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惟淨譯)
稽首十力度煩惱,稽首廣大施無畏。
善住不共諸法中,稽首世間尊勝者,稽首能斷衆結縛,稽首已住於彼岸。
稽首救世諸苦尊,稽首不住於生死。
普遍通達衆生行,於一切處離意念。
如蓮不著於水中,淨空寂默常親近。
聖師種種無上句,稽首無緣度染海。
普遍善觀諸相門,於諸願求無所有。
佛大威力不思議,猶如虛空無依止。
稽首廣持勝德門,稽首猶如妙高勝。
爾時世尊贊妙吉祥童真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妙吉祥。
如是如是妙吉祥。
勿於諸佛色相見。
勿於諸法謂其無相。
勿謂諸佛獨居法界。
亦勿謂佛處大衆中。
當知諸佛無見無聞無所供養無供養者,諸佛如來無有少法若一性若多性而可施作。
亦勿謂佛得菩提果。
亦勿佛有法可現。
無見無聞無念無知。
佛亦無言已說現說當說諸法。
亦非諸佛現成正覺。
亦無法能成正覺。
亦非諸佛斷染證淨。
設有所作離見聞覺知。
何以故?妙吉祥當知。
一切法本清淨故。
複次妙吉祥。
汝等當知此經功德不可思議。
若有菩薩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數一切衆普令建立成緣覺果。
然於此正法不生信解。
若有菩薩於此正法生信解者,其所獲福比前福廣多無量。
何況自書或教人書。
所得福蘊倍複增勝。
又妙吉祥。
若複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衆生之類。
若卵生若胎生。
若濕生若化若有色若無色。
若有想若無想。
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若二足若四足。
若無足若多足。
彼如等諸衆生類。
普令建立皆得人身。
得人身已悉令發起大菩提心。
發大菩提心已一一菩薩。
不可思議克伽沙數佛刹土中。
為微塵等諸佛菩薩并聲聞衆。
以飲食衣服坐卧之物。
病緣藥及諸樂具。
供給供養經克伽沙劫。
彼彼諸佛入涅盤後。
造七寶塔廣一由旬高百由旬衆界道。
摩尼真珠殊妙嚴飾。
豎立種種寶幢幡蓋。
自在王寶妙網垂覆種種莊嚴。
若複有人深清淨。
能於如是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甚深正法。
聞已信解或複悟入。
起清淨心少略乃至四句偈為人演說。
此所獲福不可稱數。
現證佛智成辦福行殊勝事業。
比前菩薩布施福蘊。
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
千俱胝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分不及一。
算分數分譬喻分。
乃至烏波尼殺昙分。
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
若有在家菩薩於阿僧祇克伽沙數諸菩薩及聲聞所。
以其飲食衣服坐卧之具病緣醫藥。
經阿僧祇克伽沙劫供給供養。
或有出菩薩戒行清淨深心具足。
於其一切牛畜聚中。
少略乃至施以一食。
此獲福蘊比前福蘊。
百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
千俱胝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分不及一。
算分數分及喻分。
乃至烏波尼殺昙分。
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
若三千大千世界如微塵等出家菩薩。
若行具足深心清淨者,一一菩薩於十世界阿僧祇克伽沙數諸佛菩薩及聲聞所。
以其飲食衣服坐卧之具病緣醫藥。
經阿僧祇伽沙數劫中供給供養。
彼諸菩薩所獲福蘊其數無量。
若有菩薩或在家者或出家者,戒行具深心清淨。
於此正法聞已信解。
若自書寫或教人書。
此所獲福比前菩薩布施福蘊倍複增勝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算數譬喻。
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
若有菩薩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
經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劫。
布施供養菩薩等。
若有菩薩於此正法。
少略乃至一四句偈。
能解入者此所獲福。
比前福蘊百分不及千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算數譬喻。
皆不及一。
妙吉祥。
且置如上經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劫布施福行。
妙吉祥。
假使阿僧祇克伽沙等諸菩薩。
一一菩薩皆於阿僧祇克伽沙數佛刹土中。
以閻浮檀金所成諸妙寶樹及殊妙衣普遍光明真珠摩尼寶網垂覆。
自在王摩尼寶所成樓閣。
以電光明摩尼寶。
而為界道。
豎立妙幢幡寶蓋。
圓滿作已,普為阿僧祇克伽沙數佛世尊等日日供養。
如是經于阿僧祇克沙劫修布施行。
或有菩薩於此最上甚深正法生信解已,少略乃至一四句偈。
為馀菩薩如理說令其解入。
此獲福蘊比前菩薩布施福蘊。
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算數譬喻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
正使三界成已,所
善住不共諸法中,稽首世間尊勝者,稽首能斷衆結縛,稽首已住於彼岸。
稽首救世諸苦尊,稽首不住於生死。
普遍通達衆生行,於一切處離意念。
如蓮不著於水中,淨空寂默常親近。
聖師種種無上句,稽首無緣度染海。
普遍善觀諸相門,於諸願求無所有。
佛大威力不思議,猶如虛空無依止。
稽首廣持勝德門,稽首猶如妙高勝。
爾時世尊贊妙吉祥童真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妙吉祥。
如是如是妙吉祥。
勿於諸佛色相見。
勿於諸法謂其無相。
勿謂諸佛獨居法界。
亦勿謂佛處大衆中。
當知諸佛無見無聞無所供養無供養者,諸佛如來無有少法若一性若多性而可施作。
亦勿謂佛得菩提果。
亦勿佛有法可現。
無見無聞無念無知。
佛亦無言已說現說當說諸法。
亦非諸佛現成正覺。
亦無法能成正覺。
亦非諸佛斷染證淨。
設有所作離見聞覺知。
何以故?妙吉祥當知。
一切法本清淨故。
複次妙吉祥。
汝等當知此經功德不可思議。
若有菩薩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數一切衆普令建立成緣覺果。
然於此正法不生信解。
若有菩薩於此正法生信解者,其所獲福比前福廣多無量。
何況自書或教人書。
所得福蘊倍複增勝。
又妙吉祥。
若複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衆生之類。
若卵生若胎生。
若濕生若化若有色若無色。
若有想若無想。
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若二足若四足。
若無足若多足。
彼如等諸衆生類。
普令建立皆得人身。
得人身已悉令發起大菩提心。
發大菩提心已一一菩薩。
不可思議克伽沙數佛刹土中。
為微塵等諸佛菩薩并聲聞衆。
以飲食衣服坐卧之物。
病緣藥及諸樂具。
供給供養經克伽沙劫。
彼彼諸佛入涅盤後。
造七寶塔廣一由旬高百由旬衆界道。
摩尼真珠殊妙嚴飾。
豎立種種寶幢幡蓋。
自在王寶妙網垂覆種種莊嚴。
若複有人深清淨。
能於如是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甚深正法。
聞已信解或複悟入。
起清淨心少略乃至四句偈為人演說。
此所獲福不可稱數。
現證佛智成辦福行殊勝事業。
比前菩薩布施福蘊。
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
千俱胝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分不及一。
算分數分譬喻分。
乃至烏波尼殺昙分。
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
若有在家菩薩於阿僧祇克伽沙數諸菩薩及聲聞所。
以其飲食衣服坐卧之具病緣醫藥。
經阿僧祇克伽沙劫供給供養。
或有出菩薩戒行清淨深心具足。
於其一切牛畜聚中。
少略乃至施以一食。
此獲福蘊比前福蘊。
百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
千俱胝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分不及一。
算分數分及喻分。
乃至烏波尼殺昙分。
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
若三千大千世界如微塵等出家菩薩。
若行具足深心清淨者,一一菩薩於十世界阿僧祇克伽沙數諸佛菩薩及聲聞所。
以其飲食衣服坐卧之具病緣醫藥。
經阿僧祇伽沙數劫中供給供養。
彼諸菩薩所獲福蘊其數無量。
若有菩薩或在家者或出家者,戒行具深心清淨。
於此正法聞已信解。
若自書寫或教人書。
此所獲福比前菩薩布施福蘊倍複增勝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算數譬喻。
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
若有菩薩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
經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劫。
布施供養菩薩等。
若有菩薩於此正法。
少略乃至一四句偈。
能解入者此所獲福。
比前福蘊百分不及千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算數譬喻。
皆不及一。
妙吉祥。
且置如上經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劫布施福行。
妙吉祥。
假使阿僧祇克伽沙等諸菩薩。
一一菩薩皆於阿僧祇克伽沙數佛刹土中。
以閻浮檀金所成諸妙寶樹及殊妙衣普遍光明真珠摩尼寶網垂覆。
自在王摩尼寶所成樓閣。
以電光明摩尼寶。
而為界道。
豎立妙幢幡寶蓋。
圓滿作已,普為阿僧祇克伽沙數佛世尊等日日供養。
如是經于阿僧祇克沙劫修布施行。
或有菩薩於此最上甚深正法生信解已,少略乃至一四句偈。
為馀菩薩如理說令其解入。
此獲福蘊比前菩薩布施福蘊。
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算數譬喻皆不及一。
又妙吉祥。
正使三界成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