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佛威神加持之力,則能於此随分覺悟。
複次甚深者名薩迦耶。
薩迦耶清淨故一切法清淨。
何以故?此薩迦耶推求根本無所得故。
其無所得則為甚深。
諸佛於我皆無所得。
我本清淨如我清淨一切法亦清淨。
以何因緣而名清淨。
謂彼諸法本來不生。
無所起滅故名清淨。
複次無暗無明無阿賴耶。
真實勝義名為甚深。
彼無眼滅。
乃至亦無意滅。
無有境界。
是無境界則是真實。
第一義谛名為甚深。
亦無心意執著。
勝義以難測難見不可覺故。
於此諸類甚深法理。
但以假名随順世谛。
於他有情分别顯示。
是為菩薩得入甚深佛法理趣一切聲聞緣覺難測。
善男子雲何菩薩。
入緣起善巧智遠離一切邊見。
善男子緣起者無所緣是緣起。
無事無成就是緣起。
無常苦無我寂靜是緣起。
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
無補特伽羅無人無儒童是緣起。
無生無起是緣起。
無所有無功用空無相寂靜無所行無戲論。
是故名無戲論法如是生是為生。
如是滅是為滅。
複次無我無有情無壽命無養育。
無補特伽羅無人無儒童,則無有法可為緣生。
於彼無我主宰名故。
譬如草木牆壁影像。
一切諸法亦複如是,如外諸法之所生時。
生無所有。
滅時滅無所有。
内法亦爾。
生時生無所有。
滅時滅無所有。
除緣起法無實所生。
阙緣無滅。
如是相應則一切邊見悉皆離也。
雲何邊見。
邊見者名斷名常。
生時不生壞時不壞。
無生無壞於斷常邊自然清淨。
自清淨故於諸邊見皆得清淨。
善男子是為菩薩入緣起善巧智遠離邊見。
善男子雲何菩薩。
以如來印印於真如。
不間斷善巧智。
善男子如來櫻印者不間斷櫻無生無轉無所取無動無所動。
一切世間人天阿修羅。
無所傾動。
何以故?世間人天阿修羅。
以彼印櫻如是如來櫻究竟不生櫻究竟空性櫻究竟無相櫻究竟無願櫻究竟無為櫻究竟離欲櫻究竟真如櫻究竟實際櫻究竟虛空櫻善男子譬如空中印無所現。
如是如來櫻於五眼而不現於光明之相。
以自相印而印之。
故乃至如來於一切法施設言說。
皆以如來印印之。
是為施設。
彼所有識及境界法皆是作法。
安立而於彼法。
不作種種安立之相。
以真如印印之。
無有間斷。
雲何於真如間斷。
若分别諸法見上中下名為間斷。
若於諸法無所分别名無間斷。
複次於多分别而生分别。
於彼真如無能壞亂。
譬如有情於空中行。
而彼虛空無有破壞。
如是一切有情於真如中。
行而彼真如無有斷壞。
菩薩如是由以智故。
於色於法以真如印印之。
不於真如間斷破壞。
是為菩薩以如來櫻印於真如不間斷善巧智善男子雲何菩薩。
入於法界甚深理趣。
見一切法與諸法界。
互相周遍平等一性。
法界者亦名離欲界離一切塵故。
亦名不生界無聚集故。
不相違界本無生故。
無往界無等故。
無來界無礙故。
無住界不生起故。
如如界三世平等故。
無我界本來清淨故無。
壽者界由勝義故。
無了别界無所住故。
無阿賴耶界無染污故。
無生起界性決定故。
如虛空界。
性清淨故。
如涅槃界無戲論故。
如是名為入法界理趣。
若菩薩入如是理趣。
凡所演說一一語言:皆與法界理趣互相周遍。
即知欲界法界無二無别。
複次欲性法界嗔性法界無二。
嗔性法界癡性法界無二。
癡性法界煩惱性法界無二。
煩惱性法界欲界性法界無二。
欲界性法界色界性法界無二。
色界性法界無色界性法界無二。
無色界性法界空性法界無二。
空性法界眼界性法界無二。
眼界性法界色性法界無二。
色性法界眼識界性法界無二。
眼識界性法界乃至意界性法界無二。
意界性法界意識界性法界無二。
意識界性法界蘊界性法界無二。
蘊界性法界地水火風界性法界無二。
地水火風界性法界空性法界無二。
乃至八萬四千法蘊行一切法法界無二是為。
一切法法性界若菩薩由平等智入如是法界,則能見一切法平等性理趣。
善男子是為菩薩入法界理趣。
善男子雲何菩薩。
意樂堅固猶若金剛。
住此大乘無有傾動。
善男子菩薩成就十二種法。
意樂堅固猶若金剛。
不為人天世間所壞。
雲何十二。
所謂菩提心。
意樂增上意樂不壞故。
於施戒忍精進禅定般若不壞故。
大慈大悲不壞故。
四攝法不壞故。
成熟有情不壞故。
淨佛國土不壞故。
不厭患生死不壞故。
無厭足善根不壞故。
為莊嚴相好設無遮施會不壞故。
為護正法棄舍身命不壞故。
所有善根回施一切有情不壞故。
積集一切佛法不壞故。
善男子若菩薩。
於如是法修習不壞。
當知爾時名為成就堅固金剛不壞意樂。
如金剛寶能摧諸寶自體不壞。
如是菩薩成就堅固意樂。
能摧一切有情煩惱随眠而自體不壞。
善男子是為菩薩成就金剛堅固意樂。
於此大乘無有傾動。
善男子雲何菩薩於自境界。
清淨如佛境界。
善男子佛境界者無有境界。
離於境界一切清淨。
彼菩薩由自境界及佛境界悉清淨故。
而淨眼境界即佛境界。
亦無佛境界。
及眼境界。
無近無遠
複次甚深者名薩迦耶。
薩迦耶清淨故一切法清淨。
何以故?此薩迦耶推求根本無所得故。
其無所得則為甚深。
諸佛於我皆無所得。
我本清淨如我清淨一切法亦清淨。
以何因緣而名清淨。
謂彼諸法本來不生。
無所起滅故名清淨。
複次無暗無明無阿賴耶。
真實勝義名為甚深。
彼無眼滅。
乃至亦無意滅。
無有境界。
是無境界則是真實。
第一義谛名為甚深。
亦無心意執著。
勝義以難測難見不可覺故。
於此諸類甚深法理。
但以假名随順世谛。
於他有情分别顯示。
是為菩薩得入甚深佛法理趣一切聲聞緣覺難測。
善男子雲何菩薩。
入緣起善巧智遠離一切邊見。
善男子緣起者無所緣是緣起。
無事無成就是緣起。
無常苦無我寂靜是緣起。
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
無補特伽羅無人無儒童是緣起。
無生無起是緣起。
無所有無功用空無相寂靜無所行無戲論。
是故名無戲論法如是生是為生。
如是滅是為滅。
複次無我無有情無壽命無養育。
無補特伽羅無人無儒童,則無有法可為緣生。
於彼無我主宰名故。
譬如草木牆壁影像。
一切諸法亦複如是,如外諸法之所生時。
生無所有。
滅時滅無所有。
内法亦爾。
生時生無所有。
滅時滅無所有。
除緣起法無實所生。
阙緣無滅。
如是相應則一切邊見悉皆離也。
雲何邊見。
邊見者名斷名常。
生時不生壞時不壞。
無生無壞於斷常邊自然清淨。
自清淨故於諸邊見皆得清淨。
善男子是為菩薩入緣起善巧智遠離邊見。
善男子雲何菩薩。
以如來印印於真如。
不間斷善巧智。
善男子如來櫻印者不間斷櫻無生無轉無所取無動無所動。
一切世間人天阿修羅。
無所傾動。
何以故?世間人天阿修羅。
以彼印櫻如是如來櫻究竟不生櫻究竟空性櫻究竟無相櫻究竟無願櫻究竟無為櫻究竟離欲櫻究竟真如櫻究竟實際櫻究竟虛空櫻善男子譬如空中印無所現。
如是如來櫻於五眼而不現於光明之相。
以自相印而印之。
故乃至如來於一切法施設言說。
皆以如來印印之。
是為施設。
彼所有識及境界法皆是作法。
安立而於彼法。
不作種種安立之相。
以真如印印之。
無有間斷。
雲何於真如間斷。
若分别諸法見上中下名為間斷。
若於諸法無所分别名無間斷。
複次於多分别而生分别。
於彼真如無能壞亂。
譬如有情於空中行。
而彼虛空無有破壞。
如是一切有情於真如中。
行而彼真如無有斷壞。
菩薩如是由以智故。
於色於法以真如印印之。
不於真如間斷破壞。
是為菩薩以如來櫻印於真如不間斷善巧智善男子雲何菩薩。
入於法界甚深理趣。
見一切法與諸法界。
互相周遍平等一性。
法界者亦名離欲界離一切塵故。
亦名不生界無聚集故。
不相違界本無生故。
無往界無等故。
無來界無礙故。
無住界不生起故。
如如界三世平等故。
無我界本來清淨故無。
壽者界由勝義故。
無了别界無所住故。
無阿賴耶界無染污故。
無生起界性決定故。
如虛空界。
性清淨故。
如涅槃界無戲論故。
如是名為入法界理趣。
若菩薩入如是理趣。
凡所演說一一語言:皆與法界理趣互相周遍。
即知欲界法界無二無别。
複次欲性法界嗔性法界無二。
嗔性法界癡性法界無二。
癡性法界煩惱性法界無二。
煩惱性法界欲界性法界無二。
欲界性法界色界性法界無二。
色界性法界無色界性法界無二。
無色界性法界空性法界無二。
空性法界眼界性法界無二。
眼界性法界色性法界無二。
色性法界眼識界性法界無二。
眼識界性法界乃至意界性法界無二。
意界性法界意識界性法界無二。
意識界性法界蘊界性法界無二。
蘊界性法界地水火風界性法界無二。
地水火風界性法界空性法界無二。
乃至八萬四千法蘊行一切法法界無二是為。
一切法法性界若菩薩由平等智入如是法界,則能見一切法平等性理趣。
善男子是為菩薩入法界理趣。
善男子雲何菩薩。
意樂堅固猶若金剛。
住此大乘無有傾動。
善男子菩薩成就十二種法。
意樂堅固猶若金剛。
不為人天世間所壞。
雲何十二。
所謂菩提心。
意樂增上意樂不壞故。
於施戒忍精進禅定般若不壞故。
大慈大悲不壞故。
四攝法不壞故。
成熟有情不壞故。
淨佛國土不壞故。
不厭患生死不壞故。
無厭足善根不壞故。
為莊嚴相好設無遮施會不壞故。
為護正法棄舍身命不壞故。
所有善根回施一切有情不壞故。
積集一切佛法不壞故。
善男子若菩薩。
於如是法修習不壞。
當知爾時名為成就堅固金剛不壞意樂。
如金剛寶能摧諸寶自體不壞。
如是菩薩成就堅固意樂。
能摧一切有情煩惱随眠而自體不壞。
善男子是為菩薩成就金剛堅固意樂。
於此大乘無有傾動。
善男子雲何菩薩於自境界。
清淨如佛境界。
善男子佛境界者無有境界。
離於境界一切清淨。
彼菩薩由自境界及佛境界悉清淨故。
而淨眼境界即佛境界。
亦無佛境界。
及眼境界。
無近無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