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之三 善男子,如來複有三十二業。

    何等三十二。

    善男子,如來能知是處非處。

    雲何是處。

    雲何非處。

    善男子,若有造作身口意惡。

    得受安樂無有是處。

    是名非處。

    若有造作身口意善。

    受樂果者斯有是處。

    是名是處。

    若習慳貪得大富者無有是處。

    修行惠施得大富者斯有是處。

    毀破禁戒得受天身無有是處。

    護持淨戒得受天身斯有是處。

    瞋恨之人得身端正無有是處。

    修集忍辱得身端正斯有是處。

    懈怠之人得大神通無有是處。

    勤修精進得大神通斯有是處。

    放心散亂得定地者無有是處。

    攝心不亂得定地者斯有是處。

    愚癡之人斷煩惱氣無有是處。

    修智之人斷煩惱氣斯有是處。

    若作五逆得無漏者無有是處。

    若無五逆得無漏者斯有是處。

    以女人身作轉輪王無有是處。

    以男子身得轉輪王斯有是處。

    帝釋梵王佛亦如是,若轉輪王非法治國無有是處。

    轉輪聖王正法治化斯有是處。

    郁單曰人堕三惡道無有是處。

    郁單曰人壽終生天斯有是處。

    殺生因緣得長壽者無有是處。

    以是因緣壽命促短斯有是處。

    若有邪見得聖道者無有是處。

    若有正見得聖道者斯有是處。

    須陀洹人得第八有無有是處。

    須陀洹人即涅槃者亦無是處。

    阿那含人受欲有身亦無是處。

    阿羅漢人受後有者無有是處。

    賢聖之人谘承異師無有是處。

    得不退忍退菩提者無有是處。

    菩薩坐於菩提樹下。

    不得菩提而起去者無有是處。

    如來若有煩惱習者亦無是處。

    諸佛世尊,知有障礙無有是處。

    若有能見如來頂者亦無是處。

    若有衆生能知如來心境界者無有是處。

    如來之心不常定者亦無是處。

    如來世尊有二語者無有是處。

    如來世尊有過失者亦無是處。

    善男子,是名如來第一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大地可說動轉相,猛風可說停住相。

    虛空可說有色相,佛不說處為非處。

    虛空可說作界像,佛不說處為非處。

    如來演說處非處,下中上分悉真實。

     不說是處非處一,如是二處各無二。

    如來亦說下中上,各各無有三種相。

    佛知是處非處已,故能宣說無上法。

    如來了知衆生心,善能分别細微相。

     沙門梵志闇處行,不知是處非處因。

    衆生不知處非處,是故不能得解脫。

    如來悉知處非處,是故稱為無上尊。

    若諸衆生無法器,如來於是修舍心。

     設大方便待時節,為令彼得真解脫。

    如來世尊智無上,是則名為第一法。

    如是清淨第一業,為令衆生得調伏。

    如來說是第一力,甚深難測無能知。

     如是妙法難可宣,為破邪見憐愍說。

     複次善男子,如來世尊,善知去來現在衆生所有諸業。

    知業知報。

    知恩知處。

    若過去業是不善因。

    如來知是未來之世得不善果。

    若未來業有退因緣。

    如來了知實是退因。

    若未來業能增長法。

    如來悉知以是因緣能增長法。

    若現在業若進若退。

    如來悉知以是因緣有進有退。

    若有作業是聲聞因。

    是緣覺因。

    是菩薩因。

    是如來因。

    如來悉知以是因緣。

    是聲聞因是緣覺因。

    是菩薩因是如來因。

    是名如來第二之業。

    爾時世尊複說頌曰: 如來獲得無上智,是故能知業因果。

    智知三世非三攝,能知衆生三世業。

    善解衆生安樂因,亦能了知苦惱因。

    如來壞邪無因果,是故修集第二業。

     通達進退二法因,善惡業果亦複然。

    如來知見無障礙,如觀掌中菴羅果。

    知下中上真實相,三乘所因亦複然。

    如來善知衆生業,亦知善惡諸業果。

     衆生業果三世攝,知見不謬名正覺。

     複次善男子,如來世尊,知諸衆生種種欲解。

    若貪欲若瞋恚若愚癡。

    現在世貪起未來世貪恚愚癡。

    現在世瞋起未來世貪瞋恚癡。

    現在世癡起未來世貪瞋恚癡。

    如來悉知。

    現在住善欲未來惡欲。

    現在住惡欲未來善欲。

    如來悉知。

    現在住下欲。

    未來世下中上分。

    現在住中欲。

    未來世下中上分。

    現在住上欲。

    未來世下中上分。

    如來悉知。

    邪聚衆生能作正聚。

    不定衆生住於正定。

    如來悉知。

    欲界衆生有色無色界欲解。

    知聲聞人。

    有緣覺欲解。

    有佛欲解。

    如來真實通達知故而為說法。

    是名如來第三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衆生欲解有種種,其意若幹非一徒。

    如來真實知諸欲,故能随意演說法。

    貪欲瞋恚愚癡性,随相而知無颠倒。

    下中上品亦如是,善惡業因果真實。

     通達三聚無有定,一切三乘亦複然。

    智知三世非三攝,為諸衆生說三力。

     複次善男子,如來悉知無量世界。

    若修善行。

    若行惡法。

    若無礙行。

    雲何名知。

    内空外空内外空故。

    複次如來知眼知色及知眼識。

    雲何而知如虛空故。

    複次如來知欲色界及無色界。

    雲何而知如覺觀故。

    複次如來知於行界。

    雲何而知如行性故。

    複次如來知煩惱界。

    雲何而知客塵性故。

    複次如來知不污界。

    雲何而知。

    一切諸法性本淨故。

    複次如來知生死界。

    雲何而知無明緣故。

    複次如來知涅槃界。

    雲何而知實思惟故。

    複次如來知世住界。

    知世愛界。

    知世瞋界。

    知世癡界。

    知世淨界。

    知世淨心界。

    以知界故能實說法。

    是名如來第四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人中師子王,能真實知衆生界。

    如來智慧無有邊,是故能知世無邊。

    知善惡行解脫行,亦知眼色眼識行。

    通達一切無量法,其性本來常清淨。

     内外真實無所有,五陰諸入十八界。

    身口意業及四大,如是諸法悉無實。

    知如是等衆生界,皆悉同於虛空境。

    三界性相無真實,諸煩惱界亦如是, 煩惱性相無堅牢,無漏解脫亦複然。

    如來雖知真實界,終不言知而生慢。

    虛空無量無邊際,一切衆生界亦然。

    如來智慧無邊際,遠離三種有為相。

     佛智無上甚深奧,一切衆生不能知。

    如來憐愍衆生故,宣說如是第四力。

     複次善男子,如來善知一切衆生諸根利鈍。

    雲何而知。

    知上中下知增知減。

    亦知貪欲有一億種。

    瞋恚愚癡各一億種。

    知貪欲重知貪欲輕。

    知瞋恚重知瞋恚輕。

    知愚癡重知愚癡輕。

    知一種根能增生死。

    知一種根能滅生死。

    了知善根知不善根。

    知非善非不善根。

    知解脫根。

    知六情根。

    男根女根命根。

    苦根樂根。

    憂根喜根。

    舍根信根。

    進根念根。

    定根慧根。

    未知欲知根。

    知根知已根。

    知眼根因乃至意根因。

    知耳根因作眼根緣。

    知鼻根因作舌根緣。

    知舌根因作身根緣。

    知戒莊嚴能修於施。

    知施莊嚴能修於戒。

    如來悉知誰可說施。

    誰可說戒。

    乃至智慧亦複如是,知誰可為說四念處。

    乃至八聖道分。

    誰可為說聲聞之乘。

    辟支佛乘。

    無上佛乘。

    知緣覺根學聲聞乘。

    知正覺根學聲聞乘辟支佛乘。

    知下根人能修上根。

    上根之人修於下根。

    知衆生根未可調者,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