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護分饒益品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世尊,複告賢護菩薩言:賢護。
我念往昔過於無量阿僧祇劫。
時有一佛号無畏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於世。
當爾之時,有長者子名須達多。
與二萬人俱詣彼佛無畏王所。
到已頂禮彼世尊足。
敬禮畢已退坐一面。
時須達多即便請彼無畏王如來。
廣宣如是三昧深義。
賢護。
爾時彼無畏王如來應供等正覺。
知長者子有深信心。
樂欲聽聞如是三昧。
應時随順而為敷演。
賢護。
時須達多於彼佛所。
聞三昧已讀誦受持。
思惟其義即如說行。
既修行已,還即於彼無畏王如來法中舍家出家。
剃除須發服袈裟衣。
經八萬歲思惟住持如是三昧。
又複在彼無畏王如來所。
聞一切法皆悉受持。
是後複經諸如來所。
聞說斯法亦皆能持於諸佛所種諸善根。
能廣成就不思議已,然後舍命即得上生三十三天同受果報。
即彼劫中還複值遇第二如來。
而彼如來從刹利生出家成道。
名曰電德如來應供等正覺。
而複於彼電德如來法中。
出家修行經八萬四千歲。
還複思惟如是三昧。
而更值遇第三如來。
彼第三佛於婆羅門家生已亦出家成道。
号曰光王如來應供等正覺。
複於彼如來所出家修行。
亦於八萬四千歲中。
常得思惟如是三昧。
賢護。
時彼長者子須達多。
自是之後過百馀劫。
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賢護。
汝應當知。
爾時彼長者子須達多者豈異人乎。
即彼過去然燈如來應供等正覺是也。
賢護是故當知。
彼長者子須達多者,以有如是愛樂法故。
複有如是求法行故。
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複次賢護。
汝今當觀是三昧王。
為諸菩薩及衆生輩。
而作幾許大弘益事。
所謂當得一切諸佛智地故。
複能攝受一切諸佛多聞海故。
賢護是故汝等當應勤求如是三昧。
常樂聽聞讀誦受持思惟修行。
既聞受已,當複為他讀誦受持解釋義理。
令他勤求鹹得聞受。
正念思惟如說修行。
所以者何。
賢護若能勤求讀誦受持正念修行。
廣宣流布是三昧者,不久當得證諸佛智。
諸如來智大自在智。
不思議智不可稱智。
無等等智一切智智。
乃至得彼不共他智故。
賢護。
若複有人能善宣說。
彼應正言:今此三昧即是一切諸菩薩眼。
諸菩薩父。
諸菩薩母。
能與一切諸菩薩輩諸佛智者,賢護。
如是說者是為善說時善說是三昧也。
賢護。
若複有諸男子女人。
能善說時彼當正言:是三昧者,即是佛性即是法性即是僧性即是佛地是多聞海。
是無盡藏頭陀。
是無盡藏頭陀功德。
是無盡藏諸佛功德。
是無盡藏能生深忍。
是能生大慈能生大悲能生菩提也。
賢護。
是為彼能善說時說是三昧也。
賢護。
若複有人能善宣說是三昧時。
彼應正言:是三昧王。
能破一切諸法黑闇。
能作一切大法光明。
賢護。
是為彼能善說三昧也。
賢護。
汝宜觀此菩薩念佛現前三昧。
為諸衆生作大利益。
乃至一切諸菩薩輩。
住於此土。
遍見十方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到諸佛所恭敬禮拜。
聽聞正法供養衆僧。
亦不貪著。
賢護。
以是義故諸菩薩等。
若欲成就三昧王者,常當專心精勤觀察彼四念處。
賢護。
雲何菩薩觀四念處。
賢護。
菩薩摩诃薩常當專心觀察身行。
畢竟不
我念往昔過於無量阿僧祇劫。
時有一佛号無畏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於世。
當爾之時,有長者子名須達多。
與二萬人俱詣彼佛無畏王所。
到已頂禮彼世尊足。
敬禮畢已退坐一面。
時須達多即便請彼無畏王如來。
廣宣如是三昧深義。
賢護。
爾時彼無畏王如來應供等正覺。
知長者子有深信心。
樂欲聽聞如是三昧。
應時随順而為敷演。
賢護。
時須達多於彼佛所。
聞三昧已讀誦受持。
思惟其義即如說行。
既修行已,還即於彼無畏王如來法中舍家出家。
剃除須發服袈裟衣。
經八萬歲思惟住持如是三昧。
又複在彼無畏王如來所。
聞一切法皆悉受持。
是後複經諸如來所。
聞說斯法亦皆能持於諸佛所種諸善根。
能廣成就不思議已,然後舍命即得上生三十三天同受果報。
即彼劫中還複值遇第二如來。
而彼如來從刹利生出家成道。
名曰電德如來應供等正覺。
而複於彼電德如來法中。
出家修行經八萬四千歲。
還複思惟如是三昧。
而更值遇第三如來。
彼第三佛於婆羅門家生已亦出家成道。
号曰光王如來應供等正覺。
複於彼如來所出家修行。
亦於八萬四千歲中。
常得思惟如是三昧。
賢護。
時彼長者子須達多。
自是之後過百馀劫。
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賢護。
汝應當知。
爾時彼長者子須達多者豈異人乎。
即彼過去然燈如來應供等正覺是也。
賢護是故當知。
彼長者子須達多者,以有如是愛樂法故。
複有如是求法行故。
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複次賢護。
汝今當觀是三昧王。
為諸菩薩及衆生輩。
而作幾許大弘益事。
所謂當得一切諸佛智地故。
複能攝受一切諸佛多聞海故。
賢護是故汝等當應勤求如是三昧。
常樂聽聞讀誦受持思惟修行。
既聞受已,當複為他讀誦受持解釋義理。
令他勤求鹹得聞受。
正念思惟如說修行。
所以者何。
賢護若能勤求讀誦受持正念修行。
廣宣流布是三昧者,不久當得證諸佛智。
諸如來智大自在智。
不思議智不可稱智。
無等等智一切智智。
乃至得彼不共他智故。
賢護。
若複有人能善宣說。
彼應正言:今此三昧即是一切諸菩薩眼。
諸菩薩父。
諸菩薩母。
能與一切諸菩薩輩諸佛智者,賢護。
如是說者是為善說時善說是三昧也。
賢護。
若複有諸男子女人。
能善說時彼當正言:是三昧者,即是佛性即是法性即是僧性即是佛地是多聞海。
是無盡藏頭陀。
是無盡藏頭陀功德。
是無盡藏諸佛功德。
是無盡藏能生深忍。
是能生大慈能生大悲能生菩提也。
賢護。
是為彼能善說時說是三昧也。
賢護。
若複有人能善宣說是三昧時。
彼應正言:是三昧王。
能破一切諸法黑闇。
能作一切大法光明。
賢護。
是為彼能善說三昧也。
賢護。
汝宜觀此菩薩念佛現前三昧。
為諸衆生作大利益。
乃至一切諸菩薩輩。
住於此土。
遍見十方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到諸佛所恭敬禮拜。
聽聞正法供養衆僧。
亦不貪著。
賢護。
以是義故諸菩薩等。
若欲成就三昧王者,常當專心精勤觀察彼四念處。
賢護。
雲何菩薩觀四念處。
賢護。
菩薩摩诃薩常當專心觀察身行。
畢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