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護分戒行具足品第七

關燈
能多利益兩足尊。

    聞是如來微妙音,一切皆當大歡喜。

    諸佛世尊豈虛笑,佛複放光有勝人。

    誰於斯日獲大利,是故今應宣笑旨。

     誰於今日得證真,誰於今日受法王。

    誰於今日自灌頂,誰於今日登佛位。

    誰於今日利世間,誰當總宣佛法藏。

    誰於佛智得常住,以是尊應顯笑緣。

     爾時世尊,即以偈告長老阿難曰:阿難汝見大集不,攝護五百從坐起。

    身心歡喜發誠言,我輩當來獲斯法。

    此等一心瞻察我,我於何時亦複然。

     鹹於我前興大誓,我輩當來證斯道。

    複有八輩從坐起,五百上首此為尊。

    彼於末世法壞時,為世間法故宣說。

    我今告汝如是言,於此衆中無礙智。

     是輩非於一佛所,起立合掌敬諸尊。

    我觀往昔無量世,八萬諸佛皆現前。

    八人為首從坐起,還為護持是妙法。

    前此八萬億由他,複值如是數諸佛。

     心得解脫大名稱,彼時此輩已攝持。

    今複於我勝法中,能為攝護利益首。

    教化無量菩薩衆,斷除嫉妒諸大人。

    此等於我滅度時,取我舍利興供養。

     善持我斯諸佛事,安置箧笥遍十方。

    平地造塔或在山,付囑天龍及金鳥。

    斯等依仗於此經,壽終皆得生天上。

    後雖轉生於人間,而常不離勝家姓。

     善持我斯菩提事,還發大願随本心。

    或時為法至他國,恒值如是深妙典。

    得已轉授衆多人,以歡喜心除嫉妒。

    求法精誠無懈倦,輕财賤命豈愛身。

     降伏一切諸外論,常以妙法惠施彼。

    時世無能受斯經,亦無讀誦轉教人。

    唯有此輩五百賢,今於我前從坐起。

    複此八士諸菩薩,當來北天授斯法。

     樂恒廣宣多利益,弘是甚深修多羅。

    此八正士為上首,彼五百數複無增。

    遠離嫉妒棄名聞,來世當授廣大法。

    如是比丘及尼輩,諸優婆塞優婆夷。

     巧智無妒登法師,當成正覺大威德。

    彼不思議神德具,百福之體相莊嚴。

    得微妙樂除衆苦,長拔三毒煩惱根。

    此等從今舍命已,終不受生惡道中。

     一切生中常和合,所遇菩提最勝事。

    既舍一切惡趣生,亦能永離諸難處。

    功德不可知邊際,如是無量受多福。

    複當得見彌勒佛,於彼常起和合心。

     恭敬供養利益他,唯求無上菩提故。

    彼時此輩恒集會,承事超世兩足尊。

    為此諸佛妙菩提,當度生死登彼岸。

    於後末世法壞時,彼等亦常持此法。

     如是所處恒修行,遇彌勒世事若斯。

    所可於此賢劫内,廣為利益世間燈。

    彼一切處護是經,安住三世無所畏。

    将來億數多諸佛,不可思議難得邊。

     斯皆供養廣修行,常護如是勝佛事。

    其有在前成菩提,彼彼鹹同修供養。

    而或於先取滅度,我住多世那由他。

    今此賢護大菩薩,及是寶得出衆珍。

     商主岌多伽摩那,當見恒沙無數佛。

    於彼亦受無上經,前已經曆多劫數。

    妙算不能盡其形,無量億劫誰能知。

    若有衆生得聞名,或於覺時及睡夢。

     能發勇猛師子吼,彼輩皆得天人尊。

    若有衆生但聞名,直能信敬及随喜。

    一切作佛無疑慮,何況供養於彼身。

    其所受法不思議,壽命住法亦無量。

     利益廣大無窮盡,功德智慧不可知。

    彼過去佛難思量,清淨持戒洹沙數。

    此輩於彼廣行施,唯求無上佛菩提。

    彼諸功德不可數,多劫宣說莫能窮。

     於菩提中無增減,常念護持是經法。

    阿難若人護此經,書寫讀誦及憶念。

    汝應決定興愛敬,終不離是五百中。

    阿難若人持此經,自當勤心求堅固。

     淨持禁戒舍睡眠,決定得斯妙三昧。

    我毗尼處說木叉,諸比丘學居蘭若。

    若能頭陀不舍離,得此三昧定無疑。

    一切别請盡能舍,凡是美味皆斷除。

     師所常起諸佛心,誰雲不證斯三昧。

    貪恚癡患先覺知,我慢嫉妒鹹遠離。

    情無垢著念無為,讀誦思惟勝三昧。

    清淨意處無可染,調伏諸根息怨嫌。

     一心專念如來身,讀誦受持妙三昧。

    若有菩薩在居家,心常堅住出家事。

    受持讀誦口業成,心常念學此三昧。

    恒應修持五種戒,亦常數受八戒齋。

     常住寺廟舍資生,讀誦思惟此三昧。

    不當耽著衆婦妾,勿愛兒女及珍财。

    住優婆塞行羞慚,但當憶持此三昧。

    莫於他所起害心,唯思除去諸調戲。

     無處可著住於忍,但念思惟此三昧。

    莫於财物生執著,花香塗粉及諸鬘。

    無處染著安彼忍,但當受持此三昧。

    若比丘尼求此經,當勤歸敬除嫉妒。

     調戲貢高及我慢,證彼菩提亦不難。

    應發精進破睡眼,一切諸求皆當斷。

    心愛樂法淨命存,唯當讀誦此三昧。

    心常不共貪欲俱,莫起恚恨無迫惱。

     不以魔縛系衆生,唯當受持此三昧。

    無以谄曲有所為,勿貪好衣及塗薰。

    莫行兩舌離别他,唯當受持此三昧。

    男女聲色不系念,寂絕無諸邪念事。

     於教師所生佛想,唯當受持此三昧。

    所生永離衆惡道,於佛法中不空信。

     破除三有諸障難,要當受是三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