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寶女品第三之二
爾時寶女複白佛言:世尊,如經中說。
如來具足十神力者,為即十力是世尊耶。
為離十力有世尊乎。
若即十力是世尊者,是名二法若是二者即是無常。
若離十力有世尊者,雲何如來說諸法等。
世尊,若一力中具十力者,何故如來不說百力。
若不說百。
當知一力非十非百。
爾時世尊贊寶女言:善哉善哉!如來世尊,非一非二。
若非一二。
雲何言十。
雲何言百。
菩薩摩诃薩遠離一二。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世尊非即十力。
非離十力。
能說十事。
故名如來具足十力。
如來雖說如是十力。
而一力中具無量力。
為流布故說言十力。
寶女複言:善哉世尊,唯願廣說如是十力。
佛言寶女。
至心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求聲聞乘及造惡業。
無有是處。
以是堅心。
得菩提時成就初力。
如來成就如是力故。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
如是法輪。
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
所不能轉。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了知諸業悉是一業。
以是力故。
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業業因緣處及以非處。
得菩提時成第二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了衆生根知已說法。
以是力故。
得菩提時成第三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觀衆生界。
觀已随界而為說法。
以觀界故。
得菩提時成第四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觀諸衆生上中下根。
觀已随解而為說法。
以知解故。
得菩提時成第五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觀至處道。
若有為道。
若無為道。
若聲聞道。
若緣覺道。
若菩薩道。
以觀道故。
得菩提時成第六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恭敬尊重修諸禅定。
為調衆生而說法要。
以修集故。
得菩提時成第七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於過去善根不生诽謗。
成就念心不作放逸。
不放逸故。
得菩提時成第八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見未學者不生輕心。
自既學已不生憍慢。
能施衆生智慧光明。
以施明故。
得菩提時成第九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教諸衆生遠離漏法不令增長。
贊歎解脫修無漏道。
亦為衆生說無漏道。
以修無漏故。
得菩提時成第十力。
寶女。
菩薩修集如是十力。
能具如來十種之力。
寶女複言:世尊,菩薩摩诃薩修行何法。
得四無畏及十八法。
佛告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所得妙法不生貪吝。
不作是念。
若我教彼彼則勝我。
於諸衆生其心平等。
能舍内外施於一切。
觀察法界無種種相。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初無畏。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諸遮道法了了而知。
以了知故不行不随如是遮法。
亦不稱贊不以教人。
知遮道已而遠離之。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二無畏。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常修淨道常說淨法。
修治莊嚴得淨法故。
如是莊嚴亦自修治亦教衆生。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三無畏。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終不起於憍慢之心。
終不自說我知我見。
覆藏功德顯露罪過。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四無畏。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失道衆生示以正道。
除去道路瓦石惡刺。
津途崄絕施作橋梁。
闇冥之處為設燈明。
見犯罪者能令調伏。
能除衆生所有疑悔。
於非犯者不強言犯。
除壞衆生疑法之心。
施法光明勸請說法。
見說法者稱贊善哉!恭敬尊重不生輕心。
欲解一切衆生言音。
不正語者心不輕之。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初無失。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實語法語。
義語時語。
調伏語。
不錯語。
離諸惡語。
聖人之語。
若聞法已轉為他說。
為於自利及利他故。
說時不輕。
不生诤訟。
信佛法僧。
亦令衆生信佛法僧。
觀諸法界不可宣說。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知一切語。
得無量門總持方便。
是故其身一切相好一一毛孔。
悉出如來微妙音聲。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常修六念。
亦化衆生令修六念。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不失念心。
亦得法證總持方便。
無量衆生於無量劫。
思惟深義一時來問。
如來不假思惟之力。
而能一時各随問答。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常護一切衆生之心。
不與衆生作亂心因諸苦惱因。
見諸衆生行善法時。
不遮不亂。
善知諸法悉如幻相。
於諸衆生其心平等。
知諸法界同於一味。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其心常定。
得無邊聞總持方便。
得是持已,心常在定而作佛事。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想不颠倒心不颠倒。
以不倒故。
於無我中不作我想。
衆生命人士夫男女。
憍慢煩惱。
常斷有無。
善惡垢淨。
有漏無漏。
世間出世間。
生死涅槃等想。
一切衆生有颠倒故。
有如是想。
若無颠倒則無是想。
行於中道。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就一想無有二想。
修是定故。
得無盡器總持方便。
以是持力。
心常修集無想三昧。
憐愍衆生修集大悲。
說法不息。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修集舍心舍於苦樂。
不苦不樂。
不喜不愁。
不愛不瞋。
以是因緣。
利衰毀譽心無有二。
常觀無常苦無我等。
亦化衆生修如是舍。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名為大舍。
得是舍已,得大海印總持方便。
以是持力。
雖得人天阿修羅乾闼婆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釋天梵天恭敬供養。
不以為欣。
邪見惡人輕慢罵辱。
不以為慼。
其心平等。
如地水火風。
不上不下不動不濁。
修大慈悲。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至心求菩提甚深之法種種善根。
不求聲聞乘。
修集大悲。
如是等心無有退轉。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如來欲。
無增無減。
得金剛幢總持方便。
得大自在。
知雲何說。
知說何事。
知何時說。
知何處說。
知為何衆生。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常勤精進。
於諸善法不知厭足。
恭敬供養和上善友。
亦常親近樂聽正法。
随聞而持。
如是精進為調衆生。
為欲供養無量諸佛。
為令無量無邊衆生得無上道。
亦令獲得如是精進入於法門。
以是因緣。
得聞佛法總持方便。
是故菩
如來具足十神力者,為即十力是世尊耶。
為離十力有世尊乎。
若即十力是世尊者,是名二法若是二者即是無常。
若離十力有世尊者,雲何如來說諸法等。
世尊,若一力中具十力者,何故如來不說百力。
若不說百。
當知一力非十非百。
爾時世尊贊寶女言:善哉善哉!如來世尊,非一非二。
若非一二。
雲何言十。
雲何言百。
菩薩摩诃薩遠離一二。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世尊非即十力。
非離十力。
能說十事。
故名如來具足十力。
如來雖說如是十力。
而一力中具無量力。
為流布故說言十力。
寶女複言:善哉世尊,唯願廣說如是十力。
佛言寶女。
至心谛聽。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求聲聞乘及造惡業。
無有是處。
以是堅心。
得菩提時成就初力。
如來成就如是力故。
於大衆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
如是法輪。
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
所不能轉。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了知諸業悉是一業。
以是力故。
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業業因緣處及以非處。
得菩提時成第二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了衆生根知已說法。
以是力故。
得菩提時成第三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觀衆生界。
觀已随界而為說法。
以觀界故。
得菩提時成第四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觀諸衆生上中下根。
觀已随解而為說法。
以知解故。
得菩提時成第五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觀至處道。
若有為道。
若無為道。
若聲聞道。
若緣覺道。
若菩薩道。
以觀道故。
得菩提時成第六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恭敬尊重修諸禅定。
為調衆生而說法要。
以修集故。
得菩提時成第七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於過去善根不生诽謗。
成就念心不作放逸。
不放逸故。
得菩提時成第八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見未學者不生輕心。
自既學已不生憍慢。
能施衆生智慧光明。
以施明故。
得菩提時成第九力。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教諸衆生遠離漏法不令增長。
贊歎解脫修無漏道。
亦為衆生說無漏道。
以修無漏故。
得菩提時成第十力。
寶女。
菩薩修集如是十力。
能具如來十種之力。
寶女複言:世尊,菩薩摩诃薩修行何法。
得四無畏及十八法。
佛告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所得妙法不生貪吝。
不作是念。
若我教彼彼則勝我。
於諸衆生其心平等。
能舍内外施於一切。
觀察法界無種種相。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初無畏。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諸遮道法了了而知。
以了知故不行不随如是遮法。
亦不稱贊不以教人。
知遮道已而遠離之。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二無畏。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常修淨道常說淨法。
修治莊嚴得淨法故。
如是莊嚴亦自修治亦教衆生。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三無畏。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終不起於憍慢之心。
終不自說我知我見。
覆藏功德顯露罪過。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四無畏。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失道衆生示以正道。
除去道路瓦石惡刺。
津途崄絕施作橋梁。
闇冥之處為設燈明。
見犯罪者能令調伏。
能除衆生所有疑悔。
於非犯者不強言犯。
除壞衆生疑法之心。
施法光明勸請說法。
見說法者稱贊善哉!恭敬尊重不生輕心。
欲解一切衆生言音。
不正語者心不輕之。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初無失。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實語法語。
義語時語。
調伏語。
不錯語。
離諸惡語。
聖人之語。
若聞法已轉為他說。
為於自利及利他故。
說時不輕。
不生诤訟。
信佛法僧。
亦令衆生信佛法僧。
觀諸法界不可宣說。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知一切語。
得無量門總持方便。
是故其身一切相好一一毛孔。
悉出如來微妙音聲。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常修六念。
亦化衆生令修六念。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不失念心。
亦得法證總持方便。
無量衆生於無量劫。
思惟深義一時來問。
如來不假思惟之力。
而能一時各随問答。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常護一切衆生之心。
不與衆生作亂心因諸苦惱因。
見諸衆生行善法時。
不遮不亂。
善知諸法悉如幻相。
於諸衆生其心平等。
知諸法界同於一味。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其心常定。
得無邊聞總持方便。
得是持已,心常在定而作佛事。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想不颠倒心不颠倒。
以不倒故。
於無我中不作我想。
衆生命人士夫男女。
憍慢煩惱。
常斷有無。
善惡垢淨。
有漏無漏。
世間出世間。
生死涅槃等想。
一切衆生有颠倒故。
有如是想。
若無颠倒則無是想。
行於中道。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就一想無有二想。
修是定故。
得無盡器總持方便。
以是持力。
心常修集無想三昧。
憐愍衆生修集大悲。
說法不息。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修集舍心舍於苦樂。
不苦不樂。
不喜不愁。
不愛不瞋。
以是因緣。
利衰毀譽心無有二。
常觀無常苦無我等。
亦化衆生修如是舍。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名為大舍。
得是舍已,得大海印總持方便。
以是持力。
雖得人天阿修羅乾闼婆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釋天梵天恭敬供養。
不以為欣。
邪見惡人輕慢罵辱。
不以為慼。
其心平等。
如地水火風。
不上不下不動不濁。
修大慈悲。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至心求菩提甚深之法種種善根。
不求聲聞乘。
修集大悲。
如是等心無有退轉。
以是因緣。
得菩提時成如來欲。
無增無減。
得金剛幢總持方便。
得大自在。
知雲何說。
知說何事。
知何時說。
知何處說。
知為何衆生。
複次寶女。
菩薩修行菩提道時。
常勤精進。
於諸善法不知厭足。
恭敬供養和上善友。
亦常親近樂聽正法。
随聞而持。
如是精進為調衆生。
為欲供養無量諸佛。
為令無量無邊衆生得無上道。
亦令獲得如是精進入於法門。
以是因緣。
得聞佛法總持方便。
是故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