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
白文殊師利言:仁者已滿足如來十力及以十地。
一切佛法悉皆圓滿。
何故不證無上菩提。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豈有圓滿諸佛法已更證菩提何以故?已圓滿故更何所證。
師子勇猛複言文殊師利。
雲何圓滿諸佛法耶。
答言真如圓滿由真如圓滿。
故一切佛法圓滿由一切佛法圓滿故虛空圓滿。
虛空真如一切佛法無二無别。
複次善男子如汝所言佛法圓滿。
佛法圓滿者,色圓滿受想行。
識圓滿佛法圓滿。
亦複如是師子勇猛言文殊師利雲何色圓滿。
雲何受想行識圓滿。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汝所見色是常耶。
為無常耶。
答言不也。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若法不增不減是名圓滿。
以何因緣知法圓滿。
轉如是智則生分别智。
若不轉則不分别。
亦無所分别亦不增不減。
若不增不減則名平等。
是故善男子,若見色平等者則是色圓滿。
若見受想行識平等者則是受想行識圓滿。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
白文殊師利言:汝久已得甚深忍。
而不起心作如是解。
我證菩提。
今文殊師利豈不欲覺悟有情而勸發耶。
答言善男子,我不曾覺悟有情及以勸發。
何以故?有情無所有故。
有情遠離故。
有情無所得故。
若菩提可得是則覺悟有情而有勸發。
善男子我及菩提有情俱不可得。
是故我覺悟有情勸發平等。
不令求於無上菩提亦不退轉。
何以故無所分别。
性平等故。
了知於行無來無去。
名為平等亦名空性句。
空性句者則無所求。
善男子若如是者,雲何言久而獲得忍。
既無所得我豈有心證菩提耶。
善男子汝見心與智得耶。
答言不也。
文殊師利言:其心非色無名。
乃至菩提以名施設。
是菩提及心亦不空名亦不空。
師子勇猛言善男子,莫作如是密意而說。
文殊師利言:心無所生我雲何得菩提耶。
心既不生。
雲何為現證耶。
師子勇猛言:雲何名現證。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随覺一切法思惟平等名為現證。
作是随覺無少起想亦不滅想名為現證。
如是真如非真如不起分别。
名為現證。
若住正見於法平等。
無所得故。
以無所得。
不作一不作異不思一不思異名為現證。
若於身證一相知一切法。
所謂無相。
若知一切法無相者,不於身心而有染著名現證得。
雲何名得。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無所行句是名為得。
無所行者不於三界中行三界。
言說所不能說。
何以故正法。
無阿賴耶亦無所行故不能言說。
複次善男子,無聲言說亦無法可得。
以無所得是故名得。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
白佛言世尊,善哉願說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所得佛刹。
佛言善男子,汝當自問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摩诃薩。
白文殊師利言:雲何是仁者佛刹莊嚴。
答言善男子,若樂菩提者汝可當問。
師子勇猛言:汝豈不樂菩提耶。
文殊師利言:不也善男子若有樂求則有厭離。
若有厭離則有貪愛。
若有貪愛則無出離。
善男子我為是故。
而不忻樂亦無厭離。
複次善男子,汝言雲何成就佛刹莊嚴。
我不能自贊。
何以故?對於如來一切智前。
說自佛刹功德莊嚴。
即為菩薩自贊已德佛告文殊師利。
汝可當說自願佛刹功德莊嚴。
何以故?令諸菩薩從汝聞已,決定成滿此之願故。
文殊師利言:我不敢違於如來教命。
承佛威力我今說之。
爾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從座而起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向佛作禮。
而白佛言世尊,我今當說若有求菩提善男子善女人。
應當谛聽若得聞已,令其滿足真實之行由。
文殊師利右膝著地之時,於刹那間十方大地克伽沙數諸佛世界六種震動。
文殊師利白佛言:我願若不於無量俱胝那庾多百千劫積集菩提。
我終不證無上正覺。
世尊我以無礙天眼。
見於十方乃至無量無邊。
世界所有諸佛。
世尊若非是我勸發無上菩提之心。
修菩提行勸學施戒忍進禅慧。
令彼成就六波羅蜜。
我既勸已教授教誡。
悉令滿足無上正覺。
世尊彼時我以無礙天眼。
觀察十方作佛事已,然後我證無上菩提。
爾時衆中或有菩薩作是念言:雲何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見如是等諸佛世尊,是時如來知諸菩薩作是思惟。
告師子勇猛雷音菩薩言:善男子譬如有一丈夫。
以此三千大千世界。
碎如微塵於意雲何。
彼微塵若算師。
算師弟子。
算知其數是百是千是俱胝那庾多百千不。
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如是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以無礙天眼觀察十方。
一一世界見於如是無量無數諸佛世尊,爾時文殊師利又白佛言:世尊我
白文殊師利言:仁者已滿足如來十力及以十地。
一切佛法悉皆圓滿。
何故不證無上菩提。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豈有圓滿諸佛法已更證菩提何以故?已圓滿故更何所證。
師子勇猛複言文殊師利。
雲何圓滿諸佛法耶。
答言真如圓滿由真如圓滿。
故一切佛法圓滿由一切佛法圓滿故虛空圓滿。
虛空真如一切佛法無二無别。
複次善男子如汝所言佛法圓滿。
佛法圓滿者,色圓滿受想行。
識圓滿佛法圓滿。
亦複如是師子勇猛言文殊師利雲何色圓滿。
雲何受想行識圓滿。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汝所見色是常耶。
為無常耶。
答言不也。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若法不增不減是名圓滿。
以何因緣知法圓滿。
轉如是智則生分别智。
若不轉則不分别。
亦無所分别亦不增不減。
若不增不減則名平等。
是故善男子,若見色平等者則是色圓滿。
若見受想行識平等者則是受想行識圓滿。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
白文殊師利言:汝久已得甚深忍。
而不起心作如是解。
我證菩提。
今文殊師利豈不欲覺悟有情而勸發耶。
答言善男子,我不曾覺悟有情及以勸發。
何以故?有情無所有故。
有情遠離故。
有情無所得故。
若菩提可得是則覺悟有情而有勸發。
善男子我及菩提有情俱不可得。
是故我覺悟有情勸發平等。
不令求於無上菩提亦不退轉。
何以故無所分别。
性平等故。
了知於行無來無去。
名為平等亦名空性句。
空性句者則無所求。
善男子若如是者,雲何言久而獲得忍。
既無所得我豈有心證菩提耶。
善男子汝見心與智得耶。
答言不也。
文殊師利言:其心非色無名。
乃至菩提以名施設。
是菩提及心亦不空名亦不空。
師子勇猛言善男子,莫作如是密意而說。
文殊師利言:心無所生我雲何得菩提耶。
心既不生。
雲何為現證耶。
師子勇猛言:雲何名現證。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随覺一切法思惟平等名為現證。
作是随覺無少起想亦不滅想名為現證。
如是真如非真如不起分别。
名為現證。
若住正見於法平等。
無所得故。
以無所得。
不作一不作異不思一不思異名為現證。
若於身證一相知一切法。
所謂無相。
若知一切法無相者,不於身心而有染著名現證得。
雲何名得。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無所行句是名為得。
無所行者不於三界中行三界。
言說所不能說。
何以故正法。
無阿賴耶亦無所行故不能言說。
複次善男子,無聲言說亦無法可得。
以無所得是故名得。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
白佛言世尊,善哉願說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所得佛刹。
佛言善男子,汝當自問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摩诃薩。
白文殊師利言:雲何是仁者佛刹莊嚴。
答言善男子,若樂菩提者汝可當問。
師子勇猛言:汝豈不樂菩提耶。
文殊師利言:不也善男子若有樂求則有厭離。
若有厭離則有貪愛。
若有貪愛則無出離。
善男子我為是故。
而不忻樂亦無厭離。
複次善男子,汝言雲何成就佛刹莊嚴。
我不能自贊。
何以故?對於如來一切智前。
說自佛刹功德莊嚴。
即為菩薩自贊已德佛告文殊師利。
汝可當說自願佛刹功德莊嚴。
何以故?令諸菩薩從汝聞已,決定成滿此之願故。
文殊師利言:我不敢違於如來教命。
承佛威力我今說之。
爾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從座而起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向佛作禮。
而白佛言世尊,我今當說若有求菩提善男子善女人。
應當谛聽若得聞已,令其滿足真實之行由。
文殊師利右膝著地之時,於刹那間十方大地克伽沙數諸佛世界六種震動。
文殊師利白佛言:我願若不於無量俱胝那庾多百千劫積集菩提。
我終不證無上正覺。
世尊我以無礙天眼。
見於十方乃至無量無邊。
世界所有諸佛。
世尊若非是我勸發無上菩提之心。
修菩提行勸學施戒忍進禅慧。
令彼成就六波羅蜜。
我既勸已教授教誡。
悉令滿足無上正覺。
世尊彼時我以無礙天眼。
觀察十方作佛事已,然後我證無上菩提。
爾時衆中或有菩薩作是念言:雲何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見如是等諸佛世尊,是時如來知諸菩薩作是思惟。
告師子勇猛雷音菩薩言:善男子譬如有一丈夫。
以此三千大千世界。
碎如微塵於意雲何。
彼微塵若算師。
算師弟子。
算知其數是百是千是俱胝那庾多百千不。
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如是文殊師利童真菩薩。
以無礙天眼觀察十方。
一一世界見於如是無量無數諸佛世尊,爾時文殊師利又白佛言:世尊我