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衆示現大涅槃。
未舍菩薩不退印,亦能獲得如來櫻猶如虛空無有邊,所得佛印亦如是, 說是偈時。
三千大千佛之世界六種震動。
五千菩薩得不退櫻爾時世尊贊寶女言:善哉善哉!快說菩薩不退轉櫻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寶女定得不退轉櫻是故能作如是宣說。
若不證者何能如是,佛告須菩提。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寶女久已得不退櫻忍辱成就已盡大乘甚深邊底。
爾時寶女白佛言:世尊,何故名大乘。
佛言:其乘廣大故名大乘。
於諸衆生無罣礙故故名大乘。
是一切智善根根本故名大乘。
無有煩惱諸結黑闇故名大乘。
所有光明無處不遍故名大乘。
周遍其邊有眼目故故名大乘。
本性常淨初無沾污故名大乘。
斷諸煩惱一切習氣故名大乘。
護持禁戒故名清淨。
修集定故名為安祝修智慧故名為無漏。
修解脫故名無系縛。
示一切法等無二故名解脫智。
攝十力故名無能動。
具四無畏故名無怖懼。
攝取十八不共法故名為無礙。
修集大慈故名平等。
破壞一切諸魔衆故名為最勝。
摧煩惱魔故名寂靜。
壞陰魔故名不可數。
破死魔故名為常祝具足檀那波羅蜜故名為富足。
具足屍羅波羅蜜故名為無熱。
具足羼提波羅蜜故名為無怨。
具足精進波羅蜜故名為無動。
具足禅那波羅蜜故名無漏無轉。
具足般若波羅蜜故名勝一切世間出世間。
具足方便波羅蜜故名為攝齲一切諸乘斷諸有故名無有。
有因八道得故名為安。
具定慧翼所往無礙調諸根故名大神通。
修正勤故能見一切諸佛世界修念處故遠離惡法。
親近善法。
修七覺分遠離一切諸煩惱結。
無為無漏無勝無上。
無能見頂無能知者無有遮障。
無有聽聞無入出處。
大衆大堂一味不作。
不作數量平等無二。
得大名稱十方無礙。
一切人天之所恭敬。
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永斷一切慳吝破戒害心懈怠亂心無明。
能令衆生獲得多聞。
為作安樂斷一切苦。
能令作善業。
佛智無礙智。
無上智平等智。
一切智。
是名大乘。
說是法時。
萬二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既發心已複作是言:若有衆生能發如是大乘心者,即得無量善法利益。
爾時寶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礙故。
不令衆生疾得大乘。
佛告寶女。
有三十二事。
以是因緣為作障礙。
何等三十二。
一者樂聲聞乘。
二者樂緣覺乘。
三者樂釋身故。
四者樂梵身故。
五者樂為世樂受持禁戒。
六者樂修一善。
七者常懷嫉妒。
八者多财貪著慳吝。
九者不樂勸化衆生令修善法。
十者心憍慢故。
十一者不求菩提心故。
十二者畏菩提心故。
十三者於一法中生著心故。
十四者不善思惟故。
十五者不能親近師長和上善知識故。
十六者诽謗馀部故。
十七者不能淨於身口意業故。
十八者不能護持無上法故。
十九者得少法味吝不說故。
二十者少解法義生大慢故。
二十一者遠離四攝故。
二十二者不能恭敬同師同學故。
二十三者不樂念於六波羅蜜故。
二十四者遠離三聚故。
二十五者不發願故。
二十六者少善根故。
二十七者倒解義故。
二十八者不歎三寶故。
二十九者诽謗大乘菩提事故。
三十者自不解義诽他說故。
三十一者不覺了知諸魔事故。
三十二者樂生死故。
是名三十二事障礙大乘不令衆生疾得大乘。
寶女。
如是障礙其事無量。
我於今者但略說耳。
大乘所有功德無量。
障礙之事亦複如是,亦如涅槃功德無量。
障礙之事亦複無量。
如生死過無量無邊。
即是大乘之障礙也。
寶女。
若有人能遠離如是無量惡法。
當知是人即得大乘。
寶女。
若有菩薩能得淨心。
是人即能獲得大乘。
世尊,衆生雲何速得成就無上大乘。
寶女。
有三十二事。
衆生修集能速得之。
何等三十二。
一者衆生不請而往親附。
二者見他福德不生妒心。
三者至心修集無量善根。
四者營他事業不生愁惱。
五者至心不濁身口業淨。
六者不為利養改四威儀。
七者如說而祝八者於諸衆生其心清淨。
九者終不放舍菩提之心。
十者清淨莊嚴檀波羅蜜。
十一者清淨屍波羅蜜。
憐愍毀禁故。
十二者淨忍波羅蜜。
不惜身命故。
十三者淨精進波羅蜜。
得十力無畏故。
十四者淨禅波羅蜜。
遠離煩惱故。
十五者淨般若波羅蜜。
除煩惱習故。
十六者修勇健定。
壞諸魔業故。
十七者至心度脫諸衆生故。
十八者修四攝故。
十九者心平等故。
二十者不舍一切諸衆生故。
二十一者知恩報故。
二十二者護持正法故。
二十三者修助道法不休息故。
二十四者於諸善法無厭足故。
二十五者破憍慢故。
二十六者供養三寶故。
二十七者於一切法不生诤故。
二十八者善解十二深因緣故。
二十九者具七财故。
三十者於一切法得自在故。
三十一者修六神通故。
三十二者修集定慧故。
是名三十二衆生修集疾得菩提。
說是法時。
七萬二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一切諸天以諸花香種種伎樂。
供養於佛尊重贊歎。
作如是言:若有得聞如是等經。
當知是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梵天釋天四天王天白佛言:世尊,如來今者演說如是無限量義了了之義。
壞煩惱義。
摧諸魔業。
破諸邪見。
能持一切無上正法。
我等亦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
若佛弟子有能受持讀誦書寫廣說之者,我等亦當為作衛護。
若有惡鬼欲為是人作堯害事。
我當遮止不令成就。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爾時,若能護我諸弟子者,即是護持我之正法。
如是護者法則久祝爾時世尊告阿難言:阿難。
汝當受持擁護演說如是經典。
若有菩薩於無量劫樂修惠施。
複有菩薩受持是經。
讀誦書寫為人廣說。
修大慈悲兼以此義勸人令學。
其人所得福多於彼。
亦能速疾獲得大乘。
阿難白佛言:世尊,是經何名。
雲何奉持。
佛言阿難。
是經名為真實法義毗尼方便。
成就發心無量寶聚。
無量陀羅尼十力四無畏不共法聚。
菩薩摩诃薩不退轉印廣說大乘寶女所問。
如是等名汝當奉持。
爾時阿難及諸人天聞經歡喜,信受奉行。
未舍菩薩不退印,亦能獲得如來櫻猶如虛空無有邊,所得佛印亦如是, 說是偈時。
三千大千佛之世界六種震動。
五千菩薩得不退櫻爾時世尊贊寶女言:善哉善哉!快說菩薩不退轉櫻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寶女定得不退轉櫻是故能作如是宣說。
若不證者何能如是,佛告須菩提。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寶女久已得不退櫻忍辱成就已盡大乘甚深邊底。
爾時寶女白佛言:世尊,何故名大乘。
佛言:其乘廣大故名大乘。
於諸衆生無罣礙故故名大乘。
是一切智善根根本故名大乘。
無有煩惱諸結黑闇故名大乘。
所有光明無處不遍故名大乘。
周遍其邊有眼目故故名大乘。
本性常淨初無沾污故名大乘。
斷諸煩惱一切習氣故名大乘。
護持禁戒故名清淨。
修集定故名為安祝修智慧故名為無漏。
修解脫故名無系縛。
示一切法等無二故名解脫智。
攝十力故名無能動。
具四無畏故名無怖懼。
攝取十八不共法故名為無礙。
修集大慈故名平等。
破壞一切諸魔衆故名為最勝。
摧煩惱魔故名寂靜。
壞陰魔故名不可數。
破死魔故名為常祝具足檀那波羅蜜故名為富足。
具足屍羅波羅蜜故名為無熱。
具足羼提波羅蜜故名為無怨。
具足精進波羅蜜故名為無動。
具足禅那波羅蜜故名無漏無轉。
具足般若波羅蜜故名勝一切世間出世間。
具足方便波羅蜜故名為攝齲一切諸乘斷諸有故名無有。
有因八道得故名為安。
具定慧翼所往無礙調諸根故名大神通。
修正勤故能見一切諸佛世界修念處故遠離惡法。
親近善法。
修七覺分遠離一切諸煩惱結。
無為無漏無勝無上。
無能見頂無能知者無有遮障。
無有聽聞無入出處。
大衆大堂一味不作。
不作數量平等無二。
得大名稱十方無礙。
一切人天之所恭敬。
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永斷一切慳吝破戒害心懈怠亂心無明。
能令衆生獲得多聞。
為作安樂斷一切苦。
能令作善業。
佛智無礙智。
無上智平等智。
一切智。
是名大乘。
說是法時。
萬二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既發心已複作是言:若有衆生能發如是大乘心者,即得無量善法利益。
爾時寶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礙故。
不令衆生疾得大乘。
佛告寶女。
有三十二事。
以是因緣為作障礙。
何等三十二。
一者樂聲聞乘。
二者樂緣覺乘。
三者樂釋身故。
四者樂梵身故。
五者樂為世樂受持禁戒。
六者樂修一善。
七者常懷嫉妒。
八者多财貪著慳吝。
九者不樂勸化衆生令修善法。
十者心憍慢故。
十一者不求菩提心故。
十二者畏菩提心故。
十三者於一法中生著心故。
十四者不善思惟故。
十五者不能親近師長和上善知識故。
十六者诽謗馀部故。
十七者不能淨於身口意業故。
十八者不能護持無上法故。
十九者得少法味吝不說故。
二十者少解法義生大慢故。
二十一者遠離四攝故。
二十二者不能恭敬同師同學故。
二十三者不樂念於六波羅蜜故。
二十四者遠離三聚故。
二十五者不發願故。
二十六者少善根故。
二十七者倒解義故。
二十八者不歎三寶故。
二十九者诽謗大乘菩提事故。
三十者自不解義诽他說故。
三十一者不覺了知諸魔事故。
三十二者樂生死故。
是名三十二事障礙大乘不令衆生疾得大乘。
寶女。
如是障礙其事無量。
我於今者但略說耳。
大乘所有功德無量。
障礙之事亦複如是,亦如涅槃功德無量。
障礙之事亦複無量。
如生死過無量無邊。
即是大乘之障礙也。
寶女。
若有人能遠離如是無量惡法。
當知是人即得大乘。
寶女。
若有菩薩能得淨心。
是人即能獲得大乘。
世尊,衆生雲何速得成就無上大乘。
寶女。
有三十二事。
衆生修集能速得之。
何等三十二。
一者衆生不請而往親附。
二者見他福德不生妒心。
三者至心修集無量善根。
四者營他事業不生愁惱。
五者至心不濁身口業淨。
六者不為利養改四威儀。
七者如說而祝八者於諸衆生其心清淨。
九者終不放舍菩提之心。
十者清淨莊嚴檀波羅蜜。
十一者清淨屍波羅蜜。
憐愍毀禁故。
十二者淨忍波羅蜜。
不惜身命故。
十三者淨精進波羅蜜。
得十力無畏故。
十四者淨禅波羅蜜。
遠離煩惱故。
十五者淨般若波羅蜜。
除煩惱習故。
十六者修勇健定。
壞諸魔業故。
十七者至心度脫諸衆生故。
十八者修四攝故。
十九者心平等故。
二十者不舍一切諸衆生故。
二十一者知恩報故。
二十二者護持正法故。
二十三者修助道法不休息故。
二十四者於諸善法無厭足故。
二十五者破憍慢故。
二十六者供養三寶故。
二十七者於一切法不生诤故。
二十八者善解十二深因緣故。
二十九者具七财故。
三十者於一切法得自在故。
三十一者修六神通故。
三十二者修集定慧故。
是名三十二衆生修集疾得菩提。
說是法時。
七萬二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一切諸天以諸花香種種伎樂。
供養於佛尊重贊歎。
作如是言:若有得聞如是等經。
當知是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梵天釋天四天王天白佛言:世尊,如來今者演說如是無限量義了了之義。
壞煩惱義。
摧諸魔業。
破諸邪見。
能持一切無上正法。
我等亦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
若佛弟子有能受持讀誦書寫廣說之者,我等亦當為作衛護。
若有惡鬼欲為是人作堯害事。
我當遮止不令成就。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爾時,若能護我諸弟子者,即是護持我之正法。
如是護者法則久祝爾時世尊告阿難言:阿難。
汝當受持擁護演說如是經典。
若有菩薩於無量劫樂修惠施。
複有菩薩受持是經。
讀誦書寫為人廣說。
修大慈悲兼以此義勸人令學。
其人所得福多於彼。
亦能速疾獲得大乘。
阿難白佛言:世尊,是經何名。
雲何奉持。
佛言阿難。
是經名為真實法義毗尼方便。
成就發心無量寶聚。
無量陀羅尼十力四無畏不共法聚。
菩薩摩诃薩不退轉印廣說大乘寶女所問。
如是等名汝當奉持。
爾時阿難及諸人天聞經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