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女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一切衆生聞是義者,即得具足無量功德。

    聞已信者,亦得成就無量功德。

    說是法時。

    十方無量無邊世界六種震動。

    無量衆生發菩提心。

    五千菩薩得無生忍。

    虛空諸天雨種種花。

    鼓衆伎樂以供養佛。

    若有衆生已於無量無邊佛所殖衆德本。

    乃得聞是如來十力四無所畏不共之法三十二相。

    是人聞已能生深信。

    信已能於大衆之中作師子吼說如是法。

    何以故?下劣之人不能得聞如是正法。

    假使得聞未必得信。

    上人持戒智慧具足乃能得聞。

    聞已敬信。

    信已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寶女複言:世尊,佛不可思議。

    法僧亦爾不可思議。

    聞信是經亦不可思議。

    若有信者是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雲何菩薩修行法行。

    寶女。

    菩薩摩诃薩不舍親舊。

    知恩報恩憐愍一切。

    有歸依者終不舍棄。

    至心念於菩提之道。

    修於忍辱。

    難施能施攝取衆生慈心護戒。

    思惟善義護持正法。

    樂法念法持法樂靜。

    獨處空閑心無悔退。

    善護衆生淨身口意。

    為四無量發大莊嚴。

    常勸衆生於菩提道。

    凡所講論先贊大乘。

    不先許人後生悔心。

    清淨其行知足少欲。

    不慳不妒不斷聖種。

    心無诤訟了知因果。

    信聞戒施慚愧智慧。

    親近善友随師長教。

    心無憍慢。

    恭敬禮拜長老有德。

    離貪恚癡我及我所。

    常念佛法僧施戒天。

    得供養時其心不高。

    常勤修行六波羅蜜空無相願諸善方便。

    不見我常衆生壽命士夫之相。

    修四念處乃至八正道分。

    是名菩薩修行法行。

    又法行者無眼無色無色想行。

    無耳無聲無聲想行。

    無鼻無香無香想行。

    無舌無味無味想行。

    無身無觸無觸想行。

    無意無法無法想行。

    非色行。

    非色非非色行。

    非色苦行。

    非色非非色苦行。

    非色我行。

    非色非非色我行。

    非色空行。

    非色非非色空行。

    非色無相行。

    非色無願行。

    非色無行行。

    非色性行。

    非色實行。

    非色寂行。

    非色生行。

    非色出行。

    非色因緣行。

    非色聚行。

    是名法行。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寶女。

    若無如是陰入界行。

    是名法行。

    無欲界行色界行無色界行。

    無住無脫。

    是名法行。

    無去無來無有住處。

    無心意識無見無聞無知無識。

    無有身業口業意業。

    非法非非法。

    非一非二。

    非去來現在。

    非垢非淨非聚非散。

    非我衆生壽命士夫。

    非常非斷。

    非我非我所。

    非始非終。

    是名法行。

    是名我法。

    是名住處。

    是名法性。

    是名法處。

    是名空處非處。

    名畢竟處。

    不動不住無有相貌。

    無出無滅無所修行。

    無取無舍無受無施。

    若能知見如是等法。

    是名真知。

    是名實知。

    是名法知。

    若有菩薩能作是學。

    為諸衆生行於生死。

    而於涅槃無所動轉。

    是名菩薩真實法行。

    說是法時八千菩薩成就忍辱。

    爾時寶女複以種種珍寶雜物。

    供養於佛而作是言:世尊,若有菩薩行是法行。

    即是修行一切佛行。

    即得授記坐菩提樹。

    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舍利弗語寶女言:汝知菩薩不退印耶。

    爾時寶女即說偈言: 諸衆生界及法界,若能平等觀無異。

    不生分别一一數,是名菩薩不退櫻過去未來及現在,十方世界諸世尊,皆悉平等觀法界,是名菩薩不退櫻 觀有為界皆無常,有漏無漏亦如是,知一切法本性淨,是名菩薩不退櫻觀於生死無有量,不可稱計知其數。

    若能一念通達知,是名菩薩不退櫻 一切世間諸法界,及以出世諸聖法。

    若知平等悉真實,是名菩薩不退櫻若能了知諸佛界,及以諸魔波旬界。

    通達是二無差别,是名菩薩不退櫻 貪欲瞋恚愚癡等,一切衆生諸煩惱。

    知從颠倒因緣生,是名菩薩不退櫻生死之法及涅槃,無上正道及菩提。

    觀察是法無差别,是名菩薩不退櫻 知是五陰如菩提,如菩提性入界然。

    觀是諸法無有二,是名菩薩不退櫻地水火風及造色,觀之猶如虛空等。

    如是即得真實印,亦如十方諸佛櫻 如眼界等菩提然,是二平等無差别。

    自能受持為他說,是名菩薩不退櫻知諸衆生所有心,能為一切心因緣。

    如是因緣無障礙,是名菩薩不退櫻 能遍觀察諸衆生,所有諸根上中下。

    能觀生死盡彼岸,是名菩薩不退櫻所有字義句無盡,於無量劫而演說。

    無能破壞作障礙,是名菩薩不退櫻 虛空邊際尚可盡,世間猛風可系縛。

    菩薩所有不退心,一切世間不能轉。

    成就無量陀羅尼,於諸法中不失念。

    次第演說諸法義,如佛口出無有異。

     十方世界佛世尊,為度衆生說無量。

    悉能受持解深義,是名菩薩不退櫻無量劫中所聞法,猶如現聞而演說。

    無量世學陀羅尼,獲得如是無盡櫻 成就具足如是持,及以無上真知慧。

    若得菩薩不退印,則能宣說如是法。

    若觀一切諸法空,亦不親近不遠離。

    若有成就不退心,當知是人有空櫻 一切諸法虛空印,其性本來無生滅。

    若能了知是法界,是名菩薩不退櫻諸法皆從因緣有,離於衆緣無法界。

    若能了知如是者,當知是有不退櫻 所有威儀諸色聲,能空一念悉示現。

    為欲教化諸衆生,即是菩薩不退櫻惠施之心如虛空,無量劫中不可荊成就無量諸功德,即是菩薩不退櫻 修集淨戒為佛戒,獲得佛戒如虛空。

    成就如是無上戒,即是菩薩不退櫻一切衆生所有戒,及以學戒無學戒。

    雖有如是無量戒,不及不退十六一。

     若得最上無生忍,成就無量無有邊。

    若得如是無生忍,如過去佛之所得。

    為衆生故善莊嚴,無量世中不休息。

    常勤修集精進行,即是菩薩不退櫻 常樂修集諸禅定,亦為衆生宣說法。

    雖複示現諸威儀,而其内心不離定。

    具足無上正知見,遠離一切煩惱習。

    若有成就不退心,則能近於佛境界。

     具足三種之神通,及其如來善方便。

    若有成就不退心,是人欲得正覺櫻一切衆生不能知,是人心行及境界。

    為諸衆生無量行,即是菩薩不退櫻 其實未得無上道,而能示現如來身。

    生及成道轉法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