。
心得自在如自在天。
正法化世如轉輪王。
聚大福德如須彌山。
於善無厭聚衆珍寶猶如大海。
思惟十二因緣深義亦複如是,無所畏懼如師子王。
具善法财猶如商主。
一切依止如大醫王。
能作光明猶如庭燎。
破闇如日清涼如月。
煩惱不污猶如蓮華。
具足一切諸佛妙法猶如滿月。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以此義谘啟如來。
至心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善男子,有三昧名一切法自在。
菩薩修集是三昧者,則能獲得如是等事。
亦得無量無邊福德。
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成佛之時世界所有一切具足。
善男子,一切法自在三昧者,所謂信佛法僧。
苦集滅道。
陰入界等空無相願。
出生滅沒十二因緣。
内外因果業及果報信於開塞觀一切法如幻如化如焰如響。
如水中月龜毛兔角。
空中之花石女之子。
如著影衣夢乘白象。
若有若無及以有無。
非有非無非常非斷。
非生非滅非内非外。
非見非斷信如是等,則能信佛菩薩大事而不自輕。
菩薩事業雖複廣大。
我亦能知心得自在。
能大惠施護持禁戒。
不妨外事憐愍衆生常修忍辱。
為不退故勤行精進。
為令衆生離煩惱故修集智慧。
為壞一切分别想故修集三昧。
得妙音聲一切樂聞。
修於念佛觀諸如來平等無二。
修於念法觀一切法同一性相。
修於念僧觀一切僧無有退轉。
修於念舍舍諸煩惱。
修於念戒常念佛戒。
修於念天念後邊身。
淨身口意不随他人。
戒定智慧清淨施已,能得具足三十二相。
施種種物具足成就八十種好。
為欲莊嚴出世智慧具四念處。
為欲遠離一切煩惱故具四正勤。
為令其心得自在故具四如意。
為欲壞破諸魔怨故修集信根。
為不颠倒一切法故修精進根。
勸令憶念諸罪過故修集念根。
為諸衆生心清淨故修集定根。
為於一切諸法頂故修集慧根。
為無壞故修集五力。
為真實知一切法故修七覺分。
為真實知道非道故修八正道。
樂於寂靜少欲知足遠離惡友。
雖複通達一切事業。
終不於中生獨師想。
於諸煩惱心不貪著。
不瞋衆生不疑諸見。
於我我所心不生著。
常修欲度衆生之心。
於師和上父母善友生念恩心。
常思報答往昔之恩。
見毀禁者不生譏刺。
舍棄重擔真觀陰故。
不競不诤護法持戒。
攝取持戒及護法者,聽法念法供養於法。
於正法中心無疑網。
凡所演說不為飲食。
至心演說說時不輕。
亦不自高。
為出善芽所聞不失。
瞻病所須供給走使。
供養法師不說其短。
不觀種姓戒與非戒。
常樂聞法至心不忘。
不失時節常請法師。
敷揚道化。
有所講說不生憍慢。
聞已解義亦不自大。
不觀他人所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