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龍象,有大勢力,身負重物。
而不疲苦,菩薩亦爾,擔負衆生。
五蘊諸苦,亦無疲苦。
佛告迦葉。
譬如蓮華生長水中淤泥濁水而不能染。
迦葉。
菩薩亦爾。
雖生世間。
世間染終不能著。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蓮華,出生水中,濁水淤泥。
而不可染,菩薩亦爾,雖生世間。
種種雜染,而不能著。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方便斷樹不斷樹根。
而於後時複生大地。
迦葉。
菩薩亦爾。
以方力斷彼煩惱。
不斷彼種以大悲善根複生三界。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 譬如有人,以其方便,而斷樹身。
不斷樹根,如是後時,複生大地。
菩薩亦爾,以善方便,斷彼煩惱。
不斷彼種,以大悲故,複生三界。
佛告迦葉。
譬如諸方所流河水。
皆歸大海同一鹹味。
迦葉。
菩薩亦爾。
所有一切善根種種利益回向菩提。
與彼涅槃同歸一味。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 譬如一切,江河諸水,皆入大海。
同一鹹味,菩薩亦爾,所有一切。
善根利益,回向菩提,及彼真際。
同歸一味。
佛告迦葉。
譬如四大天王及忉利天衆。
要彼安住妙高之山。
迦葉。
菩薩亦爾。
為一切所修善法。
要彼安住菩提大心。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四王,及帝釋衆,要彼安祝 妙高之山,菩薩亦爾,為一切智。
所修善法,安住菩提。
佛告迦葉。
譬如國王欲行王事須假宰臣。
迦葉。
菩薩亦爾。
欲為佛事。
須假智慧方便我今於彼。
而說頌曰:譬如國王,欲行王事,須仗宰臣。
而得成就,菩薩亦爾,欲為佛事。
假方便慧,決定成就。
佛告迦葉。
譬如晴天無其雲霧。
於彼世間終無降雨之相。
迦葉。
菩薩亦爾。
寡聞小智諸有情。
終無說法之相。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虛空,晴無雲霧,於彼世間。
終不降雨,菩薩亦爾,寡聞少智。
於其有情,無說法相。
佛告迦葉。
譬如虛空起大雲雷。
必降甘雨成熟苗稼。
迦葉。
菩薩亦爾。
於其世間起慈雲。
降妙法雨成熟衆生。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虛空,雲雷忽起,必降甘澤。
成熟苗稼,菩薩亦爾,普覆慈雲。
降霔法雨,成熟有情。
佛告迦葉。
譬如轉輪聖王有其七寶恒随王行。
迦葉。
菩薩亦爾。
有七覺支恒随菩薩。
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世間,轉輪聖王,所有七寶。
恒随王行,菩薩亦爾,有七覺支。
所到之處,随逐菩薩。
佛告迦葉。
譬如摩尼寶珠得多富貴。
價直迦哩沙波。
百千富貴。
迦葉。
菩薩亦爾。
多富貴價直聲聞緣覺百千富貴。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摩尼寶,富貴廣得多。
迦哩沙波,百千不可比。
菩薩亦如是,富貴倍弘多。
辟支及聲聞,百千亦難比。
佛告迦葉。
譬如忉利天衆。
若住雜林者,受用富貴平等無二。
迦葉。
菩薩亦爾。
若住淨心者,為一切衆生正直方便平等無二。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 譬如忉利天,住彼雜林者,受用於富貴,平等無有二。
菩薩亦如是,住心清淨者,正直為群生,方便亦無二。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妙解禁咒善知毒藥。
一切毒藥不能為害。
迦葉。
菩薩亦爾。
具大慧善行方便。
一切煩惱不能為害。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世間人,善知藥禁咒。
一切毒藥等,不能為損害。
菩薩亦如是,若具方便慧。
一切煩惱毒,不能為損害。
佛告迦葉。
譬如世間糞壤之地。
能生肥盛甘蔗。
迦葉。
菩薩亦爾。
若處煩惱糞地。
能一切智種。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糞壤地,出生於甘蔗。
倍常而肥盛,菩薩處煩惱。
出生一切智,其義亦如是,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不學武藝。
若執器仗甯解施設。
迦葉。
菩薩亦爾。
先未聞法寡識藥。
若執智見何辯邪正。
佛告迦葉。
譬如[W227]師欲燒瓦器須用大火。
迦葉。
菩薩亦爾。
為愚迷衆生開發智慧。
須用佛法智火。
迦葉。
是故此大寶積正法。
令菩薩修學受持得解法 迦葉白言:菩薩雲何受持見正法行。
迦葉。
如自觀身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命無名無相無觀行故。
迦葉。
如此說名正觀影像中法。
複次迦葉。
如實正觀影像中法。
迦葉。
雲何影中法。
如正觀色。
觀彼無常亦非無常。
如是受想行識。
常與無常無定無不定。
迦葉。
此說實觀察影像中法。
複次迦葉。
如實觀察影像中法。
所有地界。
常與無常無定無不定。
如是水界火界風界界識界。
亦複如是無定無不定。
迦葉。
此說如實觀察影像中法。
複次迦葉。
所有眼處常無常性
而說頌曰:譬如龍象,有大勢力,身負重物。
而不疲苦,菩薩亦爾,擔負衆生。
五蘊諸苦,亦無疲苦。
佛告迦葉。
譬如蓮華生長水中淤泥濁水而不能染。
迦葉。
菩薩亦爾。
雖生世間。
世間染終不能著。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蓮華,出生水中,濁水淤泥。
而不可染,菩薩亦爾,雖生世間。
種種雜染,而不能著。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方便斷樹不斷樹根。
而於後時複生大地。
迦葉。
菩薩亦爾。
以方力斷彼煩惱。
不斷彼種以大悲善根複生三界。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 譬如有人,以其方便,而斷樹身。
不斷樹根,如是後時,複生大地。
菩薩亦爾,以善方便,斷彼煩惱。
不斷彼種,以大悲故,複生三界。
佛告迦葉。
譬如諸方所流河水。
皆歸大海同一鹹味。
迦葉。
菩薩亦爾。
所有一切善根種種利益回向菩提。
與彼涅槃同歸一味。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 譬如一切,江河諸水,皆入大海。
同一鹹味,菩薩亦爾,所有一切。
善根利益,回向菩提,及彼真際。
同歸一味。
佛告迦葉。
譬如四大天王及忉利天衆。
要彼安住妙高之山。
迦葉。
菩薩亦爾。
為一切所修善法。
要彼安住菩提大心。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四王,及帝釋衆,要彼安祝 妙高之山,菩薩亦爾,為一切智。
所修善法,安住菩提。
佛告迦葉。
譬如國王欲行王事須假宰臣。
迦葉。
菩薩亦爾。
欲為佛事。
須假智慧方便我今於彼。
而說頌曰:譬如國王,欲行王事,須仗宰臣。
而得成就,菩薩亦爾,欲為佛事。
假方便慧,決定成就。
佛告迦葉。
譬如晴天無其雲霧。
於彼世間終無降雨之相。
迦葉。
菩薩亦爾。
寡聞小智諸有情。
終無說法之相。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虛空,晴無雲霧,於彼世間。
終不降雨,菩薩亦爾,寡聞少智。
於其有情,無說法相。
佛告迦葉。
譬如虛空起大雲雷。
必降甘雨成熟苗稼。
迦葉。
菩薩亦爾。
於其世間起慈雲。
降妙法雨成熟衆生。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虛空,雲雷忽起,必降甘澤。
成熟苗稼,菩薩亦爾,普覆慈雲。
降霔法雨,成熟有情。
佛告迦葉。
譬如轉輪聖王有其七寶恒随王行。
迦葉。
菩薩亦爾。
有七覺支恒随菩薩。
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世間,轉輪聖王,所有七寶。
恒随王行,菩薩亦爾,有七覺支。
所到之處,随逐菩薩。
佛告迦葉。
譬如摩尼寶珠得多富貴。
價直迦哩沙波。
百千富貴。
迦葉。
菩薩亦爾。
多富貴價直聲聞緣覺百千富貴。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摩尼寶,富貴廣得多。
迦哩沙波,百千不可比。
菩薩亦如是,富貴倍弘多。
辟支及聲聞,百千亦難比。
佛告迦葉。
譬如忉利天衆。
若住雜林者,受用富貴平等無二。
迦葉。
菩薩亦爾。
若住淨心者,為一切衆生正直方便平等無二。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 譬如忉利天,住彼雜林者,受用於富貴,平等無有二。
菩薩亦如是,住心清淨者,正直為群生,方便亦無二。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妙解禁咒善知毒藥。
一切毒藥不能為害。
迦葉。
菩薩亦爾。
具大慧善行方便。
一切煩惱不能為害。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世間人,善知藥禁咒。
一切毒藥等,不能為損害。
菩薩亦如是,若具方便慧。
一切煩惱毒,不能為損害。
佛告迦葉。
譬如世間糞壤之地。
能生肥盛甘蔗。
迦葉。
菩薩亦爾。
若處煩惱糞地。
能一切智種。
我今於此。
而說頌曰:譬如糞壤地,出生於甘蔗。
倍常而肥盛,菩薩處煩惱。
出生一切智,其義亦如是,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不學武藝。
若執器仗甯解施設。
迦葉。
菩薩亦爾。
先未聞法寡識藥。
若執智見何辯邪正。
佛告迦葉。
譬如[W227]師欲燒瓦器須用大火。
迦葉。
菩薩亦爾。
為愚迷衆生開發智慧。
須用佛法智火。
迦葉。
是故此大寶積正法。
令菩薩修學受持得解法 迦葉白言:菩薩雲何受持見正法行。
迦葉。
如自觀身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命無名無相無觀行故。
迦葉。
如此說名正觀影像中法。
複次迦葉。
如實正觀影像中法。
迦葉。
雲何影中法。
如正觀色。
觀彼無常亦非無常。
如是受想行識。
常與無常無定無不定。
迦葉。
此說實觀察影像中法。
複次迦葉。
如實觀察影像中法。
所有地界。
常與無常無定無不定。
如是水界火界風界界識界。
亦複如是無定無不定。
迦葉。
此說如實觀察影像中法。
複次迦葉。
所有眼處常無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