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贊功德品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賢護菩薩。
及寶得離車子。
善商主長者,伽诃岌多居士子。
那羅達多摩納。
水天長者與五百徒衆等。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即以五百上服奉覆世尊,複以多種供具供養世尊,心樂法故各以己身奉承如來。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是賢護菩薩。
當於彼等五百徒衆。
而作義師說諸法要。
教化慰喻令彼歡喜。
以歡喜故彼輩即得随順之心真實之心清淨之心離欲之心。
除諸煩惱無複蓋纏。
時五百人一心合掌。
恭敬頂禮退住一面。
爾時賢護。
即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诃薩具足幾法。
而能得此念佛三昧也。
爾時世尊,告賢護言:賢護。
若菩薩摩诃薩具足四法得是三昧。
何等為四。
一者不著一切外道語言:二者不樂一切諸愛欲事。
三者常不遠離頭陀功德。
四者常厭三界諸有生處。
賢護。
是為菩薩摩诃薩具足四法得此三昧。
複次賢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讀誦受持是三昧典。
或時複能為他解說。
現前即獲五種功德。
何等為五。
一者一切衆毒不能損害。
二者一切兵仗不能破傷。
三者一切諸水不能漂沒。
四者一切猛火不能焚燒。
五者惡王縣官不能得便。
所以者何。
由是三昧慈心力故。
賢護。
若彼善男子善女人。
一心勤求是三昧時讀誦受持是三昧時。
思惟修習是三昧時。
為他解釋是三昧時。
若有衆毒及以兵仗一切水火惡王縣官。
能傷害者無有是處。
複次賢護。
假使世間壞劫之火。
世界炎赫天地洞然。
若彼受持此三昧典。
諸善男子及善女人。
設令堕落大劫火中。
三昧威神彼火即滅。
賢護。
又如■水能滅小火。
如是賢護。
假使持經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落彼火中。
三昧力故大火随滅。
若不滅者無有是處。
複次賢護。
若彼善男子善女人受持經時。
若彼惡王若惡官若劫賊若師子若虎狼若蛇毒。
若能作障礙者無有是處。
又設彼等行是經時。
若被夜叉若羅刹若餓鬼若鸠槃茶。
若毗舍阇乃至一切非人能為障礙。
亦無有是處。
又若彼男子女人讀誦經時。
正思惟時為他說時。
入三昧時行梵行時。
若失衣若失缽。
乃至有諸障礙事者,無有是處。
唯除宿殃不可轉者,複次賢護。
若彼受持三昧經典諸善男子善女人輩。
若患眼若患耳若患鼻若患舌若患身若患心複有諸馀種種患難。
乃至命難梵行難者,亦無是處。
複次賢護。
若彼男子女人於此經中。
得如是聞得如是見得如是知。
如是具足已,若不值佛。
若謗正法。
破和合僧。
背佛菩提者,亦無是處。
賢護當知即彼持經男子女人。
如上諸事莫能為礙。
唯除宿殃不能轉耳複次賢護。
彼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經者,常為一切諸天稱贊。
亦為一切諸龍稱贊。
又為一切夜叉稱贊。
又為一切乾闼婆等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阿脩羅等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迦樓羅等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緊那羅等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摩睺羅伽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人非人等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四大天王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帝利天王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大梵天王之所稱贊。
如是乃至常為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贊也。
複次賢護。
又彼諸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經者,常為一切諸天愛敬。
如是乃至常為一切諸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
及寶得離車子。
善商主長者,伽诃岌多居士子。
那羅達多摩納。
水天長者與五百徒衆等。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即以五百上服奉覆世尊,複以多種供具供養世尊,心樂法故各以己身奉承如來。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是賢護菩薩。
當於彼等五百徒衆。
而作義師說諸法要。
教化慰喻令彼歡喜。
以歡喜故彼輩即得随順之心真實之心清淨之心離欲之心。
除諸煩惱無複蓋纏。
時五百人一心合掌。
恭敬頂禮退住一面。
爾時賢護。
即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诃薩具足幾法。
而能得此念佛三昧也。
爾時世尊,告賢護言:賢護。
若菩薩摩诃薩具足四法得是三昧。
何等為四。
一者不著一切外道語言:二者不樂一切諸愛欲事。
三者常不遠離頭陀功德。
四者常厭三界諸有生處。
賢護。
是為菩薩摩诃薩具足四法得此三昧。
複次賢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讀誦受持是三昧典。
或時複能為他解說。
現前即獲五種功德。
何等為五。
一者一切衆毒不能損害。
二者一切兵仗不能破傷。
三者一切諸水不能漂沒。
四者一切猛火不能焚燒。
五者惡王縣官不能得便。
所以者何。
由是三昧慈心力故。
賢護。
若彼善男子善女人。
一心勤求是三昧時讀誦受持是三昧時。
思惟修習是三昧時。
為他解釋是三昧時。
若有衆毒及以兵仗一切水火惡王縣官。
能傷害者無有是處。
複次賢護。
假使世間壞劫之火。
世界炎赫天地洞然。
若彼受持此三昧典。
諸善男子及善女人。
設令堕落大劫火中。
三昧威神彼火即滅。
賢護。
又如■水能滅小火。
如是賢護。
假使持經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落彼火中。
三昧力故大火随滅。
若不滅者無有是處。
複次賢護。
若彼善男子善女人受持經時。
若彼惡王若惡官若劫賊若師子若虎狼若蛇毒。
若能作障礙者無有是處。
又設彼等行是經時。
若被夜叉若羅刹若餓鬼若鸠槃茶。
若毗舍阇乃至一切非人能為障礙。
亦無有是處。
又若彼男子女人讀誦經時。
正思惟時為他說時。
入三昧時行梵行時。
若失衣若失缽。
乃至有諸障礙事者,無有是處。
唯除宿殃不可轉者,複次賢護。
若彼受持三昧經典諸善男子善女人輩。
若患眼若患耳若患鼻若患舌若患身若患心複有諸馀種種患難。
乃至命難梵行難者,亦無是處。
複次賢護。
若彼男子女人於此經中。
得如是聞得如是見得如是知。
如是具足已,若不值佛。
若謗正法。
破和合僧。
背佛菩提者,亦無是處。
賢護當知即彼持經男子女人。
如上諸事莫能為礙。
唯除宿殃不能轉耳複次賢護。
彼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經者,常為一切諸天稱贊。
亦為一切諸龍稱贊。
又為一切夜叉稱贊。
又為一切乾闼婆等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阿脩羅等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迦樓羅等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緊那羅等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摩睺羅伽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人非人等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四大天王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帝利天王之所稱贊。
又為一切大梵天王之所稱贊。
如是乃至常為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贊也。
複次賢護。
又彼諸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經者,常為一切諸天愛敬。
如是乃至常為一切諸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