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知真實法故。

    善男子,是名衆生三十二業。

    菩薩見已修治自業。

    成就具足一切善法壞諸惡業。

    勸諸衆生令行善業。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有無量業。

    何以故?衆生煩惱有無量門。

    為閉衆生煩惱門故。

    菩薩修集無量善業。

    善男子,如恒河沙等世界衆生。

    悉住聲聞辟支佛乘。

    欲比菩薩初發心業。

    百分千分不可為喻。

    何以故?二乘之人自為解脫觀於煩惱。

    菩薩不爾。

    常為衆生得解脫故觀諸煩惱。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所作諸業。

    於諸凡夫二乘業中最為殊勝。

    何以故?衆生之業性是颠倒。

    二乘之業有邊際故。

    菩薩之業無邊無量。

    是故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緣覺。

     爾時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聞是法已,心生歡喜踴躍無量。

    白佛言:世尊,甚奇甚特。

    快說如是不可思議。

    如來於此已說菩薩璎珞莊嚴。

    菩薩光明。

    菩薩大悲。

    菩薩善業。

    唯願宣說。

    雲何如來觀諸衆生起於大悲。

    雲何名悲。

    悲有何行。

    有何相貌。

    何因緣起。

    雲何名佛業。

    佛業有何行。

    有何相貌。

    有何因緣起。

    善哉世尊,一切知見。

    唯願廣說如來之業。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谛聽善思念之。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善男子,一切如來所有大悲不出不行。

    何以故?常不變故。

    無量劫中修集得故。

    是故大悲不行不轉。

    不修不舍亦能為於一切衆生。

    善男子,一切諸佛所有大悲。

    無量無邊其心平等。

    從久遠來。

    無量舌力不能宣說。

    善男子,如來世尊,未嘗遠離如是大悲。

    無上菩提及與大悲。

    如是二法等無差别。

    如來所得無上菩提無根無祝根名我見。

    住名四颠倒。

    如來世尊知根知祝是故菩提無根無祝一切衆生皆悉無有無根無祝欲施衆生無根無住起大悲心。

    如來於此欲令知故演說正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清淨寂靜。

    雲行為淨。

    雲何寂靜。

    淨名為内。

    寂靜名外。

    内名眼空。

    空名無我。

    無有我所。

    何以故?性是一故。

    乃至意亦如是,何以故?性是一故知眼空已,不著於色不著色心。

    是名寂靜。

    乃至意法亦複如是,一切衆生不知菩提清淨寂靜。

    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演說正法為令知故。

    善男子,一切衆生心性本淨。

    性本淨者,煩惱諸結不能染著。

    猶若虛空不可沾污。

    心性空性等無有二。

    衆生不知心性淨故。

    為欲煩惱之所系縛。

    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演說正法欲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取不舍。

    雲何不齲如來不見一切諸法此岸彼岸。

    何以故?一切諸法離此彼故。

    如來世尊如實知之。

    是名不齲雲何不舍。

    一切衆生不知法界。

    如來教令了了知故。

    是名不舍。

    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演說正法為令衆生知是二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無想無緣。

    雲何無想。

    不見眼識乃至意識。

    不見色相乃至法相。

    於是法中不知不見故無取著。

    是名無緣。

    無想無緣是名聖行。

    雲何聖行。

    所謂不行三界之行。

    善男子,如是不行名為聖行。

    一切聖人不行於行。

    衆生不行如是聖行。

    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演說正法欲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非是三世。

    非三世者名為三等。

    過去意未來識現在貪。

    是名三分。

    以能了了知三分故。

    意識及貪無有住處。

    以是義故。

    不念過去不求未來不愛現在。

    若見三世悉平等者,是名正見。

    如來為令一切衆生得如是等平等正見。

    而起大悲演說正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無身無為非眼識界。

    乃至非意識界。

    是名無身。

    不生不滅不盡不住無有三相。

    是為無為。

    善男子,一切法性是名無性。

    若無性者則無有二。

    是故菩提無身無為。

    一切衆生不知菩提無身無為。

    如來為令了了知故。

    而起大悲演說正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無有分别無有句義。

    雲何分别。

    雲何句義。

    無所住者名無分别。

    字不攝故名無句義。

    非有二故名無分别。

    不入法界名無句義。

    無動搖故名無分别。

    不變易故名無句義。

    不可說故名無句義。

    空故名無分别。

    無覺觀故名無分别。

    無相故名無句義。

    不發故名無分别。

    無願故名無句義。

    知衆生界同於虛空。

    名無分别。

    無衆生界名無句義。

    不生故名無分别。

    無宅故名無句義。

    不滅故名無分别。

    無為故名無句義。

    不行故名無分别。

    平等故名無句義。

    知平等故名無分别。

    寂靜故名無句義。

    衆生不知如是等義。

    如來為令了了知故。

    而起大悲演說正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可以身得。

    不可以心得。

    何以故?身心如幻故。

    若能了知身心真實。

    是名菩提。

    為流布故名為菩提。

    而其性相實不可說。

    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可說身不可說心。

    不可說法不可說非法。

    不可說有不可說無。

    不可說實不可說空。

    何以故?性不可說故。

    菩提者無有住處。

    不可宣說,猶如虛空。

    為真實知一切諸法。

    不可宣說。

    字中無法法中無字。

    為流布故。

    故可宣說。

    一切凡夫不知真實。

    是故如來於此衆生而起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