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無定無不定。
如是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常無常性。
無無不定。
迦葉。
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複次迦葉。
此定一法。
此不定二法。
若彼二法於是中。
不見不住無微無識亦無相故。
迦葉。
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我見一法無我二法。
若彼二法於是色中。
不見不住無微無識。
亦無相故。
葉。
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此真實心一法。
此不實心二法。
迦葉。
二法所在無心無覺無意無識。
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善不善。
世間出世間。
有罪無罪。
有漏無漏。
有為無為。
有煩惱無煩惱。
是一切法。
迦葉。
此生法一此滅法二。
若二法中無集無散不可求得。
迦葉。
此說影像中法實觀察。
複次迦葉。
此有法一此無法二。
若此二法於是色中。
不見不住無微無識亦無相故。
迦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此輪回一法。
此涅槃二法。
若彼二法於是色中。
不見不住無微無識。
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我說汝等。
無明緣生行。
行緣生識。
識緣生名色。
名色緣生六入。
六入緣觸。
觸緣生受。
受緣生愛。
愛緣生齲取緣生有。
有緣生老死。
老死緣生憂悲苦惱。
迦葉如是集得此一大苦蘊。
所有無明滅則行滅。
行滅則識滅。
識滅則名色滅。
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
觸滅則受滅。
受滅則愛滅。
愛滅則取滅。
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
生滅老死滅。
老死滅憂悲苦惱得滅。
如是得此一大苦蘊滅。
迦葉。
若以智觀明無明等無此二相迦葉。
此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如是行行滅。
如是識識滅。
如是名色名色滅。
如是六入六入滅。
如是觸觸如是受受滅。
如是愛愛滅。
如是取取滅。
如是有有滅。
如是生生滅。
如是老死老死滅。
如智觀生性滅。
性無二相故。
迦葉。
離此二相。
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應當正觀影像中法。
彼法非空。
亦非不空。
如是空法無法相非無法相。
法即空相。
空相即無相。
無相即無願。
所以者何。
無所願作故。
無相即空相。
如是行者若法生不生。
法未生故。
如彼法生。
彼亦不生。
生已謝故。
如是無生生離取故。
法無自性。
無即空。
如是正觀此說影像中法。
複次迦葉。
補特伽羅非破壞空。
即體是空。
本非有故。
非前際空非後際空。
現在即空迦葉白言:彼補特迦羅。
我今覺悟知彼是空。
破壞我故。
一切皆空此法如是,佛言:迦葉言非也。
迦葉甯可見彼補特迦羅如須彌山量。
勿得離我而見彼空。
何以故?破我斷空執一空。
我則說為大玻而不可救。
佛告迦葉。
譬如人病其病深重。
而下良藥令彼服行。
藥雖入腹病終不差。
迦葉。
此人免疾不。
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言:於意雲何。
世尊此人病重故。
不可療也。
佛言:迦彼著空者,亦複如是,於一切處深著空見我即不醫。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重病者,令彼服良藥。
雖服病不退,彼人不可療。
著空亦如是,於彼一切處。
深著於空見,我說不可醫。
佛告迦葉。
譬如愚人觀彼虛空。
而生怕怖搥胸悲哭。
所以者何。
恐虛空落地損害於佛言:迦葉彼虛空能落地不。
迦葉雲不也。
佛言迦葉。
若彼愚迷沙門婆羅門亦複如是,彼空法心生驚怖。
所以者何。
若空我大心依何行用。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愚迷人,於空生怕怖。
悲哭而遠行,恐虛空落地。
虛空無所礙,不損於衆生。
此人自愚迷,妄生於驚怖。
沙門婆羅門,愚見亦如是,聞彼諸法空,心生於怖畏。
若空破壞我,依何生受用。
佛告迦葉。
譬如畫師自畫鬼惡夜叉。
畫已驚怖迷悶仆倒。
迦葉。
彼凡夫衆生亦複如自作色聲香味觸法。
作已迷彼堕落輪回。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譬如工畫師,畫彼惡夜叉。
於彼自驚怖,迷悶仆倒地。
凡夫亦複然,自著於聲色。
迷彼不覺知,堕落輪回道。
佛告迦葉。
譬如幻士變作幻化。
是彼幻化能變幻士。
迦葉。
相應行比丘亦複如是,而發意。
如是說一切皆空。
彼虛空無實亦能如是說。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於幻士,能變於幻化。
而彼幻化人,亦能變幻士。
相應行比丘,發意亦如是,說彼一切空,無實空亦說。
佛告迦葉。
譬如二木相鑽風吹出火。
火既生已燒彼二木。
迦葉如實正觀亦複如是,於見道生彼慧根。
慧根既生燒彼正觀。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譬如鑽二木,風吹生彼火。
火生刹那間,而複燒二木。
正觀亦如是,能生於慧根。
生彼一刹那,還複燒正觀。
如是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常無常性。
無無不定。
迦葉。
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複次迦葉。
此定一法。
此不定二法。
若彼二法於是中。
不見不住無微無識亦無相故。
迦葉。
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我見一法無我二法。
若彼二法於是色中。
不見不住無微無識。
亦無相故。
葉。
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此真實心一法。
此不實心二法。
迦葉。
二法所在無心無覺無意無識。
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善不善。
世間出世間。
有罪無罪。
有漏無漏。
有為無為。
有煩惱無煩惱。
是一切法。
迦葉。
此生法一此滅法二。
若二法中無集無散不可求得。
迦葉。
此說影像中法實觀察。
複次迦葉。
此有法一此無法二。
若此二法於是色中。
不見不住無微無識亦無相故。
迦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此輪回一法。
此涅槃二法。
若彼二法於是色中。
不見不住無微無識。
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我說汝等。
無明緣生行。
行緣生識。
識緣生名色。
名色緣生六入。
六入緣觸。
觸緣生受。
受緣生愛。
愛緣生齲取緣生有。
有緣生老死。
老死緣生憂悲苦惱。
迦葉如是集得此一大苦蘊。
所有無明滅則行滅。
行滅則識滅。
識滅則名色滅。
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
觸滅則受滅。
受滅則愛滅。
愛滅則取滅。
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
生滅老死滅。
老死滅憂悲苦惱得滅。
如是得此一大苦蘊滅。
迦葉。
若以智觀明無明等無此二相迦葉。
此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如是行行滅。
如是識識滅。
如是名色名色滅。
如是六入六入滅。
如是觸觸如是受受滅。
如是愛愛滅。
如是取取滅。
如是有有滅。
如是生生滅。
如是老死老死滅。
如智觀生性滅。
性無二相故。
迦葉。
離此二相。
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
應當正觀影像中法。
彼法非空。
亦非不空。
如是空法無法相非無法相。
法即空相。
空相即無相。
無相即無願。
所以者何。
無所願作故。
無相即空相。
如是行者若法生不生。
法未生故。
如彼法生。
彼亦不生。
生已謝故。
如是無生生離取故。
法無自性。
無即空。
如是正觀此說影像中法。
複次迦葉。
補特伽羅非破壞空。
即體是空。
本非有故。
非前際空非後際空。
現在即空迦葉白言:彼補特迦羅。
我今覺悟知彼是空。
破壞我故。
一切皆空此法如是,佛言:迦葉言非也。
迦葉甯可見彼補特迦羅如須彌山量。
勿得離我而見彼空。
何以故?破我斷空執一空。
我則說為大玻而不可救。
佛告迦葉。
譬如人病其病深重。
而下良藥令彼服行。
藥雖入腹病終不差。
迦葉。
此人免疾不。
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言:於意雲何。
世尊此人病重故。
不可療也。
佛言:迦彼著空者,亦複如是,於一切處深著空見我即不醫。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重病者,令彼服良藥。
雖服病不退,彼人不可療。
著空亦如是,於彼一切處。
深著於空見,我說不可醫。
佛告迦葉。
譬如愚人觀彼虛空。
而生怕怖搥胸悲哭。
所以者何。
恐虛空落地損害於佛言:迦葉彼虛空能落地不。
迦葉雲不也。
佛言迦葉。
若彼愚迷沙門婆羅門亦複如是,彼空法心生驚怖。
所以者何。
若空我大心依何行用。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愚迷人,於空生怕怖。
悲哭而遠行,恐虛空落地。
虛空無所礙,不損於衆生。
此人自愚迷,妄生於驚怖。
沙門婆羅門,愚見亦如是,聞彼諸法空,心生於怖畏。
若空破壞我,依何生受用。
佛告迦葉。
譬如畫師自畫鬼惡夜叉。
畫已驚怖迷悶仆倒。
迦葉。
彼凡夫衆生亦複如自作色聲香味觸法。
作已迷彼堕落輪回。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譬如工畫師,畫彼惡夜叉。
於彼自驚怖,迷悶仆倒地。
凡夫亦複然,自著於聲色。
迷彼不覺知,堕落輪回道。
佛告迦葉。
譬如幻士變作幻化。
是彼幻化能變幻士。
迦葉。
相應行比丘亦複如是,而發意。
如是說一切皆空。
彼虛空無實亦能如是說。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於幻士,能變於幻化。
而彼幻化人,亦能變幻士。
相應行比丘,發意亦如是,說彼一切空,無實空亦說。
佛告迦葉。
譬如二木相鑽風吹出火。
火既生已燒彼二木。
迦葉如實正觀亦複如是,於見道生彼慧根。
慧根既生燒彼正觀。
我今於此而說頌曰:譬如鑽二木,風吹生彼火。
火生刹那間,而複燒二木。
正觀亦如是,能生於慧根。
生彼一刹那,還複燒正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