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虛無極。
貫入泥洹。
教授攬典。
制消化。
改動八方上下。
無窮無極。
佛為師法尊絕群聖。
都無能及佛者,佛為八方上下。
諸帝王人民作師。
随其心所欲願。
大小皆令得道。
今我曹得與佛相見。
得聞阿彌陀佛聲。
我甚喜。
莫不得黠慧開明者,佛告阿逸菩薩。
若言是實當爾。
若有慈心於佛所者大喜。
實當佛。
天下久久。
乃複有佛耳。
今我於苦世作佛。
所出經道。
教授洞達。
截斷狐疑。
端心正拔諸愛欲。
絕衆惡根本。
遊步無拘。
典總智慧。
衆道表裡。
攬持維綱。
照然分明開視五道決正生死泥洹之道。
佛言:若曹從無數劫以來。
不可複計劫。
若曹作菩薩道。
欲過度諸天民及蜎飛蠕動之類。
已來甚久遠。
人從若得道度者無央數。
至得泥洹之道者亦無央數。
曹及八方上下。
諸天帝王人民。
若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若曹宿命。
從無數劫已來展轉是五道中。
死生呼嗟。
更相哭淚。
轉相貪慕。
憂思愁毒。
痛苦不可言:至今世死生不乃今日與佛相見共會值。
是乃聞阿彌陀佛聲甚快善。
我助汝曹喜。
亦可自厭死生痛癢。
生甚痛甚苦甚極。
至年長大亦苦亦極。
死時亦痛亦苦亦極。
甚惡臭處不淨。
潔了無有可者,故悉語若曹。
若曹亦可自決斷臭處惡露。
若曹亦可端心正身。
益作諸善。
於是常端中外。
淨身體。
洗除心垢。
自相約撿。
表裡相應。
言行忠信。
人能自度脫。
轉相扶接。
拔諸愛欲精明至心。
求願不轉。
結其善道根本。
雖精苦一世。
須臾間耳。
今世為善。
後世生阿彌陀國。
快樂甚無極。
長與道德合明。
然善相保守。
長去離惡道痛癢之憂惱。
拔勤苦諸惡根本斷諸愛欲恩好。
長生阿彌陀佛國。
亦無有諸痛癢。
亦無複有諸惡臭處。
亦無複有勤苦。
亦淫泆瞋怒愚癡。
亦無有憂思愁毒。
生於阿彌陀佛國。
欲壽一劫十劫。
百劫千劫萬億劫。
自意欲住止壽無央數劫。
不可複計數劫。
恣汝随意皆可得之。
欲食不食。
恣若其意。
都悉自皆可得之。
次於泥洹之道。
皆各自精明求索。
心所欲願。
勿得狐疑心中悔。
欲往生者,無坐其過失。
在阿彌陀佛國界邊。
自然七寶城中。
讁五百歲。
阿逸菩薩言:受佛嚴明重教皆當精進一心求索。
請奉行之不敢疑怠。
佛告阿逸菩薩等。
若曹於是世。
能自制心正意。
身不作惡者,是為大德善。
都有一輩為八方上下。
最無有比。
所以者何。
八方上下。
無央數佛國中。
諸天人民。
皆自然作善。
大為惡易教化。
今我於是世間作佛。
為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作佛。
為最劇教語人民。
令縱五惡。
令去五痛。
令去五燒之中。
降化其心。
令持五善。
得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
佛何等為五惡。
何等為五痛。
何等為五燒中者,何等為消化五惡。
令得五善者,何等為持五得其福德長壽。
度世泥洹之道。
佛言:其一惡者,天人民下至禽獸。
蜎飛蠕動之屬欲為惡。
強者服弱轉相克賊。
自相殺傷更相食啖。
不知作善。
惡逆不道。
受其殃罰道之自然。
往趣向神明記識。
犯之不贳轉相承續。
故有貧窮下賤乞丐孤獨。
故有聾盲瘖啞愚癡憋惡。
有尫狂不及逮之屬。
故有尊卑豪貴高才明達智慧勇猛。
皆其前世宿命。
為善慈孝布施恩德故有官事王法牢獄。
不肯畏慎作惡入法。
受其過讁重罰緻劇。
求望解脫難得度出。
今世是目前現在。
壽終有處入其窈冥受身更生。
比若王法劇苦極刑。
故有自然泥犁禽獸薜荔。
肙飛蠕動之類。
轉貿身形改惡易道。
壽命短長魂神精識。
自然入趣受形寄胎。
當獨值向相共生。
轉相報償當相還複。
殃惡禍罰。
衆事未盡。
終不得離展轉其中。
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天地之間自然有是。
雖不臨時卒暴應時。
但取自然之道。
皆當善惡歸是為一大惡。
為一痛。
為一燒。
勤苦如是,愁毒呼嗟。
比若劇火起燒人身。
人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
獨作諸善不為衆惡者,身獨度脫得其福德。
可得長壽度世上天泥洹之是為一大善。
佛言:其二惡者,世間帝王長吏人民。
父子兄弟家室夫婦略無義理。
不從正奢淫憍慢。
各欲快意恣心自在。
更相欺調殊不懼死。
心口各異。
言念無實。
佞谄不忠谀媚辭。
行不端緒更相嫉憎轉相讒惡陷人冤枉。
主上不明心不察照任用臣下。
臣下存在踐度能知其形施在位不正。
為其所調妄損忠良賢善。
不當天心甚違道理。
臣欺其君子欺其父。
弟其兄婦欺其夫。
家室中外知識相訟。
各懷貪淫心毒瞋怒。
蒙聾愚癡欲益。
無有尊卑上下無男無女無大無小。
心俱同然欲自厚己。
破家亡身不顧念前後。
家室親屬坐之破族。
或時中内外知識朋友。
鄉黨市裡愚民野人。
轉更從事共相利害。
诤财鬥訟怒忿成仇轉诤勝負。
富焦心不肯施與。
祝祝守愛保貪惜。
坐之思念心勞身苦。
如是至竟無所恃怙。
獨來獨去無随者,善惡福德殃禍讁罰。
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毒苦。
然後乃悔當複何及或時世人愚少智。
見善诽謗恚之不肯慕及。
但欲為妄作不道。
但欲盜竊常懷毒心。
欲得他人财物用自給。
消散靡盡賜複求索。
邪心不正常獨恐怖畏人有色。
臨時不計事至乃悔。
今世現在長吏獄。
自然趣向受其殃咎。
世間貧窮乞丐孤獨。
但坐前世宿命。
不信道德不肯為善。
今世為天神别籍。
壽終入惡道。
故有自然泥犁禽獸薜荔。
蜎飛蠕動之屬。
展轉其中。
世世累劫有出期。
難得解脫痛不可言:是為二大惡。
為二痛。
為二燒。
勤苦如是,比若火起劇於燒身。
人能自於其中。
一心制意端身正行。
獨作諸善不為衆惡者,身獨度脫得其福德。
可得壽度世上天泥洹之道。
是為二大善。
佛言:其三惡者,諸世間人民寄生相因。
共依居天地之間。
處年壽命無能幾歲。
至有貴長者賢明善人。
下有貧賤尫羸愚者,中有不良之人。
但懷念毒惡身心不正。
常念淫泆煩胸中。
愛欲交錯坐起不安。
貪意慳惜欲橫唐得。
眄睐細色惡态淫泆。
有婦厭憎私妄出入。
家所有相給為非。
聚會飲食專共作惡。
興兵作賊攻城格鬥。
劫殺截斷強奪不道。
取人财物竊趣得不肯治生。
所當求者不肯為之。
惡心在外不能專作。
欲系成事恐勢迫脅。
持歸給家相生活。
恣心快意極行作樂。
行亂他人婦女。
或於其親屬不避。
尊卑長老衆共憎惡。
家室外患而恚之。
亦複不畏縣官法令無所避錄。
如是之惡自然牢獄。
日月照識神明記取諸神攝故有自然泥犁禽獸薜荔。
蜎飛蠕動之屬。
展轉其中。
世世累劫無有出期。
難得解脫痛不言:是為三大惡。
為三痛。
為三燒。
勤苦如是,比若火起燒人身。
人能自於其中。
一心制端身正行。
獨作諸善不為衆惡者,身獨度脫得其福德。
可得長壽度世上天泥洹之道。
是為大善。
佛言:其四惡者,諸人不能作善自相壞敗。
轉相教令共作衆惡。
主為傳言但欲兩舌惡罵詈妄語。
相嫉更相鬥亂。
憎嫉善人敗壞賢善。
於旁快之。
複不孝順供養父母。
輕易師友識。
無信難得誠實。
自大尊貴。
有道橫行威武加權力勢。
侵克易人不能自知。
為惡不自羞自用頑
貫入泥洹。
教授攬典。
制消化。
改動八方上下。
無窮無極。
佛為師法尊絕群聖。
都無能及佛者,佛為八方上下。
諸帝王人民作師。
随其心所欲願。
大小皆令得道。
今我曹得與佛相見。
得聞阿彌陀佛聲。
我甚喜。
莫不得黠慧開明者,佛告阿逸菩薩。
若言是實當爾。
若有慈心於佛所者大喜。
實當佛。
天下久久。
乃複有佛耳。
今我於苦世作佛。
所出經道。
教授洞達。
截斷狐疑。
端心正拔諸愛欲。
絕衆惡根本。
遊步無拘。
典總智慧。
衆道表裡。
攬持維綱。
照然分明開視五道決正生死泥洹之道。
佛言:若曹從無數劫以來。
不可複計劫。
若曹作菩薩道。
欲過度諸天民及蜎飛蠕動之類。
已來甚久遠。
人從若得道度者無央數。
至得泥洹之道者亦無央數。
曹及八方上下。
諸天帝王人民。
若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若曹宿命。
從無數劫已來展轉是五道中。
死生呼嗟。
更相哭淚。
轉相貪慕。
憂思愁毒。
痛苦不可言:至今世死生不乃今日與佛相見共會值。
是乃聞阿彌陀佛聲甚快善。
我助汝曹喜。
亦可自厭死生痛癢。
生甚痛甚苦甚極。
至年長大亦苦亦極。
死時亦痛亦苦亦極。
甚惡臭處不淨。
潔了無有可者,故悉語若曹。
若曹亦可自決斷臭處惡露。
若曹亦可端心正身。
益作諸善。
於是常端中外。
淨身體。
洗除心垢。
自相約撿。
表裡相應。
言行忠信。
人能自度脫。
轉相扶接。
拔諸愛欲精明至心。
求願不轉。
結其善道根本。
雖精苦一世。
須臾間耳。
今世為善。
後世生阿彌陀國。
快樂甚無極。
長與道德合明。
然善相保守。
長去離惡道痛癢之憂惱。
拔勤苦諸惡根本斷諸愛欲恩好。
長生阿彌陀佛國。
亦無有諸痛癢。
亦無複有諸惡臭處。
亦無複有勤苦。
亦淫泆瞋怒愚癡。
亦無有憂思愁毒。
生於阿彌陀佛國。
欲壽一劫十劫。
百劫千劫萬億劫。
自意欲住止壽無央數劫。
不可複計數劫。
恣汝随意皆可得之。
欲食不食。
恣若其意。
都悉自皆可得之。
次於泥洹之道。
皆各自精明求索。
心所欲願。
勿得狐疑心中悔。
欲往生者,無坐其過失。
在阿彌陀佛國界邊。
自然七寶城中。
讁五百歲。
阿逸菩薩言:受佛嚴明重教皆當精進一心求索。
請奉行之不敢疑怠。
佛告阿逸菩薩等。
若曹於是世。
能自制心正意。
身不作惡者,是為大德善。
都有一輩為八方上下。
最無有比。
所以者何。
八方上下。
無央數佛國中。
諸天人民。
皆自然作善。
大為惡易教化。
今我於是世間作佛。
為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作佛。
為最劇教語人民。
令縱五惡。
令去五痛。
令去五燒之中。
降化其心。
令持五善。
得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
佛何等為五惡。
何等為五痛。
何等為五燒中者,何等為消化五惡。
令得五善者,何等為持五得其福德長壽。
度世泥洹之道。
佛言:其一惡者,天人民下至禽獸。
蜎飛蠕動之屬欲為惡。
強者服弱轉相克賊。
自相殺傷更相食啖。
不知作善。
惡逆不道。
受其殃罰道之自然。
往趣向神明記識。
犯之不贳轉相承續。
故有貧窮下賤乞丐孤獨。
故有聾盲瘖啞愚癡憋惡。
有尫狂不及逮之屬。
故有尊卑豪貴高才明達智慧勇猛。
皆其前世宿命。
為善慈孝布施恩德故有官事王法牢獄。
不肯畏慎作惡入法。
受其過讁重罰緻劇。
求望解脫難得度出。
今世是目前現在。
壽終有處入其窈冥受身更生。
比若王法劇苦極刑。
故有自然泥犁禽獸薜荔。
肙飛蠕動之類。
轉貿身形改惡易道。
壽命短長魂神精識。
自然入趣受形寄胎。
當獨值向相共生。
轉相報償當相還複。
殃惡禍罰。
衆事未盡。
終不得離展轉其中。
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天地之間自然有是。
雖不臨時卒暴應時。
但取自然之道。
皆當善惡歸是為一大惡。
為一痛。
為一燒。
勤苦如是,愁毒呼嗟。
比若劇火起燒人身。
人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
獨作諸善不為衆惡者,身獨度脫得其福德。
可得長壽度世上天泥洹之是為一大善。
佛言:其二惡者,世間帝王長吏人民。
父子兄弟家室夫婦略無義理。
不從正奢淫憍慢。
各欲快意恣心自在。
更相欺調殊不懼死。
心口各異。
言念無實。
佞谄不忠谀媚辭。
行不端緒更相嫉憎轉相讒惡陷人冤枉。
主上不明心不察照任用臣下。
臣下存在踐度能知其形施在位不正。
為其所調妄損忠良賢善。
不當天心甚違道理。
臣欺其君子欺其父。
弟其兄婦欺其夫。
家室中外知識相訟。
各懷貪淫心毒瞋怒。
蒙聾愚癡欲益。
無有尊卑上下無男無女無大無小。
心俱同然欲自厚己。
破家亡身不顧念前後。
家室親屬坐之破族。
或時中内外知識朋友。
鄉黨市裡愚民野人。
轉更從事共相利害。
诤财鬥訟怒忿成仇轉诤勝負。
富焦心不肯施與。
祝祝守愛保貪惜。
坐之思念心勞身苦。
如是至竟無所恃怙。
獨來獨去無随者,善惡福德殃禍讁罰。
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毒苦。
然後乃悔當複何及或時世人愚少智。
見善诽謗恚之不肯慕及。
但欲為妄作不道。
但欲盜竊常懷毒心。
欲得他人财物用自給。
消散靡盡賜複求索。
邪心不正常獨恐怖畏人有色。
臨時不計事至乃悔。
今世現在長吏獄。
自然趣向受其殃咎。
世間貧窮乞丐孤獨。
但坐前世宿命。
不信道德不肯為善。
今世為天神别籍。
壽終入惡道。
故有自然泥犁禽獸薜荔。
蜎飛蠕動之屬。
展轉其中。
世世累劫有出期。
難得解脫痛不可言:是為二大惡。
為二痛。
為二燒。
勤苦如是,比若火起劇於燒身。
人能自於其中。
一心制意端身正行。
獨作諸善不為衆惡者,身獨度脫得其福德。
可得壽度世上天泥洹之道。
是為二大善。
佛言:其三惡者,諸世間人民寄生相因。
共依居天地之間。
處年壽命無能幾歲。
至有貴長者賢明善人。
下有貧賤尫羸愚者,中有不良之人。
但懷念毒惡身心不正。
常念淫泆煩胸中。
愛欲交錯坐起不安。
貪意慳惜欲橫唐得。
眄睐細色惡态淫泆。
有婦厭憎私妄出入。
家所有相給為非。
聚會飲食專共作惡。
興兵作賊攻城格鬥。
劫殺截斷強奪不道。
取人财物竊趣得不肯治生。
所當求者不肯為之。
惡心在外不能專作。
欲系成事恐勢迫脅。
持歸給家相生活。
恣心快意極行作樂。
行亂他人婦女。
或於其親屬不避。
尊卑長老衆共憎惡。
家室外患而恚之。
亦複不畏縣官法令無所避錄。
如是之惡自然牢獄。
日月照識神明記取諸神攝故有自然泥犁禽獸薜荔。
蜎飛蠕動之屬。
展轉其中。
世世累劫無有出期。
難得解脫痛不言:是為三大惡。
為三痛。
為三燒。
勤苦如是,比若火起燒人身。
人能自於其中。
一心制端身正行。
獨作諸善不為衆惡者,身獨度脫得其福德。
可得長壽度世上天泥洹之道。
是為大善。
佛言:其四惡者,諸人不能作善自相壞敗。
轉相教令共作衆惡。
主為傳言但欲兩舌惡罵詈妄語。
相嫉更相鬥亂。
憎嫉善人敗壞賢善。
於旁快之。
複不孝順供養父母。
輕易師友識。
無信難得誠實。
自大尊貴。
有道橫行威武加權力勢。
侵克易人不能自知。
為惡不自羞自用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